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20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更新时间:2023-06-13 08:53:0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节能宣传周时间】2023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方案
2023-03-15
2023-03-20
2023-03-18
2023-01-16
2023-03-16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村文化振兴调研报告(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和引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塑形的同时更要铸魂。乡村文化是新时代农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之所在,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重大。
一、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价值。
乡村振兴不只是产业振兴,更是一个庞大的整体性工程,物质文明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需同步推进,实现乡村的全方位振兴。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不断打造高品质乡村文化,提升乡风文明程度,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力量。深挖当地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比如文旅融合的乡村文化旅游。
加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大有裨益。同时对促进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大力实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强调,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创新乡村文化治理体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文化治理格局。新时代的村民具有新时代的特色,其所处的是信息和知识几何数倍增的时代,村民的素质与乡村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村民需要从乡村文化的大力发展中汲取农业相关的知识技能、人际沟通技巧、修身养性之道等能力,这是新时代村民取得长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他们通往广阔开放的外部空间的途径依赖,也是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的基本方式。
二、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
1、乡村文化建设体制不健全不重视乡村文化的顶层设计。乡村文化建设从源头上缺乏系统的制度体系支撑,没有完善的乡村文化体制建设举措。国家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地方也想从文化着手去做事情,但是找不到制度依托,不知如何着手,文化建设制度尚未健全。
2、文化振兴意识薄弱文化振兴意识淡漠,不重视本土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特色文化资源等的挖掘,不重视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重视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人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文化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的问题。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很难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作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的主体,其逐渐淡漠的主体意识带来的是乡村的青年一代对乡村悠久文化认同感的缺失。这些都导致了乡村文化发展缓慢甚至滞后,严重阻碍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
3、乡村文化人才匮乏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很多人才都流向城市,乡村出现了空心化和老龄化的现象,农民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由于相关人员构成和素质差异限制了乡村文化建设。另外一方面,乡村文化站和农村文化骨干工资待遇不高,导致乡村文化振兴的干部和专业人员流动大,很难有长久的规划和持续的文化建设者为乡村文化振兴保驾护航。
4、文化产业发展劲头不足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于早期没有纳入整体规划中,导致很多乡村没有主打的乡村文化产业,更多的只是文旅产业,发展农耕文化生态旅游,千篇一律的主题,缺乏独立的思考,没有立足当地特色去更好地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早期确立文化产业,后期就不会那么被动,还可以打造属于自己乡村的文化产品,地方特色农产品,与相近乡村要差异化发展,寻找可以长期发展下去的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品。
5、文明乡风建设任重道远文明乡风是反映一个乡村文化振兴的成果,更是反映当地村民的文化素养,这在各地乡村参差不齐。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乡村文化的孕育是需要经历去粗取精,由庸俗化到大众化再到精英化的一个过程,文明乡风是检验一个地方文化振兴成色的试金石。文明乡风建设应该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文明乡风建设可以促进乡村生态文明的高速发展,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重塑文明乡风。
三、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路径。
1、要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视*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并且深入挖掘、整理和利用好乡村的优秀文化,立足传统文化资源禀赋,整合村居文化资源,倾力打造“一村一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弘扬村居文化,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持续深化村居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乡村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古祠堂、古桥等的保护和利用,并以此为核心,建设集文化传承、宣传教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路线。
比如*三水是*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的惟一县区级试点,“祠堂+文化”是三水乡村文化振兴的重点项目,入围第三批*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名单。而白坭镇是三水的示范镇,白坭镇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发挥新时代“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等功用,开辟了一条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党建、美丽乡村相结合的路径,将优质文化服务输送至基层末梢。
2、以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一条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乡贤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扎根乡土,贴近百姓,紧接地气,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是一种最朴素的精神原动力,可以说乡贤文化是新时代先进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充分发挥乡贤文化的优势,将自治、法治、德治融为一体,从而为村居实现“乡风文明”、保障“治理有效”开辟了新路径,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提供了新抓手。要把乡村德治和乡村自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化”起到“文化”的作用,乡贤文化就是通过潜移默化教化村居民而发挥作用。
文化虽然是“软”的,但是这种“软”的有时比硬的还硬。我们应对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赋予乡贤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重铸新的乡贤文化,培育新的乡贤群体。把修身齐家、爱国爱乡、报效桑梓等模范案例和人文精神植入到家谱家规族训之中,延续乡贤文化血脉。加强乡贤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以乡贤文化带动文明乡风建设,重视新乡贤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3、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乡村的红色资源,可以助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红色革命遗址具有DS价值、经济价值、科研价值和教育价值。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鲜活的爱国教材,也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的根据地都在农村,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因此拥有红色文化资源的村居可通过修复修缮红色建筑遗址,原址建设让人们在追寻前辈红色足迹的同时,感受农村的生活和文化,增加农村的人气,突出村居红色文化的品牌。
*的一些村居保存了革命烈士的故居,可以通过修复修缮革命烈士的故居变成红色文化展览馆,供村居民甚至其他群众参观领略革命英雄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努力寻找“*红色足迹”,大力挖掘、保护西海烈士陵园陈列馆、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罗登贤纪念馆、邓培故居和区梦觉故居等分布在农村地区的红色革命遗址。整合*村居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原址上修整翻新,建设相应的纪念场馆,改善革命老区和相关村居的环境,讲好革命故事,擦亮红色品牌,让烈士的英勇无畏、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在农村代代相传,用红色基因点燃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的干事创业激青,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要注重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乡村文化振兴归根到底靠人才,要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文化工作经验的高素质的村居文化工作队伍。针对当前*乡村人才“空心化”的现状,要通过弘扬新时代乡村文化凝聚人气,筑巢引凤吸引农村精英回流和外来人才共同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
