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更新时间:2023-07-03 13:18:1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思政,读音是sīzhèng,汉语词语,解释为谓思行善政。本站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高校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摘要]高校要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如何建设课程思政?如何使课程思政发挥实效?如何解决课程思政遇到的种种问题?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思政课程

  [基金项目]中国民航大学20_—20_年专业建设经费资助“人才培养模式及改革项目”

  [作者简介]周青军(1980—),男,吉林公主岭人,博士,中国民航大学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_)27-0070-02[收稿日期]20_-09-28

  导言:

  “立德树人”是当今高等教育共同面对的重大时代命题,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总书记对立德树人有过多次精彩论述,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20_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_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和时代使命[1]。立德树人的重点在于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思想品德的塑造。

  目前,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保证。20_年,***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同时,***总书记还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课程思政体系。课程思政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系统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实际技能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主要体现出树人与育才的特征要求[2]。当前,全国各高校都广泛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真正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但是,在“课程思政”建设的把握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进一步明确和深化。本文主要就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思路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改革提供参考。

  一、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其本质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者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任务、目标、功能上,都离不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思政课程主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达到立德和育人目的;课程思政主要通过在学习各种专业课程和实际技能的过程中,把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对学生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实现树人与育才目的。课程思政不是孤立存在,更不是无中生有,它必须有思政课程的理论体系做支撑,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课程思政是对思政课程的有力补充和实践检验,所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必须有机结合,要做到两方面功能的互相依托,做到立德树人与育人育才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

  二、课程思政的核心在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最大误区是过多地把关注点放在思政,而忽略了所教课程本身。要尊重课程建设规律,课程思政所依附的主体必须是一门优质的精品课程。所以课程本身的内涵建设是核心,应该坚持课程的性质不变、本位不变。如果课程水平较低,或者本身就是水课,这样的课程自身就无法达到育人的目标,课程思政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教师要在保证专业教学水准的前提下,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引领涤荡学生心灵,激励学生立鸿鹄志、做追梦人。让学生在学到更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职业伦理等。

  三、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说教课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说教课,更不是对思政课程的简单替代。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强调每一名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每一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课程思政不是每堂课都要机械、教条地讲解思政教育内容。课程思政既不能“赶时髦”,也不能搞“形式主义”。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粗暴地把思政课的内容移植到专业课教学中,而是要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思政元素不等同于说教,不能让学生感到唐突和过于刻意。思政元素是真情流露,要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四、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任课教师要深入挖掘各門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课程思政需要专业课教师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分析不同类型课程的差异性。不同课程的着力点不同,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也不同。所有课程不能千篇一律,要尊重课程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要分析学生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性格有较大差异,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我们对思政元素的融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不要把思政元素神秘化。思政元素可以是很普通的身边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个人感悟等。只要是结合国情,能够实现价值引领、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的东西,就是好的思政元素。四是要灵活运用思政元素。将提前准备好的素材与课上即兴发挥的素材相结合,同时素材要有趣味性和时效性,通过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巧妙结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热情,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五是要重视课程自身建设。一门优质的课程本身也是思政元素,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完美人格的体现,都是非常好的思政元素。 五、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课程思政最终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课程思政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做保障。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成长成才,更要德才兼备。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动态,从学生发展需求、专业问题、社会热点等角度引入思政内容。同时教师本人要身正示范,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影响身边学生。教师自身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就是最好的思政元素。相反,如果教师自身三观不正,不可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所以,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六、课程思政要与时俱进

  在教学中,课程思政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思政元素跟上时代步伐,要把国家的新思想、新思维、新理念等及时传递给学生。用最新发生的事件为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发言讨论,使其在课堂讨论中加深对事件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把一些典型经验与感人事迹变成教学中的“活教材”,把爱国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有效融入课程教学,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七、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高校要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创新育人方式,把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首先高校要加强教学管理,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目标及内容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案课件编写、教学理念等方面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其次,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课内外教学,不但要在课上的所有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思政元素,更要重视课下、校内、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最后,高校的各个部门也要做好协同育人工作,将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理念灌输到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脑海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八、结语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需要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新格局,形成教育合力。通過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的各个环节,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靳诺.立德树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_(18):8-12.

