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2023-06-18
2023-07-05
2023-06-29
2023-03-19
更新时间:2024-04-17 18:11:3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7-05
2023-06-18
2023-07-05
2023-06-29
2023-03-19
政治改革
关于中国的改革,如果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观点来观照其进程、分析其成败得失,可能会得出差别很大的结论。以前苏联东欧为参照,可以把中国的改革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内部的自我完善和修复;以西方政经制度为参照,可以把中国的改革看作是向世界主流体制的“转型”和“接轨”;以中国传统社会为参照,可以把中国的改革看作是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和反清革命之后现代化进程的继续;如果仅仅从1949年以后的中国式社会主义传统为参照,则可以更简单地把中国的改革归结为向“”之前17年体制的部分回归和在那个基础上的发展。
25年过去,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被归结为一系列的“经济建设成就”。在充分肯定中国的经济改革成就之余,也必须看到,有一些因为不均衡、不公正的改革而带来的变化,其实是大多数中国人不愿意看到或者不乐于承受的,比如农民的相对贫困和农村的绝对破败、道德诚信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教育医疗社保等重大社会目标的退步、地区间差距的加速扩大等等。这些负面效应并非改革的推动者们“有意造成”的,但是他们也应该对因为缺乏预见、解决无方而造成的负面后果的扩大和恶化负责,他们的后继者则有相当的政治义务去解决这些“改革后遗症”。令人不安的还不仅仅是改革的某些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后果。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力合法性及其行为能力、行为方式的最强烈质疑,不是发生在60、70年代的经济衰退过程中,恰恰发生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改革时期。社会分化、阶层对立的格局正在形成,权钱结合的强势群体抢占了权力和财富的高地,弱势群众则受到权力和财富的歧视和排挤,从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民众、权势集团和当局失去了当初对整体改革的广泛共识,结果是一部分人强烈拥护的改革,另一部分人可能无动于衷,还有一部分人难免会激烈反对。这种社会的紧张最终必然会危及到xxx根基和社会稳定。
当然,从经济增长或狭义的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讲,中国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其成功堪与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社会变革相比拟,甚至也让1949年的“革命胜利”及其后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黯然失色。但是,在成功的背后,又有着让民众和当局各自都不愿意接受的诸多负面后果。简单而笼统地评价中国改革的功过成败,不如找出它成功的地方和失败的地方来得重要,不如找出成功的线索和失败的症结来得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探寻中国改革的实质意义。
一、经济改革的成功来自于经济自由的扩展
要完整地分析和叙述中国改革的内容、方式、手段和实质后果,并从中得出对后人有启示意义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不过,有一项结论却可以轻易得出,那就是:无论是“包产到户”、“放权让利”、“承包租赁”、“股份化改制”还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国家权力对微观经济主体和微观经济活动的控制,亦即使从地方政府、企业主体最终到每个人的经济自由权利得到不同程度的扩展。把被国家权力劫持和绑架了的权利释放出国家统制经济的牢笼,这就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意义。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的状况,用xxx的话来讲,对外是“封闭”的、对内是“僵化”的(所以需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其特点是政治上高度中央集权、经济上高度国家垄断,党的主席不仅拥有凌驾于社会和国家之上的一切权力,而且还是所有正确思想的唯一源泉;国家以全民或集体的名义实际控制了全部的经济资源和经济组织,国家占有所有人的全部社会劳动,按政治分类和阶级身份来分配全部劳动成果;任何个人、任何组织除了依附于国家权力以外就无法生存,除了做“组织”上安排的工作不可能再有任何可做之事,除了过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生活不可能有任何真正属于个人的生活,甚至于一个被党否定了的中国人将不再有做人的权利和资格。