一是鼓励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等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牢牢把握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二是有计划地培养当地的“草根文化队伍”,为乡村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感,焕发广大村民作为文化建设者的主体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三是要借助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文化建设,除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送文化的方式,还要发展另外一种源自本地的“种文化”方式。“种”文化,是指培养一专多能的本土文艺骨干,由乡村基层文艺骨干自行组队建团,让群众自娱自乐。要大力培养一些文化志愿者队伍,发展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为加大传播队伍的培训工作,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充分调动打造乡村文化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乡村文化宣传、文化普及工作,进而提高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度。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市*区*镇以三种文化形式的融合打造出了各种不同形态的村居文化,每条村的“一村一品牌”全部树立,除了熟知的书香罗南、仁善紫南、和美龙津、崇文*外,还包括:贤德紫洞、上善湖涌、团结东村、和信上元、盛和堤田、和善罗格、淳美溶洲、厚德吉利、德善醒群、树德村尾、友善河滘、乐善梧村、德耀杏头、贤聚贺丰。*镇就是按照“一村一文化品牌,一村一文化特色”的发展思路,为全镇*个村树立起与村居文化特色相吻合的文化品牌。
关于我县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
—南江县政协党组
由南江政协党组牵头,由县住建局、县农委、挡案局、文物局共同组成的调研组冒雨于20_年7月5日上午驱车来到兴马乡罗岗村村委会,听取了乡政府和罗岗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乡村文化建设情况的介绍,影像观摩,实地走访调查任家大院的保护现状。之前还分别对金碑村,白坪村等进行了调研,对金碑村史馆、农耕文化建设,贡茶产业的培育,白坪村民宅的修复改告,马家祠堂的修善启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由各级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协作,我县古村落古文化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此次调研目的:进一步通过实地调查任家大院古村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深入了解该大院的历史与发展,追溯古村落的文化渊源。同时,通过数据分析由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了解当代人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意识情况,并借鉴金碑、白坪老宅的保护措施,为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可行性措施。
罗岗村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现状
罗岗村距离兴马乡人民政府12公里,与通江接壤。村内有明清年间留下的任家大院古建筑,任氏家族三合院四合院共有七处,建筑独特,基本保存完好。明清时期任氏家族古碑墓群3处,康氏明代金字碑,符氏牌坊碑,石雕工艺精美绝伦。独有国家级珍稀树种葵花树,直径达1.3米,高30多米;古银杏树4株,直径均在1米以上,特别有一颗迎客松,矗立在罗岗村的最高处,守望着全村的每一个角落,招呼着过往的每一位客人,这些古树均已纳入国家挂牌保护。水泥路通村,泥碎路通户,已建平房51座,重建川斗结构房11座。目前,南江县住建局已完成申报<传统文化村落保护项目>的资料编制工作。
我县象罗岗任家大院古村落现有数量已经不多了,且分布范围分散。但保存基本完整、特色鲜明、历史文化价值高等特点,在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县对于古村落的保护,主要还处于探索阶段和对少数村庄的扶持,发展不平衡,差距大,起点低,建设与文化脱轨等,这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高度重视。
保护古村落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提升新农村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的质量,成为我县新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农村建设大环境下,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旅游文化资源的古村落,开展丰富的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对新农村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此次对罗岗村任家大院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文化发展的调研,分析古村落基础设施现状与文化的融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修复保护,开发利用及参观旅游等问题,并提出建议思考。
十九大报告提出古村落的保护与有效的旅游开发问题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下不可回避的问题。基于此,以我县兴马罗岗古村为例,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对任家大院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进行考察,对古村落、古墓群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优势实地调研.为古村落文化振兴提供了难逢的发展机遇。但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由于在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和误区,一些古村落传统的建筑风貌、淳朴的人文环境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古村落正面临着瓦解甚至消亡的危险。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体的古村落一旦毁坏,便意味着千百年来经过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消失,这种巨大的精神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因此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受到了社会普遍的关注。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拥有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古村落的新农村建设中,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是必须面对的一个全新问题.在研究分析古村落保护开发中必须以当地村民为主体参与其中。千百年来,乡村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如春风吹拂大地,正焕发起广袤乡村的无限生机和蓬勃活力。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文化引领促进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勾绘出新时代中国乡村文化小康的美丽画卷,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为之奋斗的目标。
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既是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调研思考,共同感到,抓好乡村文化振兴,应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多方筹措资金,高标准重点打造。有鉴于此,调研组对我县古村落文化建设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一)聚焦文化民生,着力创建“有文化品质”的新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小康坚持从规划入手,产建结合,设施配套,村史馆是乡村文化的缩影,具备条件的一定要建设好。为此,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在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文化与产业嫁接,广开收入来源,发展乡村旅游,古村落,古墓碑是最佳文化载体。让老百姓记住乡愁,获得感稳当,幸福感踏实。
(二)聚焦乡风文明,着力创建“有文明风尚”的新乡村。乡村文化振兴是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的思想基础和行动保障。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发挥人文精神支撑和引领作用。
1发挥好文化对文明乡风的引领作用。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目标,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文明乡风活动,乡村建设要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挖掘历史文化内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乡镇是执行的主体,在决策中必须与乡村振兴战略接轨。如开办夜校道德讲堂、建好文明劝导服务队伍、组建乡风文明理事会、订立村规民约、建好文化宣传墙、开展创评活动,将文明乡风培育融入村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固化成为群众日常行为的基本遵循。
2发挥好文化对精神风貌的重塑作用。
在对当地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传承转化的同时,广泛开展“寻找新乡贤、学习新乡贤”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拓展和构建乡村文明新风时代内涵。围绕传承乡贤文化,积极谋划农村现实题材文化艺术创作,为推动重塑乡村文明注入强大正能量。
(三)聚焦传承保护,着力创建“有历史文化灵魂”的新乡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把当地古村落文化保护,古墓群作为提升文化内涵的灵魂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挖掘,让乡村更具魅力。建议县文物局将全县象罗岗村有价值的古墓碑群申报为省重点文物或县文物保护单位。
1在规划中保护好乡村风貌。
在乡村规划建设中,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把保留传统乡村文化风貌融入村庄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县文物局与住建局、农委等保持勾通,合作利用好文化遗产。尤其是旧民宅、名木古树、民俗文化、文化遗产等发掘保护的规划设计,发掘每个村的人文、生态特色内涵,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团队、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品牌,搞好“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规划设计。
2在建设中延续好乡村文脉。
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整合资金,尊重历史记忆,保护好有景观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旧民宅及古树名木等历史遗存。请专家团队来规划,让当地村民积极献策建议,参与管理。在民居外部改造上严格按照地方风格和特色进行打造,使其与乡村建设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充分彰显文化魅力,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游人。
3在传承中发展好乡村技艺。
扎实开展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支持开展非遗申报、技艺传承、专利申报等工作,推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场所建设,不断拓展各级非遗项目保护性生产,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合作,对非遗进行研究、创意开发,把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四)聚焦产业发展,着力创建“有内生活力”的新乡村。我县乡村文化底蕴丰厚,特别是县域的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及田园风光都为发展全县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要牢固树立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文化旅游发展观,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活力。
