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2023-03-20
2023-06-27
2023-07-05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更新时间:2023-11-24 10:06:0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9
2023-03-20
2023-06-27
2023-07-05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近年来,经过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建设与环保工作力度,逐步解决各类危害环境的突出问题,把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开展环保工作。为了进一步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对我镇面临的环保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提出自我的意见和提议。
一、当前环保工作的现状
1、在xx市创立全国生态市的大环境下,我镇也进取创立成为生态乡镇,生态示范创立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各类创立考核指标中除了对经济水平和村容村貌有着较高的要求外,还涉及到了农村饮用水水质、生活垃圾和废水处理、工业污染达标排放、畜禽养殖粪便处理、清洁能源普及率、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资料和要求。所以,创立工作以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乡镇和村庄环境,防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美化人居环境,切实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问题。
2、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我镇争取了20xx年度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对三个村进行了连片的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等建设,改变原有的环境污染现状,整治结束后,建成污水处理站5001座,垃圾房3座,宣传墙2座,沼气池11座,农村连片综合整治率大于8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大于80%,畜禽粪便利用率大于80%。
3、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初显成效。我镇创新环卫管理机制,经过政府买服务方式,实现对现有环卫保洁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招聘了环卫保洁公司进行管理,常年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和城管一齐有力制止、纠正和查处违章搭建、违章占道经营、违章停放、车辆沿途洒漏污染道路、肆意破坏市政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违反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保证了乡村设施完善,乡容乡貌进一步好转。建立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对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倾倒,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充分发挥群众力量,设立环境卫生监督曝光台,定期对违反乡容环境卫生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曝光,有力促进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大大改善了乡村环境卫生质量,确保了乡村干净、整洁、有序。
4、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取得进取进展。今年2月开始,镇畜牧兽医站就对镇内畜禽养殖户进行了调查摸底,对每一户养殖户的基本情景构成台账,要求按时限进行整改。
马道在畜牧园区的养殖大户都有环保相关手续,养殖比较规范,对畜禽粪便的处理都是无害化的'配套农业种植或修建了沼气池处理,基本能够达标。但在境内的许多散养殖户就有不一样的情景,基本都没有办理环保相关手续,在敏感地区养殖,在水源点保护区范围内养殖,在风景区养殖,有的还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粪污直接排放到沟渠或河道里,激起了极大的民愤,此类事件的信访问题也时有发生。今年,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工作,镇政府决定借势借力,彻底解决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养殖污染问题,针对不一样的情景,对环保不达标的养殖户进行挂牌整改,有限期整改的,有彻底搬离的,都要求养殖户按照整改资料整改。下一步,根据xx市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关掉拆除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我镇禁养区内的养殖场进行拆除,彻底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的危害。
二、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由于长久以来,重经济轻环境,环境保护工作重城市轻农村,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一是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本事较弱。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及地表水,容易受到污染,虽然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必须保护,但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二是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农村河道、沟渠中仍然有许多随意倾倒的垃圾,不仅仅污染环境,还对河道造成很多堵塞,很多垃圾被集中堆放,垃圾渗滤液问题影响严重;
秸秆焚烧现象也是屡禁不止,秸秆还田技术和设施不够完善,使农民对秸秆禁烧工作抵触较大,工作难度十分大,无足够的措施,只能靠镇、村、组干部来巡查值守,但都还是不能完全控制。
三是农村小企业污染依旧存在严重隐患。虽然近两年关掉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但农村中也还存在“小散乱污”企业,这些小作坊隐藏在偏僻的地方,没有任何环保设施,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危害,今年,对这些小企业进行了整治,依法关停了一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监管。我镇还涉及沥青库的环保投诉问题,周边农户强烈要求该企业搬离,至今没有彻底解决。
四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进展缓慢。农村畜禽散养户没有环保设施,有的甚至是粪便直排,造成了对沟渠河道的污染,粪便综合利用处理设施缺乏。
五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对农药品种使用上还未有具体管理措施,农民群众图省钱,大多都使用普通化肥和农药,而这种普通化肥和农药大部分都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产生着必须威胁。对农药包装袋瓶的回收还没有严格实行,农民随意丢弃这些包装品,造成污染,很多的废旧农膜没有回收利用,随意乱丢,造成严重污染。
三、环保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给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本事较弱,农村涉及面广,环境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繁重。
二是农村环保机制不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机制体系尚未完全理顺,农村环保监管本事亟待提高。乡镇虽然成立了专门的环保办公室,但没有专职人员,在处理事情上不专业。
三是对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不够。宣传教育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部分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对生产、生活污染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提议与对策
当前的农村环保工作,应着力在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保力量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强化职责,密切配合,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对各个环保职责主体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
环保部门和乡镇要进取协调配合,通力协力,建立长效工作联动机制,构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切实加大农村环保投入。落实农村环境保护资金,进取争取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治理。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
三是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农村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认真做好应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技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在秸秆禁烧工作中,提议能否疏堵结合,每季争取一天的计划烧除,解决农民耕种难,抵触大的问题。
四是加强基层环保力量,强化农村环保舆论引导。在乡镇设立专职环保人员,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监管本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礼貌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礼貌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通过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扶持和各有关部门具体帮助指导,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发展到目前的77家,如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对全乡所有合作社进行了实地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目前,全乡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7家。按行业划分:种植业58家,畜牧业16家,其他3家,今年新增51家。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有7993户。经营形式主要有以下2种:一是“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户”。主要通过作为骨干成员的专业大户开展生产示范和流通经营,为农户提供间接服务。二是“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通过组织、协调和规范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合作经济组织也不断状大。按照利益联结机制,紧密型合作社占24%,松散型合作社占76%。