  [2]于向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N].光明日报,20_-03-27(06).

  高校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摘要:语言学是一门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在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语言学学科的跨学科性质,从其人文属性中提炼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社会文化等思想政治元素;从其社会属性中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从其自然科学属性中,重视逻辑思维。

  关键词:课程思政;语言学;专业使命;辩证思维

  一、绪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自20_年起以上海市为试点展开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全员、全课程大思政教育体系探索与构建的工作,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有研究主要从两方面探讨如果实现课程思政。首先,从宏观理论、战略高度探讨“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构建(高德毅等,20_a/20_b;忻平,20_;虞丽娟,20_),包括“课程思政”推进的价值与意义(陆道坤,20_;邱伟光,20_;闵辉,20_;曹文泽,20_)、从理论高度及管理者的角度探讨“课程思政”的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与实现路径(吴月齐,20_;何红娟,20_;高燕,20_;刘淑慧,20_;李国娟,20_;陈道武,20_)等。

  其次,从微观的角度以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为切入点探讨“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其中以高职院校某一专业的研究(何衡20_;倪成伟等20_;吕玉龙等20_;陈辉林,20_)居多,散见于零星课程,如新闻传播、大学语文、中国近代史、公共艺术、汽车概论等课程中。

  近两年来国内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仍存在一些缺憾,如:理论探索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重视宏观理论的构建,缺少具体学科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路径与示范研究。本文从语言学类课程角度,探讨将语言学类课程的学科知识与学生能力培养、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现路径与方法。

  二、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总体思路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它涉及语言的结构、功能、应用、生理、认知等各个领域,是一门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李宇明(20_)认为,“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横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前提下,推进各类高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响应国家所倡导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它强调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辩证统一。

  在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语言学学科的跨学科性质,从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科学部分提炼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社会文化等思想政治元素;从社会科学部分提炼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自然科学部分,强调尊重事实,尊重科学,重视逻辑思维。

  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宏观上,学校管理层保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平台的搭建、专业教师思政育人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体系中融入人文内涵评价指标,确保德育目标实现的外部环境保障;第二,中观上,设计、构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科学育人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方案,将德育目标固化于课程大纲中,确保德育目标实现的时效;第三,微观上,从教学时间上确保学时压缩、内容精讲的大背景下,突破学时限制,找到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内容的时间保障;从教学内容上整合和凝练语言学类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寻求专业知识与德育知识有机结合点;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管理模式,确保能力培养与道德培养目标相得益彰,使专业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切实可行。

  三、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实现路径

  (一)语言学类专业课程师资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

  专业课教师工作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一线,其思想政治素养是提高课程思政的关键。但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推广之前,一线教师对于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够,要么较少思考专业课程的育人问题,要么对此问题的思考处于萌芽状态,甚至对课程思政存在一定误解。“共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实施课程思政,首先要端正一线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提高一线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与素养。

  首先,消除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疑虑与误解,激发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通过定期开展各种层面的课程思政培训与交流,强调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强调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科学知识传授、人文素养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科学统一,而非单一的、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消除一线教师的疑虑,刷新专业课教师的认知,拓宽思政课程的视阈,帮助专业课教师引导学生对专业的误解,重新认识专业前景,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等。

  其次,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与素养。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即将马克思主义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结合起来的理论水平;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的理论水平;专业课教师的专业认同、专业价值与职业使命感等。

  一方面,通过集体培训的方式使全体教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涵,使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形成系统认识,掌握课程思政的特征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党员教师带头、优秀教师示范、集体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等方式加深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加强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及社会使命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教学激情,最终回归到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努力做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专业伦理和科学的信仰,良好的行为习惯”。(陆道坤,20_)