1依托田园生态风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紧紧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满足游客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果园游憩、品尝农家饭菜、采摘绿色菜果、享受乡土文化等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依托乡土文化培育特色品牌。
结合特色民俗和乡土文化等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手工艺、文艺和乡村文化创意产业,一点一打造,一点一策,用艺术的眼光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的特色文化乡村。
3依托全县旅游壮大文化业态。
将文化与旅游、农业、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联系起来,培育乡村文化旅游新业态,精心打造多元“文化+”综合体,形成一院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的全县大美格局。把文化投入当作硬实力来对待,列入规划,将文化之魂植入到乡村建设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也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所在。为此,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把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上来,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
***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同步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文化支撑。近年来,民进永川区委一直高度关注和助推永川乡村教育、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发展,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深入调研“永川区乡村文化振兴”系列课题。为高质量完成本次调研,民进永川区委课题组今年深入区内多个镇街和部门调研,6月份举行“寻找最美乡愁”年度界别活动,还在8月赴宜宾、成都开展“企业与乡村文化振兴”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案例研究、专家咨询,最终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基础已在我区得到夯实。在中央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20_年9月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其中“第七篇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分3章做了专门论述。在市级层面,今年先后出台《重庆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关于聚焦乡村发展难题精准落实“五个振兴”的意见》《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等文件。在区级层面,《重庆市永川区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永川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分别在5月、8月通过区委常委会审议,明确了乡村文化振兴要以“五进农家”和“四大行动”为行动抓手,并与开展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做好农村信教群众思想引导、加快乡贤评理堂建设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另据了解,《重庆市永川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编制的招标工作也已启动。
(二)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领导机制与工作制度得以完善。各镇街、各部门均能及时学习、传达和贯彻最新的上级精神,研究、部署和推进所辖条块的相关工作。二是乡村文化供给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正在全区展开,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图书室等乡村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文化下乡”的形式和内容有所创新。三是乡村移风易俗工作初见成效。各个村两委加强了对农村群众的法治与德治教育,特别是让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精神在镇村基本做到了人人知晓,有效遏制了某些人情歪风和不良风气。
(三)“永川新乡贤”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全国知名品牌。我区的新乡贤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起步较早,主要工作经验可概括为:一是“循名责实”,明确了新乡贤的标准,赋于了“乡贤”一词新的时代内涵;二是“精挑细选”,新乡贤的推选工作包括了七大严格步骤;三是“树立标杆”,让乡贤事迹垂范乡里,并引导群众知乡贤、敬乡贤、争当乡贤;四是“以实正名”,引导新乡贤在传承传统美德、践行核心价值观、化解乡邻纠纷、奉献公益事业、反哺家乡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文化振兴本身:公共文化待提升,传统文化受冷落。一是公共文化硬件设施重“建”不重“管”。一些镇文化中心、村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挪用甚至废弃的现象,农家书屋的图书很多种类不齐、数量不足、更新缓慢,镇村广播维护不到位,体育健身器材损坏后长期无人维修。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曲高和寡”。以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主渠道之一的“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又不对群众“口味”,而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却因经费、人才短缺等原因而“千呼万唤难出来”。三是传统文化在乡村明显衰落。传统的节庆、风俗、饮食文化正在我区农村失去传承土壤,因经费保障不足,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部分传承人无法依靠非遗技艺供养家庭,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助力生态振兴、乡风文明,文化振兴还任重道远。一方面,生态人居环境、村民卫生习惯都有待改善。除集镇和新建的集中安置点外,农村建房缺少整体规划,布局凌乱、色彩杂乱的砖混房屋影响着乡村生态美感。农村环卫设施配备不足,加上部分村民习惯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乱堆柴草,致使农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现象突出。另一方面,乡风出现异化苗头,陈规陋习难以根除。部分村民的集体意识淡漠,责任意识淡化,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错位。比富摆阔、婚丧大办、薄养厚葬、黄赌毒之风在农村还大行其道,封建迷信甚至邪教活动还很有市场。
(三)从组织振兴追因:对乡村文化振兴重视和投入不足。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敷衍应付,导致乡村文化振兴在一些镇村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对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和市级财政投入(上而下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我区多数镇文化中心、村文化室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社会资本还处于观望和缺位状态。
(四)从人才振兴溯源:主导、主体两端均缺少人才支撑。一端,作为乡村文化主导力量,文化专干队伍力量不足。镇文化中心在岗人员“不专业、不专干”的问题较为普遍。文艺专业毕业的只是专干队伍的“少数派”,而且名义上的专干还要“混岗”兼顾其他岗位,甚至干脆被镇政府其他部门“借调”或“借用”。而每个村文化中心至少应配置一个公益文化岗位的规定尚未在全区得到落实,很多还是由村干部兼任,他们显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抓文化工作。另一端,作为乡村文化活动的主体,一村村民难以组建一支业余文艺队。调研发现,农村人口中外出务工、经商的约占农村总人口的36%以上,而未外出的妇女又约有20%在集镇、城区购(租)房陪读,真正留守在农村的村民多为儿童、老人。农村严重的“空心化”,使乡村文化活动缺少主要参与人群。
(五)从产业振兴评价: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度还亟待提升。在宏观视角,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还缺少专门政策与规划。现有政策还散见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以讨论较多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例,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在区级层面还是分行业规划、分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充其量只能做到“配合”,很难做到“结合”,更谈不上“融合”,导致各方面资源的聚合效应太弱,条块分割导致乡村文化及相关产业“有珍珠、没项链”。在微观层面,文化元素对乡村各产业渗透、对企业的支持都不足。比如,因为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创意、设计、工艺、品牌水平都很初级,农民的相关收入难以大幅提升。而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的乡村旅游,则深陷业态单一、模式趋同、回头率低、竞争力弱的窘境。
三、对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
(一)立足文化振兴,不断创新乡村文化软硬件建设思路。一方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创新运管制度。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科学评估,进而整合乃至增添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乡风家风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建立图书室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建议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征求乡村群众的阅读需求,助推“全民阅读”。鉴于文化设施目前还按照行政区划布局,场馆的服务半径有限,建议试行村民跨村、跨镇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实现“送文化”和“种文化”有机结合,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建议用“菜单式”的文化服务模式实现让农民“自主点菜”,以增强“送文化”下乡的精准度。诸如区人社局等的职业技能培训也应送到村一级,助力新型农民的培养。同时,加大在乡村“种文化”的力度,组建农民文化社团,开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扶持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积极挖掘和保护具有永川特色的民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节开展农民运动会、广场舞比赛、乡村旅游节、插秧比赛、山歌比赛等活动,真正让农村群众“唱主角”。
(二)着眼生态振兴,外涨生态环境颜值,内升乡风文明气质。一是改善乡村生态人居环境,要兼顾“乡土”与“乡愁”。按照笔者的理解:习总书记强调的“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属于乡村文化外在的“形”,应包含于“乡土”概念之中;而“记得住的乡愁”则属于乡村文化内在的“韵”,集中表现为农耕文明、非物遗产、民风民俗。为此,我们既要保护好青山绿水、传统村落、文物古迹等有形的“乡土”风貌,防止“千村一面”。同时,也要支持民间艺术、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以保留“乡愁”味道。最终的成果,则是让农民更加看重“乡土美”而留在农村,让市民主要因为“乡愁美”而纷至沓来。二是以进一步打造永川新乡贤文化,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我区应让永川“新乡贤”的名片更加响亮。下一步,建议相关部门帮助新乡贤提升能力素质,搭建更多平台,可在“乡贤评理堂”基础上建设“新乡贤文化中心”。以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村民委员会民主决策作用、乡贤带动引领作用的三结合,实现法治、德治、自治在乡村的和谐统一。同时,村支两委、村民、乡贤三方围绕家风家训建设、村规民约修订、红白事操办标准制定、“三乱”(乱扔、乱倒、乱吐)陋习根治、文明细胞(文明村镇、文明院落、文明家庭)创建等热点领域创新工作举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封建糟粕,培育健康、清新、向上的新习俗。
