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态课堂,培养初中生地理学习的主体意识

更新时间:2023-01-17 12:57:3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现在的课程改革已趋于成熟,课堂改革越来越完善,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教师的重视,生态课堂理念逐渐深入教师心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个体体验、学习自主性与教学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如何构建生态课堂,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呢?

一、生态课堂的内涵

什么是生态课堂呢?首先这样的课堂是和谐、互动和开放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行高效课堂教学[1]。

其次,生态课堂是和谐情景的课堂。生态从生态学角度说与环境紧密相关。关注生态就是关注生态环境。人是生活在环境中的,学生的学习同样在学习情境中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就是学生学习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课堂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再次,生态课堂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要求。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发展。教师要构建生态课堂,必须重视对学生的体验教学,让学生体验问题的提出、知识的形成、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地理知识获得的过程。

最后,生态课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生态课堂有别于传统课堂的特征之一是开放性,这里的开放指教学方式、方法等。教学手段要开放,不仅局限于教师的讲解,还要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在交流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指教师对于学生用什么方式学习不加限制,让学生自主选择。

二、构建初中地理生态课堂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立足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素养

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初中地理教师忽略知识的建构过程,只关注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记忆程度,认为把该背的给学生划出来,让学生背就可以了,学生不再关注为什么是这样,仅关注这样的问题背没背过,主体地位被严重忽视。教师应改变这种观念,积极构建生态教学课堂。如《世界的人口》一节,传统教学需要学生记住三方面的问题: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分布的成因。为了让学生了解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上网搜索世界人口问题,并在小组中形成统一意见,并汇总,然后分小组展示。因为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动手搜索整理的,所以学生记忆深刻、理解透彻。

又如讲解《天气与气候》一节时,我让学生收听天气预报,并记录天气预报中都涉及哪方面信息,安排学生收集灾害天气警报资料。在课堂中,我让学生说出天气和人类活动紧密相关的例子,并给同学们讲一讲。学生会搜集很多,如哈尔滨的冰灯,天气与人的心情,天气与人类的疾病等,从而引出天气不仅和出行有关。我让学生分组汇报自己搜集到的天气预报数据信息,并表演天气预报,看看谁预报的天气信息更全面。这样的课堂生动鲜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性高,这样的课堂才是生态课堂。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等于生态环境,因此生态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任何教师都明白,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根本,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也是低效的。生态课堂首先能够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把地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我在初中新生第一课时采用故事引入,通过《火烧赤壁》的故事提问学生:诸葛亮真的能借来东风吗?学生有的摇头,有的笑而不语,我点出:诸葛亮在历史上用八个字来形容,是什么?学生有的回答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我借此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又如讲解《非洲》一节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非洲的一个短片,非洲的风土人情、气候、神奇的物产等吸引了学生,再给学生读一段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的《撒哈拉沙漠》,展示非洲神奇瑰丽的画面,让学生带着对非洲的好奇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三)多种教学方式运用,营造开放的生态课堂环境

教师进行地理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地理知识手抄报比赛、小小地理学家评选等,不断用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如在讲《印度》一节时,我用多媒体展示印度的风土人情,以欢快的印度舞蹈带领学生走进印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地理教学生动形象,那些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会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下变得浅显易懂。

如教学完地球仪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乒乓球动手制作一个地球仪,标出经纬度,并进行小组评比,从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利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让学生把地理知识和周围生活环境相结合,从而构建开放的生态地理课堂[2]-[3]。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非常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紧密。初中地理教师要立足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教学生态课堂,让学生在生态教学环境中不断探究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

推荐阅读: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讨

  通禾858高产栽培技术

  探究煤田地质勘探的技术管理

  试论统计学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隆德县马铃薯种薯繁育及主食化专用品种推广示范现状及发展对策

热门标签: 初中生 地理
创设生态课堂,培养初中生地理学习的主体意识.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高度集中的美国政府采购体制

高度集中的美国政府采购体制," 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培训团赴美考察报告(上) 培训期间,培训团走访了美国联邦政府采购政策管理办公室、联邦总务署、加州政府服务总署、戴维斯市政府、联邦技术中心、马里兰州技术服务中心、世界银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福特汽车公司、英特尔公司等单位,并与有关官员进行了座谈。美国政府采

经济论文2023-01-23

公共财政改革与中国持续发展(2)

公共财政改革与中国持续发展(2)," 2.中国正酝酿着新一轮的税制改革,面临税收减少的压力 中国政府急需财政收入来提公共产品和进行收入再分配。然而,国家也面临税收减少的压力。 增值税改革已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产品型的增值税。这种增值税的税基为国内生产总值。标准税率为17%.增值税是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占到

经济论文2023-01-23

强化我国社保基金的筹集机制

强化我国社保基金的筹集机制,强化我国社保基金的筹集机制 强化我国社保基金的筹集机制 强化我国社保基金的筹集机制一、国际上筹集政府社保基金的基本经验基本经验之一:国际上多数国家普遍选择以征税的方式来筹集政府社保基金。截至2000年5月统计,全世界有172个国家实行社保制度,有的国家叫税,有

经济论文2023-01-23

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摘要: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是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迫切需要,是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和巩固我省财政体制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是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我省初步建立了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和基层政权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经济论文2023-01-23

绿色税收的启示

绿色税收的启示,绿色税收的启示 绿色税收的启示 绿色税收的启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张颖根据一般性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对单位和个人无偿地、强制的取得财政收入所发生的一种特殊分配活动,体现了以国家为主体的在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然而

经济论文2023-01-23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理论综述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理论综述," [摘要] 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既有迫切性,又有现实性。我们对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的当前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实现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供求 1.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公共产品 2.农村公

经济论文202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