2023-03-20
2023-06-29
2023-03-22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7-05
更新时间:2023-10-29 11:14:0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3-20
2023-06-29
2023-03-22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7-05
文化事业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的根源与传承,是人类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见证,泱泱中华大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十三亿华夏儿女,其中农村人口占80%,农村文化发展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农村文化的涵盖面广,意义重大,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属于原生态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引导深化农村改革,构筑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也是以人为本,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凸现,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是否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呢?就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仅以××乡为例,窥一叶而知秋。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xx乡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各村都有其民间文化特色,六李村的围鼓清唱;方岗村的玩蚌精、莲响舞;大魏村、塘陈村的舞龙灯;××村的拉犟驴;小罗村的路竹马;庙王村、魏店村的`舞狮子;界牌村、六李村的彩莲船;大潘村的皮影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乡各村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每年组织多次文艺节目汇演(关于大学生手机调研报告),在当地群众中具有很好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
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农村文化创作与表演人员基本上是50岁以上,传人难寻,现代年青人大多局限与打工经济或创业成家,对农村文化不“感冒”,部分曲艺品种面临失传灭绝。
三、农村文化力不强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前的农村,由于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匮乏,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减弱,科技文化推动力滞后,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不同向或者不同步,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广播少、书报少、文体活动少、出门旅游少,加之各种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村人们的道德滑波、世风变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在一部分人的心目的,“政治是空的,理想是远的,道德是虚的,唯有金钱是真的”,似乎除了金钱和享乐外再没有什么可值得追求的了。有的只求实惠,不讲理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歪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漠;二是文化生活贫乏和文化市场不健康,伦理道德观念蜕变。农村社会环境受到污染,许多格调低下和渲染色情暴力犯罪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农村文化市场,恶化了农村社会精神环境。部分农民的社会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意识淡漠,荣辱观、是非观混乱,国家和集体观念淡化,道德滑波;三是文化项目难引进。近几年中央出台了不少扶持农村发展网的好政策,并且有大量专项资金扶持农村文化建设,诸于我县农村文化体制、设施、人才、阵地等方面的问题,好机会经常擦肩而过;四是宗教活动频繁,封建迷信抬头,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四、振兴我县农村文化的对策
乡镇文化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站建设着手,我建议:
1、深化认识,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盛况,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县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常对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应将文化工作纳入双方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使农村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2、强化改革,建立农村文化良好的运行机制。机构改革是必然趋势,文化站无疑必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但无论怎么改,从事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机构不能撤,也不该撤,在改革中,文化站必须抓住机遇,理顺体制,开避出一块属于自身的天地,使之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向往之所,也只有这样,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按照文件要求,在改革中,要明确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要将文化站的人、权、事、物彻底下放,成为乡镇政府垂直的工作部门;明确县文化局的主管职能,把握好进人关、用人关、培训关,应尝试将一批业务精,敬业精神强,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文化专干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使之生活和工作待遇上与其他干部一视同仁,将文化事业纳入“以钱养事”机制,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统一,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统一,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统一。同时,可发挥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增加其实力和发展后劲。
3、增加投入,加大对文化中心配套建设的投入。阵地是舞台,是文化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基本办公条件,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阵地和设备划最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调和挪作他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比如建好一个文化站,一个广播站,一个图书室,一个农科教中心,一个文体活动中心等等。文化站要借助站力发展文化产业,确立群众文化群众办的思路,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保住好开展群众文化的基本阵地。
4、提高素质,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在我县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整体素质偏低是导致专职不专,阵地丢失,文化活动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党委、政府要重视文化专干队伍,确立“生存靠政府、发展靠自己”的思路,文化专干基本工资应实行全额拨款,奖金福利由自身发展文化产业补足,以确保农村文化站业务骨干的稳定和自身“责任田”的耕种。同时,各级文化业网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逐步摆脱挂靠在政府,长期靠“打工”度日的模式,使之成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新生儿;再次,文化站应转变观念,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弥补文化经费不足,壮大自身实力。
与时俱进,当前的文化站必须直面现实,走出原地停滞怪圈,变“等、靠、要”的依赖性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自觉性,变“求稳旁徨”的被动性为“无功就是过”的主动性,在国家群众文化政策的指导下,迎接挑战,走进属于自己的天地,繁荣我乡农村文化。
乡镇干部交流是指对在乡镇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的有计划调换职位岗位。干部交流工作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干部人事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实践证明,实行干部交流,有利于干部成长,有利于队伍建设,有利于事业发展。根据区委组织部《20_年全区组工调研重点课题实施方案》的要求,8月中旬,我校抽调骨干教师组成调研小组,对独山、单王、石婆店等乡镇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乡镇干部队伍结构现状
截至20_年7月底,我区22个乡(镇)街共有一般干部104人,其中男性83人,占79%,女性21人,占20%。30岁以下34人,占32%;31-40岁5人,占4、8%;41-50岁34人,占33%。大学学历47人,占45%;大专学历28人,占27%;中专学历29人,占28%。
本次调研活动中召开座谈会三场,发放问卷调查表50份,收回有效问卷调查表48份。
从座谈和调研情况看,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干部交流非常必要,约占85%;61%的被调查者认为交流干部的年龄应年轻一点,最好在35岁以下;56%的被调查者认为,交流干部应该以副科级职务为主。
二、我区乡镇干部交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方面:
1、提拔交流满意,平职交流不满意。
2、乡镇交流到区直单位满意,区直单位交流到乡镇不满意。
3、事业企业单位交流到公务员单位满意,公务员交流到事业企业单位不满意。
4、普遍存在想调入到经济条件好的乡镇或靠城区近的乡镇工作。条件差的乡镇交流到好的乡镇满意,条件好的乡镇交流到差的乡镇不满意。
5、对一般干部交流的目的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往往只从狭隘的利益出发,愿意接收保留素质好、能力强的一般干部,而从本乡镇推荐交流出去的一般干部往往是“差”的、“弱”的或者有“毛病”的干部,将干部交流调整当作对干部的一种组织处理,给干部交流调整涂上了消极的色调。
(二)组织领导方面:
1、区直单位与乡镇副职双向交流太少。
2、条件好差乡镇之间干部交流力度不大。
3、对交流干部的跟踪、培养和提拔力度不够。
4、干部交流缺乏正常化、制度化。
5、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正之风,存在用人不透明、不公正现象。
6、干部交流缺乏人性化,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同志关心照顾不够。组织领导对交流干部的夫妻分居、子女抚养、老人赡养、家庭住房等实际问题解决的不够。
(三)工作方面:
1、区直单位交流到乡镇的干部没有乡镇的工作经验,往往只顾自己的分管工作,不理解乡镇的工作难度,只会发号示令,不大符合实际。
2、交流频繁会影响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存在临时观念,工作不够认真。同时领导干部交流频繁对乡镇的连续稳定发展不利。
3、发展思路好,情况熟悉,群众拥护党的领导干部交流走了影响当地的发展。
(四)家庭生活方面:
1、部分离家较远的交流干部,家庭父母子女难以照顾,给家庭生活带来不便,工作不安心,存在间断性,工作时间得不到很好保障。还有的乡镇住房困难。