(三)关注组织振兴,构建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第一步,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议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乡村文化振兴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及镇街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每个镇街配备2~3名文化专干,每个村确定至少1名文化管家(或文化志愿者),专职负责文化工作。完善目标考核机制,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区文化委要加强对镇、村公共文化机构的指导、督促、考核,防止设施空置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场所的内容建设,明确量化指标,确保农家书屋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40小时。第二步,强化财政保障,拓宽经费来源,加强经费管理。一是建议将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运维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并预算新购置文体设备的专项经费。建议区财政每年为农村地区的非遗项目认定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预算一笔基金。二是通过乡村自筹、单位帮扶、社会募捐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三是整合资源,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整合镇街的文化、卫生、教育、农业、党建、综治、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文化经费,形成统一的宣传文化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并做到文化资金专户、专账、专人管理,从经费上保障农村文化阵地强起来、特色亮起来、人气旺起来。
(四)立足人才振兴,夯实专兼结合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第一,建设一支稳定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专干队伍。对有编无人的文化站,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充实文化站专技力量。对“被混岗”的文化专干,镇街应及时调整其工作,尽量做到专职,确保其将主要精力用在抓文化工作上。对文化工作任务重、文化站人员紧缺的,可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方式,临聘民间文艺人才。同时,应充分发挥永川职教学生众多的独特优势,采取“区聘镇用”“镇聘村用”的方式从中选聘专(兼)职文化志愿者,作为文化专干“影响“村里的得力助手。第二,打造本村本乡的农民文化团体。通过开展活动、举行比赛,发现农民群众中的文化骨干、民间艺人、乡土艺术家,充分发挥村小师生在文化活动中的特殊作用,确保每个村有1名志愿者、1个文化中心户、1支民间文艺团队。在此基础上,每个镇街应培育1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业余文体团队,拥有1个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乡村文化品牌。第三,不断提高专兼职乡村文化人才的业务水平。区级层面应建立乡村文化人才资源数据库,针对各自特点开展不同的培训。对于文化专干,应逐步提高该群体的专业人才比例,优化人员结构,并将文化专干培训纳入区委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规划,切实提高其综合能力和服务意识。对于农村文体团队、文化骨干,除由文化专干下村进行指导和排练外,还可以邀请在永高校师生下村蹲点辅导,促使其多出文艺精品。
(五)着眼产业振兴,以乡村文化为产业振兴提供持久动能。首先,促成乡村文化与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的“联姻”。比如,可以深挖某些镇街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地理标志产品”赋予深厚文化内涵,让产自该地的农产品、工艺品变得“背后有故事”。在产品设计、制作或包装过程中植入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品牌营销创新,形成较高商业附加值的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则指日可待。而重庆文理学院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镇,今后应在发掘文化底蕴、植入文化元素、开展文化活动等方面成为永川区的最佳合作伙伴。此外,也可以通过举办工业设计大赛等形式来提高我区农产品、手工艺品的文化性与档次感。其次,用乡村文化创意为农业和旅游业赋能,打造乡村文化乐园。未来五年,重庆市将打造100个乡村文化乐园,以实现乡村旅游升级发展。我们永川已经有一家入选,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讲好自然和人文故事,建设有温度的美丽乡村,书写记得住的动人乡愁,提升我区乡村旅游的文化软实力。最后,要为社会资本“来永”“下乡”做好充分准备。比如,优化农村营商环境,稳定政策预期,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社会资本下乡的积极性。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库,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集聚区。为扩大我区乡村文化项目的知名度,还应创新营销方式,借助大数据分析,提高营销资源的精准投放度。
文化的振兴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安排,现将文化振兴调研成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义和乡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全乡5个村40个农业社,主要是传统的农耕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逐步上升,过上了好日子、有了好心情,文化娱乐成了人们的精神粮食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年轻人都外出挣钱,在家的几乎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他们更需要精神粮食。
全乡共有5个老体协,老年舞蹈队以及多个以村社为主的坝坝舞表演队,这些年,乡老体协曾多次组织巡演、自编自演城乡环境治理节目,宣传乡风文明,倡导尊老爱幼,寓教于乐,为义和乡经济社会建设事务工作作出了贡献;义和乡有猕猴桃产业7000亩,有天宫辣椒6000亩,都是全乡的支柱产业,如何将民俗文化与产业文化相结合,乡文化站成立了专门的表演队,自编自导了《天宫山的小辣椒》《猕猴娃娃》《家乡》参加第届长寿文化节荣获一等奖,文化的发展助推了产业的发展;农家书屋也是不可缺失的,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学生居多,这些年农家书屋为留守学生提拱了学习场地,特别是以“书香彭山快乐阅读”为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很多学生都参加了此项活动,让健康的生活方式占领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队伍老龄化,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挣钱,家中多数留守老人;二是队伍建设不稳定,很多老年人因带孙子不能按时参加;三是队伍经费不能保证,虽然每年上级财政都会给予一定经费补助,但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能让各项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四是表演队的活动存在安全隐患,每年节假日表演队都是以老年人参与,这些人年龄日趋增大,活动极为不便,途中存在安全隐患。
三、下一步思路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振兴乡村文化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总体要求,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加强村级文化建设力度;二是要把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与自然环境乡结合,以产业促文化旅游,以文化旅游助推产业发展。义和乡猕猴桃产业是一大品牌,可利用成熟季节开展采摘节,吸引外来人口到园区采摘形成产业旅游助推增收,带动全乡村经济发展;三是积极传播和发展乡村文明,服务重建乡村的知识阶层,把乡村内的文艺骨干、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返乡大中专学生加入到文化队伍中来,不断发展壮大文化队伍,使优秀资源回到乡村惠及乡村。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了解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20_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组织全国省(区、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开展了“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活动。全国共调研了1103个村、填报11979份有效调查问卷,对广大农民意愿、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生态宜居情况、乡风文明情况、乡村治理情况、民生保障情况等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二、农民对乡村振兴的意愿
(一)“乡村振兴战略”知晓度高,深得百姓拥护
调研显示,知道“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民占全部受访农民的比重达到82.8%,乡村振兴战略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拥护。
(二)农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裕”和“产业兴旺”
农民对乡村振兴5个方面的总要求充满美好向往,受访农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裕”,占40.0%;其次是“产业兴旺”,占22.7%;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分别占17.6%、13.8%和5.4%。
(三)农民最急需的是资金、技术和人才
调研显示,资金、技术和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最关键因素,受访农民认为乡村振兴最急需的是资金,占64.6%,其次是人才,占52.3%,再次是技术,占50.8%。资金紧张、技术水平落后、人才匮乏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瓶颈。
(四)农民最希望培训的项目是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调研发现,目前农业新品种数量多、种类繁,农机更新快,农民急需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在问及最想接受的培训项目时,58.4%的受访农民选择了“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五)农民家庭最大的负担是医疗、生产投入和教育费用
认为“医疗”是家庭最重负担的农民最多,占全部受访农民的26.5%,其次是“农业生产投入”和“教育费用”,分别占22.9%和20.0%。农村因留守人员中老人、儿童所占比重大,对医保、教育和生活生产扶持有较高的期待。
(六)农民认可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
受访农民最认可“道路变宽”,占66.1%;其次是“医疗更方便”,占49.8%;认可“房子变大”、“上学更容易”和“工作机会变多”的分别占29.4%、28.8%、21.9%。
三、各地值得总结推广的做法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产业振兴
1.突出地域特色。
