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2023-06-18
2023-07-05
2023-06-29
2023-03-19
更新时间:2024-05-11 14:00:5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7-05
2023-06-18
2023-07-05
2023-06-29
2023-03-19
1、实施品牌战略,继续推进盘锦大米精品工程建设今年以来,我们以盘锦大米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为契机,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在省内外扩大和增加盘锦大米销售网络和精品专卖店,截止到目前,已新增大米销售点15家,精品专卖店7家。据不完全统计,现已销售精品大米20万吨以上。已实现了盘锦大米优质优价,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奠定了基础。同时,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协调在全国内继续加强“盘锦大米”打假工作力度,全力维护“盘锦大米”品牌形象。
2、加强依法行政,强化粮食市场监管
今年四月份市政府批准我局成立粮食监督检查大队。我们以此为契机,加强了对全市粮食市场流通秩序监管力度,对企业执行粮食收购政策,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粮食质量标准等进行全面检查。通过检查既有效地维护了全市粮食市场秩序,保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又发现了诸如企业品牌杂乱、竞争无序等现象。
3、积极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户科学储粮工作主要是解决农户传统落后储粮方式造成的虫吃鼠咬、霉变,导致粮食严重损耗,影响粮食品质问题。工程自三月份开工,九月份完工,完成了5000个建设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50万,省级配套225万元,市县配套225万元,农民自筹600万元)。使5000户农户直接感受到了国家的好政策、好项目,对农民增收,保证粮食安全,实现节能减排,改善村容村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20__年工作安排
1、加快稻米精品工程建设,促进全市农民增收和粮食企业增效
要充分利用盘锦大米有限资源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从良种培育推广、技术服务、收购储备、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物流运输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加大运作力度,让好米卖上好价,确保盘锦大米精品进入高端市场总量达30万吨以上。
2、整合盘锦大米品牌,提升盘锦大米的信誉度加大盘锦大米品牌整合力度,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增强核心竞争力,发挥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设施优势、技术优势、物流优势、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走集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物流为一体的粮食流通产业化发展之路,加盟企业统一使用“盘锦大米”一个大品牌,其他合法注册品牌均在其统领下加以保护。同时强化行业管理,规范使用商标,从而提升盘锦大米信誉度。
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自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快速推进。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艺术设计已经成为继计算机学科之后第二大规模的重要学科,相关院校多达1300余所,全年在校生高达120万余人。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过去实行的师徒承传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极大的挑战与考验。因此,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中国整体设计水平与全民审美能力。
开展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我们必须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培养目标影响着培养模式的执行,良好的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完善。结合国外艺术设计教育先进思想与中国特色国情,笔者将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注重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和顺应社会需求的专才,注重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注重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设计师,为各省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模式必将紧紧围绕该定位展开改革与探索。
一、实行两段式教学改革,倡导“厚基础,宽口径”,实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重大突破
适应高等美术院校扩招后所面临的新形势,中国美术学院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全新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宽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从年级制向两段式教学机制转变,从传统的导师制向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转变,建立宽而厚的基础教学,与特而专的工作室训练相结合。
所谓两段式教学,即学生在一年级阶段实施基础课教学,在二年级以后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或专业方向教学。两段式教学是中国美术学院教学改革的产物,是中国美术学院办学的一大特色,符合国际艺术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中国美术学院自20_年成立设计基础部(由于系部调整,现更名为专业基础教学部设计分部)以来,集中了艺术设计基础教学资源,模糊了一年级学生的专业界限,淡化了各门专业的界限和技能,在全面梳理艺术设计各专业现有课程和共有知识点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多元、多维、多向的设计基础教学体系,该体系包含设计基础理论教学、造型基础教学、设计基础教学三大教学模块,为实现一年级学生从“自然人”到“设计人”的过渡做积极准备。
在集中教学资源、一年级学生生源的基础教学过程中,采用主讲教师大课制、任课教师小班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既保证了授课质量和标准的统一,又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既统一又多样,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教师通过基础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一年级学习时间内,不仅学会设计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用设计思维去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不仅注重知识的接受和积累,更注重知识的合理运用和创造性发挥。
二、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改革,倡导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提前接轨
“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在欧洲的设计艺术院校“工作室制”教学中非常注重与实践项目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学生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室。在中国,受中国学生人数多、“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具备教师资格与实验师资格)参差不齐、教学模式单一等条件限制,我们的工作室承担了教学、科研、实践的重要任务,关于学生技术方面的学习主要在实验室由实验师指导完成。
