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2023-07-05
2023-06-18
2023-06-29
2023-03-19
更新时间:2024-03-05 13:00:0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7-05
2023-07-05
2023-06-18
2023-06-29
2023-03-19
生态市建设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总结成绩和经验,揭示问题和矛盾,分析制约因素,研究思路及对策,确保建成生态市目标的实现,根据市政协的统一安排,我们第二调研组在市政协领导的带领下,于三、四月份重点对我市丁堰、桃园、如城、搬经、高明、江安等镇的生态市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调研,并考察学习了山东省荣成市的生态市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市建设现状
(一)工作凸显亮点
1. 谋划及时,规划到位
早在,我市即开始着手谋划生态市建设的相关工作。市环保局成立了生态市建设办公室,组织开展了生态市建设专题调研,形成了可行性报告。市政府委托苏州科技学院编制了《如皋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规划》围绕建成生态市的近、远期目标,明确了我市四大生态功能板块和六大生态建设主要领域,提出了32项重点工程,工程总投资达亿元。在此基础上,各镇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对镇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了修编,并出台了生态保护子规划。如丁堰镇邀请南京师范大学编制的《丁堰镇生态工业园规划》就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2. 组织完备,政策完善
3. 部署周密,宣传得力
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全市生态市创建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不间断的宣传造势。各镇如桃园、丁堰、高明、江安等纷纷利用广播、过街横幅、宣传橱窗和举办专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全市上下形成了浓烈的生态市创建氛围。
4.责任明确,监管有效
我市将每项生态市建设指标、重点工程按责任部门和时间结点进行了细化分解,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市政府将生态市建设任务列入了环保目标责任状。市纪检监察、市六城同创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生态市建设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各镇在创建过程中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督查方式。江安镇成立了老干部专项督查抽样组,对该镇的绿化造林工作进行专题督查。桃园镇整合城管、卫生、工商、环保、安全、建管等各个方面力量,对各项创建工作实行定期联合督查和管理。这些做法对巩固创建成果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 创建初显成效
1.抓住水字做文章,两大工程成效显著
一是水环境综合整治成绩优异。截止去年3月,我市境内3000多条各级河道全部得到整治,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一五河道整治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省市考核验收。在高明镇晓庄村、江安镇联络村等地出现的一批底清、面洁、线畅、坡绿、岸净的河道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河道整治的样板。
二是以水为重点的镇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已有14个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并进入调度或试运行阶段,全市镇级污水处理厂规模在1500-5000吨之间。其中搬经镇污水处理厂采用国内领先的全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妥善处理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栅渣垃圾、沉沙及污泥等污染物,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出现,真正达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
2.紧扣农字下功夫,生态三农 初具规模
一是田园整洁,农业生产环境优化,农副产品质量提高。在生态市和生态农业市等创建工作的推动下,结合新农村建设,我市着力推进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等农业现代化建设工程,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基地87个,面积万亩,占可食用农产品面积的;已获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6个,a级以上绿色食品38个,有机食品5个。建成花木生产基地20万亩。位于如城镇顾庄生态园内的兰花园、蝴蝶兰园、钱长草坪、花木大世界等花木生产基地已成为我市生态旅游中的亮点。生态农业的建设,使全市农业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
仅我市就新增大中型秸秆还田机械220多台(套)、小型秸秆还田机械1200多台(套),设立秸秆收购点36个,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50多万亩,约占稻麦面积的35%,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接近90%。去年5月,南通市政府在我市丁堰镇召开了南通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会上演示的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的最新成果得到了省农机局及南通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是家园美洁,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目前全市农村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5万座,卫厕率达到。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4500多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农村村镇绿化率达到。与此同时,全市各镇(区)建设了垃圾中转站25座。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转、市处理的收集处理机制及其长效管理机制正全面启动并不断完善。
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桃园、长江、丁堰和高明等4镇通过全国环境优美镇省级考核验收并已向国家环保部推荐,8个村(居)建成省级生态村,3个社区建成省级绿色社区,54个村获得南通市级生态村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一)、环境优美镇创建有待进一步推进
1.创建任务任重道远。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得正式命名是建成生态市的基本条件之一。根据这一要求,我市必须有16个镇建成国家环境优美镇,而目前我市只有桃园等4个镇已经通过省级考核,还没有一个镇获得国家正式命名。
1、领导高度重视。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重点项目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先后开展了“重点项目攻坚战”、重点项目“35858”工程、“项目年”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推进项目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办法。一是每年年初召开全市重点项目动员大会,确定当年重点项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总结表彰上年优秀的重点项目;二是市领导直接分包项目。成立“项目年”活动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政委、指挥长,直接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面助推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强化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多次召开重点项目协调调度会、专题会和市领导现场办公会,对于重大项目,抽调专人负责,限期解决,最大限度减少影响阻碍项目建设的因素。通过分层、分批调度和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先后解决了许多项目在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供水、供电、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大量问题,确保了项目稳步推进。
2、完善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
通过不断改进、探索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健全管理机制,实施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突进措施,我市的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明显加快。例如探索建立了“项目业主代理制”,就是从各级职能部门抽调人员,专门负责帮助项目单位办理有关前期手续,大大缩短了项目前期跑办的时间;再如“项目例会制”,就是定期以重点项目为主题,召开由市领导参加的调度会,协调解决问题;还有“项目公示制”就是将市领导分包项目的进展情况公示于众,接受群众监督,以及考核奖惩和不定期的'观摩活动等等。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健全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进展。
3、优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为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制定出台了《__市重点建设项目在建期间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关于在全市开展“行政提速、服务提质”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二是严格执行省有关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实行“直通车”制度,对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业主单位可及时向重点办报告,由市重点办协调解决,必要时可请市有关领导出面协调解决。三是主动出击,扩大招商引资。围绕我市的钢铁、建材、煤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陶瓷、旅游、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等十大产业,发挥现有优势和潜力,积极向外推介,在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实施密集招商的同时,积极开辟山东、内蒙、北京、天津等新的招商合作区域,并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板块招商转变;由单纯政府招商向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招商转变;由大规模集体招商向小团体、专业化招商转变;由单纯走出去招商向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招商转变。同时把我市各类园区建成“低建设成本、低运营成本、高效率服务”平台,吸引外部资金向我市流入。
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思考之一:主攻重大项目是实现全市赶超发展的关键
(一)重大项目建设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二)我市发展的瓶颈是缺乏大项目支撑。
(三)主攻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基于我市现实条件,依靠资源做大做强企业的可能性有限,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招引和培育一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与本地实际的大项目,可以对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引发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产生裂变式的扩容。新中源集团落户高安,对该市建筑陶瓷产业的迅速壮大,产生了颠覆性的战略效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对调整发展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却带来了机遇。我市要在困境中牢牢把握机遇,千方百计“招大扶强”,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力争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抢占制高点。中心城区钽铌、医药、服务业、建材、机电、油茶六大产业要按照“一年一变样、三年翻一番、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力争将钽铌产业发展成“中国钽铌产品生产基地”、“亚洲锂都”;医药产业发展成“全省一流、全国具有影响的医药产业园”;服务业发展成“赣西服务业高地”;建材产业发展成“江西建材之乡”;机电产业发展成“全国机械工业城”;油茶产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油茶产业基地”。