2、不同乡镇待遇不一样,影响交流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其家庭生活。特别是从经济发达的乡镇交流到贫穷乡镇的干部,福利待遇相差很大,心理上存在不平衡。
3、偏远乡镇交通不便,特别是副职以下干部,双休日下班回家的交通难解决,并且交通花费较高。
4、干部交流对女同志困难很大,家庭照顾不上,子女缺乏管教等。
三、加强我区乡镇干部交流工作的建议
活力出自流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干部成长的一条重要规律。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虽然有情况熟悉,便于开展工作的一面,也易形成固守老套套、老框框,视野不宽,对新情况、新事物缺乏敏感性,产生自满情绪和惰性,工作干劲下降等不利因素。其次,有些干部工作时间长,在工作过程中得罪了一些人,造成工作在本地难以开展,实行干部交流调整,改变工作环境,使他们跳出原有的工作圈子,尤其是人情圈子的束缚和影响,更有利于开展工作。其三,干部交流调整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有效途径。经过干部交流调整可以优化干部年龄结构,改善文化层次、合理搭配专业特长,解决男女比例、干部老化、工作懒散、内部不团结等弊端,整合优化人力资源。因此,加强干部交流调整对干部队伍建设是有益的。针对我区乡镇干部交流的现实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营造干部交流调整的良好氛围。干部交流调整是干部人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严肃的组织手段,必须切实加强领导。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树立大局观念,营造好干部成长的氛围,积极配合和支持干部调配工作,在全区形成一盘棋,逐步使干部交流制度化、正常化、经常化。同时建议区委在相关会议上重申干部调配纪律,以确保调配
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干部交流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广泛的宣传,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广大干部提高对干部交流工作的认识,从而自觉接受组织安排,以高昂的斗志和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工作考验。
2、明确原则,形成制度,确保乡镇干部交流调整有序进行。干部交流调整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坚持明确的指导原则,即:严格程序、依法办事的原则;合理流动、人尽其才的原则;分期分批、适度调整的原则;突出重点、抓好后备的原则和多方兼顾、主动关心的原则,使干部交流更加规范。同时要建立起一整套相对完整的制度来做保障。因此,要着眼逐步建立干部交流调整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议制定《裕安区干部交流调整工作的实施办法》,对干部交流调整的原则、范围、对象、程序及工作纪律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使干部交流调整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3、突出重点,选好对象,确保干部交流的实效性。干部交流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改善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和能力结构,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这就要求在实施干部交流的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确保被交流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能有所收获,建功立业,同时也不影响其原单位的工作效能。
在交流对象上,要重点抓好那些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及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干部和
机关综合部门一些管钱、管物权力相对集中的岗位上的干部的交流。
在交流方向上,要重点抓好干部的横向和纵向交流。增进机关与基层的沟通、理解和工作的协调共振。让一批年轻干部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成长,培养他们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特别是加强向偏远乡镇交流,将发展快的乡镇经验传授到较差的乡镇,以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带动差的乡镇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平衡发展。
在交流属性上,要重点抓好回避交流和换岗交流。这种交流可以使干部尽快摆脱各种复杂关系的干扰,放开手脚大胆工作,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得到更多的、比较全面的锻炼。
4、全面清理,规范手续,严格控制区直机关借调乡镇工作人员。区直机关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既占原单位编制,又占岗位,削弱了乡镇工作能力,给乡镇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并且被借调的人员大多是乡镇工作扎实、能独挡一面、年轻的骨干。建议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次借调人员清理工作,对借调人员进行分类分析,对确因工作需要借调的,由组织、人事编制等部门办理手续,进一步完善干部借调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权限,加强对借调人员的考核管理。
5、摸清实情,分类定级,提高边远乡镇干部的福利待遇。根据全区乡镇各自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远近情况,由相关部门调研后确定不同等次、标准的交通费、生活补助等,纳入经费管理范围
公开、透明发放,提高干部的积极性,鼓励一般干部到边远乡镇工作。对少数家庭、身体等方面确有实际困难的干部,根据工作表现和干部培养需要又必须交流的,应考虑尽量就近交流,并对其家庭生活等实际困难给予关心和照顾,以便其安心工作。
8、严肃纪律,严格要求,确保乡镇干部交流调整落到实处。
干部交流调整工作是一项严肃的组织工作。在干部交流调整调配过程中,各级党组织都要注意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每个层次、每个环节都要做到“集体讨论,会议决定”,决不能搞个人说了算,不能搞本位主义。交流调整方案一经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并严格执行有关工作纪律。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组织交流决定的要给予免职或降职处分。确保干部交流调整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使我区干部交流工作更好地服务和服从于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部门同志的通力协作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分管的各项工作,下面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做如下述职述廉报告。
一、今年工作的整体情况
我在政府班子成员中分管村镇建设工作,一年来完成乡村公路大修任务三 个村即工部、北芮、马庄。全长公里。完成乡村公路上两座桥梁的大修任务,即老艾庄桥和梁家庄桥。完成镇区宝新路段公里的大修工程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主干公路宝新路沿线的沟渠进行了清整、建成了垃圾中转站,初[步完成了塘承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在宅基地管理工作中完成了土地二次调查的前期工作。查处9起违章建筑,调解矛盾纠纷30起。在包村工作中自己是用心呵护村级政府的团结,稳定发挥村干部作用。工作中自己总是身先士卒,站在一线解决问题,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努力设法化解矛盾,让邻里更加和谐,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躲不让,在时间上,不管是早不管是晚,还是公休日,节假日,只要问题不解决,决不回家,在宝新路大修前期工作中,今年十一长假七天一直在工地解决问题,一天没休,等等。
二、廉洁自律方面
认真学习贯彻区委关于廉政建设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在工作生活中坚持说话办事始终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形象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对部门同志也严格要求自己,要求部门同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无论是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做到该去的地方去,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
三、存在的不足
在工作中有时存在急躁情绪,对矛盾的发展的预期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提高村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不够强包办的多于指导。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机关的业务知识做到学深学透并用于工作当中去。
二要在工作中发扬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办事情解决问题要深入一线,早发现早解决
三要克服急躁情绪,对村干部的管理要注重提高成事能力上。同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
以上是我的述职述廉报告,不妥之处请各位指正。
一、乡镇干部“三在”机制历史的沿革与动因
传统的乡镇管理模式是以管理区的形式存在,干部的责任心弱、服务性差、效力低,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不高,乡镇基层矛盾和各类问题较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维护农村改革稳定,至xxx年起,我县实施了建立乡镇(街道)干部“岗位在村(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联心”,即“三在”工作机制,“三在机制”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切实推动乡镇(街道)干部工作重心下移,转变了干部作风。
从思想和行动上提升了基层干部的思想责任意识,工作作风得到了大幅度转变;二是有利于区域和谐稳定。极大的解决了群众反映突出的一些问题,缓解了地区社会矛盾;三是增进了感情。密切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度和支持度逐渐提高。四是提升村两委和基层党建组织的发展。通过发挥驻村干部的帮扶作用,切实提升了驻村点两委的工作能力,强化了基层党建组织建设,对推动乡镇基层和谐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作法与成效
(1)主要作法
规范干部人员选派。派驻干部选拔严格按照“因村选人、科学定人”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层层选拔,坚持标准,按章选派,确保将优秀的人才真正的“选出来,用下去”。同时,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各自分别到问题较多、困难较多的管辖村(社区)驻点,扎实做好派驻工作。为扎实做好干部派驻工作;一是营造环境,为三在机制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村(居)务公开栏、广播、村(居)民代表会议、党员会议、发放联系卡等渠道广泛公告,家喻户晓。二是明确驻村干部驻村时间,即是每月大于10天,每周大于2天,在遇到突发事件期间全天在村在岗。三是明确规范驻村(社区)干部的职责,帮助驻村(社区)干部尽快融入角色,按照驻村要求和工作中心,服务驻点。
科学组织业绩考核。一是与驻村(社区)干部均签订了驻村(社区)职责任务目标书,签订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加大平时监督考核力度,每月调阅驻村干部民情日志和业绩,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三是制定考核管理办法,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结合,作为驻村(社区)干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2)主要成效