工作室主要以现有师资队伍为依托(学科带头人负责整体工作,老、中、青教师传帮带),以新时期社会对艺术设计的需求为引领,通过对研究方向的整合、梳理,成立若干平行并举的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有一定的研究方向的定位,不同工作室根据不同定位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并承接相关的社会实践课题。学生通过一年的基础教学,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及社会的需求,选择进入不同的工作室进行学习,实现工作室与学生有机的双向选择。在工作室教学中,课题制教学特点显著,导师根据承接的课题开展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专业教学,导师将与该课题相关的知识核块、知识点与能力培养设计成统一的训练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主动掌握与应用各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按照重思维、重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思路,强调教与学的互动,教学相长。不同工作室在编制上虽然互相独立、互不影响,但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面对庞大的社会课题,不同工作室应团结协作,共同应对解决。
工作室制的建立与执行,有利于各工作室教师团队对本研究方向开展深入的探索、剖析,以带动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缩小艺术设计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工作室制有利于提升学生研究水平与实践能力,摆脱了以往不同研究方向同一教学体系的局面,教学内容、体系不再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罗列,而是更有针对性、启发性、研究性。同时,工作室往往承接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课题与项目,学生可以在艺术设计的实战历练中提升实践能力,摆脱以往只会“纸上谈兵”的被动、落伍局面,让学生想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以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高标准的需求,提高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三、实行实验教学改革,倡导“艺术与技术并举”,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艺术设计从本源上来说,旨在解决“造物”问题,在培养学生全新设计观念的同时,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来实现“造物”的根本目的。在计划经济时代,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拥有的实验教学资源十分匮乏,设计理念与作品的实现主要通过传统的手工艺和校企结盟来实现,实验教学条件有限,实验教学所占份额有限。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原有格局被打破,全新格局在逐渐形成,艺术设计的实验教学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实验设备的高科技含量和使用率越来越高,艺术设计与高科技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满足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和高端科研的需求,实验教学的重点在于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课内外结合,实验教学大纲体现教学指导思想,与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紧密结合。在实验教学体系上,可分为三个层次:(1)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实验教学。艺术设计从来不是纯理论性质的学科,而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大亮点。(2)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该些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是相对纯实验的课程培训,当然,其中也不乏创新设计以及理论知识讲授的成分。(3)开放性实验。实验教学也为学生参加专业展览、专业比赛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实验的空间。
现今的艺术设计实验教学已非单纯的技能培训或实践操作,更多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传统与时尚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艺术设计实验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国际性。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对教师队伍提出了要求与挑战,而现今教师队伍中“双师型”人才却相对缺乏。“双师型”一词最早提出在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国家教委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之中,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虽各有不同,但从标准上来看,“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教师系列职称和本专业的相应技能、技术应用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艺术设计教育由规模扩展到内涵发展的今天,“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必将推动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以上是笔者对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观察,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度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必将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为中国培养更多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编.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_.[2]袁熙?.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史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_.[3]李钢.现代设计工作室制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_(2).[4]蒋剑平.试论艺术设计专业从传统教育模式向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转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_年第f12期.[5]严长远.浅谈“双师型”教师的内涵[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_(1).[6]孙百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_(6).[7]王晓芬.两段式教学改革与一年级学生思政工作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刊,20_年12月.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轩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