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2023-07-05
2023-06-18
2023-06-29
2023-03-19
更新时间:2024-03-01 20:25:2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7-05
2023-07-05
2023-06-18
2023-06-29
2023-03-19
xx月xx日——xx日,由商学院党总支书记李xx和团总支书记颜xx带队的商学院党史实践团进行了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学党史,立大志、干实事、成就自我”为主题,志愿者们紧扣主题,首选了中国_早期的著名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_同志作为学习和瞻仰的对象,志愿者们每天驱车3个多小时,冒着酷暑先后到了_纪念馆、女杰广场、双峰县烈士公园、双峰县洪山殿镇雷锋山村、双峰县走马街镇龙口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商学院按湖南省和学校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实践活动目的
商学院党史学习实践团紧扣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学党史,立大志、干实事、成就自我”,从学习_、蔡畅,秋瑾、向警予等为代表的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和丰功伟绩中,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从采访在农村基层中默默无闻的老党员代表、享受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而励志成才的采访对象中,切身实践体会“中国_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锻炼和提高志愿者们的综合素质,达到学党史,立大志、干实事、成就自我、报效祖国的目的。
二、活动主要内容
1、学习瞻仰_同志
第1天的实践基地是:_纪念馆、”_同志光辉一家”群雕
志愿者们参观了_纪念馆,大家端祥纪念馆中的老照片以及珍贵文物,一起感受_同志的光辉一生。当看到_同志所做的《少年行》时,大家情不自禁驻足集体诵读,共同感受_同志赋诗抒壮志,立誓挽狂澜的远大抱负和志向。预备党员封伟冰用互动的形式,让志愿者们深刻了解到_同志対党忠诚、英勇无畏、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
⒉学习瞻仰先烈们
第2天的实践基地是:女杰广场、蔡畅生平事迹陈列室、双峰县烈士公园
志愿者们参观了女杰广场,在参观中,大家被女杰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人人充当红色宣传志愿者,对八大女杰蔡畅、秋瑾、唐群英、向警予、葛健豪、王灿芝,曾宪植和曾宝荪一一进行介绍,深切地感受了她们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以及为中国革命建设和妇女解放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参观完女杰广场后,志愿者们来到蔡畅生平事迹陈列室,在参观中,李xx现场客串起了讲解员,为志愿者们详细介绍起蔡畅同志四张特殊党费缴纳单的感人故事。随后,志愿者一行通过参观学习,深切感受了蔡畅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以及为开辟中国妇女解放道路所做的重要贡献。
当天下午,志愿者们来到了双峰县烈士公园瞻仰先烈,悼念英烈,表达哀思。
3、学生资助政策下乡行
第3天的实践基地是:双峰县洪山殿镇雷锋山村
志愿者们顶着烈日和酷暑,挨家挨户拜访当地村民,耐心介绍学生资助政策内容,解答村民们的疑惑,做到学生资助知识讲透、政策宣传入心入脑。同时,还派发《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手册》,并请村民们做调查问卷,真正将学生资助政策送到老百姓家里,送到老百姓的心坎里,打消家庭经济学生“上不起学”的顾虑。
4、自立、自强、自律,成就自我,报效祖国
第4天的实践基地是:双峰县走马街镇龙口村
志愿者们采访村民冯美朗,她因车祸导致其下半身处于瘫痪状态没有知觉,丈夫彭和平只得在家附近打零工,全家靠国家农村低保和残疾补贴勉强维持生计。在学生资助政策的帮助下,儿子彭骜以感恩的心,更加自立、自强、自律地学习,去年以高考理科599分的好成绩考上空军航空大学,现在校表现优秀,并多次获奖。女儿彭奕也是通过学生资助政策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为感恩和报效祖国,她毕业后考取了特岗教师,现在是双峰县金蚌中学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学生资助政策的助力下,他们姐弟俩自立、自强、自律,成就自我,报效祖国的故事惑动了志愿者们,采访结束后,他们顶着烈日,主动为彭和平家干活。
当天下午,志愿者们挨家挨户到龙口村村民家做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持续为资助政策发声。
5、不忘初心,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
第5天的实践基地是:双峰县走马街镇龙口村
志愿者们与刘新浦和刘新秋2位老党员对话,仔细聆听他们坚守_员本色、践行爱国为民初心的感人事迹和奋斗故事。
当天下午,志愿者们挨家挨户到龙口村村民家做防溺水和防电信诈骗知识宣传,为安全助力。
三、实践活动收获
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志愿者们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也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这次亲身体验,使志愿者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培养了大家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更好地树立了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学党史,立大志、干实事、成就自我、报效祖国的思想,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企业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了目前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并对其今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目 录
一、调研目的与调查方法. 3
二、调查数据统计. 3
三、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8
四、乡镇企业外向型发展对策. 11
五、对白土镇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的建议. 13
六、总结. 16
七、附件. 18
金融危机下乡镇企业建设的战略形势与对策
现代化的必需,此外,也是乡、镇、村的建设的必需,农民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必需。乡镇企业在“四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网络更趋合理。
交通、建筑、邮电、金融、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江苏省1978年以来,全省乡镇企业缴纳税金亿元,其中1983年为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今后,乡镇工业税金的增长速度还将会提高。有的专家已设想把全省近2,000个乡队以上的集镇,建设成为工业生产型小城镇,发挥出农业、农村与大工业、大城市之间的纽带作用、桥梁作用。
历史和经济等因素。历史方面,乡镇企业主要来自小企业、手工作坊等,规模小,起点低。同时,一些企业老板存在小农意识,缺少把企业“做大”的勇气。但最重要的是企业资金短缺。乡镇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自有资金(农业剩余)、群众集资、银行(信用社)贷款三方面。目前,很多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下降,自有资金减少,自我积累能力降低,致使企业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民收入增长不快,致使群众集资变得越来越困难。上市乡镇企业数目更少(只占全国上市企业的5%),另外,金融体制改革,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加强了对信贷的管理,使得银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减少,有的地方甚至停止了对乡镇企业的贷款。企业规模小,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资金渠道较少,信用等级低,银行不愿贷款,公众不敢投资;技术吸收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较弱,因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采购和产出的规模小,对市场的影响有限,在交易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这些都不利于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英语,又懂国际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少。很多人才选择外企、机关事业单位,不愿留在乡镇企业,这就给乡镇企业的外贸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企业外向型发展对策
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二是重点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引导他们向大规模、高科技和外向型发展。同时,推行横向经济技术联合,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名牌产品为依托,以资金为纽带,组建和创办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集生产经营、科技开发、内外贸为一体的各类型企业集团;三是在项目选定和资金投向上要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倾向,特别是对高科技、高附加值、外向型经济项目倾斜,要集中主要资金用于规模大、起点高、带动性强的重点骨干项目建设,改变过去乡镇企业上项目老模式;四是适当招商引资,与国内外客商合作,借助外力加快规模扩张。
历史性跨越。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一、前言
应“黄河杯_赛事需颁发奖品,特进行此次采购调研!
