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1
2022-12-12
2022-12-14
2022-12-21
2022-12-20
更新时间:2023-10-25 18:47:3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2-12-21
2022-12-12
2022-12-14
2022-12-21
2022-12-20
星期四,爸爸出差回来了,他从行李包中拿出一本十分薄的书递给我.这本书的标题是《会说话的作文书》,啊!书怎么会说话呢?我把书打开来看,里面只有一张白纸.我更是大惑不解了.忽然,有一个声音对我说:“主人,主人!”并没有人跟我说话呀,我吓了一大跳.这是书上出现了一个嘴巴,说:“主人从今天起你要看作文就不用一页一页地翻了,想看什么内容,不用开口,书里马上会有.”我说:“你真的那么厉害?好,让我来试试你,来,我想看……”“写人”俩字没出口,一篇一篇写人的文章轮流在“书”里出现了,就像电脑屏幕似的.我发现了一篇合意的,刚想喊“停”,它就停下来了.我高兴的说:“太方便了!”看了一会儿,我闭上眼睛做眼保健操,那本书就自己读了起来.真神了!从此以后这本书成了我得好帮手.要写什么作文,里面全有. 一天,我参加了全国儿童创新作文大赛,一看题目,马上想起在《会说话的作文书》里看过的一篇,刷刷刷,不一会儿功夫就写出来了.比赛过后,我得意极了,感觉自己稳获全国特等奖. 忽然,我醒了,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梦.。
长久以来,总是有一些仿佛真理在手的人告诫我们:上帝之所以让我们长一张嘴巴、两个耳朵,为的是让我们少说、多听。确实,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少说多听,不管他们说得有理没理,对或是错,都要竖着耳朵听,而且对他们的话表示十分的赞同。稍微反驳一句,立即遭到劈头盖脸的恶骂:“你还不得了了,我说一句,你居然说两句”,“闭掉你的鸟嘴”,“反了你,我抽你丫的”,被骂的多了,我们就不敢再多说话了,说不好话了。至少象我,很多场合都不敢说话,以至于不会说话,慢慢的好象说话功能快要丧失了。比如参加会议我最害怕发言,我常常为参加会议犯愁,因为不知道说什么,每当主持人说在座的各位都谈一谈吧,我的头皮就发麻,心想完了,这回又出洋相了。
如果世上的人都象我这样,就不会有马丁·路德·金那样脍炙人口的演讲,就不会有精彩的大专辨论赛,就不会有脱口秀,总之,大家都拙于口头表达,以至于沉默寡言,世界是了无生趣的。
就象长于说话的人,开篇之词往往是“人长一张嘴,除了吃饭就是用来说话的”,并不是有劈头盖脸的的恶骂,他们就禁若寒蝉,总有一些人不怕抽巴掌,打死也要说,说着说着,就滔滔不绝起来,说着说着,就步步高升起来。滔滔不绝好理解,步步高升未必容易明白,这是我的发明,但我不申请专利,而且还要详细地解说给你听。
我们常听说“用事实说话”、“用作品说话”、“用质量说话”、“用服务说话”、“用实力说话”、“用数字说话”……,真是不胜枚举,这些“说话”的背后依凭的都是一种力量,足以压到对方的力量,面对这种力量,你只有“闭掉你的鸟嘴”,不服都不行,于是在这些“说话”面前,你只有听的份,找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用这些力量使“说话”的人步步高升,你也没有脾气,甚至心服口服——谁叫他们能这样“说话”呢。
但我所说的说着说着就步步高升的人,不是靠这些常见的力量说话的,而是用说话说话,没听说过“用说话说话”吧,也没有听说过“用说话说话”能步步高升吧,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听自己说的,但是我认为理由充足。记得读过一篇文章,叫《废话的力量》,意思是说生活中有一种在官场上混的人爱讲废话,领导也是人呀,谈完工作不能大眼瞪小眼,需要有人来调节气氛,这种人因为特别善逗笑解闷讲段子,深得领导喜欢,讲多了,讲出了感情,就怎么看怎么好,就觉得他是个人才,知识面宽,谈吐幽默,倘若遇上需要干部的时候,领导的头脑里首先出现的就是他。在我看来,这种人就是用说话说话的人,他们说出来的话,并非金石之言,发表高见,谈不上有含金量,更不是对一问题有多少研究,有多少创见,往往是插科打诨,“述而不作”,“功夫”全用在“诗外”,旨意全在讨好长官,说得形象点,是说话心理 *** ,领导自然十分享用。
