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溶月色,淡淡荷香

更新时间:2022-12-12 19:52:3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夜深人静时,心烦意乱的我翻开了《荷塘月色》,重温这篇透着些伤感的散文,希望自己能从中得到一点慰藉与宁静。一点点读下去,便觉得文中的溶溶月色,淡淡荷香,是那样熟悉,那样动人。

  想起初学《荷塘月色》时,还并不很理解朱自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缘由。经老师讲解才知,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不久,白色恐惧笼罩着大地,而先生一直以大时代中一名小卒的身份呐喊着、斗争着,号召大众反对黑暗统治,所以此刻的他陷入了苦闷与彷徨……然而我并不在意这些,因为文中清秀隽永的语言以及那恰如其分的情致,早已将我深深地吸引。“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花与叶子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几句描写是我百读不厌的。在我看来,作者笔下展现的已不是一篇散文,而是一幅淡淡的画,水墨丹青,回味悠长。

  从那以后,文中清淡朦胧的一片月色便成了我心中的向往。虽然自己有时会在忙乱中忘记,但只要一读到这篇散文,先生那动人的笔触就激起了我内心的渴望:总希望在一个月轮沉浮的静夜,一个人独处,去领略那片月色,体味那阵荷香。

  不知不觉已看了许久,回过神来,又开始心烦。我揉搓着酸痛的双眼,慢慢地起身向窗前走去,似乎是想要看点什么,自己却也并不清楚,不过忽然觉得屋里的灯光有些耀眼与突兀,于是折回关灯。再一转身,我便定住了——一抹月色穿过透明的玻璃,落在了我的床上。这一刻,我怦然心动:那抹月色泛着淡淡的米黄,宛若美人打这里走过不小心掉下的一块手帕,典洁雅致。忍不住伸手去摸,指尖触到的却只有冰凉。我不免遗憾但并不介意,因为知道自己小小的心愿即将实现。慢慢地,一片朦胧的月色在我眼前浮起,月色下面好似一片静谧的荷塘,远处似乎还有人轻轻吟唱着采莲小曲。我便学着朱自清先生一样,不去理那些“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心中居然也渐渐沉静,就像被月色洗过一般,清亮亮的。自己的委屈没有了,许多不愉快也烟消云散,一句句抱怨都化在这溶溶月色之中,随荷香飘远。这时候,袅娜的荷花,风致的荷叶,仿佛都在我的心中摇曳,如梦如幻。这片荷塘月色,真美!

  头微仰,望向窗外的那轮明月,心生怀想。雨打荷叶,掸落一地过往;云遮秋雁,遮住多少载月光。曾几何时,这轮明月,是李白孤独苦闷所邀之月,是苏东坡遥寄乡思中秋所咏之月,是朱自清漫步荷塘偶然邂逅之月。而此时,它是我心中之月,辉映着我心中的荷塘。我渐渐走近真实的自己,触到了一种不可言说的快乐,心里再没有一丝丝烦躁。

  我不得不由衷地感谢朱自清先生。溶溶月色,叩开了我心灵的闸门;淡淡荷香,开启了我与美的对白。也许我不能永远留住这动人的景致,但我希望留有一颗琉璃的心,以后的日子里才不会与这美好相错。

  月色荷香,让今夜如歌般委婉;荷香月色,我枕着宁静睡去。

推荐阅读: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读后感

  学会在逆境中胜出

  1000字高二读后感:残梦,翼残

  百分百负责任读后感

  读《缺失的蹄钉》有感

  汉祖刘邦

溶溶月色,淡淡荷香.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