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2023-03-20
2023-07-05
2023-03-22
2023-06-27
更新时间:2023-11-07 21:01:3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9
2023-03-20
2023-07-05
2023-03-22
2023-06-27
雁南飞,东风归,岁月的年轮又沉淀下斑驳的印记。夜寂人静之时,客居他乡的游子,那颗早已看穿时间浮沉的心,是否也被苍穹中的圆月深深打动,泛起层层乡愁的涟漪。
秋月楼中,春水东流,往事不堪回首,李后主在东风中轻抚心头,浅吟低唱思乡愁绪,那是怎样的婉转动人?那是怎样的凄美如神?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般潺潺,却又似东风般婉转。魂断汴京的李煜,道出了那如水般“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那是他对南唐,对人民的思念,字里行间,也透漏了那很无奈与懊悔。那是对自己灵魂的懊悔,对现实江山的无奈。那别是一番的滋味,那千丝万缕的乡愁,包含了多少遗憾,夹杂了几多凄凉,李煜的乡愁虽不算完美,却也足以显现这一份悲中彻悟的凄美动人。
塞下秋风,四面边声,是谁在长河落日的孤城中独自流泪?浊酒一杯家万里,何时得归,羌管悠悠,奏不尽他心中如水般的乡愁。他是寂寞的,家乡远在万里,亲人多年未聚;他也是成功的,戍守边关,保家卫国。将泪化作相思雪,霜雪满地,却无法湮没男儿心中的那一份思而不得的乡愁,它饱含对职责的肩负,对国家的忠诚,对正义的坚定;这一份乡愁,也是白发夜夜不寐的想念。无花岁月,雾涣风月,故乡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曲终人未来,壮士只感到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听罢,拿起冰刀利刃,眺向敌方,待到功成名就时,举酒把家还。这一种寂寞的乡愁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那需要太多的无怨无悔,也正因为如此,仲淹的乡愁也便成为一种壮美辽阔。
别家园,出雄关,昭君琵琶马上弹。女儿情,连胡汉,从此长城无烽烟。含着泪眼,挥手作别长安,纵马离别。来到大漠,寂寞难耐,你,心中何时不是充满这那淡淡的却无穷无尽的乡愁,大漠孤烟,夕阳下的你,孤单瘦影仿佛已飘向长安,何时才是回去的日子?恐怕今世难求。难道你未曾想过离开,怎会没有,可是人民与国家,在你心中早已超过了自己的一切,恨否?怨否?你只是轻摇铜镜,独自叹息,尔后满心都是一股催人泪下的想念,一股源源不断的乡愁。古来皆道昭君怨,谁知红颜为江山,昭君一支出塞曲,慷慨越千年。昭君的乡愁,胜过大漠的落日,唯美而永恒。
撕开乡愁,若能仔仔细细地辨认,分明是两分的无奈自责,一分的借酒浇愁,却有七分的美丽动人。这酒是早已酿制于心中的,为的是微醺自己,让乡愁更有一种意韵,一种滋味,一种长久的撩拨。于是,乡愁便是一面揭竿而起的旗帜,在所有异乡人的心中召唤,飘扬。
乡愁的凄美动人,仲淹乡愁的壮美辽阔,昭君乡愁的唯美永恒,都清晰地向我们诉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人生处境何如,乡愁都是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乡愁是线,也是风,人生这一枚风筝,便能永远高高地飘荡在空中。
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睢阳①朱氏家,常与一术者②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范仲淹怀中,范仲淹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范仲淹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③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释】①睢阳:地名。 ②术者: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 ③俾:使
11.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会术者病笃( ) (2)吾善炼水银为白金 ( )
12.范仲淹“出其方并白金”给术者之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1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那个术士气急败坏。
B.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那个术士已经气绝而死。
C.范仲淹正想告别回避,那个术士气急败坏。
D.范仲淹正想告别回避,那个术士已经气绝而死。
14.从上文中可看出范仲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3分)
参考答案:
11.(1)正好,恰巧。(2)擅长。(每一词解释各2分)
12.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或今汝成立,当以还汝。(2分)
(3分)
14.为人诚信,不贪恋钱财(讲出一点给1分,讲出两点且正确给3分)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谢氏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颜回自律,发愤成才。举凡古代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故事,母亲和继父都对范仲淹一一讲过。
汉代朱买臣家贫,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代李密,为人放牛,骑在牛背上读《汉书》,其他书挂在牛角上。汉朝路温舒无书,把借来的《尚书》抄在自己用蒲草编的席子上;公孙弘家贫无书,削竹片抄录《春秋》诵读。晋朝车胤,夜读无油灯,捉来许多萤火虫装在纱袋里,靠萤火虫发出的光亮读书;孙康则在冬夜借大雪的反光读书。晋朝孙敬,读书至夜深,不让自己打瞌睡,以绳系发,悬于屋梁,如打盹低头,绳索便会将他拉醒(头悬梁);战国时苏秦游说秦国而不被重用,回家来遭到妻不下机、嫂不为炊的冷落,发誓钻研兵法之书,每当夜深昏昏欲睡之时,就用锥子自刺大腿,使自己清醒之后再读(锥刺股)。潜移默化,读书成癖,自觉吃苦,乐在其中。在县学读到孟子:“舜发于畎(qun)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筑墙)之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范仲淹心里豁然明白: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得自律严刻,自觉吃苦,自强不息。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范仲淹曾在继父友人的引荐下在邹平醴泉寺读书。醴泉寺地处群山环抱之中,环境幽雅,是一处安心读书的理想之地。寺内住持慧通大师学问精深,对范仲淹疼爱有加,向他传授《易经》、《左传》、《战国策》、《史记》及诗词歌赋,生活上也处处周济他。这引起一些小和尚的嫉妒,常常吵吵嚷嚷扰乱安静,又以“饭后钟”相戏弄。为逃避寺内喧嚣,范仲淹找到寺南一僻静山洞读书,用家中送来的`小米一次煮一锅,待凉后划上一个十字,每顿吃一块,再切上一点野菜,撒上盐末下饭,这就是邹平妇孺皆知的“读书洞”、“划粥断齑”的故事。据江少虞的《宋朝事实类苑》记载,范仲淹“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薤十数茎,酢汁半盅,入少盐,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他抬头一看,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他很惊奇,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随手埋好。