当然,控制了一个人的生存,也就控制了他的一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的自发改革行为,其推广则演变成为一次高度成功的农村改革,它使家庭取代生产队成为农业的基本作业单位,农业产出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任何政治学或经济学的理论解释都不能忽略农民从国家权力那里取得了人身自由这一事实的重大意义。农村改革最首要的不是农民与土地之间权属关系的变化,也不是农民对其劳动成果的收益分配权的变化,而首先在于国家权力离农民远了,集体对农户的干涉少了,家庭成为基本上自治的生产、生活组织,国家对农民的生产活动和私人领域的生活不再发生强制效力(计划生育例外),农民真正享有了户口管制之下的小圈子里面的人身自由,对于自己的人身和劳动具有了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在农村,正是自由带来了活力。可以预期的是,如果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对乡村政治进行重建,充分的自治和更多的自由将给农村和农民带来更大的活力。然而,解体了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组织并没有被真正解散,随即草草改制为与过去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的体制平行的乡(镇)、行政村和村民小组。这一农村机构改革的败笔,终于将“包产到户”的成果从农户收归基层政府,并渐渐地消蚀尽净。乡镇企业是在市场意识比较强烈和国家经济统制比较薄弱的地带自然、自发地兴起的,并没有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相反,当许多地方政府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政策目标之后,乡镇企业在政府的扶持、规范之下反而开始走下坡路。考察乡镇企业的兴衰,也足以让人深思。
应该看到,农村改革给予农民的自由是非常基本、非常有限的,仅仅是自然人的人身自由而已,农民仍然不是这个国家的平等公民,户口制度和由国家主导的根深蒂固的歧视政策给他们的自由设立了一道身份屏障。在农村人口不可能大幅减少而农业的平均产出不可能大幅提高的前提下,在农民负担愈减愈重、农业收益愈来愈少的情况下,县、乡、村三级组织面临的改革课题,不是对农民如何加强领导、加强管理甚或加强服务的问题,而是如何裁撤机构、减少干扰、与民休息的问题。
与农村的情况相类似,改革以前城市居民长期以来一直被禁锢在“单位”中:必须而且只能为单位工作,从单位获取生活来源,甚至只能从单位获取信息和“正确的思想”。单位可以渗透进城市居民的几乎全部的公共和私人生活领域。比农民幸运的是,城市居民能够从单位获得一定程度的生活保障,这种保障与单位的效益无关而只与单位的行政级别有关,单位依其行政级别的高低向其不同行政级别的成员提供不同强度、不同范围的福利保障。“单位”相当于城市的“人民公社”,所有的单位,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企业事业单位,无论是国营还是集体所有,都是一种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三位一体的国家权力部门,即使是生产单位,其衙门性质也要高过其企业性质。城市里改革开放最早的的弄潮儿是个体户、私营企业家,他们中许多人是“待业青年”、“两劳分子”和其他被开除公职的人。他们是“单位”的弃儿,也因此成为有限开放的小市场里面的自由人。城市的改革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推进,一边是私有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边是公有经济“静悄悄地私有化”。殊途而同归,都是从国家经济权力的包围圈中向外面突围,哪个地方的包围圈比较松懈,哪个地方的城市经济改革就比较到位。
让农民和市民摆脱对公社和单位的人身依附,让民企和洋企摆脱政府的束缚,这正是经济改革的实质涵义。绝对国家权力的松动使农户和民企有了生存空间,这是国家对改革最大、最实质的贡献。与国企延续多年的窘境相对应,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的发展十分迅猛,尽管众多的市场领域仍然不允许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国家在市场准入、行业准入、税赋标准、政府补贴等方面为不同投资主体的企业设定了不平等的权利义务,国有企业明显占有先天优势却绩不如人,其原因只在于国企仍然在强大的国家权力的阴影笼罩之下,国家权力对国企利益上的保护抵消不了对其创造力的束缚。
所以,中国的改革如果说取得了成就,实质在于作为个人、家庭和企业的“经济人”有了最基本的经济自由。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拥有平等的自由,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变为保障所有人都有同等的自由选择机会,仍然是中国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由之路。经济改革如此,政治改革亦复如此,政治改革的主要手段和实质后果,同样也应该是让作为公民(和公民团体)的“政治人”获得充分的公民权利和政治参与的实质自由。
二、中国改革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源于政治改革的迟滞
