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2023-03-18
2023-07-05
2023-07-06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更新时间:2023-12-27 16:59:2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7
2023-03-18
2023-07-05
2023-07-06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继三月中旬,县财政局组织召开全县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动员大会,对全县贯彻实施《内控规范》工作做动员部署后,我局制定了长岭县卫生局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成立了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局贯彻实施内控工作方案、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监督指导工作开展。
二、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目标和原则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1、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全体职工实施的、旨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我局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1)合法性——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2)安全性——资产安全
(3)可靠性——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效率性——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5)风险防范——排除障碍实现单位发展战略
2、我局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因为,在内部控制程序的所有环节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发挥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环节,也会变得无用。
(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行业、规模、性质、所处地域、组织形式等不同,高风险领域不同。内部控制不能防范所有风险,但要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防范颠覆性风险。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z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权力平衡,制约对象是权力,权力分配合理,约束适当是内部控制的难点。内部控制过于复杂会影响效率,风险大的业务,首先是防范风险,其次才是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内部控制不能拷贝,也不能克隆。别人的成功经验,拿过来不一定能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目标的调整等,内部控制要随之变动。
(5)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成本小于效益,是任何理性的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法则。
3、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包括的要素:
(1)内部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2)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政策和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4)信息与沟通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行政经费的支出,特别是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水电费等,普遍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即使制定了内部经费开支标准,但仍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
2.固定资产控制薄弱
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z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使用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未按规定建立起定期财产盘点制度,购z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责任不明确等,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
3.财务管理弱化
财务部门的工作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与业务控制脱节,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控制和监督。票据管理不到位。未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制度,出现延期上缴收入,挪用公款问题;对使用后票据未能及时办理交验、核销,容易导致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4.岗位设置不够合理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单位岗位安排不尽合理,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出现管理漏洞。
5.预算控制比较薄弱
首先是没有预算或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其次是预算刚性不够,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频繁,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
1. 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善和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但一些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内控意识不强,重发展、轻控制,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把内部控制看成仅是财务部门的事。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适用性较差;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会计核算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由于会计主体单位与核算部门不一致,双方沟通衔接不够,极易形成账物分离的资产管理现状,造成核算中心管账不管物、核算单位管物不管账、账物不符的问题,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4.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
管理人员竞争意识差,缺乏创新精神,业务素质难以满足实施内部控制和监督的要求。
5.外部监督对单位内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的监督检查不够
目前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外部监督力量的财政、审计部门,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有效执行加以实质性检查。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完善失去外部推动力和约束机制。
五、我局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