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一天,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之际,感到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于是两次外出游学。《范文正公文集》有一首诗《赠广宣大师》云:“忆昔同游紫云阁,别来三十二回春。白头相见双林下,犹是清朝未退人。”写的是范仲淹18岁时与广宣大师交游的经历。二年后的大中祥符元年(1008),他又由山东长山远赴长安(今西安)游学半年,寻师访友,增长见识。据范仲淹为王镐所写《鄠郊友人王君墓表》云:“时祥符记号之初载,某薄游至止,及公之门,因与君交执,复得二道士汝南周德宝、临海屈元应者,蚤暮过从。”他在关中结识了隐士王镐,在其别墅“倚高松,听长笛”,后来又认识了道士周德宝和屈元应,周精于篆刻,屈对《易》有研究,且都琴艺高超。范仲淹与他们一起读《易》抚琴,“相与啸傲于鄠、杜之间。”另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大中祥符二年)二月,(真宗)令陕西发廪振(赈)粜,旱故也。”范仲淹两次游学的经历,不仅使他结识众多良师益友,汲取儒学与佛道教义,拓宽视野,而且关中游学期间,正值陕西大旱,一路上亲眼目睹老百姓因灾情严重而饿死病死的惨状,使他深切感受到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民间的苦难与不平,增强了他救民于水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范仲淹“少有志操”,很早便立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壮志。据宋赵善臻《自警篇》描述: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相位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又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之志也。”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记载:“公少有大节,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慷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仲淹掌学》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
仲淹掌学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 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①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②:“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③,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选自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诇(xinɡ):看。②绐(dài):欺骗。③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小题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训 督 学 者 皆 有 法 度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多其所教也(他,范仲淹 )B.见有先寝者,诘之( 责问 )C.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为了) D.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睡眠、 饮食)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
【小题4】范仲淹受晏殊之请,在管理学校时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4分)
答案:
【小题1】训 督 学 者/ 皆 有 法 度
【小题1】C
【小题1】(范仲淹)拟好题目让学生学生写文章,一定自己先写一篇,想了解题目的.难易程度。
【小题1】(1)勤劳恭谨,以身先之;(2)读书寝食,皆立时刻;(3)惩罚懒惰者;(4)出题作赋,先自为之。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理解和分析,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文意,然后标出。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然后辨析各个选项。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理解文意,把握关键词句即可。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
6、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士有自京师来者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
B.尽以告之 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C.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 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D.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 ①②⑥ B. ②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地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9.(1)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②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2)断句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参考答案】
5、C(酬:实现。)
6、 C(A、定语后置的标志;引出原因。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C、都表转折。D、指示代词,这些;结构助词,的)
7、D(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8、B(“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9、1)这一年(我)考中进十,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被动句式“见……于”、“知”、“因”各1分。)
(2) 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待”“显”“传”各1分)
(2)断句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来自:范氏文献馆>《范氏家族古籍》
推一荐:发原创得奖金,“原创奖励计划”来了!