二、我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一是认真学习,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培训。乡里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以宣传发动、培训人员、学习法律法规为突破口,解除农民的种种顾虑,使之充分认识入社的好处,办社的意义。分类指导,制定规划,建立各类合作社培训班,指导农民办社、入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加强内部管理,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为了解决合作社合作水平低,内部运作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我乡坚持“自愿、民主、互助、平等”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重点做到四个方面:即有一个可行的示范章程,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有一个严格的管理制度,有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法。并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民主办社;坚持入社自愿;坚持以农民为主体。
三是完善规范。“按照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要求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管理。按照标准完善合作社的章程,财务制度,议事规则,发展规化,落实合作社的基地,明确合作社的责权利。建好一批规范的合作社。如修学花生购销合作社、新科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为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县乡新农办要求,对当前杯倮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村委会共有5个党支部,共有35名党员,其中,女党员2名。拥有1个党员活动室,共计60平方米,累计藏书400余册。
杯倮村委会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村上拥有1个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条件的困难户基本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100%。在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下每年按时召开党员大会;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二、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盼和要求
1、希望各级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方面有更多扶持政策,以推动农村结构调整既要有量的扩张,更要抓质的提高。
2、希望进一步加强村环境建设。目前道路硬化率仍然偏低,农民群众希望村级组织应从关心热点问题入手,多争取项目资金,解决村道路雨天泥泞、秋天尘飞的局面。
3、希望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培育新农。
4、希望进一步加大新型合作医疗的减免力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生条件。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医疗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对药品的监督管理,严禁假冒伪劣和过期药品,控制药口品价格,让农民能够看得起病,放心看病。
三、建设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2、农业生产力水平有待提高。杯倮村委会的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
3、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探头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技术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4、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开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基层党员、班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一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业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人心;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四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处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主要思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2、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3、打造农村新经济。建设新农村,最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要着眼于壮大村级经济势力、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4、建立农民新保障。继续推广农村改厕、改水、继续抓好规范化卫生所、农村文化站建设。建立健全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5、弘扬农村新风尚。要突出抓好精神文明和文化阵地建设。一是以文明村建设为抓手,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二是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电商在三线以上城市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市场格局也已逐渐成型。于是,渠道下沉、拓展新的市场成了很多电商近一年以来的战略方向。在这其中,农村市场尤其成为了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们眼中的战略级市场,它们都在积极布局县级服务中心,希望以此来撬动这个冻土层。而深入田间地头“刷墙”的电商公司更是比比皆是。
20xx年会是农村电商的一个繁荣之年吗?或许我们应该先来看看农村用户目前的电商使用行为是怎样的。
数千名网民参与了《企鹅智酷》发起的“农村电商用户行为调查”,对于他们网购的频率、最爱用的电商网站、网购中最不爽的体验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选择。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此来了解农村用户的电商使用行为。
一、手机已成为最主要的网购终端
的农村网民通过手机购物,而使用电脑购物的只有。可以说,手机不仅是农村网民最主要的网购终端,也是他们最主要的上网终端。
在PC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几年里,由于网络基础设施的铺设有限以及终端成本高昂、使用不便等原因,农村网民的数量一直是线性增长。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除了让很多PC网民加快了移动化的过程,也让很多尚未触网的农村人直接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用户。
二、约半数用户已是高频使用人群
的农村用户会在一周之内多次访问电商网站,这一比例与城市用户相差仅10%。“逛电商”已经成为了农村用户一个比较高频的互联网行为。同时,与之比例相当的则是“有购物需求才逛”的人群,占比约44%。可见,农村用户在使用电商服务时分化为“高频族”和“需求族”两大类人群。
三、从逛到买,“目的导向型”的消费才是主流
虽然近一半农村用户已经养成了一周多次访问电商网站的习惯,但到了实际发生购物的时候,这一比例便降到了,降幅达59%。但已经有的用户平均每月至少会购物1次。
通过明确购买需求而产生消费行为的人群比例则增至。可见,农村用户的电商消费行为相对理智、目的明确。
四、特卖电商尚未走进农村
的农村用户表示最常使用的电商网站是淘宝和天猫,而余下的大部分则会选择京东、一号店等自营电商,占比为。另外,对于目前在国内尚未成主流的国外电商和海淘网站,也有的农村用户表示会经常使用。
结合城市用户来看,两个人群在电商网站的选择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五、最爱买电子产品和家电,也买农用商品
农村用户排在前三名的购买品类分别是“家电及电子产品”、“服饰”以及“农用商品和工具“。其中,前两类商品同时也是城市用户最爱购买的品类,属于大众层面的受欢迎品类,而第三个品类则是农村用户比较显著的一个特有购物需求。现阶段,阿里和京东等电商巨头都在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向农村市场销售种子、化肥、农用工具等商品。从用户的反馈来看,已有10%的用户培养起了这样的消费习惯。
六、最在意商品价格,其次是商品品质
在网购时在意价格的用户达到,占比最高。他们所介怀的其它问题依次是品质、售后、物流、支付和品类齐全度。这一方面,城乡两个用户群体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差异性,可见大家对网购服务的诉求相对一致。
七、农村用户对“物流不能送上门“的不满远超城市用户
与前图对比来看,用户最在意的地方往往也是他们最不满意的地方:由于不再考察价格因素,于是商品品质、售后、物流分别位列“黑名单”前三。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用户对“物流不能送到家门口”的不满程度远超城市用户,达到,这与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不完善有着直接关系。
在支付方面,仅有的农村用户表示线上支付会造成不便,这一比例与城市用户相当。可见第三方支付服务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已经与城市没有太大差异,不会对用户的网购行为造成不便。
八、收快递不方便,发快递也不方便
物流体系的不完善让用户的体验受到双重影响。在发快递方面,的农村用户表示“无法方便的发快递,要去指定地点才行”,占比最高。而的用户则是“几乎没法发”。这一结果与城市用户之间的差异很大。81%的城市用户表示可以方便的发快递,其中的用户则可以叫到多家快递上门。
九、电商的“下乡推广”还有很大空间
“下乡刷墙”已经成为了电商进行农村推广的必备动作,并且各电商巨头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加大了推广力度。但即便如此,仍有的农村用户表示在他们附近的生活区域内几乎没有看到过电商网站的广告。偶尔看到的用户占,经常看到的仅占。电商的农村推广仍有很大的推进空间,尤其是对那些尚未被农村用户熟知的电商品牌来说。
十、近八成用户没用过电商提供的金融服务