  (二)语言学类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是确保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与保障。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专业教师需要结合语言学类课程特征,发掘和梳理语言学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比如语言哲学思想对专业研究的影响、语言研究方法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法、语言研究目标的唯物论观等,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促使思政教育多元化。反过来,分析语言学类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探索语言类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即如何自然地将马克思主义观有机融入语言学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去、探讨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入到语言学课程的教学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因此,重新审视现有课程方案,制定一份全新的,融入立德树人理念于一体的课程方案非常必要。

  (三)語言学类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实现方法

  课程思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从微观角度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确保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得益彰,而不是互相冲突。

  1.转换教师授课方式,确保专业课程授课学时不变

  课程思政并不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中增加思政内容,而是转变专业知识教授的方式、转换看待专业问题的角度、明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在处理专业问题中的作用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并不需要增加专业课的授课学时,也无需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如在《现代汉语》课程第一章绪论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偶然与必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看待“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查阅互联网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普通话与方言的现状及关系;在第二章语音部分通过讲解汉语拼音方案制定的历史背景、第三章汉字部分通过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汉语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专业的使命感等。这些都是原有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只需将借用更加明确的认识论方法来指导教学,并不需要额外增加教学内容,可确保教学学时不变的前提下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

  2.挖掘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语言学类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从教学内容上看,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要深入发掘并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整理成册,建立思政教学资源库,固化于课程教学方案中,为今后语言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也为语言教学类课程发展拓宽思路。

  比如,《现代汉语》课程第三章的内容均可以挖掘出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元素,如“汉字的性质和特点”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发现中国特色文化;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形成民族自豪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待中国的“造字法”,充分认识古人的智慧,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神、源远流长与经久考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待“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关系”,了解并认清繁简字在大陆与港台、海外的运用现状,进而科学地对待简化字与繁体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传播汉字文化、规范使用简体字的职业使命感。

  3.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热情

  专业课程教学应以课程思政为契机,创新教学方法,以案例作为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带领学生共同挖掘思政资源,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同时,引领学生科学看待问题,使学生能够认可课程思政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课程思政扩宽了授课教师的思路,专业课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在普通本科教学中强调知识的宽度和广度,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拓展中,从而将马克思主义观有机融入语言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在专业课程中寻找与德育知识体系的交叉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以顺其自然的方式潜移默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体系,进而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_-07-20.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_(3).

  [3]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荐“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_(1).

  [4]于冠华,李敬强.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实现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_(5).

  [5]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_(8).

  [6]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_(8).

  [7]田鸿芬,付宏.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教育与人才,20_(4).

  [8]李宇明.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J].语言战略研究,20_(1).

  高校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摘要:语言学是一门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在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语言学学科的跨学科性质,从其人文属性中提炼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社会文化等思想政治元素;从其社会属性中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从其自然科学属性中,重视逻辑思维。

  关键词:课程思政;语言学;专业使命;辩证思维

  一、绪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自20_年起以上海市为试点展开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全员、全课程大思政教育体系探索与构建的工作,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有研究主要从两方面探讨如果实现课程思政。首先,从宏观理论、战略高度探讨“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构建(高德毅等,20_a/20_b;忻平,20_;虞丽娟,20_),包括“课程思政”推进的价值与意义(陆道坤,20_;邱伟光,20_;闵辉,20_;曹文泽,20_)、从理论高度及管理者的角度探讨“课程思政”的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与实现路径(吴月齐,20_;何红娟,20_;高燕,20_;刘淑慧,20_;李国娟,20_;陈道武,20_)等。

  其次,从微观的角度以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为切入点探讨“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其中以高职院校某一专业的研究(何衡20_;倪成伟等20_;吕玉龙等20_;陈辉林,20_)居多,散见于零星课程,如新闻传播、大学语文、中国近代史、公共艺术、汽车概论等课程中。