0条评论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北宋名相富弼故事
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仲淹虽然以此赢得了士林的“三光”美誉,但笔者认为,三次冲突皆由仲淹主动挑起,其责任主要在仲淹而...
试论范仲淹的教育思想与方略
试论范仲淹的教育思想与方略。胡瑗的教育活动最能体现范仲淹“经邦济世”的教育思想,而胡瑗能成为宋代声名卓著的教育家,与范仲淹的大力举荐和帮助密不可分。中国现代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教育...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之第56、57集—《北宋名臣—范仲淹》(文本稿)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之第56、57集—《北宋名臣—范仲淹》(文本稿)范仲淹希望通过官僚政治体制的改革,缓解宋朝的危机。庆历五年即公元1045年,范仲淹被罢免参知政事的职务,贬至邓州知州,范仲淹“...
李存山《范仲淹与宋代新儒学》
李存山《范仲淹与宋代新儒学》范仲淹登进士第。从时间顺序以及范仲淹在当时居于士人“领袖”地位上说,我们不难看到周敦颐所受范仲淹及...
【范仲淹】范仲淹的生平与学术思想【方健】
【范仲淹】范仲淹的生平与学术思想【方健】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涌现了许多优秀历史人物,范仲淹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范仲淹在执 掌府学的教学实践中初步形成了其教育思想和人才观。就在仲淹黾勉王室...
一代名相范仲淹,其书法尤其卓绝
一代名相范仲淹,其书法尤其卓绝。范仲淹的命运有点像杜衍,都是幼年丧父,都是母亲改嫁,不同的是,继父长山朱氏,善待了范仲淹,还为...
到底该为谁读书?中国人读书的真正精神何在?范文正公的启示
中国人读书的真正精神何在?为了坚守边关,范仲淹加紧安排修筑城寨,庆历二年他亲自指挥修建了马铺城,切断了西夏与少数民族的往来,使...
宋朝宰相夏竦有个对头,这个对头死掉后,差点遭到了夏竦的毒手
夏竦天生就是当官的料,不久之后,他便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历任北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等职,是北宋真宗仁宗二朝的重要臣僚,曾经...
范仲淹领导庆历新政,因改革派不停内斗失败
范仲淹领导庆历新政,因改革派不停内斗失败。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10分)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①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②:“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③,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注释】①诇(xinɡ):看。②绐(dài):欺骗。③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1) 读书寝食 (2) 诘之
(3)适疲倦 (4) 其人亦妄对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
【小题3】从上文来看,范仲淹在教育学生时体现出了哪些好品质? (3分)
【小题1】 睡,睡觉 责问 适逢,恰好,正赶上 回答
【小题2】范仲淹出题目让学生作赋,一定自己先作一篇,想先了解题目的难易。
【小题3】勤劳恭谨 严格要求 以身作则 讲究方法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寝是睡觉的意思,可以联系废寝忘食这个成语。 诘是责问,反问的意思,可以联系“诘问”这个词。“适”是正好,恰好的意思。对:是回答的意思,可以联系“隆中对”的“对”字。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课外文言实词的解释还要学会迁移法。
【小题2】试题分析:要把主语“范仲淹”补充上去。必先自为之的“为”是写的是意思。欲知其难易 “欲”是想的意思,其代指题目。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小题3】试题分析:从“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得出“勤劳恭谨”“以身作则”“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看出范仲淹要求严格。“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得出范仲淹以身作则、讲究方法。
考点: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评价。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此后三年,我路过许州,才认识范公的次子、现在的丞相范尧夫。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师见到范公的第三子范彝叟。又过了十一年,又与范公的第四子范德孺在徐州为同僚。我们都一见如故。而且三位托付我为范公遗稿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才写成这篇序文。)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人家写文章宣传就能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都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
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间,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苏轼人物简介
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 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进京应试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 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自请出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 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v^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v^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被贬黄州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 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东山再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