电商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有三类:面向消费者的“分期购”、“白条”等消费信贷服务;面向小微商户的小额信贷服务;面向所有人群的理财服务,如余额宝等。
这其中,理财服务的使用比例最高,但也仅有,两类信贷业务的使用比例则更低。近八成用户完全没有使用过任何电商提供的金融服务。
现阶段,电商巨头都在农村积极推广其金融服务,尤其是前两项信贷服务。这样的调查结果虽不令人满意,但也意味着未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空间。金融服务的到位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的电商消费力。
结论:电商服务在农村已形成需求,仍存在进一步爆发的空间
1、电商服务在农村已形成需求
约半数用户会在一周内多次访问电商网站;约三成用户每月至少会网购一次;超六成用户会在有明确购物需求时选择网购。
2、城市和农村两类人群在电商服务的使用行为上存在不少相似之处
对于这两个群体来说,他们最常使用的电商都是淘宝和天猫;最喜欢买的品类都是电子产品、家电、服饰等;在网购过程中最在意的依次均为价格、品质、售后、物流等。
3、农村电商服务还有优化空间,将随着物流、金融等服务的普及进一步爆发
首先,农村用户对物流环节的不满意程度远高于城市用户:的用户抱怨快递无法送到家门口,47%的用户没法方便的发快递。目前这是农村电商服务的最大症结所在。
其次,由阿里、京东等大电商主导的金融服务在农村的普及率还很低,而信贷服务是农村用户在电商上购物、甚至开店的一个重要支撑性服务。
再次,会在电商上购买农用商品的用户目前仅有10%,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在未来,面向城市的农产品和生鲜返销或将是个趋势。
最后,电商的农村推广也还有很大空间,这将促进电商在农村的进一步普及。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20日——20xx年2月1日
调查地点:
河北省沙河市xxx镇xxx村
调查对象:
河北省沙河市xxx镇xxx村村委会及当地农民
调查目的: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再熟悉不过了,虽然一直远离家乡上学,但是无论通过家人、媒体还是网络我一直关注着农村的变化。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在家乡进行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关系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我村环境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突出的矛盾?为了解我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20xx年暑假,对我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简单调查。先后采访了村支书、几个村农户和几个养殖专业户,对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饮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就进一步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我村环境现状
xx村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坐落于太行山脉边缘,平均海拔450—600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
在调查中感受到了各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特别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环保、农业、畜牧、水利、建设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积极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促进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以循环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为理念,树立了一批很好的样板。
1、创建生态文明村,已成为农村环保工作的亮点。各地按照“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山上许多经过综合治理,硬化了村庄主干道;村落周围建立绿化带;修建垃圾收集设施及排污水沟;清洁能源被广泛推广;家庭禽畜养殖实行圈养。
2、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已开始得到治理。许多地方采取科学划定禁养区,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通过积极建设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3、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铺设了遍及全村的饮用水管道,保护了引用水源不受污染。各地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重点流域、区域的造纸企业、食品酿造企业、制革企业、化工工业进行了深度治理和结构调整,关闭了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如烧灰厂,面源污染防治得到重视。重点开展了农村化肥、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农村畜禽养殖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有机肥料加工厂,将畜禽粪便加工成高效有机复合肥。
4、农村沼气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村节能减排技术得到推广。近年来,各村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投资主体作用和农村信用社的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破解了沼气建设的资金瓶颈。把沼气建设与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村村通、扶贫开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农民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在村周边种植了大量树木,成立生态农业公司,在山坡上种植大量果树,不仅绿化了山坡还促进了本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为从根本上解决秸杆对农村带来的污染,为秸杆的综合利用找到出路,各地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入手,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培肥地力,严禁焚烧秸秆,并建立监督检查责任落实追究制。
5、培育壮大绿色资源,走生态林业产业化之路。通过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林粮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
总体上说,由于各地政府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正逐步加大,农村环境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农村环境状况仍然较差。当前,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总体恶化。
二、我省农村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各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大幅度提高,但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资金普遍短缺,农业、农村污染减排任务艰巨,已成为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饮用水不安全仍然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欠缺、污染治理设施简陋的现状,造成农村饮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污染特征:
(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尚未得到控制
近年来各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村东面相继建起了一些养鸡场和养猪场,对本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对畜禽粪便污染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相对滞后,养殖产生的粪便大多堆积在养殖场附近,导致周围空气质量极差。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影响农村生存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化肥、农药、污灌和污泥农用对环境潜在影响大
为提高农产品产量,我村不少地方过量使用化肥、不当施用农药以及不科学的污水灌溉等问题依然严重,尤其在河边种植韭菜污染最严重,田里富含农药和化肥的污水流入河里对下游水质产生严重污染。
(四)秸秆对水体和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我省是农业大省,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巨大,除部分作为饲料、工业原料、直接还田利用外,其余的堆放于田间地头、道路及河道两侧,造成河道堵塞及水体污染;大部分直接在田间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五)农村生活污水、垃圾问题应引起重视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农民居住格局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是居住面积的不断增加;其次是新居多沿公路建设;第三是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第四是化肥的大量施用。规模较大村庄和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六)乡镇工业企业对农村环境影响大
本村由于紧挨太行山脉,山上石灰岩储量非常丰富,因此在村周边建了很多石粉厂,每当工厂开动的时候便烟尘滚滚,整个村庄都笼罩在烟雾中,对村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七)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八)农村环境监管极度薄弱
(九)村民环保意识普遍较低
传统农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过量砍伐山上树木和过度捕捞水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野生动物数量稀少。
三、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地方和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重城市、轻农村,重工
业、轻农业,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农村没有真正落实。加上部分领导存在重经济轻环保思想,为保一方经济利益,对出现的问题遮遮掩掩,欺下瞒上。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国家在城市和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在农村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而且有限的资金分散于各个部门,缺乏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