20_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各地结合本地实情和特色,积极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湖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和精准灭荒。福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森林生态旅游,提升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黑龙江、江苏等地实施农业质量提升工程、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农村脱贫攻坚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及农村基层党建工程等“振兴工程”,全面破解振兴乡村难的问题。
2.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调研显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产品是各地共同抓手,已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黑龙江发展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打造东宁县“中国黑木耳第一县”,大幅度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形成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江苏培育“产业特色小镇”,完善农产品品牌培育体系,实现了从单一农产品生产向多元化经营转型。海南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绿色支柱产业,发展“互联网+农业”拓宽农户增收途径,推进“旅游+农业”优化乡村产业结构。重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建“三品一标”基地,做好山区村民搬迁安置工作,促进贫困户贫困村脱贫摘帽。甘肃发展戈壁设施农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建设、项目支撑、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展农牧产品加工、戈壁生态休闲观光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3.发挥典型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
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列入整治工程建设计划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项目进行扶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江苏徐州市全面建设县(区)级乡村振兴试验区,打造乡村振兴先导镇,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陕西建设“美丽鹊山”文化创意园示范项目,解决村民劳动就业,带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宣传,全面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1.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江苏98%的受访村已在公共场所张贴环保宣传标识标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湖南华容县成立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和环保基金,制定了完善的环保规章制度。农民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2.美化整治,提升乡村村容村貌。
浙江嘉兴市以美在“全域”为要求,实施“示范提质扩面”“人居环境提升”“特色文化保护”“创业富民强村”全面提升行动,美丽乡村逐步迈向“面上美”“持久美”“内涵美”和“兴旺美”。江西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宜居示范工程,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黑龙江开展绿化香化、实施街路亮化、建有文化广场、建立管护队伍行动,有效推动了农村环境整治由点向面拓展、由表及里延伸,实现了农村环境管护长效化。云南西畴县实施大规模的石漠化综合治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施深度产业开发,逐步让生态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绿色低碳,推进污染综合治理。
从调研情况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民心。浙江嘉兴等地(市)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大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构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的乡村格局。江西规范废物排放,开展“一控两减三基本”集中治理,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湖南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农村环境治理工程,涌现出长沙县、攸县等一批农村环境治理先进典型。江苏大力推广以“减量化、精准化”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施肥技术,不断加大有机肥料推广使用力度,避免化肥农药对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的污染和影响。
(三)弘扬传统,完善治理,推进文化振兴
1.植根优秀传统文化。
安徽黄新庄村先后兴建了农民文化礼堂、文化长廊、村民活动广场,传承了传统的狮子旱船和腰鼓表演,开展群众性的文体娱乐和联欢会,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文化氛围。浙江先后评选公布了两批55个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6个春节文化特色地区、65个省级民俗文化村、32个省级非遗主题小镇、70个传统戏剧之乡,这些保护基地和特色地区带动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
2.树立乡村新风貌。
江西铜鼓县通过开设道德讲堂、民心讲堂以及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树立了尊老爱幼、邻里互助、丧事简办、热心公益等文明新风。北京仙人洞村开展“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积极倡导遵守社会公德。农村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有很大改善,新时代的新农民正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
3.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良好的治理环境,要坚持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的差异化治理。安徽萧县费村坚持法治、自治相结合,积极落实民主管理,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开展工作,维护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村民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乡村治理。江苏扬州市利民村“三治”融合着力打造农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村干部、民情信息员、村民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新格局。
(四)促进增收,改善民生,实现“生活富裕”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调研显示,各地多措并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四川成都市楠柳村通过拆园并园和土地流转,拓展了土地租金、房屋租赁、外出务工和自营收入等农民收入渠道。广东在市场化模式下,村民以土地、房屋形式参与文旅公司的合作经营,公司优先招聘村民,并对村民进行职业培训,实现村民的自我造血、自我升值。
2.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调研显示,各地将民生工程视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纽带,从农民最迫切的医疗和养老需求着手,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山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都达到应参保人数的90%以上,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江苏徐州市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69个、示范村卫生室168个。新疆调查的180个行政村全部配备有医疗诊所和卫生防疫人员,新农合投保率在80%以上。
四、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
1.乡村垃圾、污水处理能力仍严重不足。
调研显示,乡镇和行政村层面的集中供水、供气设施和垃圾集中处理只能覆盖部分住户。农村改厕和污水处理的任务更重,部分农户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沟。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6.1%的村全部生活垃圾没有进行集中处理,82.6%的村全部生活污水没有进行集中处理。
2.农村改厕任务艰巨。
调研显示,农村新一轮改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改厕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农户,由政府投资配套污水处理体系设备,农户投资完成本户厕所改造。
3.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差仍是短板。
在生产设施方面,各地反映最突出的就是水利灌溉问题,水利系统不健全,灌溉成本高,制约了农村产业发展。在生活设施方面,农村的水、电、气、路、教育、文化和网络依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偏远的农村地区。
(二)脱贫攻坚出现新问题需高度关注
1.部分贫困户缺乏内生动力。
调研显示,贫困户脱贫致富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少数贫困户吃惯了“救济粮”,花惯了“便宜钱”,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不想着主动脱贫致富奔小康,而是将脱贫希望寄托于各级政府、帮扶部门和结对干部给钱给物。
2.部分非贫困户群体对扶贫政策和工作存在意见。
贫困户享受“建房、看病、小孩读书、生产”等基本不花钱的帮扶措施,而处于贫困边缘的其他农户则享受不到政策的帮扶,越来越多的非贫困户群体对扶贫政策和工作产生不满,为基层干部推进脱贫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群体自食其力脱贫致富。
3.传统孝道文化受到冲击。
部分农户把老人分出去单独立户,且不赡养,找政府要求解决其“贫困户待遇”。这种状况呈现蔓延趋势,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敬老、爱老、孝老文化,开始成为基层政府抓“乡风文明”的难点。
(三)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力不足
1.资金不足。
乡村振兴千头万绪,基层反映的共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如安徽淮北市百善镇有200多个自然村,有效治理污水需要铺设排水管网,资金投入巨大,百善镇财政无力承担。
2.人才匮乏。
调研显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升与需要匹配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已经形成剪刀差,年轻人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人,基层农技队伍知识严重老化,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次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推广新技术的人才尤其缺乏。
3.贷款难办。
调研中不少省份反映,金融机构存在融资手续繁杂,时间长、可抵押担保物少、贷款数额小、周期短等问题。为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安徽宿州市与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合作探索创新“政、银、担”金融支农服务机制,在全市推广“劝耕贷”模式,但宿州市种植户仍反映,“劝耕贷”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四)基层组织建设和带动力弱
1.农村基层组织力量薄弱。
