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2023-03-18
2023-07-05
2023-07-06
2023-03-20
更新时间:2023-12-26 10:57:2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7
2023-03-18
2023-07-05
2023-07-06
2023-03-20
2、端着鸡蛋过独木桥,提心吊胆。
3、白素贞哭断桥,想起旧情。
4、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5、独木桥上踩车,别拐弯。
6、如果不是和路连在一起,桥的存在就没有什么意义。
7、独木桥上跑马,冒险;危险。
8、独木桥上钉木板,故意让人过不去。
9、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10、银河纵隔断,自有鹊桥通。
11、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12、过河要搭桥,造林要育苗。
13、路归路,桥归桥。
14、双桥好走,独木难行。
15、忠诚是爱情的桥梁,欺诈是友谊的敌人。
宛平城外的卢沟桥,由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这里引爆了中日两国持续了八年之久的血腥战争而扬名世界,但事实上这座华北第一大联拱石桥已经静静地横卧在永定河上达八百年之久了。卢沟桥的大名远播西方是七百年前的事,在《马可波罗东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洋人都称它“马可波罗桥”。
一座桥,当它巍立浊流长达八百年之后,就不仅仅是一座桥了,因为岁月的风霜在它身上留下太多的历史痕迹和文化印记,值得后人细读,深思。
早在长安成为全国统治中心之前,中原势力的扩张和文化传播,就一直是沿着太行山东麓的古道,东渡桑干河向北延伸的,而今天的卢沟桥头,正是古代的这个重要渡口的故址。
公元1192年,这座桥在恶水中构筑了三年之后正式完工了,虽然它兴建初时的模样无案可稽,不过,有一幅被名为“芦沟运筏图”的写实古画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从画幅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座金代古桥的结构和造型,直到今天,大致上还保有其原始的风貌。以古代的造桥技术和简单的建材,如何能使一座石砌拱桥屹立于狂流之中达八百年之久呢?这一点确实令人讶异不已。
根据古籍记载,金代的这座桥“插柏为基,雕石为栏,栏上石狮抱负,不可胜计”。所谓“插柏为基”,就是把整株柏树打进河床,以巩固基础的意思。没想到当时这种工程技术竟和现代的“雷蒙椿”的理念完全一样。
古代桑干河在过了怀来之后,从东北向折转东南,这一段弯流,水势湍急,河道游移不定,经常泛滥成灾,因此又叫“无定河”。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先人在桥梁构工前确实费了不少心思,他们把桥梁的形状设计得跟一条船一样,船头朝着逆水的西向,一旦狂流来袭,可以利用“船头”的分水尖导引水的流向,这样可以减少直接到桥墩的冲击力。即使如此,他们还不放心,因为除了洪水外,春天还要预防从上游冲下来的浮冰的攻击,所以又在分水尖的尖端镶上三角铁柱,以锐角迎击浮冰。铁柱锐利无比,确实发挥了护桥的作用,因此,民间又称它为“斩龙剑”。但问题来了,由于分水尖伸出桥面达五米之多,桥的拱券只能压住桥墩的东半部,这样可能会因为压力失衡而造成桥梁倾斜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分水尖的凤凰台上加了六层压面石,至于压面石为什么会是六层,是否经过科学的估算,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根据最近勘察的结果,卢沟桥桥墩下陷最严重的东二号还不足十二公分,这个数据足可证明他们当初所做的全都对了。
提起卢沟桥,大家津津乐道的是桥上的石狮子。卢沟桥石狮的特色有二,一为“不一样”,一为“数不清”。照理说桥上一共281根望柱,每根望柱上一只狮子,不是挺好数的吗?事实上并不然,因为大狮子的身上还躲着、趴着、背着各式各样的小狮子,因此增加了把它数清的难度。十年前,有人将大小狮子挨个编号数了一遍,共得485只,最近又有人不服气,再数了一遍,这一数竟然数出498只来,看样子把卢沟桥的狮子数清还真不容易。
有人对卢沟桥每一只石狮子的长相不一样感到新奇,其实,这些狮子要长得一样才怪呢,因为它们不是一个模子翻出来的,而是一只只刻出来的,所以狮子的表情丰富,姿态百出便成为自然的事了。
事实上,今天卢沟桥上的狮子并非出自同一个时代的。由于无定河喜怒无常,八百年来,每当河水暴涨一次,总有几扇栏杆被冲毁,连同望柱上的石狮也跟着葬身河底,所以历代在修缮桥面的同时便需新刻一些狮子来补充,如此冲了刻,刻了冲,日积月累,卢沟桥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座石狮雕刻艺术的博物馆了。