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由于受体制影响,县级以下政府没有设置环保专门机构,乡镇、村级没有专职环保工作人员,造成分工不清,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监管不力。
四是技术欠缺。农村污染治理目前只有沼气的生产和利用技术较为成熟,推广工作也很有成效。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虽然技术项目很多,实验、试点工作也都做了不少,但适合在农村大面积推广的节能减排实用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
五是法制建设滞后。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还是通过行政手段去推进,针对农村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农膜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
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村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环保工作的主战场要向农村延伸。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各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二是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
(四)切实加强县级环保能力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村情况的环保工作监管体制机制,尤其是乡、村的环保监管机构建设。力争建设一支责任划分明确、权力相对集中、协调运转高效的农村环保监管队伍。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省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
(五)突出重点 分类指导 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农村环保呈现不同特点,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当前要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一要作好规划,统筹安排。二要加快农村节能减排实用新技术的研发推广; 三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四要抓好乡镇工业污染源治理,结合工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对于规模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限制其发展。
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为我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在“三农”问题倍受关注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认真理清发展思路,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牢固树立了“以农为本,服务城乡”的经营理念,持续扩大服务范围、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成为当地“三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支持“三农”工作总结
(一)机构网点设置基本实现全覆盖
农村信用社是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乡机构,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村市场营业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品种最齐全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二)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努力,我社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存、贷款余额逐年增加,显示了其资金充裕、信贷规模扩张,支持我区企业、个人的生产及消费,有效保证了当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
(三)不断加大支农资金,充分体现支农主力军地位
农村信用社作为当地支农资金的主要投入者,近年来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在全区金融机构总体农业贷款中的占比已由年的.%提高到年的.%,真正成为当地支农工作的“主力军”。
二、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
我社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三农”快速发展及自身经营存在的缺陷。主要有:
(一)可用资金短缺
由于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现象严重,造成我社支农资金供给不足。农村经济主体一方面需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将大部分资金存入其他商业银行,造成我社后续资金补给不足,且难以满足当地“三农”发展的信贷需求。
(二)信贷服务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我社支持“三农”信贷投入不断加大,基本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简单生产信贷需求
一、背景: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一向重视农村的发展,重视农民问题。国家对农村发展建设的力度加强为小额信贷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的广阔的市场。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从1994年开始试验,20_年全面实行并推广小额信贷。近年来,“三农”问题的一直被国家重点关注,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而农村的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民的扶贫以及农民创收渠道的扩充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小额信贷不仅可以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同样可以支持农村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二、农村小额贷款的现状:
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为农户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供资金保障,解决了部分农民“贷款难”问题,在支持农村经济和农户个体业主经营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小额农贷由于具有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自推出后,受到了农户、村组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称赞,也得到了各方的满意,取得了多赢的效果,满足了较大部分农民合理的贷款需求。小额农贷款的推出,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门槛降低,为很多信誉良好但无担保抵押措施的农户打开了融资的大门,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情况,成为农民调整结构、发展生产、开拓市场、增加收入的助推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创造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本积累。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仍然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管理机制的不成熟,利率偏低,缺乏良好的风险评估方法,贷款种类单一,额度小,期限短以及资金供需矛盾大等。这些都阻碍着农村小额信贷的进一步发展。进而阻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三、农村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流转问题: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农户和个体业主未能按约还贷,给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流转造成很大的困难。
1、客观原因形成的风险:
首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基于农户信用发放的贷款,贷款本身从借款人方面就潜在着“信用风险”,一个人诚信度的高低与其道德修养是密切相关的,而道德标准是一个无形的东西不能对其准确的实行量化,所以信贷员要准确的把握成千上万农户的诚信度就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作;其次,农户贷款的用途主要是用于种植、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作坊产业的投入以及消费性贷款,而种养业又是弱质产业,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户个体业主及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科技附加值低,管理机制不健全、相互间竞争无序,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这种风险将直接转化为信贷风险。
2、主观原因形成的风险:
(1)、 贷前调查流于形式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人力有限,有的网点甚至主任兼信贷员,要对辖区内成百上千农户做详尽了解,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对农户经济档案的建立(年审)、信用等级的评定,这些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相对集中的专项工作,一些信贷员就不得不求助于村、组干部,甚至是不太了解辖内农户的内勤人员。由于村、组干部及内勤人员的参与,个人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人情因素、有的甚至凭空猜想等情形大量存在,这就造成了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不统一,给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贷款额度核定带来了不准确性。此外,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方法本身也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存在“一评定终身”、“一定永益”的现象,动态管理、时时监测缺位,信用评定手段、方式也不尽科学。