二、采购调研计划
1 十月二十六日 在长廊商讨制定采购的计划,采购的目标,采购的地点及人员的分工。
2 十月二十七日 在长廊进行资源的整合,完善调查问卷,为出去调研做好准备。
3 十月三十日 外出调研。
4 十一月二号 在长廊进行最后的开会,就市场调研做下总结,按人员分工,将各自的资料进行总结,交给做ppt的同学。
三、调研方案
1 调研方向:体育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调研的方向为排球、乒乓球。
2 调研地点:地点定在了书店街,因为那里的体育器材用品店很多,而且种类很多,可以满足我们的调研需求。
3 调研时间:十月三十日星期四下午
十二点开始到下午四点结束。
四、调查问卷
1 请问,你们店里的乒乓球(排球)有什么牌子的?
2 请问哪一种卖的最好?
3 请问乒乓球牌(排球)的价位是多少?
4 请问你们店里那种牌子的乒乓球牌质量好点?
5 请问你们对商品进行三包吗?
五、采购预算
学校拨款为2500元,采购十只乒乓球拍,二十个排球。
六、总结
经研究,确定购买42元/只的友谊牌乒乓球牌,购买84元/个的排球,共计2100元。
现如今,我们已迈入一个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着。而物质生活充裕了以后,健康自然便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健康长远意义上讲并不是说你病了然后予以治疗,而是从平时就开始防病,可是通过药物来达到这一目的在现代人看来显然是极其不可行的,常言说“是药三分毒”嘛。我们最容易实施和控制的,我想应该莫过于食疗了。只有平时注意营养的科学合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漂亮、吃出长寿。食品业和医学在不断进步着,于是功能性食品便应运而生了。
功能性食品誉为“21世纪的食品”,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为了解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了解程度,并在社会上普及功能性食品,我精心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各种年龄层次、各消费水平的消费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一、社会调查
1、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随机人群的调查发现,约15%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功能性食品,更不清楚功能性食品有什么功效;约62%的人对功能性食品不是很了解,对其功效不认可,觉得效果不明显,同时对功能性食品的鉴别也缺乏相应的知识;只有23%的人了解功能性食品,了解其功效,并且知晓很多种类的功能性食品和国内外大品牌。以下为部分被调查者的问卷分析结果。
大学生:对于功能性食品不了解;其效果不明显,开始有作用,后来就没感觉;对于功能性食品不信赖;从广告等媒体知道某些品牌的功能性食品。
20-30岁的男士:多少了解一点,不是很明白;其功能应是抗疲劳;用过脑白金,效果不错;价格有点偏高,应有适当下调,仍需改进,要适合长期服用。
30-40岁的阿姨:不太了解,也不用;孩子用过_的产品,家人用过海藻类的产品,使用过对肠胃有帮助的产品;看过产品说明书和广告,但是仍然觉得对功能性食品的常识不了解。
30岁左右的知识分子:了解一点;功能性食品应补充微量元素,力量蛋白元素,蛋白质;用过如安利、完美等产品;觉得是无聊的消费;鉴定要有国家体系认证、说明、用法。
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解;认为功能性食品纯属吵作;用过如深海鱼油、螺旋藻、天然维E;不看宣传;广告要务实,可信度要提高。不能看广告,要看疗效。
目前人们知晓的市场上销售的品牌主要有:钙尔奇、虫草乌鸡精、脑轻松、血尔、血乐、太太口服液、氨基酸口服液、口服免疫球蛋白、成长快乐等。
同时,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目前社会上对于功能性食品普遍常识的介绍几乎没有,消费者对起其处于零概念,也导致了虚假广告活动猖獗。中国的功能性食品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存在标识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功能性食品市场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则,虚假、夸大广告问题严重,造成消费群体视听混乱,判断失误等。另外,保健食品的价格普遍偏高,对于其普及有很重要的影响。
2、调查建议
(1)尽快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完善和规范功能性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市场。
(2)普及功能性食品的普遍常识,让消费者增强自身保护能力。
(3)提高功能性食品成分的稳定性,提高其功效,争取消费者的信任。
(4)降低其成本,使价格降低,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功能性食品的优势。
二、功能性食品
1、定义及分类
(1)据国际生命科学学院对功能性食品的最新定义,将其定义为:已被证实具有令人满意的.一种或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能的食品,“功能性食品”除了要具有适当的营养作用,还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及降低患病风险的作用。“已被证实具有令人满意的功能”的解释是:当以正常的日摄入量食用某种食品时,只有有证据证明它有益于人体健康,或者以有效摄入量摄入某种食品时,其有益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这样的食品才能被称为功能性食品。
(2)分类:
日常功能性食品(日常保健食品)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健康消费群(诸如婴儿、老年人和学生等)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而设计的旨在促进生长发育或维持活力与精力,强调其成分能充分显示身体防御功能和调节生理节律的工程化食品。
特种功能性食品(特种保健食品)着眼于某些特殊消费群(如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心脏病患者,便秘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等)的特殊身体状况,强调食品在预防疾病促进康复方面的调节功能,以解决所面临的“健康与医疗”问题。
2、功能因子
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称为生理活性成分。富含这些成分的物质则称为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基料或生理活性物质,即功能因子。
已确定的活性物质主要包括9大类,具体品种有上百种。
(1)活性多糖:包括膳食纤维、抗肿瘤多糖和降血糖多糖等。
(2)内能性甜味料(剂):包括功能性单糖、功能性低聚糖、多远糖醇和强力甜味剂。
(3)功能性油脂: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油脂替代品、磷脂和胆碱等。
(4)自由基清除剂:包括非酶类清除剂和酶类清除剂等。
(5)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C。
(6)微量活性元素:包括硒、锗、铬、铁、铜和锌等。
(7)肽与蛋白质:包括谷胱甘肽、降血压肽、促进钙吸收肽、易消化吸收肽和免疫球蛋白等。
(8)乳酸菌:特别是双歧杆菌等。
(9)其他活性物质:如二十八烷醇、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和皂苷等。
3、功能性食品在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
增强免疫力、抗衰老、调节血脂、调节血糖、调节血压、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肠道菌群,润肠通便,保护胃黏膜)、改善骨质疏松、促进排铅、抗突变、抗肿瘤、抗疲劳、提高应激能力、清咽润喉、保护化学性肝损伤、减肥、美容、促进乳汁分泌、改善营养性贫血、改善睡眠、改善性功能、提高学习记忆力、增进智力、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视力、耐缺氧作用、抗辐射等。
4、市场上常见的功能性食品
自开发功能食品以来,各国各企业热衷研究的课题包括抗衰老食品、抗肿瘤食品、防痴呆食品、糖尿病患者专用食品、心血管病患者专用食品、老年护发食品和护肤食品等。
现在国内市场上主要的功能性食品是针对其作用而生产p销售。常见的有补充微量元素、补血、补钙等。
5、目前存在的问题
(1)总体问题
a、产品结构不合理。现有22类功能性保健食品,无论从审批数还是实际生产情况看,产品结构都很不合理,导致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b、企业分布不平衡。北京等6个沿海省(市)的保健食品企业的总数约占全国一半,而新疆等西部地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还不到北京的五分之一,说明我国保健食品企业的地域分布及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不合理。
c、科技投入少。20_年,全国保健食品企业全年科研项目的经费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1、55%;而广告宣传费平均占销售收入的6、54%,由于科技投入少,所以技术水平高、保健功效好的新产品就很少。
(2)企业问题
a、保健食品不实宣传问题十分严重:广告用语明显带有功效性,甚至有的公司篡改的广告中还以中国营养学会等机构和组织的名义,为产品的功效做证明,违反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误导了消费者。《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食品广告中不得使用医疗机构、医生的名义或者形象。
b、非法添加违禁物品问题时有发生。添加违禁药品比较突出的情况包括:在生产调节血糖保健品中加入降糖药;在生产减肥保健品时添加兴奋类药物;在生产抗疲劳保健品时混入“伟哥成分”;在生产改善睡眠保健品时添加安定;在生产“增高”类保健品时掺进激素;在生产免疫调节保健品时添加一些中枢食欲_。
c、保健食品企业生产条件较差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d、非法生产经营保健食品的问题率禁不止。
(3)法规需进一步完善
需尽快加强对生产条件的审批,设立复查制度,对新功能的审批进行规范,对转让产品进行限制。
(4)消费者的误区
食品调查报告优秀范文社会实践报告
许多消费者把功能性食品当成药品。其实功能性食品不是药品,其区别主要体现在:
a、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它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生理节律,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
b、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范围内不能带来任何毒副作用。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c、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可按机体的正常需求自由摄取。
三、发展功能性食品的措施
中国保健食品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是保健食品业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发展中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保健食品发展的特殊机会,因此规范保健食品市场迫在眉睫。
1、加紧进行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力争取得好成果
(1)与工商部门联手整治广告宣传;
(2)开展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自查自纠;