思考之二:我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项目立项程序和管理工作不尽规范。
由于区位、历史等原因,我市项目的来源不多,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个别项目没有进行深入论证,或不按立项批复要求,在建设要素尚不齐全时就盲目“上马”,开工后遇到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短缺的问题,推进速度较慢,甚至形成“半截子工程”。还有一些项目单位对项目前期工作认识不足,不符合项目审批要求,给项目的争取造成了一定困难。就项目工作而言,不少同志有抓项目的热情,但缺少抓项目的手段和办法。
(二)企业做大做强受资金制约突出。
一是缺乏国家财政投资计划导向的超前判断能力。对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国家投资计划导向信息的嗅觉不灵敏,对一些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及建设程序不熟悉。二是缺乏对金融机构投资意向与企业贷款需求之间的供需对接能力。金融机构贷款担保条件苛刻,面向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少,银行贷款难问题突出。,我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仅为29 亿元。三是融资渠道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完善,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逐渐增多。我市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贷款,部分企业不愿意走合资合作道路,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手段用得不多。
(三)项目人力资源比较匮乏。
市新型工业化建设调研报告推荐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经济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重要标志。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对安康社会实现突破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跟进西部强省步伐的关健和突破口。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势在必行
“xx”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全市上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氛围浓厚,工业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xx年全市gdp达到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以工业为主的二产成为拉动增长的中坚。经过三年的努力,到xx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二产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了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xx年,我市工业占gdp比重仅为,分别低于国家、省上个、个百分点,说明安康仍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工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工业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当前,国家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后期,我市尚处于初期阶段,全市工业总产值在全省所占份额不足2%,在陕南三市中工业占生产总值比例最低。
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展中,我市面临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良好机遇,应注意把握本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放开视野,登高望远,加强战略思考和谋划,积极应对新挑战,牢牢把握新机遇,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走出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选择
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工业,抓好工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突出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全力以赴抓好新型工业发展。力争到“xx”末,全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2:45:43左右,每年工业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到20xx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加快汉江干流旬阳、白河水电站建设进度,完成岚河、任河、旬河、南江河等汉江支流小水电开发。力促石泉、旬阳火电项目尽早开工。密切与中广核集团的合作,坚持做好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大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原料基地建设力度,适时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积极筹划高纯硅、单晶硅、多晶硅项目,启动光伏产业。逐步形成水火并举、核电、生物质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兼具的陕西新兴能源基地。
——打造新型材料基地。以实施《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为带动,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突出发展有色金属材料、钢铁、硅材料、钡化工、新型建材等矿石采选及其新型材料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硅材料和建筑材料工业体系,使之成为XX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陕南新型材料产业基地。
——壮大富硒食品集群。依托富硒资源,加快肉类、矿泉水、魔芋、茶叶、蔬菜等资源开发,引进战略投资,打造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富硒产品的加工、销售,重点发展五条产业链。一是富硒茶生产、销售的链条,二是富硒水果、干果的品牌化包装、果脯生产以及核桃粉等固体饮料的开发、生产链条,三是富硒菌类的烘焙、包装、销售链条,四是魔芋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链条,五是富硒肉制品的加工以及相配套的种猪培育、饲料加工、包装材料、物流运输以及相应的服务业链条。
——扩张生物医药规模。围绕“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扩张规模、提高效益”的思路,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对现有医药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要素整合,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激素类原料药、中药饮片、植物提取、配方颗粒和各种剂型成药,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建设3-5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提升安康丝绸水平。高度重视茧丝绸产业对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制种、收烘、蚕茧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积极研发和引进优质桑蚕种,广泛应用鲜茧收烘新工艺,提高蚕桑比较效益。加快捻丝、丝绸、服装、旅游产品开发,延伸茧丝绸产业链。加强蚕桑副产品开发利用,提高丝绸产业综合效益。
——扶持装备制造发展。以引进龙头企业作为主要发展手段,利用近年来世界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的契机,寻求与世界级企业合作的机会。利用金融危机后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引进国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利用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逐渐形成以价值链分工主导的先进产业集群形式。同时,利用与周边城市十堰、xx、重庆等汽车制造中心距离较近的优势,寻求与这些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合作的机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的配套产业。
——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电子信
息产业作为“第四产业”,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望成为安康的主导产业。利用支柱产业之一的新型材料产业培育的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优势,重点发展三个产品系列:一是微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二是各种信息材料产业;三是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数据、检索、查询、商务咨询,形成信息的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储存和经营的产业链。
三、我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
(一)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引领安康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一是抓招商。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狠抓招商,敢于做出一定的'牺牲,出让一定的利益,集中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要立足矿产、中草药等优势资源,瞄准省内外的有色、医药、保健品等大集团、大企业,实行叩门招商、以企招商,千方百计引进大企业、企业集团,借力整合资源,聚集资本,形成工业经济大发展格局。二是抓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的包装、衔接、汇报、洽谈、争取工作,做到储备项目多方争取,意向项目广泛接触,在谈项目紧盯不放,签约项目狠抓落实,在建项目加快进度。三是抓培育。下硬茬、出实招,力促企业做大规模,每年滚动培育一批企业成为年产销过亿元的企业。抓大不放小,实施小企业成长工程,每年滚动培育一批企业进入规模企业统计“盘子”。四是抓落实。要切实做好西洽会签约项目的服务和跟踪落实工作,努力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推动签约项目尽早落户、尽快开工。
(二)放手发展非公经济,扩张安康工业经济总量。安康工业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总量太小,规模太小,企业太少,发展工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总量做大。一是要在发展理念上实现突破。要继续解放思想,在发展理念上实现新的突破。二是要在做大总量上实现突破。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对内发动千家万户,对外引进重点大户,内外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大力培植一批规模大、有特色、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拉动力强的企业集群,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努力在做大总量上实现新突破。三是要在提升层次上实现突破。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的良好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特别要把那些有实力、有技术、有品牌的企业和产品引进来,实现高位嫁接,借梯爬高,借力发展,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层次。四是在发展模式上实现突破。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加大改革、改制、改组的力度,加快改变家族式、作坊式的落后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要吸引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走集约发展道路。