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0
2023-06-13
2023-06-13
2023-06-13
2023-04-04
更新时间:2024-02-02 21:05:5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10
2023-06-13
2023-06-13
2023-06-13
2023-04-04
打倒了一个贪官,这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然而,当地却有很多人力挺副检察长穆新成,仅仅是因为他的贪污款中有一部分用于公益事业。
乍一看,穆的做法确实勉强可算得上是半个好人,虽然受贿,但他做“慈善”。实在也算的上是贪官中的极品
但是,在我看来,与其说穆是一个良心未泯的人,倒不如说是那本不属于自己的钱给自己弄个好名声。要说的难听点,叫“又当x子又立牌坊”这样的一个人却能得到当地相当一部分人的称赞,这是为什么?
中国呼唤法治社会也有一阵子了,为什么仍然无法真正建立呢?穆新成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抛开幕的道德问题不谈,也不管穆受贿是否是为了当地人民,穆收受巨额贿赂的客观事实确实存在的。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受贿判刑,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当地一些人看来,只是因为穆的“良心”尚未泯灭,不仅受贿之事可以容忍,还“得竖拇指”。
我对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人背后的社会环境无话可说。就算穆受贿是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就算他良心发现到拿赃款做公益,在道德和法律面前,你选择什么?
不错,道德很美丽,道德也更让人引起共鸣,比起冷冰冰的法律起来,道德也更容易让人接受。但当道德与法律冲突时每个人都应该力挺法律。因为只有法律才是社会唯一可精确量度的准绳,只有法律才能维持社会最基本的运行。
然而,一些人在做出现实选择时却被道德吸引拒绝道德绑架作文议论文作文
于是有了力挺穆的人。如果仅仅是因为穆所做的那些“善事”,就网开一面,让道德绑架法律的话,那就将是一个穆新成落马而千千万万个穆新成将会屹立于中国的政府部门。此先例一开,葬送的将是政府的公信力,法律的尊严以及中国法制建设的前途。
鲁迅曾在《未有天才之前》中提到,在未有天才之前,应有产生天才的国民。
现在我想说,在拥有法制社会之前,应有容纳他成长的社会环境,而不是让道德等绑架了法律。
大家好!
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掀起这次“道德讲堂”活动的高潮,其主题非常明显:道德力量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国已飞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经济建设的同时,精神生活却显得有些贫乏,诚信信仰缺失。
建设“道德讲堂”就是要适应社会的新形势,搭建思想道德的新平台,把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诚信友爱的出色品格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一个人的意识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决定什么样的行动,所以提高思想意识水平、提升自身的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传播正能量、奠定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纵观整个社会,进步光明是主流,但不和谐的现象却仿佛显得越来越多,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了;老人晕倒在路上也没人敢扶了;为人师表的校长竟然领小学生开房了;一个郭美美炫富差点毁了整个中国红十字会;“我爸是李刚”的狂言都喊到国外去了;一个将军和歌唱家培养出来的据说曾被称为“根正苗红、前途无量的天才”的儿子都沦为阶下囚了……据国家有关统计,国土系统已经成为腐败的高发领域。
大家可能要问:现在这个社会是怎么了?仿佛真的让人“三观毁灭”!国外就有人抨击说中国人缺乏信仰。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我认为不!我国有三千多年的佛学、以及土生土长的道教,更有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和博大精深的国学精粹,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怎么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了呢?我们缺乏的不是道德与精神,而是需要积极地宣传与信仰,在这种时期,中央文明办发起“道德讲堂”活动显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社会由人组成,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先提高每个人的素质,先学会实实在在做人!才能学会踏踏实实做事!
谈到怎么做人,古今中外有无数的名人给了我们无数的教诲。今天,请允许我介绍一位国学大师,那就是南怀瑾先生。
南怀瑾,1918年生于浙江,20xx年去世,是两岸的中国当代国学大师之一,在国学、儒释道四个领域均居极高的造诣!温家宝总理曾评价说:“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令人景仰,切盼先生学术事业在中华大地继续传承。”
南怀瑾大师的一段人生参悟总结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状态和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我觉得作为一个精通儒释道三家精髓的国学大师的这段人生感悟,能告诉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深刻哲理!对于我们做一个合格文明的社会公民、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都具有很系统的指导意义。这也是与建设“道德讲堂”的根本目的是一脉相承的!
目前我国已进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以先进的道德理念来巩固人们的思想基础。建设“道德讲堂”就是要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这种形式,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国民的文明素质,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爱岗敬业,扎实、高效的开展各项国土资源本职工作,比学习、比形象、比服务、比廉洁,推动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最后,请让我们再读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人生参悟与大家共勉:“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谢谢大家!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三2班的学生。今天我所要演讲的题目是《告别陋习,爱校如家》。
此时此刻,当我们环顾四周,美丽的环境,美丽的家,舒适的草坪,楚楚动人的鲜花,在校园内随处可见,春风吹拂,一阵微风带着阵阵花香顺着脸颊轻轻拂过,好 柔,好软,好清爽,好亲切啊!此时的你——意气风发,洋溢着青春的脸庞上或许已多出了一丝幸福感,那是只属于我们灵中人的骄傲和自豪。
正如我们的校歌中所唱到的那样“美哉!灵中”,学校为我们创造了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每一个人都从心底深深地感谢她,爱校如家就是我们爱的回报。
爱校如家并不仅仅表现为壮丽的口号和伟大的作为,无微不至地默默关怀更让人感动。
保护校园环境就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我们自身还有很多陋习需要摒弃:如,有的人图省事方便,乱扔纸屑、包装袋、矿泉水瓶,乱倒垃 圾,有的人随地吐痰、吐口香糖,或是把消火栓的字变成肖人栓,或是在洁白的墙壁上留下“足迹”。这些都成为校园中不和谐的音符,我们要向这些不文明的行为 告别。尤其在今天,我们提倡“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日子里,我们真的有必要再三思——我们这些的所作所为与我们追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 会公民身份相符合吗?我们真正爱我们的家吗?