  近两年来国内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仍存在一些缺憾,如:理论探索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重视宏观理论的构建,缺少具体学科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路径与示范研究。本文从语言学类课程角度,探讨将语言学类课程的学科知识与学生能力培养、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现路径与方法。

  二、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总体思路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它涉及语言的结构、功能、应用、生理、认知等各个领域,是一门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李宇明(20_)认为,“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横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前提下,推进各类高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响应国家所倡导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它强调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辩证统一。

  在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语言学学科的跨学科性质,从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科学部分提炼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社会文化等思想政治元素;从社会科学部分提炼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自然科学部分,强调尊重事实,尊重科学,重视逻辑思维。

  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宏观上,学校管理层保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平台的搭建、专业教师思政育人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体系中融入人文内涵评价指标,确保德育目标实现的外部环境保障;第二,中观上,设计、构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科学育人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方案,将德育目标固化于课程大纲中,确保德育目标实现的时效;第三,微观上,从教学时间上确保学时压缩、内容精讲的大背景下,突破学时限制,找到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内容的时间保障;从教学内容上整合和凝练语言学类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寻求专业知识与德育知识有机结合点;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管理模式,确保能力培养与道德培养目标相得益彰,使专业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切实可行。

  三、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实现路径

  (一)语言学类专业课程师资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

  专业课教师工作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一线,其思想政治素养是提高课程思政的关键。但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推广之前,一线教师对于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够,要么较少思考专业课程的育人问题,要么对此问题的思考处于萌芽状态,甚至对课程思政存在一定误解。“共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实施课程思政,首先要端正一线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提高一线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与素养。

  首先,消除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疑虑与误解,激发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通过定期开展各种层面的课程思政培训与交流,强调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强调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科学知识传授、人文素养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科学统一,而非单一的、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消除一线教师的疑虑,刷新专业课教师的认知,拓宽思政课程的视阈,帮助专业课教师引导学生对专业的误解,重新认识专业前景,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等。

  其次,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与素养。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即将马克思主义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结合起来的理论水平;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的理论水平;专业课教师的专业认同、专业价值与职业使命感等。

  一方面,通过集体培训的方式使全体教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涵,使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形成系统认识,掌握课程思政的特征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党员教师带头、优秀教师示范、集体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等方式加深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加强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及社会使命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教学激情,最终回归到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努力做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专业伦理和科学的信仰,良好的行为习惯”。(陆道坤,20_)

  (二)语言学类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是确保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与保障。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专业教师需要结合语言学类课程特征,发掘和梳理语言学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比如语言哲学思想对专业研究的影响、语言研究方法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法、语言研究目标的唯物论观等,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促使思政教育多元化。反过来,分析语言学类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探索语言类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即如何自然地将马克思主义观有机融入语言学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去、探讨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入到语言学课程的教学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因此,重新审视现有课程方案,制定一份全新的,融入立德树人理念于一体的课程方案非常必要。

  (三)語言学类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实现方法

  课程思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从微观角度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确保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得益彰,而不是互相冲突。

  1.转换教师授课方式,确保专业课程授课学时不变

  课程思政并不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中增加思政内容,而是转变专业知识教授的方式、转换看待专业问题的角度、明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在处理专业问题中的作用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并不需要增加专业课的授课学时,也无需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如在《现代汉语》课程第一章绪论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偶然与必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看待“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查阅互联网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普通话与方言的现状及关系;在第二章语音部分通过讲解汉语拼音方案制定的历史背景、第三章汉字部分通过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汉语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专业的使命感等。这些都是原有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只需将借用更加明确的认识论方法来指导教学,并不需要额外增加教学内容,可确保教学学时不变的前提下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

  2.挖掘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语言学类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从教学内容上看,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要深入发掘并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整理成册,建立思政教学资源库,固化于课程教学方案中,为今后语言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也为语言教学类课程发展拓宽思路。