五是在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大批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要关注优秀民营企业家,大张旗鼓地树立和宣传一批业绩突出、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有针对性地培训民营企业家,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企业家传授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引导民营企业家大胆创业,谋求更大发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三)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多元化开放的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大力帮助中小企业经营者提高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境内外的培训,开拓视野,不断提升他们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二是推进产业创新。采取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强化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大胆地推动产业创新,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投资发展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扩展产业领域,提升产业层次。三是推进市场创新。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四是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适应市场变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推进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实行清洁化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五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张扬个性,创造特色。鼓励企业开展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创建,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四)扎实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我市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从xx年以来,我市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随着我市发展思路的进一步明析,交通等一系列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以及一批大项目的引进,安康突破发展前景非常光明。安康发展的根本是要能形成强大的企业集群,要进一步强化工业园区的承载功能,使之成为我市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发展集约的重要载体。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现有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引导新建项目向工业
园区集中,促进关联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提高集约发展水平。一是高起点规划。切实抓好省上已批的10个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各县区要结合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编制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县域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二是高标准建设。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工业园区的水、电、路、通迅、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工程建设,通盘考虑工业园区环境评估和安全评估,打造低成本经营的洼地,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入园。三是高水平管理。组建高效的园区管理机构,选派精干的工作人员,为园内企业提供全天侯、无障碍的优质服务,使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四是要在突显特色上下功夫。目前在县域工业园区建设上,产业雷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全国新一轮的工业园区建设上,彰显特色成为各类园区建设的焦点。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博弈已不再是优惠政策的比拼,而是园区特色的选择。所以各县园区一定要在特色上做好文章,以特色占优取胜。五是要建设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体系。加强市县区联动,加强县域间合作,在招商引资上既要竞争,更要互补。只要项目能够在安康境内落户,都要做到地域不分南北,园区不分东西,同心协力,促进项目落地。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使我市十个县域工业园区都成为省级产业示范基地,引领县域工业和产业的发展。
(五)切实做好生产要素的协调,确保良好的经济运行态势。一是做好监测。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分析,准确把握工业经济形势,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做好预警预测。二是抓好服务。继续强化煤电油运生产要素的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化解阻碍生产经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障企业健康运行。三是及时引导。对全市规模工业实行动态监管,密切关注重点企业运行走势和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对可能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发布预测信息,增强经济运行调控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四是加大扶持。千方百计做好中省技改项目、新增产能、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扶持资金的争取工作,以技改扩能和新增项目,确保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五是搭建银企平台。签订我局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合作框架制度。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及时向金融部门推介好项目、好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扰。六是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和优化配置现有的社会服务资源,支持发展一批市场化运作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我市重点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十五”期间,实施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283项,总投资1951亿元,五年间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98项,竣工投产项目75项。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带动了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_年至20_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年均增长;争取国债资金约24亿元,引进外资亿美元。“十五”末预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3;全部财政收入达到近110亿元,是20_年的3倍;各项经济指标连创新高,电力、交通、民航、市政建设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冶金、建材、煤炭工业、纺织、陶瓷、高新技术产业、汽车等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奠定了全市经济发展基础,带动了新技术、高科技含量产业的发展;生物科技的引入,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为我市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基础;商业、文教、市场、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发展迅速,方便了城镇居民生活,活跃了流通,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重点项目作为全市经济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先后开展了“重点项目攻坚战”、重点项目“35858”工程、“项目年”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推进项目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办法。一是每年年初召开全市重点项目动员大会,确定当年重点项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表彰上年优秀的重点项目;二是市领导直接分包项目。成立“项目年”活动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政委、指挥长,直接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面助推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强化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多次召开重点项目协调调度会、专题会和市领导现场办公会,对于重大项目,抽调专人负责,限期解决,最大限度减少影响阻碍项目建设的`因素。通过分层、分批调度和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先后解决了许多项目在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供水、供电、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大量问题,确保了项目稳步推进。
2、完善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通过不断改进、探索方式,创新方法,健全管理机制,实施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突进措施,我市的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明显加快。例如探索建立了“项目业主代理制”,就是从各级职能部门抽调人员,专门负责帮助项目单位办理有关前期手续,大大缩短了项目前期跑办的时间;再如“项目例会制”,就是定期以重点项目为主题,召开由市领导参加的调度会,协调解决问题;还有“项目公示制”就是将市领导分包项目的进展情况公示于众,接受群众监督,以及考核奖惩和不定期的观摩活动等等。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健全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进展。
3、优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为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制定出台了《__市重点建设项目在建期间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关于在全市开展“行政提速、服务提质”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二是严格执行省有关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实行“直通车”制度,对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业主单位可及时向重点办报告,由市重点办协调解决,必要时可请市有关领导出面协调解决。三是主动出击,扩大招商引资。围绕我市的钢铁、建材、煤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陶瓷、旅游、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等十大产业,发挥现有优势和潜力,积极向外推介,在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实施密集招商的同时,积极开辟山东、内蒙、北京、天津等新的招商合作区域,并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板块招商转变;由单纯政府招商向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招商转变;由大规模集体招商向小团体、专业化招商转变;由单纯走出去招商向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招商转变。同时把我市各类园区建成“低建设成本、低运营成本、高效率服务”平台,吸引外部资金向我市流入。