1、干部作风得转变,党群和谐一家亲
通过三在机制的实施,进一步转变了乡镇(街道)干部的工作作风,乡镇(街道)干部的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进,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得到了贯彻,乡镇(街道)干部与广大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为促进村(社区)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桥梁纽带助沟通,服务驻村促发展
一是强化宣传纽带作用。驻村(社区)干部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传达县镇党委、政府决策,二是驻村(社区)干部积极帮助村(社区)开展招商引资,促进集体增收等,三是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积极受理驻村点群众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和各类矛盾四是努力协助社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大村(社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3、精神物质双丰收,农村旧貌换新颜
通过实施“三在”机制,积极发挥驻村(社区)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的积极性,驻村(社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取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无论是驻村经济增长、群众生活福祉、民生工程等都非比昨日,和谐奋进的新农村气像正在逐渐形成,农村旧貌也正在逐步换上新颜。
为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为开展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活动打好基础。
一、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概况
党委下辖有__个党党支部,共有党员_人,预备党员__人。通过调查,我们对全乡基层党组织进行划类分析,其中作用发挥好的党支部__个,占总数的%;较好的__个,占总数的%;一般的__个,占总数的%;软弱涣散的党支部__个,占总数的%,总体较好,略有问题。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_导,按照县委、县委组织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我乡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
1、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相结合,全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乡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和大局,把党建工作目标和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我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和推动了中心任务的完成,把党建工作做到了实处。
2、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辟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领域。乡党委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变化,不断更_的基层工作理念。一是更新组织建设理念,注重研究各类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途径,做到各有侧重、分类指导。二是更_员价值理念,通过给在职党员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强化党员意识,拓展党员参与社会工作的领域,使党员的价值在更多更广的领域得到体现。三是整合党建资源的理念,充分熟悉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增强自身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实施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实现对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的整合和运用。
3、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我乡把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作为一项硬性任务,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平台,从教育培入训手,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自觉性。通过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等理论知识的教育,提高了广大基层党员的素质,不断增强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
4、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制度,保证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乡党委坚持以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为根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目标治理制度、党员教育治理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村务和政务公开、民主治理制度等一系列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促进了党的生活正常化,规范化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5、实行乡领导挂钩责任制,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驻村领导通过帮助所驻的村建班子、强队伍、订制度、抓落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全乡__名正、副科级干部抽调__人每人驻一个村,制定措施,解决问题。乡党委实行定期调查汇报检查制度,对指导不到位的及时提出批评和指导意见,对工作不力,出现问题的追究领导责任,并及时总结不足,研究下步改进措施,真正把乡领导挂钩负责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有效的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近几年来,乡党委按照县委和县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全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从调查情况看,我乡农村党建工作开展的还很不平衡,在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两个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党员混同于普通群众。总的来讲,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是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精神和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少数党员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弱化,党员意识有所退化,只顾个人小家庭,对国家和集体的事不管不问。有些年龄大的党员由于年迈体衰,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无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年轻党员虽然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生气活力等方面占有优势,但这部分党员流动性强,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2、个别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组织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落实。调查发现个别党支部存在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形成了不利的局面。还有部分党支部班子不团结,尤其是个别村两委班子严重不协调,各唱各的调,甚至互相拆台,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损害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
3、部分基层组织班子事业心不强、责任目标不明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调查发现个别党支部成员尤其是支部书记事业心不强,素质能力较差,加上责任目标不明,没有树立起干好党的事业、做好群众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上不思进取,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干一番事业的精神,导致班子弱化、工作散漫,上边政策不清、下边情况不明,“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更无从谈起,党员群众对其很不满足。
4、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实效性。有的党支部不能把上级布置的党建工作任务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及有利条件,反而当成工作负担。把开展组织活动仅限于传达上级文件和中心精神,读书读报,不能把开展活动与本村、本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学习深度不够;有的党支部组织活动变成了业务工作会,失去了应有的政治性、思想性和严厉性,对党员的思想动态过问较少,思想教育的方法很少采用。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通过调查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尽适应。
2、部分党组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3、部分村党支部工作思路不清,发展农村经济办法不多。
4、党员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党员作用的发挥。
5、个别村干部更换频繁,财务交接不清。
四、对策和措施
(一)健全组织,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好基础。要真正做到基层党组织健全完善、坚强有力,覆盖到基层所有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花大力气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属于支部班子或负责人缺乏战斗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要及时调整;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治理工作,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规范流动党员教育治理工作,使流动党员的教育治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我将结合“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风建设、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增强广大党员的发展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探索出一条开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三)选派机关干部回村任职,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乡党委从实际出发,从机关选派优秀同志到村任职,一方面解决这部分村选人难的问题,充实后进村班子;另一方面使这些年轻党员干部自身得到锻炼。选准配好村支部班子,尤其是选好支部带头人。乡党委经过认真分析基层党组织状况,摸清实底,组织了专门工作班子,尽职到位抓基层班子建设。大力从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促进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以有效解决党员、干部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明确任期目标,以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来强班子,带队伍。实行一个领导班子成员负责一个示范基地,提高党员干部对我乡发展的领导带头作用。