(3)进行保健食品质量抽查;
(4)组织保健食品企业生产条件重新审查。
2、完善保健食品审批工作
广告是为了实现传播者的目标而带有较强自我展现特征的说服性信息传播活动,通过改变或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来达到其特定的传播效果。现代广告是与信息社会紧密相联的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维持与促进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大众性的信息传播工具和手段。
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今天,必然伴随着全球广告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据悉,美国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次是欧洲。而今天,在全球广告市场普遍呈下滑趋势的情况下,中国广告市场则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广告业发展迅速。
据悉,近年来中国的广告业一直保持着顽强的发展态势。20__年中国广告经营额达亿元,比20__年增长亿元,增长率为。20__年中国广告市场总投放同比增长,突破5000亿元大关至亿元。20__年,中国经济开始回暖,企稳向好的基础逐渐稳固,这一势头带动了广告业的复苏。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冬”,中国广告业挺过来了,而且迎来了发展黄金期。20__年,中国的广告开支为亿美元。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继续稳健增长,伴随着的是十分乐观的广告市场前景。
但是,在乐观的广告市场下,中国广告业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国广告经营环境结构庞大,有跨国广告公司、合资广告公司、本土广告公司,10万余家广告经营单位,以及它们所呈现出的全面代理型、专业服务型、媒介购买型等不同特点。这是中国广告业向更高目标迈进和与国际广告业接轨的坚实基础,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有力见证。但,严重的同质化、如何服务客户、难以把握的广告主心态和由于获利渠道日益趋窄等问题,成为了我国广告业发展的“瓶颈”。
一 日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在当今社会,服务的差别化是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作为服务业的我国广告业,企业的个性正在逐渐消失。具体表现在:广告公司为了生存的需要,不仅围绕广告主的要求进行承诺,而且还按照行业约定俗成的方式去运作,这样,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准上,都缺少差别。其实,广告业的同质化现象还不算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作为广告业产品的广告同质化现象蔓延严重。这对于客户来讲是一种危险,对于广告人来讲是一种危机,对于消费者来讲是一种危害。
二 迫不得已的转型困惑。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广告业进入到迷茫期。而我们的广告公司却不知道怎样的服务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许多广告主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吸引消费者;加上激烈的行业竞争,使得广告经营者的利润越来越低;而效果的不确定性,使得广告主对广告公司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难以捉摸的消费者,又迫使广告主不断改变营销策略,这样就导致一些广告公司向整合营销传播公司或顾问咨询类公司方向转型,但问题是许多已经转型或准备转型的公司,并没有真正认识整合营销或咨询顾问的实质,甚至有的连如何去做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认识其和广告的关系了。这些问题都将阻碍我国广告业的正常发展。
三 越来越窄的获利渠道。
造成目前的这种情况,归结于广告业的三大行为主体。首先是有许多广告主的觉悟比较低,着眼于眼前利益。其次,广告公司是问题的关键,广告主的苛刻和媒体的打压,行业内的白热化竞争,使广告经营单位的获利渠道越来越窄,迫使广告公司为了生存,使出最低层次的极端价格战。这样虽解决了广告公司在做代理时选择媒介上的困惑,并使得广告主在给广告公司支付费用时心中有数。但广告公司付出的劳动是很难量化的,也并非是持续不断的,因为一些广告主并不理解和接受这一点,当他认为这个月或这一阶段你没有为他做太多的事情,或所做事情的效果没有他想像得那么好时,付钱就成了问题。因此这条路刚一开始,就已经变得很窄了。代理费拿不到,服务费不好拿,广告公司的生存就真的成了问题,而中国的广告业则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上。
四 难以把握的广告主心态。
中国的广告主是引领着中国的广告市场逐渐发展和成长起来的。多数广告主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广告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广告是万万不能的。只是在广告怎么做、让谁来做、如何确保广告效果等问题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此外,时下的广告界还存在一种怪现象;()越小的公司越要搞综合化经营,这大概也是遭遇尴尬和身处夹缝的生存之道。据调研,在中国企业和广告公司的合作关系在l年至2年的占半数,而合作期限能达到2年至3年的就认为是关系比较稳定了,合作在3年以上的微乎其微。
五 不够健全的广告法
中国的广告业虽有一定的规则,但需要执行和监督,修订和完善。中国《广告法》已出台十年,应该说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修订已迫在眉睫;广告业行业协会在规范行业行为,制定游戏规则方面大有可为;从去年起,中国广告协会就出台了广告经营资质认证办法,给广告经营单位贴上了标签,这对净化广告环境、培植优势企业、杜绝恶性竞争、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整个认证体系的科学性、执法的力度、数据的来源、信息的渠道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广告学专业就业前景
面对利弊共存的我国广告业发展现状,作为广告专业的学生来说,日后的就业成了我们最关注的问题。
广告学专业是将广告以学术性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专业。它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消费心理、美学,来增强人们的消费意识,产生社会心理共鸣。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在现代信息社会,随着各类媒体的发展,这种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广告业成了不可或缺而且炙手可热的行业。
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商品流通日趋频繁。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广告战也愈演愈烈。各企业不惜在广告上花费巨资,这样就促进了中国广告业的迅速发展。
与广告业蒸蒸日上的发展情形不相适应的是专业广告人才的缺乏。我国目前的广告从业人员不下 20 万,但真正受过高等专业教育和系统培训的不到二十分之一,许多广告从业人员都是 “ 半路出家 ” 。当然这不是说非专业出身的就拍不出好广告,只是从整体上看,显得广告制作队伍参差不齐,且大多数水平不是很高。中国的广告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广告队伍素质,而提高广告队伍素质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从高等教育的专业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告专业近三四年的毕业生分配去向表明,该专业的毕业生由于人员少,质量高,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分配状况十分看好,甚至超过了其他热门专业。
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聆听领导的讲话、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习有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读本,我深刻认识到,抓好学校工作首先要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掌握情况,寻找差距,谋求发展良策,根据县教育工委的要求,我深入到各个班级和教师中,结合平常工作实际,开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后坪镇中心学校所有班级及全体一线教师。
2、调研方法:一是深入课堂听课。主要抽查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功,生本和谐课堂教学理念的贯穿,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双基的落实情况。二是走访师生。主要了解教学工作状况、教师工作责任心、教师上课的状况的管理等。三是走访学生家长,收集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师管理情况。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我们的老师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也是我县中小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有待改善
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基本停留在口头,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落实,造成部分教师安以现状,不思进取,缺少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差,没有危机感。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出满勤”,不关注教学效果;能请假就请假,能耽误就耽误,工资分文不少;有的评上高级职称,涨了工资,就不想上讲台,想转岗,有的不愿当班主任等等。
2、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虽然我们的生本课堂改革搞了几年了,现在已经进入生本教育改革时期了,但部分教师对推进生本教育改革认识不够,加上平时不主动学习,不积极参加活动,对生本教育理论了解甚少,对生本课堂教学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还有一定市场,老师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还部分存在,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部分教师“向45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少,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4、校本教研有待加强
我们学校虽然有以教师例会、教师论坛、教研例会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形式,学校对校本教研非常重视,但部分教师或教研组对校本教研还认识不够,工作停留在表面上。教师对校本教研目的不明,教研组校本教研方式单调,教师对教研没有热情,教研气氛不是很浓厚。部分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没有产生最大效益。教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不是很大。