4、严格考核,重奖激励,充分调动上项目、增投入的积极性。为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各项任务目标按计划完成,每年市委、市政府都要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对重点项目进行综合考核。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主机连接程序的系列字。在今天的各种演出活动和聚会中,主持人往往成为主角,而主持人在舞台上表演的主持人话语是集会的灵魂。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行使公司行政办公秩序、物资供应指导、指挥、监督管理的权力,承担执行公司各项程序和工作指令的义务。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整理办公室主任剖析材料的文章3篇 ,欢迎
工作总结jobsummary worksummary是最常见、最通用的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政治地位和世界观对目标的集中体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的不足和差距的文章19篇 ,欢迎品鉴!第1篇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总体目标下,对资产收购投资、资本融资融资、经营现金流量营运资金和利润分配的管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村财务会议记录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经济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重要标志。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对安康社会实现突破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跟进西部强省步伐的关健和突破口。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势在必行
“xx”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全市上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氛围浓厚,工业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XX年全市gdp达到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以工业为主的二产成为拉动增长的中坚。经过三年的努力,到XX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二产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了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XX年,我市工业占gdp比重仅为,分别低于国家、省上个、个百分点,说明安康仍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工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工业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当前,国家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后期,我市尚处于初期阶段,全市工业总产值在全省所占份额不足2%,在陕南三市中工业占生产总值比例最低。
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展中,我市面临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良好机遇,应注意把握本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放开视野,登高望远,加强战略思考和谋划,积极应对新挑战,牢牢把握新机遇,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走出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选择
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工业,抓好工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突出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全力以赴抓好新型工业发展。力争到“xx”末,全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2:45:43左右,每年工业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到20xx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加快汉江干流旬阳、白河水电站建设进度,完成岚河、任河、旬河、南江河等汉江支流小水电开发。力促石泉、旬阳火电项目尽早开工。密切与中广核集团的合作,坚持做好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大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原料基地建设力度,适时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积极筹划高纯硅、单晶硅、多晶硅项目,启动光伏产业。逐步形成水火并举、核电、生物质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兼具的陕西新兴能源基地。
——打造新型材料基地。以实施《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为带动,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突出发展有色金属材料、钢铁、硅材料、钡化工、新型建材等矿石采选及其新型材料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硅材料和建筑材料工业体系,使之成为安康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陕南新型材料产业基地。
——壮大富硒食品集群。依托富硒资源,加快肉类、矿泉水、魔芋、茶叶、蔬菜等资源开发,引进战略投资,打造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富硒产品的加工、销售,重点发展五条产业链。一是富硒茶生产、销售的链条,二是富硒水果、干果的品牌化包装、果脯生产以及核桃粉等固体饮料的开发、生产链条,三是富硒菌类的烘焙、包装、销售链条,四是魔芋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链条,五是富硒肉制品的加工以及相配套的种猪培育、饲料加工、包装材料、物流运输以及相应的服务业链条。
——扩张生物医药规模。围绕“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扩张规模、提高效益”的思路,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对现有医药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要素整合,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激素类原料药、中药饮片、植物提取、配方颗粒和各种剂型成药,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建设3-5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今年,我们就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市政协主席王光龙、副主席武解放、杨仲信带领部分委员,联合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到复兴液压、银河轴承、聚良环保、天兆包装、三龙纺织城、新城·拉德芳斯、永洋钢铁、久鹏制药、恒久防护洁净用品等企业进行调研,并召开了“关于对我市重点项目发展情况”调研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卓有成效
我市重点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十五”期间,实施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283项,总投资1951亿元,五年间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98项,竣工投产项目75项。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带动了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_年至20_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年均增长;争取国债资金约24亿元,引进外资亿美元。“十五”末预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3;全部财政收入达到近110亿元,是20_年的3倍;各项经济指标连创新高,电力、交通、民航、市政建设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冶金、建材、煤炭工业、纺织、陶瓷、高新技术产业、汽车等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奠定了全市经济发展基础,带动了新技术、高科技含量产业的发展;生物科技的`引入,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为我市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基础;商业、文教、市场、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发展迅速,方便了城镇居民生活,活跃了流通,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重点项目作为全市经济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先后开展了“重点项目攻坚战”、重点项目“35858”工程、“项目年”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推进项目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办法。一是每年年初召开全市重点项目动员大会,确定当年重点项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表彰上年优秀的重点项目;二是市领导直接分包项目。成立“项目年”活动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政委、指挥长,直接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面助推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强化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多次召开重点项目协调调度会、专题会和市领导现场办公会,对于重大项目,抽调专人负责,限期解决,最大限度减少影响阻碍项目建设的因素。通过分层、分批调度和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先后解决了许多项目在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供水、供电、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大量问题,确保了项目稳步推进。
2、完善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通过不断改进、探索方式,创新方法,健全管理机制,实施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突进措施,我市的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明显加快。例如探索建立了“项目业主代理制”,就是从各级职能部门抽调人员,专门负责帮助项目单位办理有关前期手续,大大缩短了项目前期跑办的时间;再如“项目例会制”,就是定期以重点项目为主题,召开由市领导参加的调度会,协调解决问题;还有“项目公示制”就是将市领导分包项目的进展情况公示于众,接受群众监督,以及考核奖惩和不定期的观摩活动等等。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健全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进展。
3、优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为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制定出台了《__市重点建设项目在建期间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关于在全市开展“行政提速、服务提质”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二是严格执行省有关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实行“直通车”制度,对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业主单位可及时向重点办报告,由市重点办协调解决,必要时可请市有关领导出面协调解决。三是主动出击,扩大招商引资。围绕我市的钢铁、建材、煤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陶瓷、旅游、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等十大产业,发挥现有优势和潜力,积极向外推介,在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实施密集招商的同时,积极开辟山东、内蒙、北京、天津等新的招商合作区域,并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板块招商转变;由单纯政府招商向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招商转变;由大规模集体招商向小团体、专业化招商转变;由单纯走出去招商向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招商转变。同时把我市各类园区建成“低建设成本、低运营成本、高效率服务”平台,吸引外部资金向我市流入。