(四)认真抓好后进村财务整治工作,有效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建章立制,切实把村级财务治理好。通过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不断提高透明度,让人民群众了解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支持基层组织工作,促使基层组织工作,推动农村工作的开展,把锦星乡建设成农业兴旺、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的新农村。
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市场专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结构不断提高,产品结构快速转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弱点也逐渐显现,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__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提高和规范发展,使农户、土地、产品、市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农
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市场、调整结构、管理生产及参与市场竞争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__镇农民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稳步提高运行质量,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全镇已成立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辣椒生产专业合作社、黑山羊养殖协会、用水户协会,生猪养殖协会正在筹备中,联系农户5000余户。__镇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上连龙头企业,下带千家万户,内强服务,外拓市场的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广泛宣传。
__镇在全面总结近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做法、成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宣传工具、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宣传力度,切实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时通过举办不同层次人员参加的专门培训班,学习有关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基本知识,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
(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1、成立烟农合作组。烤烟是全镇主要经济支柱产业,20_年__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烤烟生产管理模式,以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为契机,以农户原有耕地所占比例为主要依据,破除田埂限制,以村小组为单位成立烟农合作组,重新分配土地登记造册,留村委会备案。烟农股份合作组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组内烟农以土地入股,每户按土地面积投入相应生产物资、资金和劳务工时,合作组按照“共担风险、共同投入、共同经营、按股分配、财务公开”的原则,以合作组为单位开展集体生产和经营。合作组经济利益分配以“土地入股、资金专管、按股分配”的形式进行利益分配。合作组积极探索建立“一卡制”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条形码”信息载体为基础,以金融单位为技术依托,建立“烟农信用卡”,在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签订、物资供应、专业化服务、烟叶收购等环节实行“一卡制”管理,形成集信息查询与管理、电子结算、合作组成员利益分配、职业化烟农建设与管理、专业化服务、质量追踪功能于一体的.“一卡制”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2、成立足法辣椒加工专业合作社。__镇坚持“组建一个生产合作社,壮大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足法辣椒经过传统种植、品种改良、商标注册、推广种植等一个长期的探索发展过程,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20_年11月由当地58户农户组建了__镇足法辣椒加工专业合作社,总投资10万余元,从而把足法辣椒生产经营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当地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在20_年的“昆交会”上,足法辣椒因纯正的品种、鲜艳的色泽、丰富的营养和绿色生态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广大客商的青睐,产品畅销贵州、昆明、红河、罗平等省市县。
3、成立黑山羊养殖协会。__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业,成立黑山羊养殖协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走“支部+协会”的发展路子,组建黑山羊养殖协会,通过小区示范,规模养殖,大户带动,政策引导,广大农户养殖黑山羊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形成了黑山羊养殖、营销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
4、成立用水协会。加强水利基本建设,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的迫切要求,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迫切要求。__镇通过成立水利协会,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协会会员全面负责辖区内范围内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对生活用水实行有尝供水,并为用水户提供与水利有关的技术、咨询服务。
三、主要成效
(一)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条件下,家庭是经营农业的基本单位。由于规模较小,发展滞后,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出现,产生了社会化分工,外部成本内部化。农户需要的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均可通过合作组织与厂商、批发商直接交易,而销售也可通过合作社统一进行,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二)有利于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随着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到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质量要求也随之上升。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出现为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三)有利于实施品牌战略。品牌的效应是巨大的,一个优秀的品牌可以带来无限的商机。只有加快品牌战略的实施,才能提高农产品的综合效益。合作组织的专业性恰好能有效地发挥组织力量,将在该区域上最具显著优势的农产品特性充分利用和保护起来。通过申请注册品牌标志,实现区域品牌效益,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了优势农产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有利于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城市转移,甚至使农村出现劳动力空缺。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和不断增多,合作社的扩大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这时合作社就可以吸收本地农村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有文化的青年人群参加进来,使他们成为市场的主人,共同把合作社发展壮大,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组织、靠利益联结而成的。首先,通过相互联合,避免了无序的竞争,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维护了农民利益。其次,通过将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联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农民可以从出售农产品中直接获益。最后,由于产业经营链条的延伸和拓展,农民还可以通过合作组织的再分配机制,获得产后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入。
四、存在问题
__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已逐步由松散走向规范。但在具体的运作中,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对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组织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二是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自身建设不够完善,综合职能没有全面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联系的部门多,服务范围广,具体开展活动时,往往顾此失彼。三是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之间、与农户之间、与技术部门之间等没能完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利益分配和服务水平上下班有待进一步调整完善和提高;四是普遍存在着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费不足,难以正常运转,使专业农协的建设和发展受到限制。
五、下步打算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镇党委政府将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人员外出学习考察,进行座谈交流,实施专业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理论知识、管理水平和实际经营能力。同时,制定考核标准,每年评选若干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进行宣传表彰,以让广大群众亲自感受到兴办、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的好处,共同支持和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目前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资金较少,建议市、县财政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组织购置相关设备,提供经营服务手段和市场营销水平。加强信贷方面的支持。金融部门应对制度健全、经营业绩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予以一定的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帮助解决合作组织资金不足的困境。对合作组织在税收登记、土地使用、运输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土地使用方面优先安排等政策。另外,对兴办加工、流通实体给予税收优惠等。