5、教学常规落实的不细、不实
学校对常规管理(包括教学常规)进行了督查和考评,但在教学常规精细化方面还有欠缺。教导处、教研组在管理中,重视检查,不重视反馈整改;重视制度、方案的制定,不重视制度、方案的落实;重视量化统计,不重视定性分析;重视结果管理,不重视过程的指导等等。管理还不是很细致,不是很实在。
6、学科教师不配套
学校教师学科不配套问题比较突出,学校教师的总数上是比较充足的,但具体到某一学科却显得不足。一是教育局在调配人只考虑了学校教师的总数,而对学科配套上考虑不足;二是因为进职称必需要交流政策的限制,导致有些骨干教师,有的甚至是学校这一学科唯一的教师要交流,导致学校无法正常开课,学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师兼课的办法,弥补部分科目教师不足,增加教师工作量,也由于专业不对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7、现代化教学设备使用有待加强
经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量投入,我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但教师使们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水平有待提升,部分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仅当了一块投影用。
8、教师职业倦怠较严重
目前我校教师平均年龄岁,大多数教师已从教10多年,正处在事业的高原期,积易产生职业倦怠。一方面是多年的重复工作激情也燃烧得差不多了,教材都教了好几遍了,该有的知识和技能都已经有了,经验比较丰富了,所以工作起来积极性不高了;另一方面目前我校大多数老师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而且很多老师的父辈都是农村的,当下的工资水平与日益上涨的物价间的矛盾,教师所得的报酬仅供日常开销,家庭负担过重;第三方面来自社会对教师工作的不理解,对教育的一些偏见,让教育处于弱势地位,老师的社会地位下降。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1、优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建议县教育局出台相关考核制度,激活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管理格局。对各个职称级别的教师提出相应的最低要求,一年一考核,达到要求继续享受相应职务工资,未达到的降级。进一步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办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益。进一步落实岗位职责和任职目标,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清除不合格、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不降低教师招录门槛,对新上岗教师教育局集中进行至少为期一月的岗前培训。继续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根据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使教师专业成长,增强教师的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减少职业倦怠。一是学校将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将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建立“菜单式”的培训模式,从微观问题入手,满足教师们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学校将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引导每名教师搞好职业规划,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改变现行重提要求,不问结果;不认真学习,统一报学分的现象。三是学校将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科研经费奖励机制。四是教育局要在教师调配时考虑各学校和学科结构问题,统一进行调配。
3、大力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学校将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细则,分解管理内容,细化管理环节,规范管理行为,明确考评标准,注重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同时加强监督检查,重视问题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强化跟踪检查,要求整改到位。成立教学督导会诊小组,对常规落实不好的教师给予会诊帮扶,提出合理建议,实现整体提高。
4、扎实开展教学科研
引导全体教师增强科研兴校意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确立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工作原则。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生本和谐课堂”为切入点,以导学案的设计、学习小组的建立、教学艺术等为重点。课题研究以教学模式探讨、教学过程优化、学生潜能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为重点,不断完善教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强调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一是把骨干教师补贴真正用好,真正补到骨干教师身上,修订完善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和条件。增加教龄工资补贴。优化城乡教师交流补贴机制,建议以县城为中心,按离县城远近对所有教师进行补助,避免乡下教师都急于进城导致乡下师资薄弱。二是合理建设教师周转房,为全县教师建公租房或周转房,减轻教师购房压力。三是学校每年组织教师进行体检,保证健康身体。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服务群众的具体表现,今后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克服保守思想,消除传统思维定势,认真分析与科学发展观相抵触的问题,努力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狠抓落实,团结拼搏,以生为本,扎实推进生本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信息与通信技术系本科学生20xx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为引导我院大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党的_精神,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按照校团委的部署,信息与通信技术系紧紧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家园”的主题,组织开展了“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的暑期实践活动。成立了以08级本科专业和09级电气及自动化专业的社会实践小分队,队员们深入_县建筑工地、生产车间、商场饭店,调查走访新生代农民工,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以更高的素质来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现将我系20xx年实践团队的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汇报:
一、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做好社会实践准备工作
(一)领导、老师高度重视,全面筹备
(二)领队、成员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我系暑期实践团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出详细具体的安排,认真组织落实,在实践过程中高度重视团队学生的安全,按照“就近就便、安全第一”的原则,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切实加强领导,把暑期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格局中,激发青年学生奉献才智、成才报国的热情,引导青年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基层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得出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明确坚定的政治方向,真正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二、把握主题、实地调查,保证实践活动优质创新
(一)“新生代农民工”名称由来
在现有的材料中,人们按照农民进城务工的时间,将他们分为三个集体:首先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就是八十年代初,进城的农民。他们之所以能够进城是因为,户籍制度的宽松,从制度上提供了可能;还有经济供给制度的终结,人们可以靠钱来买其他东西,而不是凭供给票;再有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得以让剩余劳动力离开村庄。这样一代人大多都出生在六十年代左右。如果我们在村子里问一些四五十岁的人,可能他们都有外出务工的经历,而且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人赶上改革开放工作岗位增多的好时光,永久的留在了城市。其次就是,九十年代进城务工的农民。这时候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进城潮流,也是历史上人口流动空前壮大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春运才成了一个问题。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农业机械化产生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历史的发展不得不让他们进城,而且九十年代农村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出现了严重的“三农”问题),在农村务农的收益比较低,而且还有很多税收,让农民无法承受,相比较而言进城务工是一个更加合理的选择。
这个年代进城务工者大多出生在七十年代,他们没有上一批人那么幸运,很少有人有机会留在城市,而且处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只讲经济效益,农民工的生存环境是最为恶劣的,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用工单位最大限度的剥削的时候。最后,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是在20xx年1月31日,_发布的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在此之前也有很多人称之为“第三代农民工”,包括_的学术文献中,也这样称呼。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也没有准确的定义,大概是指出生在八九十年代,接受过基本教育,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的农民工。他们大多都是第一代农民工的子女,这在我们的问卷中也有明显的反应,在调研中很多人都说自己的父母也有外出务工的经历。