(2)、贷款审查存在漏洞
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行“凭证发放、随用随贷、额度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其发放大多由临柜人员办理,在办理贷款时严格坚持“两证”、“三见面”的原则,而临柜人员对其贷款用途的真实性是无法加以严格的考查的,这就造成有些农户乱报贷款用途,而贷款后转借他人,形成顶名贷款;另一些借款人贷款根本没用于其正常的家庭生产、生活等,而是用于个人的不正常消费支出(比如赌博等),造成贷款到期不能按时归还,最终形成贷款风险。
(3)、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
贷后检查是贷款“三查”制度的重要环节,为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农村商业银行应加强贷后检查工作。但“重发放,轻管理”的经营理念已在大部分信贷员脑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方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象广、额度小、分布散、行业杂、所以工作量相对较大,而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员有限,这就削弱了对农户小额贷款的监管。另一方面,一些信贷员有“重企业,轻农户”的思想意识,认为贷后管理只适应于大额贷款,对小额农贷不适用。有的信贷员甚至认为农户贷款金额小,形成贷款风险每户不过几万余元。再加上有些农户贷款后外出经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多年不归,下落不明,这是造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一大重要原因。
(4)、部分信贷人员素质低,人为形成信贷风险
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建档、评级、授信、发证、到最后放款都是人为操作,加之有些信用社人员相对不足,所以有些信贷人员利用人手不足、审查不严、操作上不规范等漏洞,搞人情贷款,自批自用贷款,假冒贷款,有的甚至给客户出主意化整为零,一户多证或一户多贷,形成实质上的“垒大户”,最终诱发贷款风险。
(二)贷款困难问题:
(1)、社会信用环境不佳,诚信度不高。一些农户受欠贷大户的影响,还贷时相互看齐的跟风心理也是信誉下降的重要原因。
(2)、自借他用,私借公用借款多,债务难以落实,影响信用社放贷的积极性。
(3)、担保抵押跟不上贷款需求,造成贷款困难。
(4)、贷款抵押物评估手续繁琐,评估登记费用过高。
四、对策与建议:
(一)、对农户信用等级实行动态管理和合理限额。
(二)、纠正认识偏差,防止短期行为。
(三)、加强贷款管理,落实好“三查”制度。
(四)、动员广大群众,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五)、简化手续,减少评估登记费用,减轻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六)、加强信贷员队伍建设。这是确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七)、建立健全信贷机制。
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新道路,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对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为全面了解常州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深入研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开展,积极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生态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了农村生态环境情况调查,邀请广大居民朋友积极参与。截止12月14日。
一、调查基本情况
参与调查男占75%,女25%,18—25周岁占,26—40周岁占50%,41—60周岁占,60周岁以上占0%。对现有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布点情况人表示基本满意,人表示满意,50%人表示不满意,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正常运行,的人认为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乡镇企业发展和生活废料堆积,而农业生产过程也会影响环境。的人坚决反对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乡镇企业发展。家里的生活垃圾一般都是扔到垃圾池(桶),并有专人收集清运。家里的生活污水,经下水道收集后排外。的被调查人对村里的生活环境基本满意。现在一般村都装有生活垃圾箱(池),而且是村里统一建设,统一收集清运。农村家里使用的能源,除了常规电能,主要使用液化气瓶或天然气和使用太阳能。家里使用过的废弃农用薄膜主要卖给收废品或混同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家里收割后的秸秆(稻杆),都是直接把秸秆烂在田里做肥料。生活区周边有工业企业,并且主要工业废弃物是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水。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53%的人认为产业转型需再进行提高,其次是硬件投入和群众意识。
二、存在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环境恶化的现象开始加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治理,保护农村环境,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农村环境问题令人堪忧。在建设新农村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农村的环境问题。
1、工业的'发展形成的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蔓延到了农村。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在项目的选择上,采取的是兼收并蓄的政策,根本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对工业项目的废气、废水排放监督不力,使废水、废气成为公害,不仅影响了工厂周边大气、水源的质量,而且废气、废水随风及河流扩大到更大的范围。严重影响了大气质量、水源质量、土壤质量,致使这一范围之内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环境不断恶化。
2、农药、化肥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农药与化肥的利用既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是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农药与化肥的利用在其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那就是农药、化肥的残留不仅使农作物中有害成分显著提高,也使土壤的品质严重降低。所以农药与化肥也是破坏当地农业、破坏当地农村环境的元凶之一。
3、地膜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农用地膜与农药、化肥一样,既是农民的好帮手,又是破坏农村环境的元凶。目前农村所采用的农膜,大部分都很难在短时间内降解,对其回收利用或统一处理的难度也较大。把它埋在土壤里,会影响作物的生长;任其随风飘落,严重影响着环境卫生。
4、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农村过去很少有生活垃圾,生火用的燃料遗留物及人、畜粪便等最后都作为肥料回田了。其它方面的生活垃圾基本上没有。现在随着农药、化肥的使用,农家肥基本上没人用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产品包装物及其它生活废料逐渐增多。农村基本上没有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条件和设施,致使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越来越糟糕。
5、作物秸秆对农村环境的影响。过去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是很充分的,除了用作生活用火的燃料外,还可以通过处理后用作家畜饲料,也可以编织成各种适用的编织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物秸秆的这几项用途也逐渐失去了市场,大部分作物秸秆成了废弃物。目前农村对作物秸秆的处理办法基本上只有焚烧一种方式。不仅焚烧作物秸秆产生的浓烟严重污染着空气,而且极易发生火灾。
三、几点看法
1、加强领导和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要清醒认识、认真分析农村环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真正地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2、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突出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加强城镇生活和饮食娱乐服务业的污染治理特别是废水排放的管理。对有污染的乡镇企业,要加强督促检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对重点污染企业要建立更为严格的监控制度;对新建产业,要切实实行“环境优先”原则,严禁新建重污染企业。
3、以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生态建设。紧紧围绕建设生态镇这一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和微生物还原的良性循环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广泛开展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着力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优美、和谐稳定的新农村。
4、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
5、广泛宣传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向广大群众宣传公益意识、环保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倡导购买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生活消费品,选购减量包装的商品,促使生活垃圾实施减量、无害和资源化。