用说话说话的人,说多了,领导赏识了,慢慢地就步步高升起来,甚至掌握起一个单位的话语权,在大会小会上滔滔不绝,听者掌声雷动,好不精彩!而那些一根筋埋头苦干的人,因为既不会用事实说话,又不会用说话说话,永远也捞不到话语权,最后就象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你稍微反驳一句,立即遭到用说话说话的人劈头盖脸的恶骂,话也许不是照抄我的,但意思离不了多远。
妈妈的眼睛“会说话”,可不是吗?自从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天起,妈妈是用眼睛这一心灵“窗户”,来传递她的所有情感和思想的。
我记得儿童时期,农村生活单调,到了晚上除了听妈妈讲故事外,就是与姐姐在家里“捉迷藏”,家里房子比较大,为了节省油,妈妈一般只在客厅里亮着一盏煤油灯,灯下,妈妈一边缝补衣服一边看着我们姐弟乐。当我找不着姐姐时,妈妈的眼睛就会平添几分神秘的眼光,我顺着妈妈的目光,准能及时将姐姐找到,这是母子“感应”效应。
我们家是传统的“严父慈母”的家庭.当父亲“管教”时,是否能得到妈妈的“保护”,从妈妈的眼神和目光中,就能得到答案。
孩儿时期,我也算是个“玩皮”孩,掏气、好动、玩皮、不做家务在我身上显得活灵活现,经常在外玩得连吃饭都忘记回家,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父亲都会严厉批评我,可妈妈却是用袒护的眼神来与父亲说理。
有一年的一个春天,我“好动”的性格又犯了。农历年过后,小学开学了,随着春天的来临,稻田里播撒的“红花”草长得又快又茂盛,放眼望去,一片绿茵茵的景色,使人心旷神怡,从学校到家里的路上,就忍不住要下到“红花”地里,打打滚、翻翻“筋斗”、摔摔跤。一次,在与小伙伴练习摔跤时,不小心动作过猛,把家里过年时做的唯一一条裤子摔成了一个大洞,心里非常害怕,想必回家后被父亲知道了,可能不挨打就得挨骂,我把裤脚卷得高于膝盖,想蒙混过关,回到家里,就被正在吃饭的妈妈发现了,妈妈一边向我使了个眼色,一边若无其事与父亲聊天,把父亲的注意力给分散掉,我赶紧利用进房间放书包的机会把裤子换掉,第二天,妈妈又把裤子给悄悄缝好了。
后来我长大当了兵。第一次从军校回家休假探亲,是在七月份,天气比较炎热,回到家里,已近中午十二点,进到屋里,妈妈用眼光把我上下全身端详了好几遍,她没说话,立刻到橱房替我烧了几个“荷包蛋”,我边吃妈妈边看着我,待我吃完后,妈妈才说:学习、训练肯定很辛苦吧?我感到惊讶!心想,妈妈怎么知道我学习训练的辛苦?我可从没在信中提过呀?我正在凝思之际,妈妈又说话了:“一路上坐车很辛苦,去休息一会儿吧!
军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某运输部队当排长。从部队第一次回家探亲,就遇到乘坐的大巴翻车了,当时正值腊月二十六,我被送到医院住了几天院,年三十才勉强出院赶回家,妈妈见我后,目光从喜悦变成忧郁,按照农村习惯,在特殊的吉祥日子里,是不说不吉利话的,因此,妈妈没有问我具体伤势情况,我也背着妈妈吃药,但妈妈“会说话”的眼睛已经告诉我——妈妈担心极了!等到正月初二,妈妈才问:伤得重吗?我如实作答后,妈妈的眼眶挂满着泪花。
在妈妈身边生活的日子里,妈妈的眼睛就是一面镜子,什么事能做不能做?什么行为能得她的允许、袒护?只要用眼光与妈妈的眼睛对视一下,就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因为妈妈是在用心灵与你说话。
妈妈的眼睛“会说话”,源于妈妈的胸怀和责任,以致于子女的细微变化,她都历历在目,事事牵挂。
妈妈的眼睛“会说话”,源于妈妈的博爱和无私,以致于她把子女成长中的喜怒哀乐时时“放”在了心里,一丝不苟,从不推卸。
由此我感叹:妈妈是在用她身上最美丽的、最纯洁的“心灵”,释放着自己的真情,释放着自己的期待,释放着世界最真切最伟大的母爱!
读懂了妈妈的眼睛,你就读懂了妈妈的博爱,妈妈的心灵,妈妈纯朴无私的奉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