(三)加大规范管理力度。抓民主管理的规范。合作组织不管是什么形式,都要订立章程,健全制度,明确组织和成员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突出和加强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加入自愿,退出自由,一人一票,平等互利。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合作组织对内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营收益要公平合理分配,通过有效服务、保护价、最低价收购或二次返利等办法,使会员享受到真正的经济实惠,不为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
(四)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一是要主动为合作组织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农资、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建立起必要的服务设施,努力实现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网,搭建公共服务信息和网络营销平台。三是要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的各项标准,加大对农产品、畜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测的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增强它们参加市场竞争的能力。四是要积极举办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产品发布会和知名品牌评选等活动,为合作组织开拓市场创造条件。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20xx年开始,xxx县分配xxx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xx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员,安置转业、退伍军人400余人,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1341名在职乡镇干部中,大专学历1104人,占总人数的82%。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镇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xxx人,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xxx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xxx%。45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xxx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工作上的认真程度不够
一些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年龄偏大后,总想有朝一日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一下;一些年青干部认为自己具有年龄优势,文化程度较高,在乡镇工作有点“曲才”的感觉。因此,总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工作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乡镇干部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工作方法简单,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思考不够,采取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有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心在机关,到村社开展工作总是走马观花,根本不深入农户,不向农民了解实情,指导工作点子不多,汇报工作长篇大论,推进工作力度不大。
二、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乡镇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待遇不断上涨的格局下,乡镇干部的教育,乡镇的管理工作却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格局。细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观上,与某些乡镇干部学习不够、服务意识淡化、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客观上,与乡镇工作转型、乡镇干部管理弱化,乡镇领导的素质和能力不强等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工作转型,让部分干部不会干事
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汤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根本没有认识到乡镇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乡镇干部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主要工作内容也从七十年代指导生产;八十年代催粮催款,刮宫引产;九十年代引企业,谋发展;到如今构建和谐,讲科学发展。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从微观向宏观转变,从“取”到“予”转变,从“硬”向“软”转变。巨大的转型让一部分乡镇干部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用不成”,以致工作上找不到方向,无处下手,无从使劲。
(二)激励机制缺少,让部分干部不愿干事。
由于受领导职数及干部选用体制的限制,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我县在乡镇建制调整时,将27个乡镇并为13个,乡镇干部领导职数大大减少,去年乡镇干部换届选举,全县仅有10多名乡镇一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基本上是百里挑一;同时,由于“洋博士领导”和“空降兵领导”的不断增加,让一些自身素质优良的乡镇干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后,又时常面临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走上县管领导岗位的更是凤毛麟角,导致了乡镇干部政治前景变得短暂而且脆弱。政治前途的渺茫,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工作的办法被取消,在“名、利”两大“利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乡镇年青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骤减。同时由于大部分乡镇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交流少,谈心少,导致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做到用感情激励人、用事业吸引人、用表率感染人,让更多干部对工作表现出一种无
所谓,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一部分组织纪律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志也进入了“凭良心办事”、“凭兴趣办事”,随波逐流的状态
按照县委组织部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对乡镇干部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乡镇干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有很多歌颂乡镇干部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荧幕里的乡镇干部大都是头顶草帽、脖子上搭条毛巾、挽着袖子、卷着裤管,在炎炎烈日下帮助群众干活的形象。他们勤勤肯肯、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可歌可泣。在现实工作中,乡镇干部大部分和荧幕形象是相符的,他们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在艰苦的环境下,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发展好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经常是风里来雨里去,“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付出了许多心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和谐农村的构建作出了贡献。然而,乡镇干部身处农村基层这种特殊环境中,处在各种问题和矛盾的焦点上,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工作难度也大,面对当前农村工作新形势,难免存在一些困难和不适应的地方,因而有些干部在工作中也就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思想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不高
当前一些乡镇干部思想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工作的现象。通过各方面的了解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认识开始松懈、动摇
每个乡镇干部都是怀着青春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景走上工作岗位的,在那时,为了得到组织肯定、领导好评,往往都是工作热情高涨、积极主动,踏踏实实、勤勤肯肯、谦虚谨慎、任劳任怨。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一些乡镇干部在乡镇一呆就是十来年甚至更长时间,长期工作在基层,眼瞧着升迁无望,生活得不到改善,思想就开始动摇,对前途便失去了信心,因而工作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激情,工作不用心了,纪律不遵守了,上班不准时了,最终是耕了自家地,荒了公家田。
2、工作干多干少一个样
乡镇工作,由于它的特性而很难用数字来统计和衡量每个人工作量的大小,加之乡镇工作辛苦,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而乡镇政府目前对于干部的工作还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这种状况导致个别乡干部产生“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甚至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任务式完成工作,因而工作消极、不思进取,情绪低落。
3、对福利待遇存有不满
众所周知,乡镇工作条件差,环境恶劣,福利待遇低,工作时间长,有上班时间而无下班时间,甚至双休日和五·一、国庆等法定节假日也没有保证,又没有加班工资,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天黑”,虽然现在工资已经有了保障,但是,乡镇福利跟县直单位的福利是没法相比的,而越困难的乡镇,福利待遇越差。难道乡镇工作条件差,环境恶劣,工作辛苦,而福利待遇就得是差的?这是一个让乡镇干部始终感到困惑的问题。这种状况,必然使一些干部人心浮动,从而消极应付手头工作,为谋求较好的个人生活而作其他途径的考虑,这样就必然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
(二)存在办事拖拉,效率不高的现象
在日常工作中,个别干部对于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办事拖拖拉拉、效率不高,有时甚至不了了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领导追问时才“临时抱佛脚”,草草了事,其结果势必对全局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拖全局工作后腿。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工作积极性不高,造成对领导交办事情产生抵触情绪,以至办事拖拖拉拉,工作效率低下。