在苏联东欧发生巨变并陷入暂时性困境之后,出现了一轮对中国改革模式的 “成功经验”自恋自夸、自吹自擂、孤芳自赏、自我表扬的热潮。比较典型的经验总结大概有两项,其一是所谓“渐进改革优于激进改革”,其二是所谓“经济体制改革先于政治体制改革”,这两项“经验”被当作中国之所以保持社会基本稳定、获得经济高速成长,而前苏联和东欧之所以社会剧烈动荡、经济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将这两项所谓“改革经验”贯彻到中国的改革实践中,便助长了“能不改的绝对不改、能慢改的绝不快改、能小改的绝不大改”的保守心态,尤其是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态度,往往强调必须以市场体制成熟、物质条件具备、国民素质提高、社会高度稳定作为真正启动政治改革的前提条件。于是,政治体制改革陷入一个怪圈循环:只有在市场经济成熟、国民素质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上才能有条不紊地展开政治改革的进程,回避或消解政治改革给执政地位带来的风险;而如果没有适当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制度的转型,上述市场经济成熟、国民素质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的预设前提又根本不可能实现。那么,这无异于说,对于既得利益阶层而言,只有政治体制根本不改革,才是最稳定、最安全、最正确的选择。
然而,所谓“渐进”与“激进”,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分界,所谓“政治体制”与宏观的国家经济制度,也具有紧密的内在关系。那么,“渐进必然优于激进”、“经改必须先于政改”的说法,乃是似是而非的有害之论。比如,将东欧公开化、法治化的私有化过程称为“激进改革”,而将中国偷梁换柱、偷天换日的静悄悄的私有化称为“渐进改革”,将前苏联国家公开化的xxx、政治分歧归罪于政治变革,反而将政治高压掩盖起来的社会冲突视之为“稳定”,这样的描述无异于障眼法和自欺欺人的骗术。
将中国政治改革的拖延和迟滞当作“成功经验”,是错误的和荒谬的。当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度过暂时性的政经危机,重新获得稳定、安全和发展之后,我们再来反观中国的改革历史,直面中国目前面临的各种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难题,两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到,正是政治改革的迟缓造成了中国现行体制内外强大的张力,使现行体制的合法性受到严峻的考验,并且加剧了社会分化、利益冲突、阶层对立的形势,许多重大的矛盾和突出的问题不仅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还在继续恶化。
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归结起来,都或多或少与政治改革不到位有直接、间接的关系。一方面,传统体制下的平均主义“优越性”已不复存在,但旧模式的固有毛病还远未根绝;另一方面,我们离成熟的市场体制还相距甚远,但原始、野蛮、权钱勾结的“坏的市场经济”却为祸日深。列举一些对当前中国造成最多困扰的老、大、难问题,从中可以看到它们的共同特性: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与解决的难度,与民主化不足,与不能提供公平、平等的制度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中国的腐败人数之多、腐败行为之广、腐败程度之深、腐败规模之巨,几乎是全世界最严重的。这一深入中国政经制度之骨髓的痼疾,远不是常规的反腐倡廉措施如党纪政纪、撤职枪毙所能解决,更远远不能用“美国也有腐败”和“取得阶段性成果”来自慰了事。
其实,无需任何高深的分析,中国所有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所有久拖不决无法破解的难题,全都指向同一个地方:都多多少少可以归因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迟滞。25年来,凡是中国解决得比较快比较好的问题,几乎都是不涉及现行政治体制变革的问题;凡是必须通过改变现行政治体制才能够获得解决的问题,最终都因为政治改革的缺席而成为老大难问题。中国已经无可回避、无从选择,再不真心实意地解决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市场“开放”仍可扩大规模,但“改革”就确实难以为继。
经过20多年的经济增长,执政当局对于处理经济事务的信心比较大,更养成了以经济手段应对其它一切事务的习惯。不错,20多年的经济成长堪称“中国奇迹”,撇开水分和泡沫不说,中国经济仍然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中国面对的主要问题。以为这样的发展可以用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民主建设问题、人权和法治问题,以为发展出来的“中产阶级”必然在政治舞台上闪亮登场,以为经济改革必然会为政治改革创造条件并自动导引出政治改革,以为因赚钱而提高了的“国民素质”和改变了的“国情”就能适应将来的新型政治体制,大约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在制度的改造面前,经济发展这个“硬道理”还“硬”得起来吗?
三、政治改革在中国是如何进入“休眠”状态的?