为全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乡党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和要求,做好学习调研段的调查研究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20字针”,为了解xx村的农村现状,摸清该村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确保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我们村两委班子,多次深入我村5个自然村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xx村地处铜川市东区与东坡矿相邻,铜罕线穿村而过,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农户369户,人口1489人,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有耕地2680亩,其中苹果780亩,蔬菜350亩,党员42人,两委会成员5人,组干部5人,党小组5个,村民沿川道居住,分散复杂,村道长,路面老化,低洼不平,基础较差,属村矿结合部。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落实到位,加之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我村在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新建了村两室、村卫生室,实施了移民搬迁,使我村向新农村建设迈进了一步。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xx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礼貌、精神礼貌和政治礼貌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必须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状况:xx村现有耕地2680亩,人均耕地面积亩,全村主要是以苹果、蔬菜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_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3100元。
产业结构状况:xx一、二组以苹果、粮食种植为主;xx三、四组以蔬菜种植为主;xx五组以林木、干杂果,烟草和粮食种植为主。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状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xx村建设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120人,65周岁以上老党员生活补贴6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411人,参合率90%。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状况。村“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4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42人,其中:男性党员39人,女性党员4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用心性。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此刻下几方面:一是村组道路多年得不到修缮、巷道没有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飘过窄、过陡,下雨天仍无法行走,从而影响了民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村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小组村还未实现道路硬化等;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投入资金不足、投入困难,均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全村的田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增加了劳动成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制约和影响,使农业增效、增收困难。劳动力素质低,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20_年,xx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3100元,在高楼河乃至全区村中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除苹果种植具有必须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小,蔬菜土地面积太小,无法建温室大棚,构成蔬菜产业化,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烟草、干杂果种植才刚刚起步。
4、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xx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村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也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新农村路子不宽。
5、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组已经进行了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项目和原有群众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个性是在移民搬迁、乡村道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措施不力、制度办法不到位。
四、对策及推荐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用心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构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我,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我完美家园的用心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用心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子要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贴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在项目规划上,近两年xx村委会在项目规划上的重点一是加强乡村公路修缮、养护,保障公路的畅通,争取能列入路面硬化项目;二保障部分村组的生产、生活用水;三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乡村道路规划、卫生共厕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项目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安排。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用心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如用心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用心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外出打工人员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潜力,用心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资料,要搞好规划,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
(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村级事务决策管理机制和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村干部、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潜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带给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用心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用心性。用3至5年,或更长时光,使我们xx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调查地点:
山西省代县乡村
调查目的:
调查和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让社会各界关注、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调查内容:
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1、村民的文化娱乐;
2、村里的党政建设;
3、村民的收入和消费;
4、新农村建设情况、
调查范围:
该村15岁以上村民。
调查途径:
随机调查,以实地走访调查为主;
调查时间:
20xx/12/20---20xx/12/27
问卷填写及回收情况: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雁门关旅游路,距县城约7公里,比较偏僻没有公交车通行、 。全村国土面积,共五个村民小组,190户,总人口684人,实住人口480人,党员16人,可用耕地面积亩,其中玉米面积面亩,20xx年玉米产量达到3100吨。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万元,人平纯收入实现元。村级公路硬化累计达到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该村地域宽阔,有平原、山坡,可开发的潜力很大,林地面积地多亩,养猪、养羊、养牛的条件得天独厚。20xx年生猪出栏头。
二、新农村建设情况
所谓新农村包括几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
(一)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
1、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基本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
2、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3、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4、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乡、村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2、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3、农民劳动力素质较低,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耕种较低,且对新技术缺乏认识,阻碍了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同时农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普遍存在,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对进一步开展农业产业积极性不高。
4、农产品的加工还处于原始的阶段,对农产品的精加工较少,因而对农产品在科技的含量及对外竞争力是严重的阻碍。
5、在调查中85%的村民对国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不了解的态度。
三、村民的收入和消费
通过村书记以及对部分村民的询问,本村60%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种植玉米及其它家产品。38%的村民农闲时节到附近的工厂做工。村民的主要消费是学生,35到55岁的村民一年的大部分收入用来支付学生的各项费用。有的家庭一年收入根本不够支出。
四、村民的文化娱乐