2、一些干部长期工作在基层,有了“老油条”的通病,有些干部的基层工作时间比领导要长,容易滋长“论资排辈”摆架子的思想,由此不配合领导工作,不服从安排,办事拖拖拉拉,“磨洋工”。
3、缺乏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管理。
(三)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更需要集体中的每个人彼此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在沟通交流中相互学习、团结合作,相互帮助,增进友谊,增进感情,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群体,这样,一个集体才有凝聚力,集体才能抵御所有不利的一切。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然而,一些干部却缺乏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彼此之间只顾自己的工作,对待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认为只要保证在工作中不出现大的差错,不给领导添麻烦就行了,有种“各自打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感觉,除了工作需要外,彼此很少沟通交流,感觉不到团队的那种团结互助合作的氛围。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与乡镇干部的工作性质有关。现在乡镇工作实行的是干部包片包村工作责任制,所以干部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各自支配的,因而在工作中彼此之间沟通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就不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
(四)“来无影,去无踪”
实行乡镇干部包村工作责任制,是各乡镇普遍的做法。干部包村工作,没有地方观念,人情关系也不会复杂,没有家庭生产的负担,工作能更为大胆,时间也较宽裕,可以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改变过去,“来时一阵风,离开一片空”的工作方法,压力到村,责任到人,有利于明确职责,调动乡干部的工作主要性和积极性,把工作落到实处,使乡政府对村的领导和管理更能得以实施和体现。但是,这种工作方式对乡干部的管理也形成了一定的难度。因为,现在包村工作自由度大,对于不住乡的干部而言,除了必要的事情需回政府机关外,其余时间基本不在政府机关,对于他们的去向问题或包村工作做什么、怎么样的情况问题,或许很多人都不清楚,这种工作特性,为个别干部提供了和领导“打游击”的方便,这必然会让其他干部、群众产生“来无影、去无踪”的感觉。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是:
1、与干部个人的工作态度有关。
2、现在林业、民政等都被收归县局管理,对于这些部门人员的管理更是存在难度,虽说实行县乡双重管理,但实质上却形成上面看不到,乡镇管不了的局面。
3、缺乏约束乡干部行为的制度。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对于解决干部思想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起着反作用。思想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因而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影响着乡镇工作的好坏,思想问题解决不好,乡镇工作就无从谈起,而乡镇工作的好坏却关系着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由此可见,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解决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针对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思想情绪低落的问题,我提出以下解决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于干部中存在的思想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这些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①定期召开全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会议,给乡干部勤打“预防针”。
②可以把“调查问卷”的形式和思想政治教育会议结合起来,领导班子成员就“调查问卷”中所反映的问题解决干部的思想问题。
2、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常常会使用一些规章制度和规范去约束干部职工的行为,而这种约束带有很明显的强制性,强迫他们去遵守规章制度和规范。如果他们的行为并非出自本身的意愿,那么轻则消极被动接受规范,但这样工作效率低下,重则,使他们产生对抗情绪。所以,单纯用规章制度和规范去约束行为是不够的,必须把它与激励方式结合起来,只有建立激励机制,才能对干部形成促动作用,产生高效率,才能产生凝聚力,才能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的产生,调动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激励是以工资、奖金等形式的物质激励和以评优评先等形式的精神激励两方面组成的奖励激励以及在规章制度约束下的处罚激励。这两种方式运用很普遍,但实际上,光靠这种激励是远远不够的,还可采取以下几种激励方式提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①参与激励:让干部参与政府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管理,让他们多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对政府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那么,他们就会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这样就会激励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
②领导激励:乡镇党政领导是干部众目之心,是干部的表率,是他们行为的指示器。如果领导清正廉洁,对物质的诱惑不动心,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严于律已、民主、身先士卒,这样的领导本身就能鼓舞干部的士气。如果领导再充分发挥其能力,帮助干部价值的实现,则更能产生巨大激励,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③关心激励:我们的干部大多是爱岗敬业,不畏艰苦的,如果领导能关心干部疾苦,了解干部的具体困难,并帮助其解决,就会使干部产生很强的归属感,对他们产生激励作用,提高积极性。现在有很多企业在员工生日时以赠送生日小礼品的方式表达对员工的关心,这种人性化的关心很值得借鉴。
④认同激励:在我们工作中,虽然有一些干部愿做无名英雄,但那毕竟是少数,而绝大部分干部还是不愿意默默无闻的。当他们取得了一定成绩后,需要得到大家的承认,尤其是要得到领导者的承认。所以,当某个人取得了一定成绩后,领导者只需向其表示已经知道其已取得的成绩,或再加上几句表扬之词,便可使其产生很大的激励,调动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种方式既不必花费,效果又好,就是需要领导及时发现干部的成绩,并及时表示认同。
3、尽量多制定和落实一些偏向乡镇的政策
我认为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很大一部分还取决于当地政府对乡镇的态度。如果当地政府多制定和落实一些偏向乡镇的政策,就会让乡镇干部产生以乡镇工作为荣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在解决办事拖拉、效率不高的问题方面,我认为:
①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②除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必须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管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制定“工作落实跟踪表”,即:表内明确工作责任人,领导交办事项,要求完成时间及完成情况等内容,当领导交办工作时,该表一式两份,一份交责任人,提高工作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另一份则由交办领导存档,交办领导则可根据该表对交办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三)在解决乡镇干部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团队精神是一种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团队精神一旦形成,就能在无形当中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促使团队成员团结一致,奋发图强,为集体的发展壮大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而,团队精神的培养很重要:
①营造团队合作氛围:组织干部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的团队意识,使之高度重视团队精神,并且利用宣传标语、宣传栏的形式加强宣传,营造团队合作氛围。
②为干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机会和平台,为团队精神的培养创造条件。比如,不定期的举办一些干部喜爱的文体活动,通过活动,让干部彼此互相交流和沟通,互助合作,于无形中激发干部团队合作精神的产生,工作就容易出成效,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③坚持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管理。管理学中认为,坚持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管理,是培养团队精神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若领导者多从下属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给下属一些关怀、爱心、耐心、善用、信任和尊重,这样,就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无比的热情和干劲,团结一心,创造美好未来。
(四)在解决“来无影、去无踪”问题方面:对于这种问题,利用教育学习、正确引导固然重要,能使有责任心的乡镇干部安心工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不是万能的,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与现实密切联系着的,解决这些问题还是离不开根本的制度,靠制度来约束干部的行为、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遵守和贯彻执行,形成管理的长效机制。因而,我建议以下措施:
①建立干部当日去向公示制,这样,可以让领导和办事群众心中有数。
②可以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群众代表对乡镇干部进行考评,促使干部扎实投身于基层工作,真心真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对于不合格的干部要认真批评教育、限制改正。
③设立公开投诉中心,配备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对干部的监督。
④实行电话随机跟踪制,加强干部的管理。
当前,随着各项改革的纵深推进,社会各类矛盾日益凸现,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如何在快速发展中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稳定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xx镇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区东郊,距城区x公里,距xxx公里。xx省道和xx省道由西向东横穿过境,源于xx由南向北纵贯过境。xx镇属于xxx,周边xxx乡镇相邻。
二、xx镇当前综治工作主要存在问题和原因