任何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管理服务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在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中,控制环境被放在了第一的位子上,它作为推动单位发展的动力,是所有其他内控组成部分的基础和核心。它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其好坏直接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实施的效果。
【摘要】国网信阳供电公司通过贯彻审计工作标准化、审计手段信息化、审计资源集约化,创新并运用综合的审计管理体系,在审计项目人员组建、工作开展、绩效奖惩等方面创新实践,解决了长期内部审计缺员问题,实现审计工作质量、效率及审计人员素质水平上台阶,使公司内部审计体系进一步成熟稳固。
【关键词】内部审计管理创新实践
随着国网公司电网建设和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不断优化,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要求日趋强烈,内部审计如何更好地发挥为企业保驾护航作用,如何解决审计管理中存在问题,提高审计工作成效,需要审计人员从管理体系方面进一步研究并实施应用。
(一)内部审计基于风险导向的职能要求进一步强化。
基于风险防范与依法治企的要求,在近几年的内部审计活动中,内部审计的内容和范围已基本实现公司业务与领域的全覆盖,企业集团对内部审计在防范风险、促进规范经营、依法治企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内部审计队伍整体素质及力量需要进一步提升。
对公司业务全方位地大范围审计,仅靠现有审计人员力量以传统审计方式已难以满足任务需要。根据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审计人员调查数据,同时具有生产管理相关专业学习经历的人员仅占总人数的10.39%,5年以下审计工作经历人员总人数的48.31%。公司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在推进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监督保障作用的内部审计人才队伍。
(三)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程度需要进一步深化。
从近年内外部审计检查结果看,由于管理模式存在漏洞或人为主观因素等,习惯性违章、屡查屡犯的现象仍然存在,将审计成果更深入地运用,更好地转化为企业规范管控的行为中,需要本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方法、方式上进行创新。
国网信阳供电公司内部审计立足现状,创新管理模式,充分汲取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在审计工作标准化、审计手段信息化、审计资源集约化方面的创新经验,在审计队伍组建、审计现场把控、审计质量提升等方面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一是在审计项目实施中,集中调配全市、县公司审计及相关专业人员组建审计队伍,交叉互审、专业融合,为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了人力及专业保障。二是依托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编制的审计方法查证指引和法律法规库,套用涵盖审计过程描述、重点核查事项的审计记录模板,通过系统的在线应用,确保了审计工作质量可靠、达标。三是深化审计成果运用,实行审计问题整改六项保障措施,四项遵循原则,日常台账跟踪及强化考核等方式促进问题整改规范。
(一)深化审计资源集约化,专业参与壮实力。
1.扎实组建队伍。突破专业限制,以各县公司审计部门为人员选派的责任主体,由公司领导签发审计队伍组建通知,辅以对县公司业绩考核奖惩手段,组建涵盖公司经营管理各项专业的审计队伍。在专项审计中,除审计、财务专业以外,充实进工程、物资、营销等部门专业人员,保障了审计现场人力资源充实,激发了审计队伍活力。
2.巧妙安排分工。在审计队伍中,每批次审计人员占比约45%;营销及供电所专业人员占比约25%;财务专业占比约15%;工程及物资专业占比约15%。在任务分工方面,审计专业人员一般承担主审、组长、小组长等任务。其他专业人员中,专业技能较熟练的人员一般占一半比例,其余部分分散到各个小组,由小组长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引领完成工作任务。
(二)完善审计工作标准化,统一模板给指引。
1.思维导图助查证。
通过对省公司宣贯的审计方法查证指引进行学习,为非审计专业人员开展工作给予了提示和引导。审计指引包含重大决策、工程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薪酬福利、集体企业、职务消费七个方面审计问题示例及相关法规依据,使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
2.记录模板保质量。
在审计项目中,预编制内容翔实的审计记录模板,作为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每份记录构成包含审计过程、发现问题及法规依据、原因分析、审计建议等。通过依照审计记录模板描述的审计过程及方法,被审单位存在对问题及风险得以发现和暴露。
3.法规依据立显功。
对公司在用的国家、国网及省公司层面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形成内容全面的法律法规库,在审计项目开展中,为审计人员查找依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提升审计手段信息化,现场取数增实效。
取得系统数据。一方面对数据分析找寻疑点,一方面与档案资料核对,进行符合性测试,同时对系统信息流转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查找管理缺陷,提示相关风险。
(一)实现业务双赢,共促规范管控。
1.促进专业融合,提高规范意识。通过抽调专业人员参与审计检查项目,使专业岗位上的人员跳出固有思维,换个角度去审视专业工作,举一反三,自查规范,从主观上强化各专业人员依法治企、防范风险的意识。
2.强化专业参与,储备审计力量。在审计方法查证指引、记录模板及法规库的引导下,至今公司参加过审计项目的专业部门及二级机构等人员已累计达64人次,参加过多次审计项目的专业人员约11人次,为审计开展工作组建队伍储备了较为丰富的潜在资源。
(二)审计硕果累累,助力风险管理。
审计成果实现新跨越。通过新的审计管理模式,20_年仅上半年,国网信阳供电公司完成专项审计10项。项目个数较上年同期增幅43%,审计发现问题及建议是上年同期的2倍,审计范围更为开阔,更综合全面地对被审单位整体风险水平给予客观公正评价。
(三)成果深化运用,堵塞管理漏洞。
1.领导重视强化整改。凡大型审计项目结束后,均由公司领导召集专题会议通报审计问题,公司领导亲自听取汇报并部署整改任务。
2.长效机制保障整改。整改“六制”保障措施,使问题整改工作形成了专业化、常态化管理模式,使审计成果运用更“接地气”,渗透性更强。
3.强化责任严格考评。对问题责任单位及负责人严格追究责任,增强了审计成果威慑力。公司人事部门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存入档案,使公司对干部的管理更加全面综合。
(一)公司经营活动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相关规定。
(二)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
(四)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经营环境,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舞弊行为,保护公司财产的安全完整。
(五)保证公司披露信息真实、准确和完整。
评价报告
(一)目标设定方面。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道路,奉行与客户双赢的战略,通过方案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超越客户期望,实现公司长远战略目标和社会价值。
(二)内部环境方面。公司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法人治理结构,制定了相关议事规则和授权规定,三会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职权。公司内部授权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初步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人力资源的聘用、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已建立并付诸实施。