1978年以来,政治改革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实际上,中国20多年的改革历程,从起点看,政治改革曾经是先于经济改革和引发经济改革的,可惜这个逻辑顺序已经被有意识地遗忘了。首先有了对““””体制的批判、有了对xxx和““””的重新评价、有了对“冤假错案”的逐步平反、有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有了对左倾势力的组织清理,才使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层政治以及中央与地方权力运作的规则发生了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大的改变。xxx体制是后毛体制的延续,而邓、胡体制则对xxx体制实施了相当程度的改革,其后才有了经济改革的正式启动。指出这一点,是为了再次批驳那种必须先经济改革然后才能慢慢政治改革的观点,也否定那种苏联东欧先政改后经改所以“失败”、而中国只经改不政改反而“成功”的幼稚论调。如果没有xxx、xxx对毛、华体制加以政治改造在先,断不会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改革在后。1976至1979年的政治变局,不也是一次有点激进意味的政治改革吗?但是这种政治改革在引导出经济改革后就从此止步不前了。
此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政治改革一直处于一个理论和实践的灰色地带:谁也不明确地反对政治改革,但改哪里、如何改、何时改、改到什么地步、改向什么目标,则从未明确过。中国的经济改革有一个大致的标准,就是所谓的“猫论”:生产上去了,产品丰富了,收入多了,利润大了,即使有意无意地闯了旧体制和意识形态的禁区,也是好的,至多也无大过。而在政治改革方面,却至今也没有一个类似“猫论”那样的可操作的判别标准,所以情形也就大不相同,凡是热心政治改革的人总遭人疑忌,凡是主张政治改革的领导人总不免以“犯错误”而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xxx在1986年9月会见日本政治家竹入义胜时回忆说:“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但他又说:“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现在还在讨论。”邓的话表明,一方面,政治制度必须改,这是改革之初早就确定了的;但另一方面,政治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始终模糊不清。xxx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改革划定了边界约束条件。他不是告诉别人哪些地方能改,而是警告人们哪些地方绝对不能改。
80年代是xxx斟酌酝酿、反复权衡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期,党内外都对政治改革的开展抱有强烈的期望。1980年底,xxx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主要内容是克服官僚主义、反对家长制,实行权力分散和集体领导,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党内民主,并且提出了党政分开、党不代政的改革思维。1982年,xxx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被他称为“极其重要的原则”。同年通过的新宪法中设立了国家的中央xxx,这甚至暗示了军队国家化的制度改革方向。到了80年代中期,“领导制度改革”的提法演变为“政治体制改革”,“对话”、“透明度”、“公开性”这些词语也渐渐被搬上了台面。然而,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原来拟议中的许多政改设想都进入了“休眠”状态。
上世纪初的清末新政原本是要建立君主立宪体制,但结果却是从所谓“改官制”入手以拖延立宪,最后招来革命而终。历史惊人的相似,20世纪后期开始的政治改革,真正大刀阔斧有动作的,也还是围绕官制的所谓“机构改革”,各级党、政府、军队、国家机关都搞了若干次有声有色的机构调整,增减一些官衔,更换一批名称,合并一批机构,至少每届政府都惯性地进行一次以减员增效为目标的“xxx机构改革”,雷大雨小,最终还是以机构扩张、人员膨胀而结束。除此之外,20多年来真实的政治改革成果实在寥寥,连“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差额选举这样简单的事情也还没有真正做到。
四、中国的难题:政改突破口在哪里?
政治改革是权利与权力的较量,而中国政改的困境是只能“以权力改革权力”。权势阶层作为一个整体,是中国唯一可以迅速有效地动员起来的有组织力量,政治改革如果得不到他们的支持,便只能走向革命或动乱。但他们同时又是政改的最大延宕力量,名为“公仆”实为主人的权势人物和党xxx力部门既在履行着xxx的职能,同时也在经营和维护其个人与团体的独特利益。他们是一股强大的力量,现行制度使他们成为掌控最多公共权力、支配最多社会资源、占有最多社会财富、享受最多社会保障的既得利益群体。由于他们的独特地位,使他们有能力挫败任何损害他们利益的政治改革。例如,高级官员的差额选举从程序上、操作上极易实行,之所以不能推行的原因无非是霸着权位的官员不敢面对选票的考验,而他们却掌握着足以阻挠选举改革的权力和资源。不能指望上述人士成为政治改革的推动力量,除非有足够大的民间压力和国际压力,除非迫不得已。这是中国政治改革必须面对的难题。
许多年来,热心政改的人们一直在寻找所谓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关于“政改”突破口的议题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试图从理论上探索出一个政治改革的逻辑上的起点;其二,是试图从制度的堡垒上找到一个易攻难守的薄弱之处。前者是理论派,着力于制定出政治改革的逻辑步骤。他们找寻突破口的方法是沙盘推演式的:要想到达制高点A,就必须先攻占阵地B,要想攻占B,必须先实现目标C、拥有条件D、配备装备E等等,这种推演的结论大致是悲观的。后者是实践派,着眼于既要政改,又不要让被改的人太难受,他们找突破口的方法是偷袭式的或“捏软柿子”式的。即选择一个改革阻力最小、改革呼声最大、改革受益者最多、改革受损人的反抗能力最小、改革成功率最高的地方入手。二者的共同点是,相信突破口是存在的,有这么一项初始的改革作起点,就可以将制度的堡垒一举爆破,让政改的进程不可逆转。
曾经有人相信,由村民委员会选举到居民委员会选举的“基层民主”方式就是这样的一个突破口,理由是这项改革的阻力很小。以村主任的官帽之小、油水之薄,权势集团是可以把这点利益牺牲出去的。但村长充其量是村里的“二把手”,上面还有党支书罩着,村外边有乡镇政府盯着;民选的村委会与上级的乡镇政府和同级的党支部并没有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而是百分之百地被上级的乡镇政府和同级的党支部领导着。如此选举出来的村委会,哪怕选举过程再民主,又如何能实现村民自治的政治目标?