村内没的专门的娱乐场所,也没有可供休闲的场所,村民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农村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的健康状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农村妇女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妇科病发病率较高,妇科疾病严重危害着她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提高我市农村妇女的健康素质,20xx年我市将农村已婚妇女妇女病实施免费普查列入当年为民办的六件实事之一。为把这一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我们将这一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与调研,走访了一些群众,与卫生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农村已婚妇女万人,市人民政府决定投入596万元(市、区县财政各拿50%),对她们实施妇女病免费普查,具体由市卫生局、市妇联、市人口计划生育局组织实施。今年2月底该项工作全面铺开,截止5月底,全市已普查62433人,占应检数的,查出患病人数万人,患病率达,其中以患慢性宫颈炎和生殖道感染居多,大多数患者进行了及时治疗。目前工作进展顺利,可以说,对农村已婚妇女病进行免费普查,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妇女的保健意识,提高了农村已婚妇女的健康素质。政府的这一民生工程,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妇女的关心,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尽管工作开局良好,进展较为顺利,但从目前普查情况来看,我市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在工作中加以改进。
一、主要问题
1、农村妇女患病率较高。妇女病普查工作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减少患病人数。目前检查结果看,患病率达,已检查人数的一半都患病,农村妇女健康状况急待改善。
2、参检不积极,参检率不高。参检不积极原因有二:一是少数农村妇女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农村妇女,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视妇女病理所当然,缺乏妇女保健的常见知识和足够认识,对妇女的常见病没有早诊早治的意识,不理解其危害,认为妇女病是妇女共有的特点,甚至认为是见不得人的事,导致很多妇女不愿检查。二是一部分受检对象,认为没有采用相关的设备(如b超、阴道镜等)检查,对检查结果存在疑虑,也不愿去检查。再则,外出务工的应检对象,回乡检查不便利等,导致参检率只达。
3、工作进展不一。有的乡镇领导重视进展较快,如永定区罗水乡已完成的任务。部分单位领导不够重视,对妇科病检查没引起高度重视,有的还认为增加了财政负担,导致工作进展缓慢。一部分乡镇已检率没有达到20%。
4、基础工作欠扎实。各区县不同程度存在这一问题,少数乡镇、村对辖区内已婚妇女人数调查摸底工作不够深入,没有进村入户调查摸底,致使辖区内已婚妇女人数不清,已婚外出务工人员数据不准,统计存在逻辑错误,情况不明。
5、普查医务力量有待加强。各区县均由各乡镇卫生院和妇幼保健院承担普查任务,但有的乡镇医院没有妇科医生,难以承担检查任务,导致工作相对滞后。
另外,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农村妇女因家庭贫困,不愿也不能治疗妇女病。
二、建议和对策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妇女民生,推动我市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针对问题,找出对策,我们就抓好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完善妇女病普查普治机制
今年,市政府将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工作列入政府六大实事,这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关心农村妇女健康的实事、好事,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这一惠民实事,对我市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按市政府的要求,今年对农村妇女进行妇女病免费普查,并要求9月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把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当作关注民生的一项实事来抓,市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对全市妇女病普查工作任务进行分乡镇细化量,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并加强工作督查。各区县人民政府要保证经费和人员到位,确保普查工作目标的落实。
2、要加大宣传教育,增强保健意识,推动妇女病普查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普查实事工程的宣传工作。各级妇联要发挥贴近妇女群众的群团组织优势,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关爱农村妇女的惠民政策,动员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加妇女病普查工作。二是要认真开展普查摸底统计工作。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各乡镇要积极整合卫生、妇联、计生的工作资源,对所辖地区已婚农村妇女的进行情况摸底统计,为普查普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对各区县辖区内务工人员,建议各区县出台政策,可持身份证到就近的普查点进行普查。外地务工人员不能在规定时间赶回检查的,应延迟检查时间或报销检查费用。四是广泛开展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_门和计生部门要结合普查普治工作,积极宣传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妇联组织要结合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妇女保健意识,预防和减少妇女病的发生。
3、要整合卫生资源,提高参检率,确保妇女病普查质量
我市要利用已有的各级卫生保健网络,整合全市的卫生资源,统筹安排,组织落实好普查工作。一是组织强有力的医务队伍到乡镇进行检查。有能力承担普查任务的乡镇中心卫生院,负责本乡镇的检查。只有一般卫生院的乡镇,应由区县统筹安排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普查工作小组,到乡镇卫生院为妇女检查。二是合理安排普查时间和人数,保证每个人每个项目检查质量都要到位。
4、要加强普治工作,关心贫困妇女,减轻患病妇女压力
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最终的目的为了预防和治疗妇女病,真正达到保护妇女身体健康的目的。各级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防止过度治疗和不规范治疗。同时,我们要关爱贫困患病农村妇女,她们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进一步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妇女安康保险活动。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投保妇女安康险的农村妇女,如患乳腺癌或子宫癌,除了可以享受合作医疗的医疗补助,花20元投妇女安康保险,最多可获1万元保险补偿,这对于患病妇女,特别是贫困患病妇女,确实可以缓解一定的经济压力,切实帮助她们治疗,恢复健康。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农村居民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是农村居民拥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幸福感的实现载体。年初,中央、省都对此项工作作出了安排,8月份,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9月上旬,市政协组织五个调研组,分赴我市八县两区,并到山东、安徽、湖北等相邻省份,深入到乡村一线,通过实地调研、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管护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总体向好,农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一)治理垃圾全面开展。按照农村垃圾治理“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四个环节的要求,加大了对设施设备的修建投入力度,共配置垃圾桶8万余个,修建垃圾池近2万座,购置各类垃圾收集运输车辆近8千辆。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处置,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比如新县在新集金河村、陈店梅花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采取“两次四分法”将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垃圾进行初分,然后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再分,垃圾的产量减少了70%,极大地减少了垃圾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
(二)粪污治理分类实施。推进“厕所革命”,排查摸底,建立台账,对验收合格厕所进行补助,引导群众主动改厕。坚决防治畜禽污染,督促环保基础较好的规模养殖场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依法关停不达标的养殖场;禁止农户家庭畜禽粪污随意堆放,做好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场、进入合作社、进入市场的引导工作。
(三)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因地制宜,采取截污纳管、建人工湿地、修生态沉淀池等方式分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比如,淮滨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收集县城区及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日处理生活污水4万吨,处理后均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进行排放,有效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同时,各县区结合“河长制”推进工作,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强化河道综合治理,不断把污水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四)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通过规范建房、硬化亮化道路、绿化田园、净化村庄环境等多种措施协调推进,促进村容村貌改观。比如,商城县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村容户貌“12345678”集中整治大提升活动的实施方案》,在脱贫攻坚为引领下,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五)管护机制逐步完善。各县区均成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督导,乡镇成立专门部门,对接落实工作,有制度、有方案、有队伍、有经费的管护制度正逐步形成。目前,全市通过直接购买或实施PPP模式,每年投资6亿元以上,引进了38家公司,创造了4万多个公益岗位,平均比例约占农村总人口的4‰,基本实现保洁服务全覆盖。