近年来,xx镇围绕平安建设、维护稳定的工作重心,服务大局,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造成的因素,综治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稳定工作方面:主要是项目建设引发的征地拆迁问题,土地矿产等资源配置中引发的权属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与“三大纠纷”相互交织引发的不安定因素。一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私人承包范围扩大,争水、争地、争山,以及生产经营引发的债务纠纷日益增加;二是由于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因征用土地的补偿费用问题而引发的纠纷和群众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效为突出的有老街村委老街村、庄屋村委的东宅村。因某些开采型企业和其他工业
企业环保问题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也是引发纠纷和群众性上访的诱因之一;三是城建拆迁引发的上访问题。如xx集镇居民文雄,上世纪80年代外出经商在辽宁营口市红旗镇购买一房产,后因旧城改造拆迁安置问题多次到北京上访,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四是重点工程开工引发的稳定问题。如西电东送工程,在施工中可能产生大量的不安定因素,随时会发生群众上访。
基层基础方面:由于部分村干部处理矛盾纠纷乏力,对辖区内居民之间矛盾未能直接化解,导致矛盾激化。有的地方由于历史或现实原因,出现了“真空村”,村组织长期一盘散沙,百姓各家为政,一些问题、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引发更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其次,治安巡防队员的报酬偏低。目前派出所专职治安巡防队员每月工资仅450元,直接影响了巡防队员工作的积极性。另外,有些村(单位)对平安创建认识不足,敷衍了事,导致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安全生产方面:一是目前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发展不平衡,一些小企业的安全设施、设备、生产条件急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二是部分企业厂长、经理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抓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需要调整,对照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基础性工作需要加强,特别是网络管理队伍建设是关键。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抓好xx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理顺维稳工作机制,发挥群众工作网络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级干部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和“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思想,增强维护稳定的责任意识。同时,理顺各职能部门关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定期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对排查出来的“三大纠纷”案件,采取定单位、定领导和人员、定措施、定时限、包调处的“四定一包”方式落实责任,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调处“三大纠纷”的工作格局,把“三大纠纷”解决在基层、内部、萌芽状态。
(二)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活动。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和“属地管理”的工作原则,大力开展“平安单位”、“平安村”、“平安校园”等创建和考评工作,进一步健全规范村综治室、警务室,建立完善的村级护卫队和巡逻员,把创建活动同村民自治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预防、发现、控制和打击违法犯罪的综合能力。坚持“扫黑除恶”整治斗争,加大对黄、赌、毒的查禁力度,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
(三)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街道、村、屯综治组织网络建设,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整合公安民警、专职巡防队、企业保安、村屯巡逻队和群众广泛参与的各种治安防范力量,扩大防范范围,增强防范能力,提高防范效果。加强村、屯群众工作网络建设,对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规范调解案卷质量、完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社会不稳定因素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四)加大法律服务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努力拓宽法律服务业务范围,深化法律援助工作,对社会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进行指导,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五)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营造安全生产文化。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安全意识,全面推行“全员安全培训工程”,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网络,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监督,努力消除安全隐患。
当前,农业乡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新的情势下,如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情势,努力探究新时期做好乡村基层工作的方法,进一步深化乡村变革,加速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乡村社会不变,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处理的严重课题。
一、当前乡村基层工作中呈现的积极转变
近几年来,随同着乡村变革的深化推进,乡村工作的确呈现了一系列积极、可喜的转变。首要表现在:
1、农民担负大幅度减轻,农民耕田积极性获得高涨。近年来,随着县政府对“三农”的不时投入和注重,农民担负逐年减轻。据查询,20_年我镇地盘疏弃面积曾一度到达1906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个中一个最主要的缘由就是农民担负较重,耕田比拟效益较低,招致农民耕田积极性不高。当前随着农民担负的逐渐减轻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撂田荒酿成耕田热。
2、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干群关系获得分明改善。随着中心一号文件的延续出台,广大农民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实惠。不只农业税获得作废,并且还发放了粮种补助和种粮等补助资金。还,作废农业税,对衍生在其上的各类乱收费进行“釜底抽薪”,农民鼓掌称快。从“取”到“予”,从向农民“催粮、催款”到“补助、鼓舞”农民耕田,农民从党的惠农政策中感触到极大暖和。目前乡村大家都说党的政策好,党群、干群关系分明改善。
3、工作重心发生转移,工作本能机能呈现可喜转变。针对乡村变革后的新情势,本镇不等不靠,勇敢创新,在县政府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究。特殊是近年来,本镇的工作重心由过去以征收农业税为主转移到以抓发展、搞服务为主上,自觉地把抓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镇的第一要务,努力建筑调和乡村。
二、当前乡村基层工作中面对的首要问题
在看到积极转变的还,我们也从调研中调查到新情势下乡村基层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
1、乡镇财务进出有所好转,但保运转保发展的压力仍然存在。随着上级转移付出的力度加大,机构变革后减支效应的展现,当前乡镇财务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因为大都工业税源很少,仅靠上级转移付出来过日子长短常困难的。加之村庄两级债权难化解,感应压力很大,村庄两级正常运转面对必然的坚苦。
2、农民担负分明减轻,但乡村公益事业建立呈现“梗阻”。税费变革前,乡村公益事业建立费用可以列支。税改后,乡村公益事业建立资金除各级县政府的支撑、扶持外,更多的是经过_一事一议_的渠道来处理。因为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水平纷歧,加上集体认识淡漠,往往很难达到共识,形成投入严厉不足,很多公益设备老化陈腐却无人无钱整修,乡村生产生活前提难以获得分明改善。
3、村级债权获得较好节制,但化债依然是当前乡村工作的最浩劫题。因为对村级财政进行了严厉治理,使村级债权获得较好的节制。然则村庄两级债权依然是制约乡村发展的一个繁重负担。
4、当前乡村发展很快,但社会事务治理有弱化趋向。近几年,因为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大幅度增进,农民物质文明生活程度逐年提高,乡村的转变很大。然则,随着机构的变革,处于转型时期的相关治理部分还没有坚持起完善的、长效的机制,招致当前乡村社会事务治理有分明的弱化趋向。
5、乡村工作格局呈现积极转变,但村庄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办法亟待改变。随着乡村各项变革的深化推进,广大村庄干部看到乡村一些深条理的问题获得逐渐处理,“三农”问题的拐点曾经呈现,他们遍及感应乡村工作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广大基层干部从深重的“催粮要款”任务中摆脱出来,他们所饰演的越俎代办的人物最终成为历史,对此他们由衷快乐。但另一方面,因为当前村组干部待遇还偏低,存在心中的落差。加之乡镇综合配套变革后,指导职数削减,局部中层干部觉得选拔无望,不免发生失望思想。从查询状况来看,当前很多村庄干部存在茫然掉措、畏难压头的思想,对本人该干什么、怎样干心中没有底。
在查询进程中,我们剖析当前发生上述问题的缘由,以为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1、干部要素:
基层干部是落实党在乡村政策的关键性要素,政策落实的黑白直接关系到党和县政府在人民意中的形象和位置。但是因为干部政策程度、行政立场、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的要素,在政策落实进程中往往会碰到如许或那样的问题。一是乡村干部本质不高。乡村干部长期处在基层一线,首要精神和时间都集中在处置日常繁琐事务,不足学习提高,看法程度有限,了解政策不深,有时执行政策走样,工作中轻易繁殖一些矛盾。二是乡村干部看法观念还没有改变。多年来,一些干部以为本人的本职工作就是“催粮要款,结扎放环”,招致乡村干部服务认识冷淡,甚至与民争利。三是乡村干部精神形态欠安。一些乡村干部说我们工作软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完不成,指导不称心;假如工作硬了,说是办法欠妥,作风粗犷,经常是上级批判群众骂,以为是“风箱里的老鼠两端受气”。这些要素掺杂到干部的工作中去,必定会发生一些问题。
2、群众要素:
一是局部农民的思想认知程度较低。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和小农经济认识在农民心中没有彻底消除,局部农民一方面生产积极性高涨,求富致富心切,另一方面也不成防止地存在涣散松散、自私狭窄的思想。一些人各类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对集体的事不关怀,但是问,对村庄两级干部治理淡然置之。二是农民对过去与干部发生的怨结“心有余悸”。多年来,村庄干部向农民讨取的多、赐与的少,分摊的多、服务的少,农民发生埋怨心情。这种残留思想使农民对当前的基层干部落空决心,在工作上往往发生冲突心情。三是农民群体呈现多样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时发展和乡村变革的深化推进,本来的农民群体实践上曾经分化成通俗农民、农民工、基层干部、个别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若干阶级,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感情、声望和社会、经济位置千差万别,价值取向各有分歧。复杂的工作对象然后发生了复杂的乡村工作场面。四是农民的自立认识和决定计划才能加强。广大农民的思想文明程度遍及提高,判别思想才能加强,特殊是新一代农民的文明科技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视野愈加坦荡,思想愈加活泼。他们不再自觉地置信干部,农民的“不安本分”心态添加了乡村工作的难度。