4、严格考核,重奖激励,充分调动上项目、增投入的积极性。为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各项任务目标按计划完成,每年市委、市政府都要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对重点项目进行综合考核。
市中区重点项目建设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今年3月上旬至4月初,区发展计划局、区重点项目办组织精干班子到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座谈,并深入到36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近几年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工业振兴”计划,连续三年开展了重点项目建设年和重点项目推进年活动,我区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经形成了“一区、两园、一带、八大产业集群”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为加快我区工业化进程,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年间,共投资建设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60个,完成投资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31个;同时,我区连续三年获得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一等奖。
xx年全区60个区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3个工业项目开工51个,累计完成投资亿元。xx年年,我区又确定了36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区级重点项目,总投资亿元,当年计划投资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3个,过亿元项目22个。一季度,36个区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8个,开工率。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3个工业项目开工18个,累计完成投资亿元;4个服务业项目开工3个,累计完成投资亿元;9个其他项目开工7个,累计完成投资6030万元。投资亿元的李堂煤矿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亿元,主井井筒累计进尺米,副井井筒累计进尺米,预计上半年主、副井筒可到底。投资亿元的沃丰旋窑水泥生产线,累计完成投资9500万元,部分设备已到货,预热器已开始安装。投资亿元的中联安厦水泥旋窑生产线二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亿元,设备安装全部完成,目前正在连动试车,预计26日全面投产。投资亿元的海盟纺织项目,场地整平工作已结束,院墙已建成,厂房基础已开挖,设备已订购。投资亿元的枣庄迎宾馆,累计完成投资9000万元,正进行内部装修,预计5月份可投入运营。同时,今年各乡镇、街道共安排投资过1000万元重点项目72个,总投资亿元,当年计划投资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通过坚持不懈地抓重点项目建设,我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强。1-3月份,全区生产总值完成 亿元,同比增长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亿元,同比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工业销售收入 亿元,工业利税总额 亿元,工业利润总额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 %、 %、 %和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万元,同比增长 %。
重点项目建设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重视程度高。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都把重点项目建设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都把主要精力放到了重点项目建设上,每一个区级领导都帮包一个区级重点项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领区直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赴省进京,协调争取项目立项、项目用地和项目资金,多次深入中泰煤业、枣庄中联、李堂煤矿等企业和项目现场视察调研,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全区上下都从大局着眼,不断转变职能,主动协调配合,积极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想项目、谈项目、抓项目的浓厚氛围。
二是科学规范确定重点项目,项目结构更趋合理。我区于去年10月初就开始着手xx年年重点建设项目的摸底调查工作,在各单位提报的基础上,几经筛选,反复论证,并提报区政府审核批准,确定了36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区级重点项目。这些重点建设项目的确立,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又切合区委、区政府“提升中心城区、加快推进西部、展开建设东部、振兴南部工业区、开发北部旅游区”的发展思路。在项目安排上既侧重安排工业项目,同时又兼顾了水利、电力、交通、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开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突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项目发展上坚持依托大企业上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既发挥资源优势,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又不断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现有企业规模膨胀,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在项目筛选上坚持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优先安排节能环保高科技项目,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注重加大人居环境质量和民生民益事业的投入比重,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之成果。在xx年年安排的36个区级重点建设项目中,公益事业项目有5个,占所有重点项目的%,23个工业项目中,高科技项目有12个,占工业项目的比重为%。
三是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坚持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致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一致性,提高了项目市场准入门槛,从源头上严把关口,有效防止了高耗低效、污染严重和低水平重复项目的准入。xx年年确定的36个区级重点项目,比去年的60个减少了24个,计划当年投资亿元,比去年的亿元增加了亿元。虽然项目个数有所减少,但投资额度和投资质量却有很大提高。待上述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年增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利税亿元,可以拉动gdp增长个百分点。
五是超前谋划,精心运作,重点项目储备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建立了论证策划、立项争跑、资金争取、落地建设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围绕全区“十一五”规划及国家、省、市扶持发展重点,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工作衔接和项目对接,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规划和产业布局。截至目前,中联公司日产6000吨旋窑熟料和水泥制品深加工、联丰焦电余热发电、泉头水泥日产5000吨旋窑熟料、阿尔曼达纺织气流纺、周村水库除险加固、西郊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已相继启动,部分项目立项、资金争取工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项目总量还较小,过亿元大项目还太少,与兄弟区市相比差距不小。我区从xx年到xx年,四年间共投资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160个,完成总投资亿元,而滕州市xx年仅过亿元项目就完成投资亿元;我区四年间投资建设过亿元项目31个,而滕州市xx年一年的过亿元项目就达到45个。
二是建设速度不平衡。今年全区重点项目建设速度和质量总体上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但乡镇(街道)之间的重点项目建设还不平衡。有的项目圈而不建,已经开工两三年,至今仍然面貌依旧,没有进展;有的项目没有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影响了全区的大局;有的项目上报投资额水份太大,经不起推敲。有的乡镇、街道重视程度高,工作力度大,效果非常明显,相继引进了一批大项目,但也有的乡镇东拼西凑重点项目工作没有明显进展。
三是土地“瓶颈”制约问题还没得到较好地解决,许多好项目迟迟不能落地建设。自xx年以来,我区新开工建设项目屈指可数,xx年年安排的重点项目绝大多数为往年续建项目,其主要原因就是解决不了土地制约问题。
四是建设资金短缺。从调查情况看,多数重点项目建设都受到了资金缺乏的制约。部分项目实力不足、自有资金少;有的项目的建设资金依赖银行贷款,贷款不到位,导致项目瘫痪,建设停滞。
五是有的建设项目没有依法履行报批程序。xx年上半年,由国家发改委、xxx、xxx、银监会、xxx、安全监管总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八个部门组织开展的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中我区有20个项目在清理检查之列。今年确定的36个区级重点项目有发改部门批文的仅14个,占重点项目总数的,余下的22个项目尚在办理项目立项手续。这22个重点项目在目前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但是,一旦国家对产业政策进行调整,抬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并进行清理工作,这22个未履行项目报批手续的项目将面临被清理的局面,将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
六是有些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单位能招商却不能安商,进门前热脸相迎、重诺相许,但进门后就淡化服务、不能践诺,客商意见很大。
三、几点建议
一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发展是市中最大的政治,是全区50万人民的强烈愿望,是解决市中区所有问题的关键。事实证明,一个地方没有大项目作支撑,没有一批项目作保证,发展就无从谈起。可以说不抓项目,就是不抓发展,就是死路一条。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在一二三产、工交商贸、科教文卫等各个领域,坚持外资、内资、民资一起上,上争、内聚、外引一起抓,兼收并蓄,多多益善,努力打造宽领域、全方位的发展新格局。
二要强化项目监管措施,努力提高重点项目的质量和数量。一是提升重点项目管理标准。要立足“突出重点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开创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具有相当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是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正确分析形势,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分步、有序地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共建氛围。要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的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手段,多层次、广角度、全方位地推进生态市建设宣传工作,使全市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生态市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市建设,通过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等活动,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把生态市建设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大力营造全民共建生态市的浓郁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生态市建设。市政府要把生态市建设摆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完善生态市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工作,统筹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层层落实生态市建设目标、任务,努力形成市、乡(镇)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机制,不断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把生态市建设纳入目标管理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生态市建设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制和责任追究制,为生态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各相关部门也要把生态市建设的目标要求,纳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组织,精心实施,从部门职能出发,明确各自分工和责任,搞好相互协调和配合,全面完成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