调研显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的落后村,其村“两委”班子能力薄弱,“无人管事、无人干事、无钱办事”现象突出。农村“两委”班子目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2.缺乏对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激励机制。
目前村干部收入较低,普遍在1000~3000元/月,远低于外出打工收入。此外,村干部政治和荣誉方面的待遇少,缺乏激励机制,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留在村里做村干部,影响了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
(五)部分领域融合发展不够
1.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深。
调研显示,目前“农业+”发展的广度深度不足,与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以及物流业融合不紧密。同时,农业产业链过短,农业研发能力弱,加工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低端环节,仓储、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多数地区没有形成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2.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难。
调研显示,大多数贫困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从事分散的传统农业生产,传统农业未能与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农产品的附加值不能得到充分提高。这些落后地区都存在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不足,品牌建设力度不够,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缺少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等问题。
3.城乡互联互通不顺畅。
目前,部分发达省份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城市与农村的双向互通打造绿色通道,推动着城乡产业经济圈发展。但当前城市优质资源下乡仍缺乏有效联结渠道和承接平台,支持鼓励资本下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不利于实现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共赢”、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1.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小城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是城乡基础设施和产业互联互通的承接平台。加快小城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原则,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现代农业、特色产品、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建设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民俗文化传承等特色小镇;以小城镇为中心加强村庄规划,引导适当集中居住,制定农村遗弃房屋处置政策,带动农民就近城镇化。
2.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县级行政区为基础,以建制镇为支点,搭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引领示范,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培育多元化农业产业经营主体。
(二)以基层党组织和领头人为抓手,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
1.提高基层组织能力。
建议开展基层党组织“星级化”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深入推进党务村务政务公开;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
2.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
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后备干部培养工程,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健全乡村致富带头人的激励机制,考虑乡村致富带头人合理的政治待遇需求,发挥好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代表的农村发展“领头羊”的作用,打造稳定一支政治过硬、年富力强、扎根基层、群众拥护的农村干部队伍。
3.发挥乡贤作用。
产业项目的投资要按市场化运作,鼓励引导民间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每个乡每个村都有乡贤,通过乡贤们的人脉、资源,对接产业项目,吸引产业资金回归乡村。
4.培养和引进人才。
将留在农村的年轻人培育成新型农民。财政设立专门的青年农民创业基金。加强对青年农民的技术培训,每年在农闲季节选拔青年农民到农业院校进行相关专业的专门培训。鼓励农业院校、农业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回乡务农。出台技术人员离岗或在岗返乡创业、工商业者返乡投身乡村振兴的鼓励扶持政策。
(三)以精准脱贫为抓手,全面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
1.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从调研情况看,扶贫的根本还是在于扶志和扶产业,没有产业支撑的贫困户即使脱贫也难以持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并重,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安全住房建设为抓手,因人施策落实帮扶措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稳定增收不返贫。
2.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扶贫能力。
调研显示,村集体经济强的村,贫困问题相对较少,村集体组织的强大能够弥补贫困户个人能力的不足。抓住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以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结合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旅游业,建立合作社、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3.强化脱贫攻坚责任监督。
强化扶贫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完善扶贫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严格控制各地开展增加一线扶贫干部负担的各类检查考评,切实给基层减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文化支撑。近年来,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在落实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不足,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的进展(一)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是建成区级“两馆”。争取并投入20_万元对X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进行改造装修、购置设施设备,公开招聘文化系统辅助人员24名。同时,按照图书馆总分馆制要求,在市局、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X镇、X乡等4家乡镇图书分馆,在X社区、X社区等5家社区设立图书服务点,配备借还阅览设备,开通网络化、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实现总馆、分馆和服务点之间“馆际互借、通借通还”。二是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大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X镇、X乡等7个文化站独立建站、功能齐全,免费向群众开放;
X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支持帮助X镇文化站就近与社区文化阵地共建共享。全区106个村(社区)已有98个按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九个一”建设要求进行功能和服务的改造,其余8个村(社区)因高铁建设拆迁等原因正在新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或自筹资金的形式向基层配发电脑、桌椅,建成标准化乡镇、村(社区)电子阅览室60个。全区巩固完善农村数字卫星农书屋104个、农村固定电影放映室12个。每年为乡镇、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发价值10万元的图书、光盘。三是完善信息资源设施设备。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共享工程覆盖范围,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宽带网络全覆盖,无线WiFi网络服务逐步完善,信息化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小区网络入户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逐年提升。投入48万元为900户远郊住户办理了“户户通”,并协调市广电网络公司做好辖区广播电视普及维护,群众在家上网、看电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四是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4期200人的文化专兼职人员或文艺爱好者技能培训班,并选派1—2名文化管理人才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升整体队伍素质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育发展378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其中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拥有剪纸、刺绣、唱歌、跳舞、编创等技能的文艺人才50多人。组建完善包含1339名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文艺人才后备库。基本健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人员稳定、一专多能、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二)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一是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文艺技能培训。年均举办“X”广场演出20场;
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60场;
