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2023-06-15
2023-03-19
2023-06-27
2023-07-05
更新时间:2024-01-24 20:45:4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9
2023-06-15
2023-03-19
2023-06-27
2023-07-05
(一)监管政策的支持
理财子公司能够将传统的银行理财业务从预期收益型转变为净值型,能够很好地实现表内外资金的风险隔离,提升投资等的专业性,将理财业务拉回“代客理财”的本源,监管对于理财子公司的发展一直给予很大的政策支持。一方面,对于理财子公司的设立门槛较公募基金低,目前仅有5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4家城商行以及1家外资银行拿到了公募基金牌照,而从新规发布以来29家商业银行筹备或开业理财子公司的情况来看,理财子公司的申设难度应低于公募基金,未来将成为众多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发展资管业务的主流模式。另一方面,从产品设计来看,理财子公司允许发售结构性和分级产品;从产品销售来看,公募理财产品不再设置销售起点,首次也不需要进行柜台面签,宣传、销售渠道也较之前拓宽,这都有助于理财子公司进行产品宣传及降低投资者投资门槛;从投资角度来看,取消了非标投资不能超过本行上一年度资产总额4%的要求,也无须纳入母行的信用风险体系,放宽了非标投资的限额,另外理财子公司公募产品在合规的前提下,可直接投资股票,且在满足集中度等要求的情况下,还可利用自有资金投资理财子公司自己发行的产品;从合作机构上来看,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只要符合相关条件也可进行合作,有利于理财子公司加强与基金、券商等的业务合作,方便整合各机构资源,提升投资能力。
(二)母行各项资源的支持
(三)理财子公司规模优势
理财子公司从注册资本到管理规模均具有其他资管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从目前已成立的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来看,国有银行基本在100亿元以上,股份制商业银行在50亿元左右,城商行大概在20亿元左右,相较于基金公司1亿到50亿元的注册规模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从管理规模来看,目前的理财子公司基本都在万亿元以上,特别是一些国有大行,基本都在2万亿元以上。理财子公司自带的规模优势,一方面可以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管理资产并进行多样化投资,获得投资者的信赖。
(四)理财子公司轻装上阵
理财子公司将银行理财业务的间接融资方式,通过嵌套等一系列操作,回归资管业务的直接融资,化解了影子银行风险,降低了融资成本;理财子公司诞生于统一监管的政策环境下,从根源上避免了“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套利现象,对多层嵌套及投机套利等问题进行统一监管,这些高风险业务得到了清理整治,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的情况也得到了根本改变。通过这一系列“正本清源”的操作,理财子公司轻装上阵,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降低了影子银行的风险,提升了投资的专业性和灵活性,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广大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理财子公司申报数量上,中小银行处于绝对劣势。理财子公司资本金需一次性缴齐,且不低于10亿元,这对本就面临较大的资本压力的中小银行而言,难度较大。未来,中小银行可以借助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加速的契机,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切入理财子公司。
20_年7月20日,^v^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举措中,有两条与理财市场相关:一是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二是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由商业银行全资设立,也可以与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可以预期的是,引进在财富管理等方面具有专长和国际影响力的外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银行理财子公司,有利于引入国际上资产管理行业先进成熟的投资理念、经营策略、激励机制和合规风控体系,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激发市场竞争活力,促进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银行理财业务脱离商业银行进入理财子公司独立发展、自负盈亏,是“资管新规”的本意;但由于银行理财规模过于庞大,且牵扯面较多,叠加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其发展步伐在20_年或放缓。
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_年年底,作为新成立的独立法人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产品的设计思路、业务发展的定位等,都是当下理财子公司需要直面的重要问题。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一年,收益最大的无疑是广大的中小银行,让这些机构终于可以“松口气”。然而,即使增加一年“缓冲期”,该面对的压力依然存在。中小银行应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转型,使自己能在20_年年底之前达到“资管新规”的要求。
20_年6月,银^v^批准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理财)开业,成为市场上第一批获准开业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截至20_年7月底,共有34家银行公告拟成立理财子公司。其中,1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另有6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尚未开业(见表1)。
从表1不难发现,20_年下半年是银行理财子公司集中获批及开业的时间段。进入20_年,银^v^明显放慢了理财子公司的批准节奏:一方面,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亦随之加大,有序批准能有效降低此类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及头部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均已开业,尚未获批筹建的大部分是中小商业银行,监管层对此显然在态度上更为审慎。20_年7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_年年底。因此,监管层批准设立或开业理财子公司的步伐或将继续放缓。这也符合其“成熟一家,设立一家”的整体思路,中小银行排队领取子公司牌照的时间将会越来越长。
银行理财产品能在规模上雄踞首位,主要源于其“刚性兑付”的属性,与理财子公司这类产品浮动收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者牢不可破的保本信仰。不少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既定“要求”仍然是收益率高于定存保本产品。