三、做好新情势下乡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笔者以为,当前乡村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我们基层组织、基层干部都要针对乡村工作呈现的一系列转变,尽快改变本能机能,改变人物,在思想观念、工作重点、方法办法等方面必然要加大创新力度。
1、尽快改变思想观念。我们村庄干部应充分看法到,我国目前总体上曾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作废农业税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则,具体建立小康社会的必定要求,有利于添加农民收入,发展乡村经济;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现阶段,我们必需调整工作思绪,把工作重心改变到增强服务、促进发展上来。我们此次查询时,群众要求最多的是基层干部要搞好乡村公益事业建立。因而我们村庄干部必需把为群众服务看成本分,从当前群众最急迫的需求上找准工作的打破口,动足脑子,想尽方法,做好文章,在积极指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村庄集体经济、组织兴修乡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2、切实改变县政府本能机能。抓住有利机遇,着力促进县政府本能机能的转型,由以完成经济任务为主转移到加速经济发展与构建调和社会两大主题上来。一是重点扶植本级主干财路。从吃“农业饭”、吃“补助饭”中走出来,坚持乡镇自立型和自给型财务,逐渐走出财务窘境,提高工作的保证才能。要跳出纯真靠农业求发展的圈子,拓宽发展思绪,明确主攻偏向,把财路建立的重点转移到二、三财产上来,积极构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财路系统。二是实行好基本设备建立的本能机能。要大力增强农田水利、村庄道路等基本建立,加强农业抗灾才能,改善乡村生产前提。要包装整合小城镇建立资本,提高小城镇建立功用。三是实行好指导生产发展的本能机能。要勇当_掌舵人_、_导航者_,指导村组干部实时为农民供应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尤其要充分应用各类载体,普遍传达科技常识,有针对性地举行农民培训班,坚持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才能和农民致富才能。四是实行好治理公同事业的本能机能。乡镇县政府不只要担负一方经济发展的重担,并且还要担负当地事业发展主要职责,负有对教育、文明、卫生、社会福利、情况维护等公同事业的服务治理本能机能。五是实行好维护社会不变的本能机能。增强乡村社会治安综合管治,做好群众信访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建安全、文明、调和的社会情况。
3、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办法。一是治理方法从_直接型_向_直接型_改变。在传统体系体例下,乡镇县政府治理方法大多是属于直接收理。随着县政府本能机能的转型,要改变到经过增强微观调控、规范市场、发明优越的外部情况上来,对那些可以由市场、企业和民间办妥的工作,县政府部分则果断_退位_,不再详细代替事务性活动。二是工作方法由简略的行政敕令向用市场方法指导、服务、示范改变。顺应新情势发展的需求,学会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开展工作,经过抓龙头、抓中介、抓大户来指导、服务、示范,发展农业,活泼乡村,致富农民。三是日常治理由_为民作主_向_让民作主_改变。惠农政策的施行,使乡村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从基本上亲密党群干群关系,构建调和乡村,必需进一步理顺乡镇与村组的关系,具体落实村民自治,变_为民作主_为_让民作主_。不管大事小事,只需属于村民自治范围,乡镇都要_指导、支撑、协助_群众经过规范的方法和顺序,民主决定计划,自立处理,更多地运用司法、经济和教育治理的手段,在尊敬村民自立权和村委会相对自力性的基本上完成对村组的有用治理。
4、切实加大对村庄的扶持力度。当前,乡镇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在乡镇本身努力的还,上级部分也要进一步加大对村庄的扶持力度。一是深化财务体系体例变革。应本切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现有财务体系体例基本上逐渐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大对乡镇的转移付着力度,处理当前乡镇的财务坚苦。二是化解村庄债权。在锁定债权、分清债权性质的基本上,上级组织应出台详细的相关政策,逐渐化解村庄两级债权。三是加大倾斜力度。上级部分要在资金、项目上增强对村庄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农业基本设备、农业科技推行和乡村教育、卫生、文明等方面,多为乡村加速发展做一些打基本、管久远的工作。四是改变治理方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的新情势,坚持起一套科学的工作审核机制,在治理上合适乡村的实践,使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5、不时提高干部综合本质。提高村庄干部本质是完成乡镇县政府本能机能改变的基本和前提,要把它作为当前干部治理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提高思想本质。结合各级正在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对广大村庄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作风正、经济清、做事公,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提高政策程度。指导村庄干部认真学习党在乡村的各项政策,体会其精神本质。在宣传落实进程中不走样,还又能结合当地实践,发明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加强开辟认识。当前乡村的发展面对着史无前例的时机。要指导广大干部抓住时机,率领群众干一番事业。假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整天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天然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反对。四是擅长做深化认真的思想工作。乡村工作十分详细。村庄干部要学会做深化认真的思想工作。只要思想工作做细了,事理疏解了,政策律例宣传到位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思想沟通了,乡村工作才干如虎添翼,一往无前。
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人,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45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200*年开始,***县分配***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0*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员,安置转业、退伍军人400余人,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1341名在职乡镇干部中,大专学历1104人,占总人数的82%。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镇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人,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45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工作上的认真程度不够
一些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年龄偏大后,总想有朝一日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一下;一些年青干部认为自己具有年龄优势,文化程度较高,在乡镇工作有点“曲才”的感觉。因此,总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工作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乡镇干部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工作方法简单,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思考不够,采取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有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心在机关,到村社开展工作总是走马观花,根本不深入农户,不向农民了解实情,指导工作点子不多,汇报工作长篇大论,推进工作力度不大。
二、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乡镇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待遇不断上涨的格局下,乡镇干部的教育,乡镇的管理工作却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格局。细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观上,与某些乡镇干部学习不够、服务意识淡化、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客观上,与乡镇工作转型、乡镇干部管理弱化,乡镇领导的素质和能力不强等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工作转型,让部分干部不会干事
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汤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根本没有认识到乡镇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乡镇干部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主要工作内容也从七十年代指导生产;八十年代催粮催款,刮宫引产;九十年代引企业,谋发展;到如今构建和谐,讲科学发展。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从微观向宏观转变,从“取”到“予”转变,从“硬”向“软”转变。巨大的转型让一部分乡镇干部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用不成”,以致工作上找不到方向,无处下手,无从使
(二)激励机制缺少,让部分干部不愿干事。
由于受领导职数及干部选用体制的限制,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我县在乡镇建制调整时,将27个乡镇并为13个,乡镇干部领导职数大大减少,去年乡镇干部换届选举,全县仅有10多名乡镇一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基本上是百里挑一;同时,由于“洋博士领导”和“空降兵领导”的不断增加,让一些自身素质优良的乡镇干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后,又时常面临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走上县管领导岗位的更是凤毛麟角,导致了乡镇干部政治前景变得短暂而且脆弱。政治前途的渺茫,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工作的办法被取消,在“名、利”两大“利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乡镇年青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骤减。同时由于大部分乡镇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交流少,谈心少,导致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做到用感情激励人、用事业吸引人、用表率感染人,让更多干部对工作表现出一种无
所谓,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一部分组织纪律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志也进入了“凭良心办事”、“凭兴趣办事”,随波逐流的状态。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推荐阅读: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