在各式各样的狮子群中,我们发现每一代的作者都试图着突破前人的窠臼,力求独创一格。这份反映当代背景的创作热诚使卢沟桥的狮子更为丰富,也更为珍贵。象这只元朝的狮子,刀法粗犷,造型朴拙,虽然经过六七百年的风霜雨露,豪迈之气依然不减当年。
明朝初期奠都南京,北方便成了边远地带,所以明朝的狮子受元朝的影响比较大,只是脸上的表情多了一些斧凿的痕迹。
进入清代,卢沟桥的位置属于京畿,深受京华金粉的熏陶,又值康雍乾盛世,这些因素反映在作品上的特色是华丽、自信与活泼,因此每一只清狮的胸部都挺得高高的,系带的位置也从脖子移到胸前,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
六十年后,我们来到了宛平城,过去的县政府现在已经改成抗日纪念馆了。在战火中被摧毁的城墙多已经过修补,但新砖和旧砖之间多少会有些差别,因此,战时倾记的痕迹仍然依稀可辨。在东城偏北角上,当局刻意保留了一片未经修葺的老城墙,从上面密密麻麻的弹痕可以想象那场仗打得有多麽激烈。毕竟六十年过去了,连炮弹坑里都已经开出了野花,这个画面让我们觉得战争、和平是如此的接近,死亡和新生也能并存。
在卢沟桥上,我们访问了先烈的后人,佟麟阁长子佟兵说:“在27号上午,日本军队就有几十架飞机,还有炮兵啊,就整个的冲进南苑。当时我父亲和赵登禹将军就是带领那些大学生,就是在那儿苦战吧。当时因为装备当然是比不了他们(指日军)了,所以29军的装备那就是?主要是大刀片儿跟步枪,所以这样的话,他们呢一直拼到下午三、四点钟,后来军部命令,要他们撤回北京。后来我父亲就带领着学生就是到?走到大红门那儿,打到大红门那儿,结果就是?壮烈牺牲了。今天是清明节啊,我带着我的小孙女到卢沟桥这一带,看一看她曾祖父战斗过的地方”
赵登禹将军的长女赵学芬:“我父亲曾经在喜峰口的时候,用两口大刀片在砍敌人砍得都卷了,都卷刃了。日本为了防这个?防止呢,后来戴上了铁围脖,都做了铁围脖,怕砍。有时候一砍,怎么回事?冒出火星,最后呢,29军这个士兵呢勇猛极了,他从头上往下劈,照样给他劈死。在六十年之前,就是29军和日本浴血奋战,在这个桥上我父亲哪,也同样是牺牲了,六十周年。我父亲如果说现在在的话,今年正是99岁,牺牲的时候仅仅39岁这么一个年华,那么?我两岁,我的哥哥四岁,我妹妹是遗腹子。现在呢,我家里的情况呢就是人员兴旺,我的小外孙女呢?在那儿,她正是我当年的年龄——已经是将军的第四代了。”
虽然早在她出生之前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但她,她的上一代,再上一代都来自那里。其实,这孩子是历史的缩影,这座桥也是历史的缩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的不同面貌,创造的和毁灭的,但无论创造和毁灭,都是人为的结果。
人类已经迈进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当有能力汲取前人错误的经验,而不让同样的错误发生在子子孙孙身上。
严格说来,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事件是单独产生与存在的,每一事件必然是许许多多错综复杂的前因所造成的结果。假如我们仅以独立事件来观察,甚至论断某一时候的历史现象,便会失之偏颇,因为断章取义的结果将会模糊了整个事实的真相。
抗日战争是中华这个古老的民族攸关自身的存亡绝续所投入的一场惊天泣鬼的苦战。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一役对全人类而言都是天大的一桩历史事件。所以,我们想了解中国抗日的这场战争,不能只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说起,也不能只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说起,甚至不能只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说起,因为中日之战的源头事实上可以远溯到公元1868年。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断桥残雪有几种解释,较通行的说法是,每当雪后初晴,来至断桥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上下,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有一种冷艳之美。
又有人认为,大雪初霁,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链。日出映照,断桥向日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故以“残雪”名之。
明末的张岱却别立一说,他在《西湖梦寻》是写道:白堤上沿堤植桃柳,“树皆合抱,行其下者,枝叶扶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意向言《断桥残雪》,或言月影也。