20_年6月份以来,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大幅波动。从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发布的理财公告来看,有不少于20款的银行理财产品最新份额净值低于1,其中多数为刚成立不久的固收类理财产品。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针对理财产品,特别是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投资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理财经理需要让客户认识到,打破刚性兑付其实是摆脱了银行赚差价,银行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费,超额收益终归客户。自疫情发生以来,远程办公、线上营销逐渐被认可。银行理财子公司可通过线上服务进行投资者教育及净值型产品的普及工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一)投资者不懂产品,风险偏好低,导致客户流失
资管净值化转型后,许多投资者对产品的运作模式、产品性质等都不甚了解,对产品的净值波动接受程度也较低,另外相较于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银行理财的投资者比较保守,风险偏好较低。转型后的理财产品,有投资权益类的资产等,相对风险等级也有所提升,而部分客户因为风险评级很低,很多产品不能购买,有的投资者不能正确看待净值的波动,因担心也不愿投资净值型产品。对于更加喜欢“预期收益”的银行投资者来讲,新的净值型产品对其吸引力并不大,伴随着整个转型过程,将有一部分投资客户流失。
(二)投研能力较弱,产品类型单一,整体收益下降
现有各理财子公司运营团队基本来自母行工作人员,其在长期从业当中深植于母行的传统银行信贷文化与新形态的资管文化有很大不同,这对净值型产品及投资有很大影响。首先,在信贷文化影响下,理财子公司组织架构设计、风控流程等,更偏向于传统信贷模式,更倾向于授信审批,制度僵硬、程序复杂,直接投资流程及风险控制、投资经验等方面相对准备不足;其次,银行理财比较擅长固定收益类投资,对权益类、商品及衍生品类等投资涉及较少或基本不涉及,缺乏投资经验、投研体系及人员储备,造成产品类型单一,投资者选择较少;再次,银行资管投研能力不足,虽然也有专门的投资团队,但较为缺乏专门的研究团队,即使投资人员进行研究,也是不成规模、不成体系、零散的研究,而且集中在债券类资产,对股权等领域缺乏深入研究,整体投资收益不断下降;最后,理财子公司不仅要面对投研能力建设、产品研发,还要面临对产品整体管理能力、产品运营能力、信息披露能力及风险控制能力,特别是应对声誉风险能力等方面的挑战。
(三)对消费者保护工作提出更大的挑战
随着人们的财富不断增长,加上国家对于“房住不炒”的政策动向,人们投向金融领域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相较于券商、基金的高风险,银行系理财产品收益稳定,更受投资者青睐。随着理财人数不断增加,消费者投诉也日益增多,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产品转变成净值型后,很多客户对运作模式、开放期、净值的含义缺乏正确认识,在产品运作过程,出现众多投资者不知道何时赎回、何时购买等基本问题;另一方面,净值型产品在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净值波动,也会有跌破预期收益的情况,超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引发客户不满。投资者投诉后,若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继而产生声誉风险,特别是公募理财,涉众比较多,这就对消费者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理财管理人,要做好消费者保护工作,提升产品信息透明度,及时解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加强同投资者的沟通。
(四)资管行业竞争加剧,同质化竞争严重
资管新规发布前,银行、券商、基金、信托、非银等各类金融机构面对的监管不同,各机构间也会相互合作,通过层层嵌套的通道业务等进行监管套利。资管新规落地后,消除了监管套利的可能,各金融机构在同一监管政策下,竞争逐步加剧。理财子公司除了要面对各机构的同业竞争,还面临理财子公司以及银行资管的竞争。而理财子公司或银行资管的竞争,无论从产品还是投资来看,同质化非常严重,各自优势和劣势也都相近甚至雷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定位,制定差异化发展道路,尽快布局和抢占市场。
(一)充分利用母行优势,做好投资者教育,建立专业化的销售团队
其次,继续做好投资者教育,一方面,要让投资者详细了解何为净值型产品、每款产品如何运作、采用何种模式;
另一方面,要让投资者充分明白何为“打破刚兑”,其本质含义应是投资者风险自担,而不是指投资者赔钱,投资失败就是打破刚兑,它的核心要义是投资者获得收益,是以承担风险为前提的。最后,积极建立专业化的销售团队,一方面要提高销售团队的专业化程度,无论是产品端还是资产端的专业化知识,都要烂熟于心,不能在营销的时候,对自己的产品一知半解;
另一方面,围绕客户的年龄、职业、资金规模、风险偏好等做好投资者画像,对投资者进行分层,深挖重点客户群,定向精准营销。
(二)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增强投研能力,
积极布局权益市场,加强科技赋能理财子公司的核心竞争在于人才,要不断加强对投研人员的培养,适时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从外部引进投研、销售、运营、风控等方面的人才,弥补专业化人才的缺失;
加强投研体系建设,形成宏观研究、行业研究到债券等品种的研究再到单一资产研究的投研体系;继续发挥银行固收类投资优势,积极布局权益市场,深度参与资本市场,挖掘优质资产,不断提升产品收益;
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利用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获取市场信息,为产品研发、资产投资提供数据支撑,有效识别风险,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提高运作管理效率,促进理财子公司业务向智能化发展。
(三)加强消费者保护制度建设,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理财子公司要注重消费者保护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消费者保护制度。一方面,要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确保营销人员推荐风险匹配的产品,在营业场所销售,必须做到“双录”;
另一方面,按资管新规要求,对产品信息、净值情况、资产运作情况等做好信息披露,在面对客户投诉时,应高度重视并以客户为中心,解决问题,以防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而引发声誉风险。
另外,理财子公司要将声誉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高度重视消费者保护,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做好风险应对及处置方案,将声誉风险进行常态化的全流程管理,增强全员防范声誉风险的意识,消除风险隐患。
(四)找准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
同质化严重的资管市场,倒逼理财子公司做出改变,在当前状况下,借鉴国际上相同机构或券商等同业的发展经验,利用母行品牌等资源优势,迅速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形成自己的客户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