以上就是简单的回顾了一下农民进城务工的历史,也指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名称的由来。
(二)“新生代农民工”特征分析
1、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较高。新生代农民工,最早的出生在八十年代初,而在这个时候,改革开放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从而使那个年代的小孩子,得以有一个安心上学的环境,再加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基本教育的费用,这又从制度上为多数适龄儿童上学提供了机会,尤其对于很多女孩子来说。在我们的调研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初中的文化程度。也有一部分是上过高中的。而整个农村最为年轻,最为有知识的人都常年四季在外面打工,留在农村的只是儿童,妇女,老人,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农村的经济和生机肯定会发展不起来。这样一个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的离去,对农村未来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制约。
伴随着受教育程度高而来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对他们的职业也有较高的期望。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进城主要从事的建筑行业。首先是因为他们本身有木匠,泥水匠这样的本领,其次可能是他们当时的生活压力更大一些,要靠一个人外出务工的工资来养活一家人。在这种压力之下,他们不得不从事已经熟悉的工资较高的寻找起来也比较容易的建筑业。而对于新生代来说,他们很少有人学习过木工,泥水工,因为他们从学校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城市打工,没有时间再去学那些本领,更主要的是这些工种太苦太累,大多数的新生代不愿意从事,他们已经不能够完全认同靠出力气来挣钱的道理。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新生代从事的是服务行业,或者做小生意,或者是开车之类靠技术吃饭的工种。只有一部分结婚之后有很大的家庭压力,或者其他压力的年轻人才在工地上干活。
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前两代来说,在职业的选择上比较向往轻松的,自由的,技术性的职业。出现这中情况的原因除过他们的观念不同之外,主要还是在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前一个外出的打工者要承担一个家庭的花销,而现在大多数新生代只要把自己的生活维持好就行。因而他们的生存压力比以前也小了很多。
2、外出务工的目标和期望多样化。第一,二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目标基本上都锁定在挣钱养家糊口上面,除此之外,几乎再没有什么其他的要求,生活的重担压的他们也不可能有其他的想法,因而他们就像“苦行僧”一样,用尽全身的力气赚钱。而新生代农民工则不单纯是养家糊口,除此之外,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有想办自己的企业的,有学技术的,有想寻求机会参加自考的,有想开办自己的幼儿园的,甚至有在城里买房买车的等等。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可能主要归咎于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是接受过较高的教育,他们的眼界边宽了,他们的欲望也在不断的被整个城市化进程和消费主义的文化所渲染,除了物质的需求之外,他们有着强烈的精神欲求和自我的认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止一位工友在谈及自己的打工感受时写到:打工的生活是酸甜苦辣的,但还是有很大的希望,很多的机会,
不管怎样,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的语言可能对于我们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而这些处在社会低层的新生代却敢于这样想。不管他们最后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这样一份不屈服于现实状况的心,也是弥足珍贵的。其次,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的发展,的确使广大民众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税收的取消,使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而不单纯的指望外出务工的收入。家庭压力的减小也推动了新生代农民工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付出,而且新生代的人大多还没有结婚,也不存在孩子上学,顾及妻儿的忧虑。
近年来,我乡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区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 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区下派的任务。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的征兵工作现状,根据调研,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二、相应对策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 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 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部分民兵连长,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一、低保福利捆绑问题
目前,社会救助标准普遍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低保救助根本不足以使受助者能够完全依赖救助金而生活。对大多数低保户而言,低保救助金只是其家庭收入的一个方面。低收入和贫困户争相进入低保,一旦进入,即使收入有改善也不愿意退出。这一事实与福利依赖看起来相矛盾。主要原因是低保资格附带着很多连带利益,例如,很多辅助性的社会救助制度如医疗、教育和住房保障等都是优先甚至完全针对低保户的。如果失去低保资格,就会自动失去这些利益,而这些帮助对很多低保户来说更为重要。这也是众多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并不是不愿意工作,他们为保持其低保资格,要么隐瞒工作或收入,要么对找工作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在工作与低保资格发生冲突时,宁愿放弃工作也不愿放弃低保资格。
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强调生存,忽视发展,只能“保肚皮”,不能“保脸面”。低保制度本质上是收入维持制度,意在保障受助者的基本生活,政策目标是提供最低层次的保障和最低限度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项制度本身是“被动的”和“消极的”,并不能帮助受助者脱贫,却导致一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长期依赖福利为生。
(一)福利依赖造成的影响
社会福利原本是使穷人与低收入阶层免于生存危机,国家的福利可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可以为贫困人员公平参与社会竞争提供保障,通过各种措施来满足他们在生活服务、保健、教育等方面的福利需求。但是低保对象的福利依赖、不愿劳动的问题却日益加重,如果这样的情况不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1.会增加政府长期的负担,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福利覆盖面和服务深度的发展,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列也明显上升。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处于上升发展的状态,当具有刚性的社会福利依赖的增加会造成过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2.影响劳动者就业积极性,造成人际效仿。具体的低保制度中能给低保对象家庭带来的福利收入。当工作收入增加多少时,低保金相应减少多少而总体收入基本不变。那么,部分社会成员当然缺乏动力和就业意愿。同时,社会福利使得部分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而无后顾之忧。人们不用劳动照样可以生活,甚至有的能工作的家庭还不如低保家庭依靠国家低保生活得自在悠闲。这样就会形成更多的社会福利依赖。
3.造成道德责任的缺失。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要求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和科学性,既要对贫困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福利救助,体现社会公平,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又要有助于促进被救助者能够在自助和他助的基础上,寻找自我发展的道路,努力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既要体现社会公平又要促进发展效率;既要保障社会成员的公民权利又要履行社会成员的基本义务;既要增进社会福利又要强调道德责任。
(二) 对策及建议
首先,要积极探索实施适度普惠型福利的可能性。除了“三无”人员之外,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的贫困率值得社会关注,虽然人数占“低保”总数不大(4%左右),但却反映了社会保障程度偏低的现象和一定程度的历史“欠账”问题。一方面,劳动工资制度有无得到严格地执行,“低工资”所带来的贫困问题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在我国,由于普惠型福利基本上是一个空白,需要社会救助的人群非常庞大,没有保险保障的高风险人群大量存在,导致贫困家庭为了享受到和低保资格捆绑到的一起的保险保障而被困在其中;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要把低保福利和其他捆绑福利拆开。就是说低保户并不当然享受与之捆绑在一起的其他福利,比如医疗保险、教育救助等。这样有助于减少低保福利的替代率和对劳动积极性的削弱。
其次,坚定不移地深化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是解决福利依赖的根本出路。下岗失业人员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4050”人员。应该通过专项措施促进下岗失业再就业,
第三、改进社会救助的实施程序,尤其是对低保动态管理程序。改进方向包括专职人员的配备、资产和收入核查的程序、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丧失劳动能力鉴定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申请障碍以及使隐性收入显性化。对于参加工作的低保户、在计算其救助金时,应当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或者免除一定的收入额。以上问题制约低保政策的调节作用,必须很好地加以解决,提出以下建议:
1、推行“低保”人员重新就业申报制度。要告知申请低保的.人员,自觉履行再就业申报条例,一旦再就业就应当及时向社区、街道或区民政部门申报经济收入,自觉要求相关部门根据收入状况扣减或停发低保费。与此配套建立对低保违规行为的处罚制度。对享受低保的人员如果谋求到新的工作岗位或获得了新经济来源必须及时申报,否则一经查实,不仅追回发放的低保费,还要对其进行罚款。当然光平社区、街道及民政部门追回发放的低保费任然有太多困难,应该赋予一定法律效应,与其他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执行。
2、救助渐退时间应当适当延长。目前,实施救助渐退政策的城市,从开始工作到低保金全部不发的太短。因为有些不正规企业录取员工之后往往在三个月后就无故辞退员工,这样义得重新申请低保。而从申请低保到确定成为低保对象往往又需要一两个月时问审查,这期间既没有工资,也没有低保,生活便没有了保障。所以,救助渐退的时间最好延长。
3、建议对有劳动能力的部分低保对象规定救助期限。规定救助期限的目的,主要是明确身体健康的福利享受者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和履行相应义务,避免产生长期的福利依赖者。
二、社会救助制度“碎片化”问题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一系列重大问题和尖锐矛盾逐步浮出水面,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就社会救助工作来说,建立一套打破“碎片化”、逐步实现“一体化”的救助制度势在必行。
(一)成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分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共8类,并由多个部门分头负责。其中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这5类由民政部门负责(其中的医疗保险又由人社、计生_门负责);教育救助由教育部门负责;住房救助由住卡部门负责;就业救助由人社部门负责。一些地方还建立了司法救助、取暖救助等制度。单从民政内部来看,又分散在多个处室。可以说,社会救助不仅体系“碎”,而且分支“碎”;不仅面上“碎”,而且点上“碎”。其次,“碎片化”矛盾突出。社会救助“碎片化”问题,是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和社会救助分类越来越细、覆盖面越来越宽、受助人群越来越多而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救助的“碎片化”,必然导致九龙治水、政出多门,难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困难群众生活实际的双重角度来考虑与实施救助工作,救助的对象、标准、程序、目标等诸多方面也难以有效衔接,多头救助、遗漏救助、重复救助等现象不可避免,“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救助原则也受到了冲击和影响。第三,“碎片化”不能回避。破解社会救助“碎片化”问题,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和一些深层次问题,推进过程中必将遇到诸多困难和阻力。但问题不能回避,发展瓶颈早晚要破解。我们应站在适应改革发展形势、顺应困难群众生活需要的角度来面对这一矛盾。当前,要全面破解“碎片化”问题还为时过早,因此应从“破冰”的角度,先打开“一扇窗”,而后持续给力、循序渐进、逐步解决。
(二)对策及建议
1.破冰“碎片化”须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破冰“碎片化”、推动“一体化”的基础是实现救助信息“一体化”,即搭建一个互联互通、公开透明、资源共享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平台,切实把各类“信息孤岛”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一套全面系统、互通共享的“信息体系”,为社会救助各管理部门科学施救提供基本依据。一要健全核对机构。成立各级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是确保有人核对、有机构核对、有可能实现信息互通的基础环节。去年来,我省积极推动在各级成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已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目前,急需健全这一机构。首先应通过内部调剂、政府购买服务、设置公益性岗位等多种形式,切实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其次应及时设立办公场所,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工作设施;第三应想方设法解决工作经费问题,使核对机构尽快运转起来,真正发挥其作用。二要强化核对合力。要变各类“信息孤岛”为“一体化信息库”,仅靠各级核对机构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主管核对工作的民政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牵头社会救助各管理部门,携手监察、统计、金融等相关部门,尽快建立分类别、跨部门、多层次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不断强化核对合力、增强核对实效,为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通共享奠定基础。三要建立信息系统。《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提早谋划建立覆盖各救助类别的信息系统。民政部门应按照政府的统筹谋划,积极开发信息系统;社会救助各管理部门应主动配合完善信息数据。力争尽快建成横向互联社会救助各管理部门、纵向互通社会救助各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四要坚持动态管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信息管理也应采取动态的方式进行。一方面,要按程序、按要求全面核对初次申请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并及时录入他们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定期复查、复核、复对已经接受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适时更新相关数据。再一方面,要围绕“救急难”的原则,对因各种突发性、临时性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家庭,要及时收集和补充他们的信息。总之,信息管理要动态化,要有进有出、随进随出,努力提高救助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权威性。
2.破冰“碎片化”当理顺机制、务实推进。破冰“碎片化”的关键在于理顺机制。各级应着眼在现行体制内不断建立和完善打破“碎片化”的运行机制,逐步推动体制改革,最终实现社会救助“一体化”。当前,至少应理顺“五个机制”。一是政策联动机制。《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出台和实施,为推动社会救助“一体化”提供了机遇。同时,社会救助横向各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配套措施、纵向各业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方案或细则,不断强化“一体化”意识,凝聚“一体化”合力,努力使社会救助在政策上、对象上、程序上、目标上、措施上相互衔接,逐步达到宏观统、微观分,面上统、点上分,主体统、个体分。二是工作协调机制。《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着力健全这一机制,定期组织联席会议、通报有关情况、协调工作矛盾、研究解决棘手问题,不断把社会救助“一体化”推向前进。民政部门应全力做好相关基础和服务保障工作,努力发挥牵头作用。三是急难救助机制。救急难,是《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重点内容,政策上涉及到救助工作的方方面面,对象上既包括低保对象,也包括非低保对象,需统筹规划,合力施救,持续推进。救急难,主要通过临时救助来实施。以社会救助经办机构为依托,充分利用各级政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等平台,尽快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切实畅通救助申请和受理渠道,优化工作流程,及时受理、转办申请救助事项,确保困难群众求救有门、受助及时。四是分类整合机制。当前,首先需要解决社会救助各管理部门内部“碎”的问题。比如,民政涉及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由社会救助处负责;受灾人员救助、冬令春荒救助由救灾处负责;孤儿、孤残救助由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负责;流浪乞讨救助由社会事务处负责。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逐步进行整合,努力化“大碎”为“小碎”、化“多片”为“少片”,不断推进内部救助“一体化”。五是监督管理机制。《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为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这一要求,尽快建立统筹监管机制,适时组织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依法对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社会救助各管理部门应分类建立监管机制,适时对职能内救助情况进行监管。同时,还应将救助条件、标准、程序以及受助对象等公布于众,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促进社会救助阳光透明、公平公正,切实为推动“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外部氛围。
市委从相关部门抽调16人组成四个基层党建调研组,深入9个县(市、区)、52个市直党委、66个基层党组织,组织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座谈会16个,座谈212人次,发放1100张调查问卷,对全市乡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及“两类”组织等不同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了深入调研。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__市现有9个县(市、区)委,67个市直党委,46个市直党组;有530个基层党委、523个党总支、7127个党支部。现有62个乡镇党委,908个村党组织;31个街道党(工)委,342个社区党组织;207个“两类”组织党组织;全市共有党员149015名。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坚持保障大局,紧扣发展,突出特色,强化服务,把创先争优活动打造成科学发展工程、群众满意工程、固本强基工程。深入开展“争发展排头、当服务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通过在产业项目中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活动,在工业三年再翻番中开展“为企业献良策、做贡献”和争创“生产标兵、技术能手”活动,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开展“争做带头致富标兵”、创建“场县共建、小城镇建设”示范单位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先锋、作表率,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双百工程”评选活动,全市选树先进基层党组织225个,优秀_员典型132个,王江、赵永录、王海青、邱成武、姜驰等优秀_员的事迹在中央和省、市多家媒体宣传报道。