3、科学统筹安排,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要严格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牢牢抓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和产业结构调整、污染防治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近期目标与生态市建设的长远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全面地融合起来,以生态市建设的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生态经济建设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实施园区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大力发展企业内部、园区产业链、区域配套体系等多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增强区域产品配套能力,将生态市的理念落实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之中,逐步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
4、健全保障机制,强化生态市建设能力。市政府要将生态市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国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建设,设立污染防治基金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专项经费,重点保证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的启动。要将生态市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体系,抓紧制定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市建设的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健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严肃处理各类环境违法违纪行为。同时,逐步建立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大企业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生态。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在吸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到**创业发展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地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生态科技合作关系,加强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队伍。
5、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生态市建设水平。要围绕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以科技和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态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安全预测、预警和预报系统,设置污水水质水量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和主要大气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为节约、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提供新的途径。要积极促进生态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完善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生态产业链、环境工程等“绿色技术”体系,提高重点企业和各类园区建设的科技含量,努力实现园区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全面提升我市生态市的建设水平。
总之,生态市建设事关我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事关全市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聚全民之才、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从生态企业、生态园区和生态经济三个层面入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20_生态市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篇3
20xx年11月,市第四次党代会作出了创建生态市的重要决策,20xx年6月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具体的创建思路,同年11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同年12月20日,召开全市生态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标志着我市生态市创建工作正式启动,至今已有3年多的时间。3年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生态市创建工作喜结硕果:成立了市委书记任主任,10多位市级领导任副主任,30家市直及驻张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高规格的领导机构;编制完成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了国家xxx主持的,金鉴明、牛文元等12位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论证委员会的评审;对128个创建单位进行了表彰、授牌,其中生态村91个,绿色学校26所,绿色酒店8家,绿色小区3处。现在生态市创建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为了避免出现“热情一阵子”现象,将生态创建工作持续高效地开展下去,必须力求思路创新、工作创新、措施创新。
生态市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创建目的不够清晰《**生态市建设规划》指导思想:以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强市”的发展理念,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保护生态环境,营造生态社会,加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态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以说创建目的在指导思想中已经得到十分清晰的体现。简而言之就是“文明发展”,“发展”既是创建生态市的目的,又是创建生态市的措施和手段。但在实际创建工作中“发展”的目的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发展”的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创建与“发展”存在脱节现象,就生态抓生态,没有很好地将生态创建与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缺乏后劲,缺乏号召力,缺乏积极性。
创建规划存在缺陷《**生态市建设规划》是指导生态创建的纲领性文件,各创建单位的创建计划(规划)是创建工作的“目”,从目前的规划情况来看,“纲”不够举,“目”没有张。整个规划对软环境(自然环境)保护与建设谈得比较多,对中心工作(经济建设)规划得比较少,比较轴象,130页的篇幅,发展生态产业仅占20页,缺乏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工程中环境整治与建设项目多,生态产业建设项目少,没有突出“文明发展”,特别是针对“发展”规划内容太弱。干任何事情,离开“发展”都是举不起来的。各创建单位,包括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绿色学校等都没有创建规划,创建工作缺乏规划的指导,建成什么样子算什么样子,年终验收时,在各创建单位中进行比较,选出相对较好的进行表彰授牌,没有特色。
创建资源没有整合现在大家普遍感觉到生态创建缺乏资金,之所以存在这种认识,原因就是只把眼光盯在本级财政投入上。建设生态市完全依靠本级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其实生态创建的资金来源是非常多的,关键是看怎么整合,怎么利用。发改部门、扶贫开发部门、水利部门、林业部门、国土部门、xxx门、能源部门、xxx门等都有资金投入。目前,我们没有把这些部门的投入进行有效整合,所以感觉到资金太缺乏,只要把这些部门投入资金的一部分进行整合,集中用于各试范点的创建工作,我们就不会有创建资金匮乏的感觉了。
创建机构十分软弱我们有规格最高的生态创建工作委员会,但具体履行指导、协调创建工作的工作机构太软弱。市生态办仅是市环保局下面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没有编制,没有正式工作人员(目前从**区环保局借调1名工作人员负责生态办工作)。在习惯于上级指导下级的环境里要实现下级(科级)指导上级(处级,市直各创建单位)开展工作是非常困难的。行政级别不对等,指导的效果可想而知。3年多以来,对市直各创建单位的指导工作基本上无法开展。生态创建工作点多面广,千头万绪。没有足够的人员是不可能很好开展的,目前市生态办只有1名临时的工作人员,意味着其工作只能是蜻蜒点水,无法鹭鸶捕鱼扎下去。
创建宣传缺乏阵地要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既要靠扎实开展工作,也要靠经常的宣传造势。目前生态创建宣传工作给人的感觉是冷冷清清、无声无息。埋头搞创建是对的,但抬头搞宣传也不可忽视。“生态创建工作通讯”、“生态创建工作简报”等都是比较好的宣传形式和阵地。可以刊登外地创建经验、本地创建动态、领导重要指示等,通过阵地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可形成比、学、赶、帮的态势。
创建考核没有落实创建工作实施3年多的时间了,只是对生态村、绿色学校、绿学酒店、绿色小区进行了表彰授牌,但对各区、县政府、各创建成员单位创建工作绩效没有进行综合考核评估。现在有种不好的现象,不考核,不排名就不能形成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那么生态创建工作靠什么去推动?轻轻松松搞创建,不搞创建
会更轻松。
措施及建议
明确目的,提高认识党的xx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要将对建设生态市的认识统一到xx大精神上来,建设生态市不是可搞可不搞,而是必须搞,是落实xx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和措施。同时要进一步明确“文明发展”是生态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没有发展的优良环境不是生态市建设的目的,没有优良环境的发展也不是生态市建设的目的。
完善规划不是要对《**生态市建设规划》进行修订,那样做,工作量太大,时间太长,而是各创建单位要制定创建计划(规划),每个创建单位针对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将创建计划可行的单位纳为创建示范单位开展创建工作,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年初各区县报一个创建单位名单,年底去检查验收的做法。
整合创建资源,解决创建资金不足问题将各部门用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生产条件,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部分资金进行整合(先整合部分,然后逐步扩大),集中用于生态示范单位。这项工作刚起步时,会有一定困难,但可以通过部门与创建委签订责任状的形式予以推动,责任状对投入资金的数量进行明确规定,年终进行检查考核。
加强创建机构建设组建副处级的创建工作机构(市生态办),解决3-5名编制。提高行政级别,便于指导、协调各创建成员单位开展创建工作,增加人员编制,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
建设宣传阵地办好《**生态创建通讯》或《**生态创建简报》,至少每两月出一期,长期营造创造工作的浓厚氛围。
完善创建考核年初对各区县政府、市直各成员单位下达非常具体的创建任务,年终进行考核评比,对任务完成好的给予通报表扬,对任务完成差的给予通报批评。
本次调查是一次基于北京手机市场各品牌主推机型的调查。以手机消费者对各款市场主推手机的喜好程度为总指标,以手机的产品质量(简称质量)、手机的产品外观(简称外观)、手机的产品价格(简称价格)以及手机的产品功能(简称功能)4个指标为调查的一级指标,而质量、外观、功能三项一级指标又分为多项二级指标。
经过对上述问卷的分析处理,我们评选出11月份北京手机市场的8款精品手机与4款明星手机,并撰写出11月份北京手机市场调查报告。
手机是一个什么东西?
