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高一语文文言文六国论知识点归纳

更新时间:2023-03-21 10:05:1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不少高一学生上到高一是不是感觉语文文言文六国论知识点难以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国论文言文知识点,希望能够可以提供分享给大家进行借鉴和参考。

  苏洵《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分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思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不能吞下咽喉啊。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贿赂国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课文背景知识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北宋建国以来,宋军和辽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无作为,带来政治、外交上的软弱,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此文的。

  重点、难点

  一、了解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是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的。作者先论证六国的灭亡,由于赂秦,然后提醒治国的人应当吸取这个历史教训。读这篇文章,应该知道作者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12月),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chán)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苏洵尽管不理解秦国当时已经具备了统一全中国的条件,不过他写这篇文章借古讽今,向北宋统治者敲起警钟,指出对敌人不用武力抵抗而只是一味屈膝求和,结果必然招致灭亡,这些意见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说,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空泛的史论,它是明显地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六国简介。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21年),东周的天子由力量逐渐衰微到终于灭亡。诸侯的势力却很强大。在战国时期这一百八十二年间,秦国和六国这七个强国(所谓“七雄”),都用自己最大的力量进行混战,而基本上则是秦国向六国猛烈地进攻。七国之中,秦国本来是个文化落后的国家。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从此以后,就成了七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秦国占据现在的陕西省、甘肃省和四川省一带地方,地势险固,适宜于防守,也适宜于出击,称为天府之国。韩国占据现在陕西省东部、河南省西北部及山西省一部分地方,山地多,平原少,物产贫乏,人口稀疏,在七国中最为弱小。魏国占据现在的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一带地方,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大部分是平原,无险可守。赵国占据现在的河北省、山西省一带地方。燕国占据现在的北京市、河北省和辽东半岛一带地方,距离秦国远,受战祸比较晚。齐国占据现在的山东半岛大部分地方,国富兵强,距离秦国远,不受秦国的威胁。楚国占据中原以南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七国里边,楚国的土地最大、人口最多。

  秦国强盛起来以后,积极地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经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是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这种联合并不巩固。韩国和魏国屈服于秦国的压力,几次献地求和,助长了秦国的气焰。最后六国终于都被秦国灭掉,秦国完成了统一全中国的伟大事业。

  三、了解本文的篇章结构。

  文章共分五段。第一段以总论点提携全文。启篇首句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否定了一般人的见解;接着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弊在赂秦”——这是全文的总论点。继而以“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论据,对总论点作了概要阐明。这两个论据,又被作为分论点,分别在第二、第三两段里给以具体论证。

  第二段紧扣前一个论据,阐明赂秦之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这里是从两个方面论述的:其一,用秦以积威所得比以攻取所得多百倍,与六国因赂秦所亡者比因战败而亡者也多百倍的事实,论证“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回应文章的首句“非兵不利,战不善”。其二,通过具体叙述诸侯赂秦的过程,感慨颇深地指责了赂秦者为了“一夕”的苟安,而忘记先祖父创业不易、“举以与人”的失策,说明以有限之地奉无限之欲,结果必然是“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从而得出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最后进一步推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并引用古人的比喻,补充和印证了自己的论据,发人深省。至此,为总论点的成立打下了第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紧扣后一个论据,引证历史事实,深入一步阐明“不赂者以赂者丧”。先以齐为例。齐虽未赂秦,但“与嬴而不助五国”,六国不同心,不能互相支援,结果“五国既丧,齐亦不免”。证实了前文的“失强援,不能独完”的论断。次举燕赵。从正面用它们的“用兵之效”的事实(燕虽小国而后亡;赵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等),从反面用它们由于内外政策的错误而导致灭亡的原因(燕派刺客,赵信谗言而除良将),来证明“非兵不利,战不善”;强调指出它们“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也恰好论证了“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进行假言推理(“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存亡之理,……或未易量”)说明六国如果不赂秦,不附秦,同心对敌,还可能不致于相继遭灭。至此,为总论点的成立,打下了另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为全文的结论。“呜呼!……悲夫!……”是两层意思。前者是为六国设策,还是主张“并力西向”抗秦,反对赂秦; 后者感慨六国“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以趋于灭亡。”最后一句(“为国者……”)从六国覆灭的惨痛史实,引出深刻的教训。这句话自然是说给北宋统治者听的,引起下文的讽今,起到了过渡作用。

  第五段重申六国之势虽弱于秦,然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接着又以假言判断(“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含蓄地、尖锐地针砭了北宋统治者“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对敌妥协投降的错误,预言其下场会比六国更加可悲。从而揭示出写作意图,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从以上分析看来,这篇史论,结构完整,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紧紧围绕总论点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这是值得借鉴的。

  四、了解作者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代著名的散文家。相传“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二十七岁才发愤攻读。他应进士和茂才等考试都未中,促使他更加用功读书,达到通六经百书、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和儿子苏轼、苏辙从四川到汴京(今开封)。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著作二十二篇(即《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呈给仁宗皇帝看,宰相韩琦也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好,向朝廷举荐。于是仁宗就召试他于舍人院。可是他却假托有病而未去应试。仁宗因为他有才名,就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职务。后来又叫他参加修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之后他就去世了。苏洵著作有《嘉祐集》,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有《东坡全集》、《东坡志林》等,苏辙(字子由)著有《栾城集》。父子三人俱以散文名世,后人合称之“三苏”。