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泽洲来我市调研指导创先争优活动,对我市“围绕中心扎实开展活动、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落实、健全机构扎实推进、典型引带营造氛围”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我市创先争优活动思路清晰,载体实在,措施具体,成效显著,让群众看到了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3、全面推行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基层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为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有效解决农村“一事一议”难议成的问题,我们借鉴“四议两公开”做法,积极实践以村党组织、村代会、村委会为基本组织架构的农村新型民主管理办法,探索构建村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策并监督、村委会落实的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将领导、决策、监督、执行“四权”分离,建立了权责明晰、决策民主、运作规范、监督有力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目前,全市的村结合村委会换届,推行了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同时,在全市62个乡镇全面推行了以“广开渠道提建议、党委科学定决策、政府实施干实事、社会监督评优劣、组织考核问实效”为主要内容的“五环工作法”,加快了乡镇基层民主建设进程。我市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经验在全省组织部长座谈会上交流,并在《黑龙江日报》、《党的生活》杂志、省委组织部《组工信息》刊发。
4、发挥非公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双轮驱动”作用,努力实现“两类”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20__年,我们依托市工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和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截至目前,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新建党组织172个,市社会组织党工委新建党组织33个,初步形成了市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专业部门和县(市、区)条块结合,合力推进的“两类”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同时,我们结合非公有制企业缺少懂党建人员的实际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实现再就业的愿望需求,开展了选派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建设覆盖和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根据省委组织部通知要求,7月上旬,我们专门组织人员,由部领导带队,对我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特别是_以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大创新工作力度,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全市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基层党建特别是农村党建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要想抓好抓实,必须在创新管理上下功夫,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2、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依靠政策来调动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抓基层组织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市委对党建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每年考评一次,对党建工作扎实、绩效突出的党组织,除命名“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外,在经济上给予重奖,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对帮促工作成效明显的市直单位和工作队通报表扬,对表现优秀的驻村工作队员予以提拔重用;对完不成任务的,除进行通报批评外,年度内不得评为各类先进。
3、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我们对先进党组织不搞一评定终身,对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提出一年一回访、两年一复验,对先进乡、村党组织坚持一年一考证一审定。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及时解决,对问题严重的亮黄牌,直到取消荣誉称号。特别在农村党建工作中,我们通过开展“正排抓典型,倒查抓整顿”活动,加强对村级组织、“双强”支部书记的动态管理,使村级组织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二)创新工作思路,明确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向思路决定出路。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以全新的工作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我们围绕深化党建“三级联创”和城市分行业创“五好”活动这一主线,通过创新机制、丰富内涵、拓展范围,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农村党建工作上,我们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农村工作实际来开展争创工作,提出了
“育强争先树旗”活动(百面红旗竞赛活动)这一工作思路,树立乡镇党委10面红旗、村党支部50面红旗、乡镇站所20面红旗、农村基层干部10面红旗、党员10面红旗,激发了各级争创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三级联创”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机关党建上,我们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为统揽,组织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各具特色活动,推动机关基层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党员队伍建设上,我们在总结前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一个主题”(与时俱进强素质,建功立业当先锋)、“开展四项活动”(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活动日、党员先进性教育、下岗职工党员再创业),全面提升全市党员队伍建设总体水平的整体思路,并按照这一思路抓好落实,有效地激活党员干部队伍,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发展、教育、管理、监督、清退“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特别是严把入口关,广泛发扬民主,扩大监督范围,推动“两推两考两公示”,确保了_员发展质量。在流动党员管理上,我们针对外出流动党员量大、分散、不易管理的实际情况,按照管住、管好、管活的工作思路,提出了“联、建、转、定、评”五字工作法,逐步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注重发现、培育、宣传和推广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市委先后对全市农村涌现出的乡镇党委和“双强”村党支部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并利用新闻媒体广泛的宣传,有效地带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催生了北舞渡镇、召陵镇、繁城镇、孟庙镇、杜曲镇、翟庄乡和南街村、北徐庄村、龙堂村、干河陈村等一批明星乡村群体。我们在市直单位通过选树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等一批紧紧围绕全市大局和单位业务工作开展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带动了机关党组织抓好党建促作风转变,促业务工作发展的积极性。我们通过选树双汇集团、银鸽集团、漯河卷烟厂、漯河电厂、汇通公司等一批完善党员活动阵地,健全党内规章制度,开展党内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典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国有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注重分类指导。
在“三级联创”活动中,为增强争创效果,我们根据全市农村班子状况、经济基础、农民素质和治安状况等因素,划分不同的类型,努力使先进的上台阶,中间的赶先进,后进的变面貌,实现逐型升级,层层转化。在村级类别划分上,对全市有知名度,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发展较快的经济强村,划分为“示范型”,通过提升发展标准,项目倾斜,派工作队帮扶等手段,鼓励其干大事、创大业,努力达到小康示范村标准。舞阳县吴城镇英张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经济基础较好,但由于信息、技术、资金等原因,村办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不佳。在县乡及教育厅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对原有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升级,年产值提高到1500多万元,并带动周边村发展优质小麦5500多亩,农产品加工项目20多个。把支部班子坚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达到村民自治模范村标准的村划分为“建设型”,通过组织外出参观、落地培训,开阔视野,进一步增强其发展意识,使其尽快向示范型靠拢。把那些支部班子无战斗力,无集体经济收入,热点难点问题多的村划分为“软散型”,开展后进村集中整治活动,通过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实行分类施治,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使一大批软、瘫、散支部逐步强了起来。三是找准结合点。我们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找准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切入点,使党建工作渗透、融合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我们把“三级联创”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凝聚人心、提升人气,促进漯河农村发展的牵头揽总工程高度重视。通过实施“一把手”工程、“领头雁”工程、“强村”工程和建立农村政治工作新机制等,全市上下形成了“县、乡、村联创”、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