手机是一个什么东西?这似乎是一个无病呻吟的问题,但本次手机调查的结果(如表一所示)却使得这个问号实实在在地成为一个问题。
对于被众多的俊男靓女所代言的手机而言,似乎没有人怀疑手机已成为时尚生活的一部分,手机厂商们也费尽心机地在外观方面做足文章。就象其他时尚的东西都有追星族一样,各大品牌的手机也都有大量的手机xxxfansxxx。本次调查的结果却对xxx手机是否时尚依然xxx打出了问号。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手机外观的在意程度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高,手机外观的权重只有,在4 大一级指标中名列第四。对于这一多少出人意料之外的调查结果,通过对问卷进行交叉分析即可得到答案:25岁以下的消费者给予外观的权重得分较高,达到,而25岁以上人群对手机外观却不太在意。由此可见,时至今日,当手机已象电话般普及之时,手机已经走过时尚的藩篱,伴随着手机的日渐普及,xxx时尚手机xxx正悄然成为手机市场中的一个细分市场。
在国内市场,价格似乎是市场永远的决定性指标,手机市场也不例外,在大量产品库存的压力下,众多手机厂商都在忙不迭地上演着手机价格的高台跳水。但本次调查显示,手机消费者对价格的关注度其实并不高,在4项指标中,价格的权重只有,名列第三。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有理由对xxx价格决定论xxx打上问号,但也不能据此认为消费者对价格无所谓。通过对本份精品手机的评选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对单纯的手机价格不太在意的表面现象其实是北京手机市场消费者趋于理性,市场趋于成熟的一种表现。从根本意义上讲,价格其实只是一个孤立的指标,离开手机质量、功能以及外观的情况下谈论价格其实没有太大意义。由此可见,在日渐成熟的手机市场,xxx唯价格论xxx将不再有市场。
质量是一个更为永恒和经典的指标,只有质量才是消费者xxx经典xxx的爱。本次调查发现,在4大指标中,质量以的高分遥遥领先,在关于手机质量的二级权重中,待机时间、通话质量与稳定性的权重分别达到、与。对于质量指标的如此看重无疑是北京手机市场趋于成熟的又一力证。细观如今的手机市场,手机不再是身份的象征,也不再是年轻时尚族的专利,手机已浮华褪尽成为一个地道的通讯工具。作为一个通讯工具,手机对于人们最大的意义和价值自然还是用来通话,而与此最为直接的通话质量、稳定性等指标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对手机关注的焦点。
表一、11月份北京地区赛迪手机调查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结果 二级指标结果
质量 待机时间
通话质量
稳定性
价格
外观 造型
色彩
重量
功能 外屏
内屏
短信
我市重点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十五”期间,实施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283项,总投资1951亿元,五年间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98项,竣工投产项目75项。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带动了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_年至20_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年均增长;争取国债资金约24亿元,引进外资亿美元。“十五”末预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3;全部财政收入达到近110亿元,是20_年的3倍;各项经济指标连创新高,电力、交通、民航、市政建设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冶金、建材、煤炭工业、纺织、陶瓷、高新技术产业、汽车等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奠定了全市经济发展基础,带动了新技术、高科技含量产业的发展;生物科技的引入,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为我市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基础;商业、文教、市场、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发展迅速,方便了城镇居民生活,活跃了流通,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重点项目作为全市经济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先后开展了“重点项目攻坚战”、重点项目“35858”工程、“项目年”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推进项目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办法。一是每年年初召开全市重点项目动员大会,确定当年重点项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表彰上年优秀的重点项目;二是市领导直接分包项目。成立“项目年”活动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政委、指挥长,直接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面助推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强化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多次召开重点项目协调调度会、专题会和市领导现场办公会,对于重大项目,抽调专人负责,限期解决,最大限度减少影响阻碍项目建设的`因素。通过分层、分批调度和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先后解决了许多项目在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供水、供电、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大量问题,确保了项目稳步推进。
2、完善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通过不断改进、探索方式,创新方法,健全管理机制,实施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突进措施,我市的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明显加快。例如探索建立了“项目业主代理制”,就是从各级职能部门抽调人员,专门负责帮助项目单位办理有关前期手续,大大缩短了项目前期跑办的时间;再如“项目例会制”,就是定期以重点项目为主题,召开由市领导参加的调度会,协调解决问题;还有“项目公示制”就是将市领导分包项目的进展情况公示于众,接受群众监督,以及考核奖惩和不定期的观摩活动等等。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健全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进展。
3、优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为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制定出台了《__市重点建设项目在建期间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关于在全市开展“行政提速、服务提质”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二是严格执行省有关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实行“直通车”制度,对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业主单位可及时向重点办报告,由市重点办协调解决,必要时可请市有关领导出面协调解决。三是主动出击,扩大招商引资。围绕我市的钢铁、建材、煤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陶瓷、旅游、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等十大产业,发挥现有优势和潜力,积极向外推介,在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实施密集招商的同时,积极开辟山东、内蒙、北京、天津等新的招商合作区域,并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板块招商转变;由单纯政府招商向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招商转变;由大规模集体招商向小团体、专业化招商转变;由单纯走出去招商向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招商转变。同时把我市各类园区建成“低建设成本、低运营成本、高效率服务”平台,吸引外部资金向我市流入。
4、严格考核,重奖激励,充分调动上项目、增投入的积极性。为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各项任务目标按计划完成,每年市委、市政府都要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对重点项目进行综合考核。
开展土地整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的一项重要举措。县国土资源局积极争取项目,狠抓项目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了总结经验,为今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借鉴,4月5月至4月10日,本人带领规划科和土地整理中心工作人员,深入xx镇,采取座谈会等方式对项目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xx县xx镇土地(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是我县十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中的第一个国家重点项目,总建设规模为1982公顷,总投资3048万元,该项目涉及xx镇16个村民委员会。项目于xx年1月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入库,xx年10月资金全部到位。项目于xx年11月6日开工,计划xx年4月30日完工。项目主要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目前,已进入了收尾验收阶段。
二、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一)迅速成立班子,明确职责
为保护项目的顺利实施,县人民政府成立了xx县xx镇基本农田整理领导小组(陆政办发[xx]141号),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主任、县国土资源局局长、xx镇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国土、财政、农业、环保、林业、水务、审计、监察等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项目指挥部在县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局局长任指挥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和xx镇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主要负责指挥、协调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国土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打总体战的管理体制和良好局面。项目实施过程中,省国土资源厅、曲靖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工程建设极为关注和重视,对工程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不辞辛劳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亲自检查过问,实地了解一线情况,听取汇报,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各种困难。项目区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也给予了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持。
(二)强化资金监管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实施与资金的投入息息相关,资金是项目建设的保障。为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严格规范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户管理、单独核算,并订立了详细的资金风险防范方案和措施,配置了专门的财务专职会计、出纳人员,资金的支付和申请实行一支笔审批,严格财经纪律,按工程进度拨款。上述措施,使项目资金得到安全、高效运行,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刀刃上。
(三)阳光操作,严格招投标
资金下达后,县国土资源局做为项目法人,制定了招投标方案该项目共划分为7个标段,工程委托云南国合建设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公开招投标,为使招投标工作公开公平,采用编制工程预算控制价,无标底开标确定施工企业。招标前,县人民政府专门成立了xx县xx镇土地(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招标监督委员会,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还邀请了县纪委、监察、检察、工商等部门的同志参加,招投标工作运作比较规范,公正公平。
(四)搞好宣传发动,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