  如何理解本文的积极意义

  如何理解本文的积极意义这是本文的难点之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进步的表现,诸侯纷争阻碍了历史的发展,“赂秦”不是六国灭亡的关键,苏洵的看法是有局限性的。但是,本文是史论,是今人站在现实的立场上观照历史,用现实的形势比照历史兴亡,苏洵选择“六国破灭”这一历史论题是有其良苦用心的。作者所生活的北宋时期的统治者,面对北方日益强盛的辽和西夏的南侵,一味地纳银输绢,妥协退让,以求苟安,在公元1004年、1012年、1013年三次与辽和西夏订立盟约,纳银纳绢纳茶叶,用重赂来换取短暂的和平,这与六国“为秦积威所劫”,“争割地以赂秦”历史是惊人的相似。面对历史,怎不叫“赤胆忠心”的作者为宋王朝深深忧虑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作者作文其意不在为六国破灭的原因作一个历史结论,而是为了借古讽今,希望宋王朝能吸取历史教训,奋起抵抗外侮。

  怎样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是本文的又一难点:本文语句以散句为主,句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有对偶句,有排比句,有引用句,有比喻句,有疑问句,有设问句,丰富多彩,交相辉映;有正面论证,有反面论证,有直接说,有隐含说,相映成趣。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乘,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轼《六国论》节选

  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隳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guó左耳)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李桢《六国论》节选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根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的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课文写作特色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完整,中心突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主要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和对比论证法,语言颇具特色。

  结构:紧凑而富于变化,错综而有条理;正确、清晰、整齐、均衡、对称、美观。

  语言:整齐而不呆板,错落而不零乱,音调铿锵,简洁明快,比喻恰当,态度鲜明,读来急缓有节,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风行水上,令人感慨淋漓,一唱三叹,可收到余音绕梁之效果。

  《六国论》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推荐阅读:

  [团员个人总结高中生]团员个人总结高中

  托班游戏活动:给兔奶奶送萝卜

  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讲话,在全县202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美容院开业活动方案最吸引顾客|美容院开业活动方案

  党员党性个人总结_党员党性个人总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研讨材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研讨

热门标签: 文言文 知识点 高一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高一语文文言文六国论知识点归纳.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银行成立典礼上的祝贺词

银行成立典礼上的祝贺词,各位领导、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上午好!金秋送爽硕果飘香今天一个喜庆日子我们迎来了中国xxx新沙管辖支行成立典礼!近年来深圳经济发展重心正逐步向西部迁移宝安区西部工业组团迅速崛起这片热土在整个深圳市经济地位日益重要为顺应经济形势发展拓展新兴市场抓住新发展机遇支持西部地区建设我行果断做出了在沙井地

演讲稿2022-10-29

干洗店开业典礼上的致辞

干洗店开业典礼上的致辞,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金×踏雪辞旧岁,灵×摇月闹新春。在我们满怀喜悦辞别旧岁,欢欣鼓舞迎接新春之际,×××干洗店经过紧张的筹建运作,在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和后勤战线员工的积极努力下,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了开业典礼仪式!在此,我代表局后勤战线对前来参加今天开业典礼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演讲稿2022-10-29

2011新婚贺词~新婚典礼致词

2011新婚贺词~新婚典礼致词,由相知而相爱,由相爱而愈加相知。人们常说的仙人眷侣就是你们了!祝相爱年年岁岁,相知岁岁年年!愿康乐的歌声永远伴你们同业,愿你们婚后的生涯洋溢着喜悦与高兴,永浴于无量的康乐韶华。谨祝新婚康乐!上联:良辰美景结连理看新娘亭亭玉立下联:黄道吉日天作和帅新郎才华横溢横批:早生贵子真诚的祝你们新婚

演讲稿2022-10-29

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词

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词,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词文化艺术节闭幕词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这春意盎然、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校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伴随着精彩的文艺汇演徐徐落下帷幕。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组织和参与本届艺术节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举办文化艺术节活动,不仅是对同学们文化艺

演讲稿2022-10-29

欢迎新生致辞

欢迎新生致辞, 欢迎词,是指客人光临时,主人为表示热烈的欢迎,一起来看看迎新生的欢迎词,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迎新生致辞一: 尊敬有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新老同学们: 大家好! 一路艰辛跋涉,一路满怀希望。在这硕果累累,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里,数年寒窗激发了你们对命运和前途的不懈追求,带着喜悦带着憧憬,你们走进了

演讲稿2022-10-29

立警为公,不辱使命

立警为公,不辱使命,立警为公,不辱使命我从小是听着警察的故事长大的。我的喜怒哀乐与警察的生活不可分割。从袓辈到父亲都为我创造了悲壮而且凄美的警察故事,就是在他们的熏陶中,我开始解读警察的人生。无数次,我曾看到过父亲风雨兼程的疲惫,无数次留意过父亲大案前的沉思锐智,同时也无数次与妈妈怨叹父亲的抛家舍业,又无数次与父亲分享

演讲稿202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