政务公开、新闻自由也曾经被认为是政改的突破口。20多年来知识界争取思想自由、创作自由、学术自由、新闻自由的呼声不断,对公权机关增加公开性、透明度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对于知情权和言论权的要求,是几代知识分子和民众普遍的心声。思想权、言论权是行使其他一切政治权利的必要基础,以开放言论权为突破口的政治改革设想是符合实践逻辑的。然而,因为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对旧体制下的贪官污吏、恶法乱令具有直接的杀伤力,所以,开放言论的要求必然受到各方面最强大的阻力,在可预见的将来,“政治正确”的紧箍咒仍将牢牢地套在媒体的头上,这个突破将异常艰难。
也有人认为,修改宪法、改革人大是最恰当的政改突破口。宪法“至高无上”,xxx是“最高权力机关”,以宪法和人大为突破口的政治改革思路,自然与中国改革的宪政方向相合。但是,这种改革思路必须以中国的现行宪法和xxx真正“名实相符”为前提,如果宪法并非至高无上,人大并未掌握最高权力,那么,仅仅是宪法的文字修改和人大的形式变革,也是意义有限的。一个矛盾含混的宪法文本、一个违宪不究的宪法体制、一个大权旁落的权力机关,本不足以对之寄托政治改革的宏大愿望。
还有人认为党内民主是政治改革最现实可行的突破口。理由是:在现行体制下,所有的组织、所有的机构,全都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解释执行机构,所以,如果让xxx党内的6,600万公民“先民主起来”,也便等于人大、政府、政协和全社会都有了小规模的民主。但是,党内民主不仅与党的“民主集中制”固有传统相左,也必将彻底改变xxx有史以来形成的组织规则,党内民主的难度与中国社会的民主化难题的难度相比,或者相等,或者更大。
为了减轻权势集团对政治改革的担忧,减少政改实践的困难,有人设计了“政改试点”方案。中国的经济改革曾经走过这样一条路,即从某个省市县开始一项改革的试点,或从某个具体的经济主体类型开始一项改革试验,根据试点的成效再决定下一步的改革走向,比如经济特区。那么,可否以“政治特区”的方式实现以点到面的政改突破?可否以地方试点的办法开辟政治改革的前进之路?一般而言,纯粹的地方政治改革试点是意义不大的,除非首先给予那个“政治特区”以真正充分的自治权,不然,如果这个试点地区处于上级党xxx力的层层包围之中,这样的试点也就没有什么意义,除了做秀,自然也绝无成功的可能性。
在简要分析了上述各种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之后,看到了政改突破之困难,我们难免悲观。其实也不尽然,只要是真正的政治改革项目,无论从哪里开始、走什么路线,全都有可能成为政治改革的突破口,全都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真改和假改的选择,比从哪里改起的选择要更加重要。而所谓真改,在于是不是真正认同平等、自由、人权、法治的价值观,是否认同宪政民主的制度方向。以这个标准来看,笔者认为:真正的政改必然是全面的政改,党的政治功能、党政军之间的关系,是必须加以彻底改革的。只有从大处着眼,才能从小处着手。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首先针对真正的大权力,必须将真正的大权和实权交给人民去选择、监督,而不是在没有实权、只有小权的地方兜圈子。这是判断中国是否有实质性政治体制改革的标准。
在今日之中国,恐怕没有多少人真正相信,政治体制永远无需改革。政治体制变革或早或晚会成为中国无可回避的结果,而其突破点大约就在“逃避政改”的“中国模式”难以为继之时。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意义。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理解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会算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掌握,能辨别具体济济活动中需纳哪些税,增加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的理解,认识到依法纳税的必要性;通过对具体税种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了解认识到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难点
税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后习题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偷漏现象很严重,如何实现征管工作任务艰巨。针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对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提高学生整合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加深对文化相关问题的理解。
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感,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新课
如果说第六课第一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从动态角度跨越千年,展现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激励青年学生再创新辉煌,那么本框则主要从静态视角呈现中华文化的厚重。
视频展示:满江《中华颂》,请学生认真欣赏歌曲,抢答里面涉及了多少中华文化?