还有一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冬日雪霁,伫立断桥举目四望,但见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动人心魄。断桥享誉天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蛇传》几段重要故事情节就发生在这里。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历来催人泪下。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断桥春望》称:“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
初次来到断桥,只不过是感受这里曾经的盛衰,你的降临打乱了我翩飞的思绪,将我从幻想的世界拉回到你的身边,我静静地望着你,被你不凡的气质和及不动声色的表情所痴醉,不能自拔,不知不觉中竟衍出几分怜爱,我心中已认定你就是我今生的知己。也许是我的情所感染,我们在相互的默契中相逢了。随着交往的深入,我越发感到不安,因为你不能别人质疑你,这使我进退两难。终于在那个凛冽的雪花狂舞的下午,你我走到了缘分的尽头。望着你离去的背影,我的心竟然如释重负,难道这是天意?
再一次来到断桥,想找回往昔的回忆,但不知为何断桥的雪花却如此轻逸,这更加剧了我的失落,加剧了我的伤痛,伤痛在渐渐蔓延,也许我本不应该来到这里,但我却难以忘记往昔那神话的世界。那曾带来的欢笑画面在慢慢割据心灵的伤痛。为什么会是这样?,难道只因这是神话,不我相信,我要知道你内心深处的答语,只可惜这一切已不能去知晓,只留下脑海中的浮想联翩,想着,泪颊中的泪水不觉滴然而下,伤痛也一点点的加深。曾试着去忘记这一切,忘记她留下的童话般的回忆,忘记她的回眸一笑。但记忆早已埋藏在脑海中,消散不去。
断桥留给我的只有伤痛,雪花肆意地飘落,飘散我了我的回忆。
1、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2、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
3、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4、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
5、万里长城永不倒。
6、卢沟桥的长城数不清。
7、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8、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9、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10、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11、要问长城在哪里,就在百姓心坎上。
12、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13、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14、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15、长城易到,好汉难为。
16、长城上跑步大有奔头。
17、万里长城最长,学汉语最难。
18、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19、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20、长城上的砖未知经过多少风雨。
21、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22、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23、长城内外皆故乡。
24、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25、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26、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27、不到长城非好汉。
28、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29、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30、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很高兴今天能给大家讲解我们美丽的西湖。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面积约
5.68平方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如: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柳浪闻茑。
下面呢,我们来看一张图片!呵呵,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呢?对了,他们就是历来情侣们的楷模—许仙与白娘子!