二、存在问题
(一)要素欠缺,投入不充分。改善人居环境,既要投入大量资金到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又要总体统筹协调各乡村打造自己的特色,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强有力帮助。
现阶段
一是缺少建设资金。投入无法做到全包全揽、面面俱到,各村镇之间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僧多粥少”的现象;全市统筹宣传不够,没有一个完整的宣传计划,城市投资者对农村现实情况了解不多,环境治理项目吸引力低,社会资本投入有限;农民收入普遍不高,自有资金投入能力不足。
二是缺少建设人才。一方面农村很多年轻人为了赚到更多的钱,选择到城市打拼,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生活,适龄劳动力缺乏;另一方面限于公共服务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农村人才缺失,尤其是污水处理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三是缺基础设施。道路、房屋、排污排水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环保设施、教育设施等各个方面,仍然相对滞后。比如,排污管网配套不足,截污纳管集中处理率偏低,人工湿地、生态沉淀池修建数量较少,部分排水渠设计不合理,排出的污水也是流入农田和村庄外围的宅基地,带来二次污染。
(二)力度不均,推进不平衡。
一是党政推进和群众参与不平衡。
各地党政能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出台实施方案。但是部分农民群众由于生活习惯,对改善环境参与度不高,维护环境卫生的自律意识不够,爱护村庄的基础设施设备的意识薄弱,存在“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
二是具体工作和长效机制不平衡。
一些“专项行动”、“重点工程”成效显著,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工作思路和操作办法,缺乏长效的管护机制,特别是合理的付费机制。三是乡村之间工作开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各村的环境状况不一样,整体来看,南部山区县情况较好,北部平原县问题突出。
在行动过程中,基础相似村镇因重视程度不一样,反映在工作成效上也差别明显。有的村工作组织有力、思路清晰、措施得当,亮点纷呈;有的村工作相对滞后,领导干部重视不够,把此项工作当成临时工作应付检查,推动力度不足,广度深度不够,短板弱项明显。部分村镇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化肥农药利用率低,塑料地膜等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逐年积累危害土壤生态环境;部分村镇把水产养殖作为主导产业,换水清塘时往往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河流和土壤污染;部分村镇存在大量不按要求治污的散养户,甚至出现“畜进人退”的现象。
(三)整合不足,系统不完善。
一是缺少科学规划。
部分乡镇规划缺乏前瞻性,编制滞后于建设发展的实际,建设项目不在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导致在规划审批中,因缺乏法定依据,制约了项目的后续建设。部分乡镇规范缺乏立体性,虽然也制定了相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区控制性规划和部分村建设规划,但未结合特色产业、山水资源、革命老区等优势制定发展规划。
二是缺少部门合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基层不少公共服务部门还属于垂直管理,习惯于在自己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缺乏沟通配合,对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要求不一,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尚未形成。三是缺内生动力。美丽乡村最终需要产业来带动和支撑,如果没有产业带动,那么建到最后也将会是一个空壳村、空心村。目前我市农村普遍都存在着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和发育程度低,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
(四)疏于管理,保持不到位。环境治理改善涉及面广,直接经济效益不高,在长效管理中存在困难。
一是管理体制不健全。
部分县区还没有完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主要依靠村、镇自行管理,以致出现“中阻梗”。比如随着陈年垃圾清理和日常卫生保洁工作的全面覆盖,乡镇中转垃圾量剧增,由于中转运力不足,处理不及时,垃圾外溢情况突出。
二是购买服务岗管理难。
政府通过直接购买服务或实施PPP模式,委托企业对农村垃圾治理进行管理过程中,一些乡镇在与中标服务公司签订合同之后,监督、管理和服务没跟上,缺乏督查考评措施。
三是动员群众保持难。
一些农村地区群众习惯了农村安逸平静的生活,对国家出台政策不够理解,不愿意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配合程度不够。比如,一些农村外出人员返乡后,填塘埋田、大拆大改,修建了一些偏离农村风格的房屋,破坏了村庄原有风貌和自然环境;一些村镇除了主干公路沿线外,其余地方存在垃圾乱丢、杂物乱堆现象,特别是一些偏远的村落,陈年垃圾处理问题依然严峻。
三、意见建议
(一)规划引领、产业支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合理的规划作为指导,规划不仅是长期发展的遵循依据,也是近期投资的成本考量。要立足农村自然文化资源禀赋,随行就市、量力而行,要强化整体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科学确定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建设方案、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同时,要明确乡村环境改善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现实体现,要注重发挥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乡村环境改善并非“烧钱”,农村环境治理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能催生农家乐民宿、养老养生、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等绿色文化旅游活动,推动农村众创空间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广大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要把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和产业发展协调推进,狠抓“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创建,把投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做好跟进扶持,发展农业保险,为农村产业保驾护航。
(二)增强合力,健全机制。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首篇文章,在全域范围内,加大投入,全力推进。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分配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真正让公共财政投入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是理顺部门责权关系,相关部门应积极整合项目,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健全农村环境投资回报机制,吸纳社会资本。通过村企结对共建、金融资本参与、社会捐资、民间投资等方式,集聚更多的资源、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环境改善中来。将本地区的优势资源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外推广,让投资者清楚地“看”到乡村发展的优势资源,投资乡村建设的经济回报,主动到农村投资建设,形成循环资金链,使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明确责任,加强督导。
一是进一步强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领导机构。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建立乡、村、组三级卫生保洁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各级具体责任人和片区责任保洁员,切实加强对各责任辖区的环境卫生日常化监管。并鼓励各中标服务企业乡级办公地点与其同设置,以便于沟通协调和监督管理。
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督查、协调、考核工作机制。采取抽查、督查等办法,提升考核实效,加强考核成绩运用,奖优罚劣。建立政府购买岗位激励机制,建议中标环卫企业设立绩效工资,由乡、村两级和中标环卫企业每月对保洁员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评,核发绩效工资,以增强保洁员责任感和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明确标准。建议出台《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包括垃圾收集处理标准、污水收集处理标准、村庄环境清洁标准、住房饮水用电安全标准、长效机制建设标准等方面,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更客观全面。
(四)提升素质,营造氛围。村容村貌的改善与农民素质提升紧密相连,环境治理需要走入群众内心。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编写宣传材料、书写固定标语等方式,教育和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遵守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采纳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的合理意见,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此外,还建议大力开展帮扶及帮建活动,动员和发动各级部门及各级干部深入村屯、农户家中了解民情民意,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形成美丽乡村共享共建的良好格局。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我县农民收入状况如何,影响农民增收的症结何在?20xx年xx月份,对所在地的农村农民收入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调查采取听汇报、入户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