指导基层组织文艺演出、比赛、全民阅读等活动300多场。每年联合X京剧院、市文化艺术团及X星级民间文艺团队在村(社区)、中小学校或慈善机构开展文化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联系市辖电影公司到我区放映电影年均1000多场。全区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1场电影、全年观看3场以上文艺或戏剧演出的目标。二是组织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连续3年持续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1300余人。累计发展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其中五星级团队3支、四星级团队6支、三星级8支。每年开展文化宣传、文艺培训、作品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150多次。文化志愿者典型带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志愿氛围日渐浓厚。三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挖掘乡土专家、草根明星,培养草根团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编创指导活动,不断生产贴近X区情、群众生活的作品。发展9支拥有固定活动场所、成员稳定、具备创作和演出能力的注册法人文艺团队,并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给予扶持。整合区级部门资源策划实施“文明相伴X”文艺作品创作“八大赛事”,形成了《X》《X》等原创歌曲、书画、舞蹈、曲艺、摄影、微电影等作品1200多个。四是推进文化旅游互融共促。结合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美术、技艺、医药和民风民俗等搭建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挖掘推出刺绣、烫刻、剪纸、串珠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年均举办“桃花节”“旅游嘉年华”“葡萄节”等旅游节会活动8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产品叫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一)在公共文化方面。一是硬件设施重“建”不重“管”。一些乡镇的村级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甚至废弃的现象,书屋内图书种类不齐、更新缓慢,体育器材损坏后无人维修;
二是服务供给“曲高和寡”。以“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部分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不对群众“口味”,且缺乏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
三是传统文化明显衰落。传统节庆和风俗在我区农村的氛围与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在保障投入方面。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工作主动性不高;
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等各级财政投入,我区多数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空白;
三是人才支撑保障不够。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文化专干队伍存在兼职借用情况,工作力量不足、精力不够。农村严重的“空心化”,让乡村缺少文化活动创作者和参与者。
(三)在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一是农旅融合发展不足。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还缺少专门政策与规划,现有政策散见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在区级层面还是分行业规划、分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很难做到“结合”。二是特色农产品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文化元素对乡村各产业渗透、对企业的支撑都不足。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创意、设计、工艺、品牌水平都很初级,乡村旅游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发展业态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
三、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一)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一是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各级单位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视程度,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二是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将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运维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每年为农村地区非遗项目认定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计划专项经费。同时通过乡村自筹、单位帮扶、社会募捐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
三是加强经费整合管理。整合乡镇的文化、卫生、教育、农业、党建、综治、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文化经费,形成统一的宣传文化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做到文化资金专户、专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水平。
(二)创新运行管理思路。一是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评估,整合添置基层宣传文化、科学教育等基础设施,着力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
二是增强“文化下乡”精准度。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建立图书室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类似“你选书,我买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非遗传承项目扶持等活动,征求满足乡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文化下乡精准化。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立稳定的基层专干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有空编及时招录,将兼职人员尽量调整为专职,探索临聘民间文艺人才模式,充实基层文化站专技力量。并将文化专干培训纳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规划,切实提高其综合能力和服务意识。二是建强本地农民文化团体。通过活动开展,发现农民群众中的文化骨干、民间艺人、乡土艺术家,充分发挥村小师生在文化活动中的特殊作用,确保每个村有1名志愿者、1个文化中心户、1支民间文艺团队。在此基础上,每个乡镇应培育1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业余文体团队,拥有1个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乡村文化品牌。三是做好本土优秀人才挖掘。开展利通区文艺人才的摸底、联系工作,建立“人才信息库”。用足用活各级文艺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尤其注重发现年纪轻、高素质、有能力的文艺创作人才。激发本土人才资源活力,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四)注重文化产业融合。一是加强文化创意结合。深挖某些乡镇、村办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地理标志产品”赋予深厚文化内涵,让产自该地的农产品、工艺品变得“背后有故事”。在产品设计、制作包装过程中植入文化元素,进行品牌营销创新,形成较高的商业附加值;
二是讲好乡村旅游故事。用乡村文化创意为农业和旅游业赋能,打造乡村文化乐园。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讲好自然和人文故事,建设有温度的美丽乡村,书写记得住的动人乡愁,提升我区乡村旅游的文化软实力;
三是做好社会资本参与准备。优化农村营商环境,稳定政策预期,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社会资本下乡的积极性。借助社会力量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库,扩大我区乡村文化项目的知名度,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集聚区。
20_年3月8日,***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同步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文化支撑。近年来,民进永川区委一直高度关注和助推永川乡村教育、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发展,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深入调研“永川区乡村文化振兴”系列课题。为高质量完成本次调研,民进永川区委课题组今年深入区内多个镇街和部门调研,6月份举行“寻找最美乡愁”年度界别活动,还在8月赴宜宾、成都开展“企业与乡村文化振兴”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案例研究、专家咨询,最终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基础已在我区得到夯实。在中央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20_年9月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其中“第七篇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分3章做了专门论述。在市级层面,今年先后出台《重庆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关于聚焦乡村发展难题精准落实“五个振兴”的意见》《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等文件。在区级层面,《重庆市永川区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永川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分别在5月、8月通过区委常委会审议,明确了乡村文化振兴要以“五进农家”和“四大行动”为行动抓手,并与开展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做好农村信教群众思想引导、加快乡贤评理堂建设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另据了解,《重庆市永川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编制的招标工作也已启动。
(二)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领导机制与工作制度得以完善。各镇街、各部门均能及时学习、传达和贯彻最新的上级精神,研究、部署和推进所辖条块的相关工作。二是乡村文化供给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正在全区展开,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图书室等乡村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文化下乡”的形式和内容有所创新。三是乡村移风易俗工作初见成效。各个村两委加强了对农村群众的法治与德治教育,特别是让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精神在镇村基本做到了人人知晓,有效遏制了某些人情歪风和不良风气。
(三)“永川新乡贤”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全国知名品牌。我区的新乡贤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起步较早,主要工作经验可概括为:一是“循名责实”,明确了新乡贤的标准,赋于了“乡贤”一词新的时代内涵;二是“精挑细选”,新乡贤的推选工作包括了七大严格步骤;三是“树立标杆”,让乡贤事迹垂范乡里,并引导群众知乡贤、敬乡贤、争当乡贤;四是“以实正名”,引导新乡贤在传承传统美德、践行核心价值观、化解乡邻纠纷、奉献公益事业、反哺家乡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文化振兴本身:公共文化待提升,传统文化受冷落。一是公共文化硬件设施重“建”不重“管”。一些镇文化中心、村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挪用甚至废弃的现象,农家书屋的图书很多种类不齐、数量不足、更新缓慢,镇村广播维护不到位,体育健身器材损坏后长期无人维修。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曲高和寡”。以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主渠道之一的“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又不对群众“口味”,而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却因经费、人才短缺等原因而“千呼万唤难出来”。三是传统文化在乡村明显衰落。传统的节庆、风俗、饮食文化正在我区农村失去传承土壤,因经费保障不足,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部分传承人无法依靠非遗技艺供养家庭,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助力生态振兴、乡风文明,文化振兴还任重道远。一方面,生态人居环境、村民卫生习惯都有待改善。除集镇和新建的集中安置点外,农村建房缺少整体规划,布局凌乱、色彩杂乱的砖混房屋影响着乡村生态美感。农村环卫设施配备不足,加上部分村民习惯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乱堆柴草,致使农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现象突出。另一方面,乡风出现异化苗头,陈规陋习难以根除。部分村民的集体意识淡漠,责任意识淡化,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错位。比富摆阔、婚丧大办、薄养厚葬、黄赌毒之风在农村还大行其道,封建迷信甚至邪教活动还很有市场。