而我要隆重推出的呢,就是他们相会的地方——断桥. 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断桥是最精当而又生动的注解。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
地方。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还有一种说法更有意境,因为《白蛇传》中许仙白娘子缘断于此,故名断桥。
断桥享誉天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蛇传》几段重要故事情节就发生在这里。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 因这段人与神之间的奇情奇事,断桥名望冠于西湖且蜚声天下,享湖上第一情人桥之誉。
大家是不是觉得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断桥与电视剧里的不一样呢?是的,此断桥非彼断桥也!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 断桥是西湖观赏雪景之最佳处。一场大雪过后,只见远山银装素裹,近树灿若梨花,宝石葛岭堆琼砌玉,湖水晶莹朗彻,令人乐而忘返。
我给大家先介绍到此,接下来是自由游玩时间,单身的朋友们说不定就可以遇到自己的白娘子与许仙呢,已有伴侣的朋友们可以在这座情桥回味属于你们的美好时光啊,祝你们好运哦!不过,大家要注意安全,切勿攀爬桥栏!半个小时后我们在此集合。希望大家玩得开心。
各位团友:
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一站是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是青岛人的骄傲。它位于青岛湾,全长440米,宽8米。20世纪30年代栈桥曾被誉为青岛市内十景之首、青岛二十四景之一,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写下赞美它的诗词,国内外的重要宾客、知名人士来青岛观光时,都要登临栈桥,欣赏海滨风光。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商标便是以栈桥为图案设计而成的。
现在我把栈桥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栈桥概况]
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她既目睹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见证了青岛的建设与发展。1891年清政府下诏书在青岛(时称胶澳)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长200米,宽10米。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是青岛最早的码头。
栈桥是当时惟一的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也就是说,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胶州湾。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于1901年5月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在南端钢制桥架上铺设木板,并建轻便铁轨,将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从崂山仰口登陆占领青岛后,仍然在这座桥上举行阅兵式,以此证明其对青岛享有“充分主权”。
1922年,青岛被中国北洋政府收回后,中国水兵在此阅兵。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加长到440米。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整个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花岗岩石台阶。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保持原有的风韵的要求,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使整个桥体焕发了青春。
20__年包括栈桥在内的海滨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风景区。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站在栈桥桥头,前面这片水域被称为青岛湾。远处看,栈桥像一条彩虹横卧在大海之中,尽头的“回澜阁”仿佛飘浮在大海之上,有“长虹远引”、“飞阁回澜”之美称。
要领略栈桥的魅力,最好是沿着这条通往海中的桥走进去。走进去,仿佛将自己置身于大海环绕之中,可充分感受海的气息,体验海的浩淼,增强对大海的立体感受。碧波拍打着桥面,白云漂浮在蓝天,海鸥在海天间飞翔,游船在海浪中穿梭,这种美妙的感受,您能只能在此时此地才能充分体味。大家在行进中可以看到岸边绿树掩映、楼台辉映的美景,那又是一幅充满浪漫欧陆风情的城市画卷,正如康有为先生所描写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梁实秋的“观壮阔波澜,当大王之雄风”。
[回澜阁]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回澜阁,“回澜阁”匾额上的3个字最初是由原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题写的,这个匾额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被掠往日本,放在日本东京陆军博物馆内展出,以显示其侵华战争的“功绩”。现在“回澜阁”三字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所写。
此阁为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阁心有螺旋形楼梯,楼上四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我们可以凭窗眺望,全方位地看到美丽的青岛湾和周围的各个景点以及著名建筑。
[栈桥周边景点]