(三)风险评估方面。公司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对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进行确认,确保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按照“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的原则,根据公司的经营特点,初步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内部审计、业务部门内部控制所组成的风险控制架构,并明确划分了各层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的职能。
(四)控制活动方面。公司已建立对各项业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已有效实施。在供应商选择、产品采购、生产管理、售后服务、产品研发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五)信息与沟通方面。公司内部控制确保了信息的适当沟通,保证了与有效性相关的信息得到及时沟通。
(六)内部监督方面。公司已建立由监事会、内部审计和管理评审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三级检查监督制度。
(一)内部环境
1、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
公司以“引领社会潮流,成为行业标杆,提供最佳服务,回馈员工、股东、社会”为使命宣言,坚持“协同敬业、诚信服务、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和行为准则,倡导员工通过努力工作获取合理报酬,同时回馈股东、社会;通过增进公司发展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公司通过建立健康、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培养了员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凝聚力,实践了现代化管理理念,引导公司提升治理水平,树立良好形象和品牌。
评价报告
2、法人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结构
公司制订了三会议事规则和《总经理工作细则》,并严格按照法人治理结构和相关规则分梯度治理。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依法运作,依照同股同权的原则确保所有股东平等、充分行使其权利。公司董事会作为公司经营决策机构,对公司股东大会负责,执行了公司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为公司经营和发展做出了正确决策,保证了公司各项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董事会下设各专门委员会严格按照专门委员会议事规则运作,提高了董事会专业能力和综合实力。监事会作为公司常设监督机构,对公司股东大会负责,对董事、总经理及其他高管人员的行为及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及检查,促进了公司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提高。公司经理层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主体,负责指挥、协调、管理、监督各部门和控股子公司日常经营和运作。20_年,在总经理的带领下,提出了“标杆管理”和“50/80”管理模式并在生产经营中狠抓落实,保证公司的正常经营运转,进一步规范了公司工程操作过程,提高了工程施工安全性,保证了工程质量,促进了精品工程的出现,提高了公司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
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图如附件一所示。
3、机构设置
公司按照公司经营生产的需要,对岗位及职责权限进行合理设置和分工后设立了工程管理公司、金螳螂设计院、投标中心、业务部、财务部、法务部、人力资源部、资金结算部、信息技术部、审计部和投资管理部等部门。各部门和岗位之间分工明确、相互联系,确保了各机构之间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4、内部审计
为履行内部审计的职责,公司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配备了专职审计人员。审计部对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独立开展审计工作,对公司及下属子分公司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报告期内,审计部能及时发现管理疏漏,提出改进意见,促进了公司治理水平和治理效率的提高。
5、人力资源政策
公司遵循“因事择人”、“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的原则,聘用认同本企业文化、爱岗敬业、符合职位要求,有发展潜力的人员。公司已建立和实施了较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惩、晋升和淘汰等人事管理制度,保证了公司人力资源的稳定发展。公司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和给予适当激励的措施,保证了公司人员稳定性。
(二)风险评估
公司建立了良好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业务、法务、投标、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财务、内部审计和信息化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规范公司日常经营的各项流程,提高了各项工作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了公司运营的内部风险。尤其在业务流程方面,在实施捆绑经营的基础上,加强了项目人员的风险教育和项目的前期评审,强调法务工作的重要性,降低了公司主营业务的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工程项目承接前期召开项目评审会,重点关注项目风险和盈利能力,并从业务承接、投标至工程运作、资金结算等方面加强了管理,合理控制了项目成本,降低了公司主营业务风险,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
(三)控制活动
1、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原有内控制度基础上公司制订了《独立董事年报工作制度》、《审计委员会年报工作规程》、《内部审计制度》和《防范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管理办法》,修改了《公司章程》,完善了公司内控制度。上述制度使公司内控制度更加规范、详细,更具可行性,对公司工作运营更具指导性。
2、公司内部控制活动具体实施
(1)授权审批控制
公司严格按照法人治理结构运作,明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权力和授权方式。对公司经营的日常事项和重大事项设立了规范的审批权限和审批流程,对于重大事项采取逐级审批的连签制度,有效明确了各岗位权责,保证了公司控制规范。
(2)会计系统控制
公司目前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准则,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erp财务系统。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税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内部控制体系,规范了业务流程,完善了数据稽核机制,加强了资金管理,保证了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准确性,为公司决策层做出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
(3)财产保护控制