其实,我们无需为学校做出不平凡的大事,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足以体现你对这个家的爱。
爱是弯一下腰捡起身边的一张废纸,是拿起抹布擦掉墙上的污迹,是涂掉课桌椅上乱涂乱画的印记,是拿起扫帚扫去操场上的灰尘,爱是对校园一草一木的珍惜。
当然,这仅仅是爱校如家的一部分,当我们走出学校,我们仿佛化身成一张张灵中的“名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全社会展示着灵中的风貌。也许,你不经意间的一个不文明的举动,会使人们失去对灵中的美好印象。
因此,作为在社会上享有美誉的“灵中人”我们更应该举止文明,谈吐优雅,规范自己的行为,注重自身的精神风貌,为我们共同的家树立起健康向上的形象。
一盏盏即将点亮的路灯,一株株幽香袭人的杜鹃,全在夜幕的笼罩下,像是孕育着明日希望的神圣的家。安静,祥和,温馨,舒适。我想说:“今天我们因您而骄傲,明天您会因我们而自豪!我们爱你,这个美丽的校园,这个美丽的家!”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我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我就是如此。”我想这也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其实每个民族都会有智者,会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间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诉给他的每一个人。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样样才能活得更好,更长久,如何才能不被别人,被自我灭亡。而老子便是这样貌的一位智者。
老子将一切归咎于“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能够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于是我们后人再次基础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可是老子又说了“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意思就是说道是不能用语言所说出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生万物,可是“道”亦为虚幻。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这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必须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能够理解理解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梦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无善恶贵贱,人与人本无争斗之意,天地万物本和谐融洽。但由于世人皆需追逐自我所需,觅求自我生存发展之本,于是不断于天地之间人世之中苦心经营、算计不已,一切仁义与邪恶也相反而成。天地本无成人与害人之心,但却造就人际错综复杂,世间本无圣人之现,但却成就社会等级。一切本自然,但却一切又进入繁杂之社会,天地万物、圣人百姓本自然相处,无私无公、无善无恶;却人与人终究摆脱不了关系往来,免不了融于社会,所以一切纷争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愿,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种种皆需要人自我内省不已,都需要自我能够达物达人进而才能达己。
当然每本书都有瑕疵,《道德经》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于过于虚幻,有种避世的消极状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种消极状态断然是不行的。可是只要我们采撷其长,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读罢此书,掩卷暇思,不禁叹服古代人民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对人生透彻的洞悉。这样如玑似玉的文字,清新畅怀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论,虽不尽善尽美,也无可颠覆了。
又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层次不一样,领悟的道就有区别。道法自然,道亘古不变,看的就是不一样人不一样心境的理解。读此罢,书受益良多,无以为馈,愿共享此书之精华。
文明道德是中华民族美好的传统。也是各国人民沟通的法则。我们的世界是由文明道德支撑起来的。
有人认为用金钱可以买到一切。但他错了,金钱只能买来物质上的需求,却买不回精神上,亲情上的那一种更为可贵的东西。文明和道德也是用金钱换不回的,他比金子更可贵。有些人,明明做了坏事,却要装出一副大好人的样子,在他这样做的同时,也背叛了自己的道德底线。
文明不一定能有人永远坚持下去,但如果要背叛,就在一念之间。例如说,小明是个讲文明的人,在扔垃圾一些小细节上也特别注重。有一天,小明刚要扔垃圾,却不见垃圾桶在周围。心中一想:算了,扔一次在地上,有了第一次,小明觉得扔在垃圾桶里很麻烦。于是开始乱扔垃圾。文明需要坚持,道德也是一样要变成永恒。
百德孝为先,是中国从古到今的一句名言。要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从孝顺父母开始,一个人想要学会帮助别人,爱护别人。就从爱护父母开始,如果连这种很平常的孝顺也坚持不了,更别提什么道德了。
礼仪是道德、文明的一种。有一句话说得好:礼仪越周到越保险。如果你讲文明、行道德,与别人关系和睦,也就是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如果你不讲文明,没有道德。那么人人厌恶你,想除掉你,这不正应了那句话:礼仪越周到越保险。
其实,文明和道德本身就属于爱的一种,它是各种素不相识、各种肤色人物行成的一股巨大的人类世界的动力与支撑。
如果没有文明与礼仪,世界将会沦陷到一种暗无天日的日子里,人们勾心斗角,想打就打,想杀就杀,这比世界末日还可怕。所以我们心自问:自己是个讲文明、行道德的人吗?
如果是,就让自己更加绽放自己的光芒;如果不是,从明天开始,不!从现在十点十五分开始,请自觉管好自己,成为一个讲文明、行道德的人。
也要想全世界,全宇宙,传达我们的心声:讲文明、行道德,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时期的刘备曾经以此教导过他的儿子。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我们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事教师这个特殊行业的我们该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教师呢?我认识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这是我从事教学教育工作以来感触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如何成为师德高尚的老师,如何作一个有道德的教师呢?
一、教师要经常自省:
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学工作中,只有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才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三、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它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