(二)第二环节:活动探究 (三个活动,探究三目内容)推进新课
设置现场招聘会:招收国际高级旅游顾问若干名
条件——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凭,身心健康,无不良嗜好,责任心上进心强。
待遇——月底薪5000,福利加提成至少3000,且无上限。
过三关斩六将:第一关:眼力———鉴宝
第二关:脑力———才思敏捷
第三关:实战演练(共50分)
第一关:眼力———鉴宝
活动要求:应聘小组合作探究对应号码的“珍宝”,然后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对此宝物名称、特点和价值的了解情况。要求简明扼要,发言时间不超过一分钟。(总分40分)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有些现象是很难分类的,比如旁听一次听证会。因为听证会分为:价格听证会、立法听证会等。有的涉及经济也有的涉及政治,甚至还有的与文化有关。那么文化与经济、政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提出本堂课要探讨的问题。
新课讲授
探究活动一: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1893年,郑观应最早提出了在中国举办世博会的设想。1910年,南阳劝业会召开时,更有人提出中国应在不久的将来举办“全球大博览会”。然而对于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而言,这些设想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材料二、20_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型世界博览会,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举办世博会,对中国而言,可谓“百年梦圆”。
思考:为什么百年前只能是梦想?为什么百年后梦想成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1)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想一想:经济发展了,文化也会随之发展?
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1、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非亦步亦趋;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的的独立性;
探究活动二: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世博会不仅是一次展示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特色的盛会,其背后更是一场“暗潮涌动”的经济盛宴。据专家估算,上海世博“产出影响”亿元、“增量消费”亿元其经济产出效益抵得上3个北京奥运会。
材料二、世博会还是一个外交盛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平台。“和谐世界,从邻开始”。我们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大力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思考: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A、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B、不同性质的文化影响也应具体分析。先进、健康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
探究活动三: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课题:征税和纳税
课时:一课时
课型:授新课
授课人:第七组
时间:
课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作用;违反税法的几种表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能力目标: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辨别比较的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全面的观点分析理解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通过理解各种违法税收的行为的特征,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识。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
直观演示法
活动探究法
集体讨论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2、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作用;
3、违反税法的几种表现;
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学习了财政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今年国家发生很多灾难,如甘肃的旱灾,今年夏天的洪涝灾害,在发生这些灾难的时候,国家正是通过财政拨款才得以缓解灾情,大家知道我国的财政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回答得都很正确,财政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税收,20xx年我国税收收入超过三万亿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八课第二框《征税与纳税》
教师:接下来,请大家观察一幅漫画(展示漫画:偷税),有人说“偷税偷的是大家的钱,小贼偷的是一个人的钱”,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略。
教师点拨: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每个人都和税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见税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和理解税收呢?大家能从字义上说出什么是“税”吗?
教师:在汉语中,“税”字是由“禾”和“兑”两字组成,“禾”指农产品,“兑”有送达的意思。英文中的“税”字“tax”,意指为公共目的向政府支付货币。从字义上我们可以归纳出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政治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既包括:
多媒体展示:字义:包括税和税的征收
本质: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实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主体:是国家
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非经济权力
依据:是法律
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
过渡:接下来,同学们来思考一下税收有哪些特征。
教师:税收第一个特征是强制性。
板书:强制性
教师: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列宁: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这句名言指出了税收的什么特征?
学生:无偿性。
板书:无偿性
教师:无偿性是指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单个纳税人也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之外提出来任何利益要求和回报,税收不是商品交易,无须遵守等价交换原则。
教师: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变更。这句话体现了税收的什么特征呢?