公司建立并落实了《防范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管理办法》,有效防范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产,损害公司利益。公司建立并落实了对外担保制度、对外投资制度和关联交易制度,降低了公司资产变相外流的风险。公司建立并落实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和施工部门资金、费用支付规定,明确了资金管理方式和资金流动流程,提高了资金管理安全性。公司建立并落实了资金催收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项目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财产、物资清查盘点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流程的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能有效防范公司财产被盗、外流和其他损失,确保了公司财产安全。
(4)绩效考核控制
公司建立和实施了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下属子分公司、管理区域、项目、人员等实施分级订立责任状,按期考评的方式,对各责任单位和员工进行客观评价,促进了各责任单位和员工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且能根据考评结果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出现的问题,为公司制定发展策略、扬长避短提供依据,为员工薪酬及职务晋升等提供依据。
(5)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公司运用信息系统加强了内部控制,降低了内部控制成本。目前,公司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实现了总公司和各分公司、办事处之间的信息交流。公司制定了中心机房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员、服务器备份、局域网络管理办法、违章使用公司网络资源处罚办法等制度,保证了网络运营安全。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使公司优化了资源配置,使公司行政指挥和作业指挥系统能高效畅通,提高了公司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反映能力,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改善了公司管理方式。
(6)重点控制活动
对分子公司控制事项:公司通过向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委派董事、监事以加强对其管理。同时,公司对分支机构、分子公司实行统一的预决算管理、统一的财务政策和人力资源规划;在内部控制制度、对外担保制度、投资管理制度等重大制度上实行统一审批;公司通过定期巡察,从经营、资金、人员、财务等方面实施综合绩效考核和检查制度,履行必要监管,及时掌握分子公司经营管理情况。报告期内,未发现有分子公司违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情形发生。
关联交易事项:公司制订并落实了《关联交易制度》,明确了关联交易和关联方的界定,规定了关联交易的决策程序、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等事项,规范了公司关联交易行为,确保公司关联交易情况不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事项。
对外担保事项:公司制订并落实了《对外担保制度》,规定了对外担保事项的办理程序、权限范围、经办部门及其职责、被担保企业的资格、反担保事项、担保决议和签署、担保事项的信息披露和担保事项的跟踪管理,有效规范了公司担保行为,防范了财务风险并保证了公司稳健经营。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对外担保事项。
对外投资事项:公司制定并落实了《对外投资制度》,明确了投资决策管理机构,规定了投资计划、投资项目立项制度、投资决策程序、投资的实施、投资企业的管理、对分公司的管理、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对参股公司的管理和投资企业商标管理,规范了公司对外投资行为,降低了投资风险,确保了投资收益和公司稳健发展。
募集资金管理事项:公司制订并落实了《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对募集资金的存储、运用、管理和监督以及募集资金项目变更做出了明确规定。保证了募集资金使用合理、存储安全,保证了公司、股东以及投资者的利益。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事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能按照募集资金投资计划实施。
信息披露事项: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制度》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由董事会统一领导和管理,董事长是公司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董事会秘书负责协调和组织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的具体事宜,投资管理部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工作的日常工作部门,证券事务代表协助董事会秘书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报告期内,公司信息披露公平、公正、公开,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信息与沟通
1、内部信息与沟通:公司建立了《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明确了内部重大信息的传递、归集程序,确保公司信息能得到有效管理,并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公司建立了内部网和oa系统,提高了内部信息交流效率。公司建立了内部投诉制度,设立了内部投诉邮箱,有效提高了内部监督。
2、外部信息与沟通:公司建立并落实了信息披露制度,并设置专门部门,指派专人负责信息披露工作和与监管部门沟通,保证了公司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完整。公司设立业务部、企划部等部门与行业协会组织、社会中介机构、业务往来单位、网络媒体等机构沟通,开展信息交换工作,保证公司能及时、全面地获取外部信息,促进公司业务开展和公司发展。
(五)内部监督
公司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性文件设立了监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部等部门负责公司内部监督工作。
公司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负责对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管人员的履职情形及公司依法运作情况进行监督。报告期内,监事会充分行使了其权利,履行了其职责。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确保董事会对经理层实现有效监督。报告期内,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公司审计部汇报、实地考察、调研等方式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尤其是财务控制情况进行了核查。公司审计部负责对全公司及下属各企业、部门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报告期内,公司审计部通过对公司现金、账户等不定期抽查和对设备、原材料等定期盘查及对重大事项跟踪核查等方式,履行了审计职责。
除上述监督部门日常监督外,公司还积极自查,以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为契机,彻底排查公司内部控制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及时整改。