土地整理建设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参与,因此,宣传发动工作显得十分重要。通过会议、广播、标语、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项目区召开了土地整理专项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动员,层层发动。制作公告牌、召开项目区群众会进行公告。并将施工进度表、施工监理制度、指挥部小组工作制度等上墙公示。
(五)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一是严格工程监理。
在完成招投标工作的同时,项目工程监理委托xx县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配备有固定、持证的监理人员10名常住项目区指挥部,负责对七个标段工程项目的“三控制,一协调”。现场监理工作按《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监理规范》实施,施工进度表、施工监理制度、指挥部小组工作制度等上墙公示。同时当地村组干部积极配合工程质量的监督。
二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要求施工队成立项目经理部,将工程范围、内容、质量要求、施工进度、完成时限、项目负责人、实际安排的施工人数等进行挂牌公示,接受乡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和各级领导的监督。
三是坚持巡视办公,及时解决问题。
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坚持每天现场巡视办公,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使工程质量、进度、资金得到了有效控制,合同约定得到了有效履行,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得到了有效协调。
三、项目实施成效
实践证明,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深受老百姓欢迎、让广大农村群众真正受益的大好事、大实事,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其效应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项目修建田间道路29797米,生产道849米,农沟58424米,农渠2986米,斗沟14343米,田埂828米,闸门300道,涵管1500米,新建(改建)泵站13座。 机耕路、排灌渠密度明显增强,道路通达度和质量快速提高,防洪防涝抗旱能力进一步提升,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环境,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项目区原有耕地均为基本农田,原有耕地形状极不规则,水利和道路设施部分不配套,总体数量少,田间排水不畅,长期受水患威胁,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低,田间道路不畅通,耕作条件差。通过项目建设完善灌溉、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立农田正常的排灌功能,使项目区达到田园化、水利化水平,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现状将得到根本改变,农作物产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增的耕地可以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增加土地供养人数,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项目实施后人均耕地将由原来的公顷增加到公顷,人均耕地增加公顷。项目实施前,人均纯收入为2175元/年,项目实施后,净收益增加万元/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元/年,人均收入将达到元/年。
四、取得经验
在缺乏实践经验、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质量要求严、标准高的情况下,最终按时、按质完成了任务,为积极探索,全面推进并加快我县土地开发整理步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闯出了一条新路子,面向未来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项目符合民意、顺应民心,是深得人民群众拥护的、名符其实的“民心工程”。来源于:
第一,争取各方支持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的关键。
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对促进这项工作至关重要。xx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受到了省、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我县及时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亲临施工现场,协调解决各种问题。项目建设涉及水利、农业等部门,我局十分重视与这些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这些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当地农民对项目建设也经历了从将信将疑到充分理解,从犹豫不决到积极参与的过程。事实证明,取得农民的支持和理解,既要靠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更要用实际行动让农民感受到政府是真心实意为自己办实事、办好事。
第二,因地制宜是项目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及时调整了部分规划设计方案。
第三,抓好财务管理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保证。
在财务管理上,实行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挤占专项资金,从严控制各项支出,在施工中,精打细算,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保证项目不突破预算;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款项,并加强了审计监督。整个项目建设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全程参与项目的实施,有效地防止了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第四,维护农民利益是项目实施的根本出发点。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在马军堡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把维护农民利益放在首位。比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征求农民意见本着方便生产的原则确定出水口,一般一家一个,地块较小的几家合用一个,在平整土地时根据农民意愿,一部分选择了“大平小不平”,最大程度地保护农民利益。
第五,结合新农村建设是项目实施中统筹考虑的重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xx整理项目在实施中注意与当地的村镇规划、农业规划相结合,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不仅增加了耕地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还美化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五、下一步完善措施
(一)开展业务知识培训,统一工作技术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一项新兴的业务,除技术骨干以外的工作人员对业务的了解和需要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在业余时间又很难静下心来学习,虽然在工作中能做到态度端正,虚心请教,但难免有所欠缺。下步我局将开展专题培训,确实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工作积极性。
(二)加大宣传。
在项目得到群众认可的情况下,仍然要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宣传作为首要工作,充分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法制意识、大局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使一线工作干部充分认识到项目利益和目的,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三)招聘当地民工。
在项目施工村组有条件的尽可能招用项目所在地有技术的民工,让农民群众在项目实施时就得到收益,同时也有利于项目工程的管理。
最新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全面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提高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奋力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全面完成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高潮,推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围绕重点项目承接、实施和监管等环节,深入住建、国土、农业、水利、城投公司及部分乡镇和项目业主,全面了解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我县在建重大项目建设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结合我县项目建设实际,形成如下专题报告。
一、在建各类项目建设情况
(一)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情况
-20我县中央投资项目共19个,截止年4月底,两个年度的中央投资项目已开工17个,已有3个项目竣工,未开工项目2个。
(二)自治区层面推进重大项目情况
20_年我县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个,均是预备项目。一是天峨县扶贫生态移民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试点工程一期工程。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征地3400多亩,项目已于3月27日获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已着手开展用地预审、环境评价、规划选址、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前期工作。二是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红水河龙滩翻坝系统工程一期工程。项目业主为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目前项目前期手续已基本完成。
(三)市级层面推进重大项目情况
20_年我县列入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共8个,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3个,续建项目3个,竣工项目1个,前期工作项目1个。
一是新开工项目:分别是xxx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城东路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和第六小学建设项目,一季度共完成投资322万元。其中,两个片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均已于1月份开工建设,目前都在进行基础部分施工;第六小学建设项目现已完成总体规划批复,预计在9月份完成前期工作,正式开工建设。
二是续建项目:分别是龙滩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城区污水管道一期工程、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续建项目,一季度共完成投资80万元。其中,龙滩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完成场坪开挖,正在进行主楼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城区污水管道一期工程正在进行龙滩公司转角至法院段、向阳路印刷厂段的施工,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正在进行桩基部分施工,因受群众强烈阻工已停工,目前我县正在考虑强制性保护施工。
三是竣工项目和预备项目:竣工项目为旺谷新型材料厂方解石加工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200万元,目前已基本完工,正在试行生产;预备项目为县城三桥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的编制和项目立项批复,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
(四)县级重大项目建设情况
20_年我县计划安排投资500万元以上基本建设项目共118个,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亿元。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51个,总投资亿元,20_年计划投资亿元,一季度已经开工建设16个,占年度计划开工任务的,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续建项目13个,总投资亿元,20_年计划投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