学生:固定性。
板书:固定性
教师:税收具有三大特征,即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统一于税法;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的强制性和无偿性要求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
多媒体展示三者的关系。
教师:请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某县为吸引外商投资,宣布凡来本地投资的企业均可免征三年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这种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答案:不妥当。县政府无权决定税收减免。这样做,既违反税收强制性,也违反固定性。
教师:税收又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个税种都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根据征税对象划分我国的税收可以划分为多少大类?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税收的种类
学生: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多媒体展示出各个类别的税收的征税对象和包括的主要税种。
教师:其中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请大家看下列图表,依据图标的提示,对增值税进行自主学习。
多媒体展示征税对象、纳税人、基本税率、计税方式、作用的图表。
答案:征税对象:在我国境内;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基本税率:17%;计税方法: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教师:下面请大家看一下多媒体上的题目,计算出服装厂应该缴纳的增值税。
多媒体展示题目:
某服装厂应付款项总计9945元,其中,布料的销售价为8500元。纺织厂销售这批布料应缴纳的增殖税为1445元这笔增殖税由纺织厂上缴国家,并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发票上明示。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百货商场,服装的销售价为15000元
请问服装厂应交纳的增殖税是多少?
答案:应缴纳(1500×17%)–1445=1105元
教师:说完了增值税,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个人所得税了,请大家阅读多媒体上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见《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第265页。
学生:
教师:在点评学生的回答后),由此,我们对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税率有了深刻的把握,这里我们再总结一下。
学生:①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②纳税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
教师:(进行点评后通过多多媒体展示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请大家根据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计算出多媒体上所展示题目中厂长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多媒体展示:某乡镇企业厂长月薪1600元,他带领职工奋力拼搏使工厂扭亏为盈,为该乡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乡政府决定奖励他8万元。
请问:该厂长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请同学起来回答,并做点评。
多媒体展示计算方法。
教师:大家从计算方法上以及刚才所展示的国家上调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能归纳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教师:回答得很正确,那为什么要实行这种税率呢?
学生: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税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个人所得税国家财政的重要的来源,也是调整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多媒体展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和特点。
过渡: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我们基本上了解了国家主要通过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取得税收,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也就是我们的税收取之于民。国家的税收又为谁服务呢?结合之前的动画,和这些画面,我们可以得出税收用之于谁?(民)。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依法纳税。
板书:(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师:展示教材插图及设置问题情景: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张大爷的行为?
学生:
教师:(点评学生的观点后)张大爷的行为是积极纳税的行为,在我值得我们去学习。
板书:
1、税收同国家、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要依法诚信纳税。
设疑:有人认为“自己一不偷,二不抢,得来的钱合理合法,政府凭什么从我手里拿走一部分?请结合课本内容和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
教师:利国利民。再设疑:为什么利民?请大家结合自己体验分析。
教师: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多媒体展示:“关于公民纳税意识的社会调查”问卷及图表结果。
教师:从调查结果看到了什么问题?教师归纳:一是自觉纳税意识不强,二是监督意识不强。请大家自读P86-87,举例分析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它们有何区别?应受什么处罚?
板书:
2、违反税法的表现和处理
教师:请大家抓关键词,理解并分辨偷税、骗税、抗税、欠税。下面,我们用小组对抗赛的形式,帮助大家加深对偷税、骗税、抗税、欠税的认识,增加自觉纳税的意识。附:对抗赛规则:
1、根据课前的分组情况,每组选一位同学进行抢答,待老师讲完题目,说“开始抢答”之后争夺抢答权。
2、由获得抢答权一方判断题目的内容属于哪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并揭示判断的理由。
3.答对加分,答错不得分,由其他组同学补答对抗赛题目:
1、20xx年12月,税务机关发现西宁三兰制衣有限公司与深圳市鄂尔多斯实业有限公司和浙江省金华市进出口公司存在互相勾结,利用虚xxx骗取出口退税的重大嫌疑。这起案件属于_________行为。
知识目标:
知道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如何带领村(居)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
能力目标:
学会理论知识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能力,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如何带领村(居)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
教学难点
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如何带领村(居)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
教学方法
谈话、讨论与讲授法相结合
教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情景导入,以年代表注解的方式,勾勒了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法制化进程,以具体菜市场的事例引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在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一、 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1、在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
通过学生自主讨论的形式,由学生自由发言:你所在的地区,你对村民自治或居民自治的认识。
学生发言讨论,教师总结点评。
教师指出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