目前,全市三县一区全部达到先进县标准,临颍县、郾城县、舞阳县先后被省委命名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90%以上的乡镇党委、85%以上的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我们把农村党建工作与驻村工作相结合,从20_年4月起,我市先后派出了“包联促”工作队和三批驻村工作队1520支,入驻1027个村,占行政村总数的82%。各级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村党支部“五个好”标准,帮助村里理思路、建制度、育干部、谋发展,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4000多人次,协助乡镇党委调整充实村两委班子406个,培育选拔“双强”村党支部书记320名;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0600多件,累计为群众协调各类资金亿元,选上各类项目3000多个。通过驻村工作的全面帮促,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机关党建工作中,我们始终牢牢地定位在服务大局促发展上,通过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一站式办公等便民利民措施,使“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涉农部门,把服务“三农”作为党建活动的主题,经常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团深入农村,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提供免费技术咨询,把农业科技宣传到千家万户,传播到田间地头,及时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深受群众好评。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岗位练兵、建言献策、评选技术标兵等活动,激发了广大党员钻研技术、敬业奉献、拼搏进取的积极性,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
(四)创新工作领域,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日趋多样化,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基层组织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拓宽工作领域。一是适应新经济组织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设置,消除基层组织工作“空白点”。在新经济组织中,非公有制企业是大头,也是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抓好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党的工作覆盖面就相应地扩大。为此,我们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开拓工作新领域的突破口,力争做到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到哪里,党员队伍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通过采取“独建、联合、挂靠、选派”等方式,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率。全市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带动下,社会中介组织、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建立党组织也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出现了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二是拓展活动范围,积极开展社区党建。我们把社区党员的管理融入社区管理,立足为民服务,为民造福,组织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变8小时“单位党员”为24小时“社区党员”,探索出了一条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加强对党员干部8小时之外考核和监督的新路子。三是把握发展趋势,党员管理注重从固定向流动区域延伸。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大批青壮劳力包括部分党员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在区域和行业间形成了特殊的流动群体,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在流动群体党员中建立党支部,加强联系和指导,并在外出的优秀分子中培养发展_员;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动员并引导那些经过市场经济大潮锻炼、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返回本土,并将他们推选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来,让他们在家乡两个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
(五)创新工作载体,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我们结合形势的发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积极发挥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工作载体,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任务中得到加强。一是实施了“领头雁”工程。以农村“双强”党员干部选拔为突破口,实施了“四个培养”,即把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为村干部、把致富能力强的村干部培养为村支部书记,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带动能力。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双强”村支部书记889名,占现任村支部书记总数的70%;“双强”型村干部3283名,占村干部总数的48%以上;“双强”党员10662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5%。舞阳县在“领头雁”工程中,提出并实施了“三百强”计划,通过集中培训、择优帮扶、设岗培育、奖惩激励等有效措施,在全县农村筛选出100名“双强”村党支部书记,100名“双强”村主任,100名“双强”党员进行重点培育。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陈永新、杜民山为代表的一大批农村党员干部典型,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先后有100多名“双强”党员走上了村干部岗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制定了以针对性、实用性、开放式为重点的一系列教育培训制度。依托各级党校、农业示范园区,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乡村干部党员培训基地。实施了“十百千”工程,每年选派10名村支部书记参加省农业高效科技知识培训,选派100名村干部到发达地区农村落地培训;选派1000名党员参加市内培训。举办乡镇党政干部短期强化班,提高乡镇干部素质,几年来,我们已在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山东青岛和潍坊等地举办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党建培训班6期,培训乡镇干部300多人。三是开展“双学双带”活动。即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学习理论、学习技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活动,全市农村有80%的党员通过这一活动,学习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各县区还开展了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党员联系户、党员奉献日、先锋杯等活动;成立党员种植协会、养殖协会、农产品销售协会等,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企业普遍开展了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一些地方还开展了“让党旗飘起来、让党组织强起来、让党员红起来”的活动,开展“德政工程”、“堡垒工程”、“两为”(为下岗职工排忧、为贫困户解难)、“双促双带”、“好班子”等活动,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存在问题
一是创新工作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党组织立足单位实际,在组织建设,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但也有一少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创新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创新工作贯彻到具体工作中。二是对创新工作落实力度不够,没有正确处理务实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在创新思路和方法上做了一些工作,但重安排轻落实,虎头蛇尾,成效不是很明显。三是党建创新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的不够紧。
三、几点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拓创新,才能使之始终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要调整基层组织设置方式。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往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农村传统的以行政村设置党组织的管理模式也不适应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中心村镇,农村城镇化的新发展。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等新经济和各类社团组织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员自由择业,出现了一些党的工作延伸不到,覆盖不了的空白点,“有人群无党员,有党员无党组织”的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适时调整党组织设置,拓展党组织的活动领域势在必行。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面,可以积极探索依托产业、股份公司、中介组织建立党组织和相对集中设置党组织进行管理的党建新模式。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设置方面,凡是具备条件的个体、私营、“三资”企事业以及各类学会、协会等群众团体和中介组织应抓紧建立党的组织,逐步形成以党(工)委为主体,党支部为核心,以新兴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为重点的党建格局,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采取联合、上挂、区域统筹等多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