  比如,《现代汉语》课程第三章的内容均可以挖掘出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元素,如“汉字的性质和特点”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发现中国特色文化;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形成民族自豪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待中国的“造字法”,充分认识古人的智慧,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神、源远流长与经久考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待“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关系”,了解并认清繁简字在大陆与港台、海外的运用现状,进而科学地对待简化字与繁体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传播汉字文化、规范使用简体字的职业使命感。

  3.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热情

  专业课程教学应以课程思政为契机,创新教学方法,以案例作为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带领学生共同挖掘思政资源,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同时,引领学生科学看待问题,使学生能够认可课程思政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课程思政扩宽了授课教师的思路,专业课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在普通本科教学中强调知识的宽度和广度,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拓展中,从而将马克思主义观有机融入语言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在专业课程中寻找与德育知识体系的交叉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以顺其自然的方式潜移默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体系,进而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_-07-20.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_(3).

  [3]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荐“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_(1).

  [4]于冠华,李敬强.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实现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_(5).

  [5]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_(8).

  [6]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_(8).

  [7]田鸿芬,付宏.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教育与人才,20_(4).

  [8]李宇明.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J].语言战略研究,20_(1).

推荐阅读:

  党工委2023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报告

  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

  2023年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关于召开县委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实施方案

  2023年镇党委书记述责述廉报告

  商业计划书范文3000 商业计划书范文大全

热门标签: 高校
高校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探索.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祖国演讲稿:祖国在我心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祖国母亲哺育着我们长大,给我们鼻子,眼睛,耳朵。这些虽然是很普通的东西但是只要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我们是什么?我们是天山上一朵朵盛开的雪莲花,我们是草原上的一只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我们是黄土高坡上的一朵朵山丹丹,

演讲稿 2023-04-25

春节一帆风顺的吉祥语

春节要登场,鞭炮快乐响。春联贴门上,祝福送到你身旁。愿你喜气洋洋,在来年财源广进,财富暴涨,身体强壮,健康无恙,幸福迷人,天下无双!欢迎来到i乐德范文网,本文是为您特别搜集的《春节一帆风顺的吉祥语》,欢迎鉴赏!  【篇一】春节一帆风顺的吉祥语  1、舞狮秧

礼仪范文 2023-03-24

哥哥给上司的春节拜年短信

醇酒飘香佳肴美,合家团圆迎新年。济济一堂真和美,父母展眉开笑颜。玉盘饺子端上桌,圆圆滚滚兆丰年。小孩红包兜里藏,年年有余合家欢。祝你新年好运到,生活美满幸福绕!本篇文章是i乐德范文网为您搜集的《哥哥给上司的春节拜年短信》,欢迎大家参考评价!  【篇一】哥哥

礼仪范文 2023-03-24

祖国在我心中:民族精神永流传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xx班的xx。今天,我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爱国爱校爱家园,民族精神永流传》。  当新的一天开始,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内心便无比激动与自豪。在风中飘扬的不仅仅是一面简单的五星红旗,他凝

演讲稿 2023-04-25

春节拜年祝福语简短句子

快乐满屋,让笑声冲向天际;幸福敲门,让吉祥迈入家门;好运随身,让霉运随风而去;温馨相聚,让团圆恭贺新春。春节到,带上幸福,向美好未来出发!以下是i乐德范文网为您整理的《春节拜年祝福语简短句子》,供大家参考。  1.春节拜年祝福语简短句子  1、喜庆的歌儿唱

日常祝福语 2023-03-24

春节祝贺词祝福语大全

佳肴是春节夜的礼物,团圆是春节夜的情怀,幸福是春节夜的节拍,守岁是春节夜的故事,祝福是春节夜不变的表白;春节快乐!i乐德范文网搜集的《春节祝贺词祝福语大全》,仅供大家借鉴!  1.春节祝贺词祝福语大全  1、星空璀璨月光耀,新春佳节今来

日常祝福语 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