与栈桥在一条南北直线上的这条路是中山路,它是青岛市一条老商业街,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德国占领青岛后,为了在后海修建深水码头,于1899年开辟了一条南北连接的道路,这便是中山路的雏形。德县路以南是德国人居住区,命名为“斐迭里街”,德县路以北是中国人居住区,称为大马路,1922年,两条路合并在一起,命名为山东路。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又改名为中山路。中山路全长1300多米,63座建筑,160多家商场,同时它还竖家确定的全国100个文明示范点之一。目前中山路也是老市区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这样看来,栈桥成了大海与街市的过渡。它将大海和陆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中山路上那座最高的建筑是“百盛商厦”。1998年9月开业。它竖务院批准的首批全国18家合资零售企业之一,由青岛第一百货公司与马来西亚的金狮集团合资兴建,总投资7.8亿元人民币,地下5层,地上49层,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商场面积5万平方米。在当时被称为齐鲁商业第一楼。
栈桥西边这个沙滩是第六海水浴场,它是市区浴场中最小的一个,与繁华的中山路相邻而且周围环境十分优美,有很多人到此游泳。
我们看到的那座玻璃幕墙楼是山东省国际贸易大厦,它于1991年1月份动工,同年12月份封顶,施工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了4.5天建一层楼的当时的全国最高纪录,它共有39层,地下3层,地上36层,高118.5米,是20世纪90年代齐鲁第一高楼。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那座高大的建筑是青岛海关大楼,海关大楼始建于1992年10月,共26层,地上24层,地下2层,139.9米高,青岛海关虽然以青岛命名,但却是山东口岸进出境监督的总管理机关,下辖济南、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十多个海关,是中国北方的三大海关之一,而且自1997年开始连续五年监管的进出口货运量名列全国第一。
海关大楼前面那座造型奇特的建筑是海上皇宫,海上皇宫是一座集游览、娱乐、演出、餐饮于一体的旅游场所,投资一亿多人民币,整座建筑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的圆体组成的,共6层,地下一层,地上5层,整体用108根柱子支撑,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它以一流的环境,五星级的服务,被列为青岛餐饮特一级店。
回澜阁对面那座小岛是小青岛。小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北侧的青岛湾内,美景天成。其海拔仅为17.2米,面积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该岛小巧如螺,山岩峻秀,林木葱茏,因此得名小青岛。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灵山卫志》载:“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因该岛形如古琴,水如弦,风吹波音铮铮如琴声,故又被人们称为“琴岛”。德国占领青岛时,将小青岛命名为“阿克那岛”,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将该岛改为“加藤岛”。青岛回归后,胶澳督办公署将其命名为小青岛,并于20世纪30年代初开辟为“小青岛公园”,设有茶厅、花圃、石凳、石椅、辟建了道路,修筑了游艇码头,游人可乘船前往。日本二次侵占青岛后,成为日军驻地,此后一直被作为军用。
1988年夏,小青岛经重新规划建设成为前海一处旅游景点。如今的小青岛,遍植黑松、樱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花木。婀娜的琴女雕塑,别致的花廊、水榭为小青岛平添几许妩媚。
我们眼前的拦海大堤是20世纪40年代日本人修筑的,长720米,将小青岛与海岸连接。大家往上看,小青岛最高处有一座白色灯塔,它于1900年由德国人建造,是青岛市重点保护文物,高15.5米,呈八角形,塔内装有水晶棱镜镶成的反射镜,并以牛眼形旋转式闪光灯发光,1997年更换为西班牙制造的航标灯,原灯送到秦皇岛航标博物馆收藏。这座灯塔海上射程15海里,是海上过往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它与栈桥一起,被视为青岛市的主要标志。每当夜晚降临,岛上灯塔红光闪烁,飘浮于海面波涌之上,引人入胜,勾勒出青岛一大胜景——“琴屿飘灯”。因此有“茫茫海湾有红灯,时明时灭自从容,翠岛白塔沐夜色,琴屿飘灯传美名。”之说。
在小青岛南面还有一座岛,那就是薛家岛。薛家岛原来是一座荒僻的小岛,在明朝初年,岛上渔村里有一姓薛的人家出了一员大将叫薛禄,从此逐渐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渔村,改名为薛家村,此后小岛又改名为薛家岛。该岛又名“凤凰岛”,因其形状如飞凤,而得名。它的面积为2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8公里,有青岛最优美的沙滩之一—“金沙滩”。
大家看到小青岛东面停泊着许多军舰,这是中国海军博物馆;往北边看,靠近海岸的那座古典建筑是天后宫,远处楼群中那两座高高耸立的塔楼,就是天主教堂。
栈桥以东、太平路北沿,有一座栈桥宾馆,原是德国青岛大饭店附属的旅馆部,由德国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设计,为典型德国古典式建筑。而原德国大饭店的主要建筑于1993年拆毁,在原址上盖起了泛海名人大酒店。
德国占领青岛期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海因里希亲王多次来过青岛,并曾下榻于这座饭店,因而当时俗称“亨利亲王大饭店”或“亨利王子饭店”。当时的德国墨克连堡亲王、清朝邮部大臣盛宣怀也曾在此住过。1922年8月,孙中山到北京与袁世凯会晤,在返回上海的途中,于9月28日抵达德国统治下的青岛,曾下榻于此饭店。
各位游客,栈桥的游览即将结束,相信栈桥美丽的景色定会使你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