按照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及长岭县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局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我局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进行了适当的评价。现将有关贯彻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继三月中旬,县财政局组织召开全县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动员大会,对全县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工作做动员部署后,我局制定了长岭县卫生局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成立了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局贯彻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方案、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监督指导工作开展。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1、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全体职工实施的、旨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我局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1)合法性――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2)安全性――资产安全
(3)可靠性――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效率性――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5)风险防范――排除障碍实现单位发展战略
2、我局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因为,在内部控制程序的所有环节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发挥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环节,也会变得无用。
(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行业、规模、性质、所处地域、组织形式等不同,高风险领域不同。内部控制不能防范所有风险,但要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防范颠覆性风险。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z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权力平衡,制约对象是权力,权力分配合理,约束适当是内部控制的难点。内部控制过于复杂会影响效率,风险大的业务,首先是防范风险,其次才是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内部控制不能拷贝,也不能克隆。别人的成功经验,拿过来不一定能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目标的调整等,内部控制要随之变动。
(5)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成本小于效益,是任何理性的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法则。
3、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包括的要素:
(1)内部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2)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政策和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4)信息与沟通――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1.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行政经费的支出,特别是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水电费等,普遍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即使制定了内部经费开支标准,但仍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
2.固定资产控制薄弱
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z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使用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未按规定建立起定期财产盘点制度,购z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责任不明确等,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
3.财务管理弱化
财务部门的工作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与业务控制脱节,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控制和监督。票据管理不到位。未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制度,出现延期上缴收入,挪用公款问题;对使用后票据未能及时办理交验、核销,容易导致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4.岗位设z不够合理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单位岗位安排不尽合理,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出现管理漏洞。
5.预算控制比较薄弱
首先是没有预算或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其次是预算刚性不够,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频繁,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1.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善和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但一些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内部控制意识不强,重发展、轻控制,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把内部控制看成仅是财务部门的事。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适用性较差;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会计核算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由于会计主体单位与核算部门不一致,双方沟通衔接不够,极易形成账物分离的资产管理现状,造成核算中心管账不管物、核算单位管物不管账、账物不符的问题,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4.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
管理人员竞争意识差,缺乏创新精神,业务素质难以满足实施内部控制和监督的要求。
5.外部监督对单位内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的监督检查不够。
目前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外部监督力量的财政、审计部门,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有效执行加以实质性检查。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完善失去外部推动力和约束机制。
任何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管理服务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在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中,控制环境被放在了第一的位子上,它作为推动单位发展的动力,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基础和核心。它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其好坏直接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实施的效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