(三)从组织振兴追因:对乡村文化振兴重视和投入不足。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敷衍应付,导致乡村文化振兴在一些镇村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对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和市级财政投入(上而下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我区多数镇文化中心、村文化室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社会资本还处于观望和缺位状态。
(四)从人才振兴溯源:主导、主体两端均缺少人才支撑。一端,作为乡村文化主导力量,文化专干队伍力量不足。镇文化中心在岗人员“不专业、不专干”的问题较为普遍。文艺专业毕业的只是专干队伍的“少数派”,而且名义上的专干还要“混岗”兼顾其他岗位,甚至干脆被镇政府其他部门“借调”或“借用”。而每个村文化中心至少应配置一个公益文化岗位的规定尚未在全区得到落实,很多还是由村干部兼任,他们显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抓文化工作。另一端,作为乡村文化活动的主体,一村村民难以组建一支业余文艺队。调研发现,农村人口中外出务工、经商的约占农村总人口的36%以上,而未外出的妇女又约有20%在集镇、城区购(租)房陪读,真正留守在农村的村民多为儿童、老人。农村严重的“空心化”,使乡村文化活动缺少主要参与人群。
(五)从产业振兴评价: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度还亟待提升。在宏观视角,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还缺少专门政策与规划。现有政策还散见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以讨论较多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例,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在区级层面还是分行业规划、分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充其量只能做到“配合”,很难做到“结合”,更谈不上“融合”,导致各方面资源的聚合效应太弱,条块分割导致乡村文化及相关产业“有珍珠、没项链”。在微观层面,文化元素对乡村各产业渗透、对企业的支持都不足。比如,因为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创意、设计、工艺、品牌水平都很初级,农民的相关收入难以大幅提升。而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的乡村旅游,则深陷业态单一、模式趋同、回头率低、竞争力弱的窘境。
三、对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
(一)立足文化振兴,不断创新乡村文化软硬件建设思路。一方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创新运管制度。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科学评估,进而整合乃至增添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乡风家风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建立图书室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建议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征求乡村群众的阅读需求,助推“全民阅读”。鉴于文化设施目前还按照行政区划布局,场馆的服务半径有限,建议试行村民跨村、跨镇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实现“送文化”和“种文化”有机结合,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建议用“菜单式”的文化服务模式实现让农民“自主点菜”,以增强“送文化”下乡的精准度。诸如区人社局等的职业技能培训也应送到村一级,助力新型农民的培养。同时,加大在乡村“种文化”的力度,组建农民文化社团,开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扶持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积极挖掘和保护具有永川特色的民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节开展农民运动会、广场舞比赛、乡村旅游节、插秧比赛、山歌比赛等活动,真正让农村群众“唱主角”。
(二)着眼生态振兴,外涨生态环境颜值,内升乡风文明气质。一是改善乡村生态人居环境,要兼顾“乡土”与“乡愁”。按照笔者的理解:习总书记强调的“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属于乡村文化外在的“形”,应包含于“乡土”概念之中;而“记得住的乡愁”则属于乡村文化内在的“韵”,集中表现为农耕文明、非物遗产、民风民俗。为此,我们既要保护好青山绿水、传统村落、文物古迹等有形的“乡土”风貌,防止“千村一面”。同时,也要支持民间艺术、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以保留“乡愁”味道。最终的成果,则是让农民更加看重“乡土美”而留在农村,让市民主要因为“乡愁美”而纷至沓来。二是以进一步打造永川新乡贤文化,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我区应让永川“新乡贤”的名片更加响亮。下一步,建议相关部门帮助新乡贤提升能力素质,搭建更多平台,可在“乡贤评理堂”基础上建设“新乡贤文化中心”。以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村民委员会民主决策作用、乡贤带动引领作用的三结合,实现法治、德治、自治在乡村的和谐统一。同时,村支两委、村民、乡贤三方围绕家风家训建设、村规民约修订、红白事操办标准制定、“三乱”(乱扔、乱倒、乱吐)陋习根治、文明细胞(文明村镇、文明院落、文明家庭)创建等热点领域创新工作举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封建糟粕,培育健康、清新、向上的新习俗。
(三)关注组织振兴,构建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第一步,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议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乡村文化振兴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及镇街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每个镇街配备2~3名文化专干,每个村确定至少1名文化管家(或文化志愿者),专职负责文化工作。完善目标考核机制,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区文化委要加强对镇、村公共文化机构的指导、督促、考核,防止设施空置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场所的内容建设,明确量化指标,确保农家书屋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40小时。第二步,强化财政保障,拓宽经费来源,加强经费管理。一是建议将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运维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并预算新购置文体设备的专项经费。建议区财政每年为农村地区的非遗项目认定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预算一笔基金。二是通过乡村自筹、单位帮扶、社会募捐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三是整合资源,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整合镇街的文化、卫生、教育、农业、党建、综治、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文化经费,形成统一的宣传文化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并做到文化资金专户、专账、专人管理,从经费上保障农村文化阵地强起来、特色亮起来、人气旺起来。
(四)立足人才振兴,夯实专兼结合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第一,建设一支稳定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专干队伍。对有编无人的文化站,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充实文化站专技力量。对“被混岗”的文化专干,镇街应及时调整其工作,尽量做到专职,确保其将主要精力用在抓文化工作上。对文化工作任务重、文化站人员紧缺的,可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方式,临聘民间文艺人才。同时,应充分发挥永川职教学生众多的独特优势,采取“区聘镇用”“镇聘村用”的方式从中选聘专(兼)职文化志愿者,作为文化专干“影响“村里的得力助手。第二,打造本村本乡的农民文化团体。通过开展活动、举行比赛,发现农民群众中的文化骨干、民间艺人、乡土艺术家,充分发挥村小师生在文化活动中的特殊作用,确保每个村有1名志愿者、1个文化中心户、1支民间文艺团队。在此基础上,每个镇街应培育1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业余文体团队,拥有1个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乡村文化品牌。第三,不断提高专兼职乡村文化人才的业务水平。区级层面应建立乡村文化人才资源数据库,针对各自特点开展不同的培训。对于文化专干,应逐步提高该群体的专业人才比例,优化人员结构,并将文化专干培训纳入区委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规划,切实提高其综合能力和服务意识。对于农村文体团队、文化骨干,除由文化专干下村进行指导和排练外,还可以邀请在永高校师生下村蹲点辅导,促使其多出文艺精品。
(五)着眼产业振兴,以乡村文化为产业振兴提供持久动能。首先,促成乡村文化与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的“联姻”。比如,可以深挖某些镇街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地理标志产品”赋予深厚文化内涵,让产自该地的农产品、工艺品变得“背后有故事”。在产品设计、制作或包装过程中植入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品牌营销创新,形成较高商业附加值的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则指日可待。而重庆文理学院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镇,今后应在发掘文化底蕴、植入文化元素、开展文化活动等方面成为永川区的最佳合作伙伴。此外,也可以通过举办工业设计大赛等形式来提高我区农产品、手工艺品的文化性与档次感。其次,用乡村文化创意为农业和旅游业赋能,打造乡村文化乐园。未来五年,重庆市将打造100个乡村文化乐园,以实现乡村旅游升级发展。我们永川已经有一家入选,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讲好自然和人文故事,建设有温度的美丽乡村,书写记得住的动人乡愁,提升我区乡村旅游的文化软实力。最后,要为社会资本“来永”“下乡”做好充分准备。比如,优化农村营商环境,稳定政策预期,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社会资本下乡的积极性。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库,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集聚区。为扩大我区乡村文化项目的知名度,还应创新营销方式,借助大数据分析,提高营销资源的精准投放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