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2023-07-05
2023-06-18
2023-06-29
2023-03-19
更新时间:2024-02-27 11:14:3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7-05
2023-07-05
2023-06-18
2023-06-29
2023-03-19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对新课程有如下认识:
1.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老问题,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要求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映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应用。
2.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3.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4.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映选择性综合不同地区课程资源,考虑农村和城市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
5.高中物理课程新课改最的困难是:第一教师的观念要改变;第二现有的教学资源要改变;第三教学制度要改变;第四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要跟随课改的变化。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出发,
20xx年的舞蹈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在这一年里,充满了快乐、激情、辛苦、泪水、感恩、收获。现对本学期工作作一个总结,以利于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
学校舞蹈班学生人数有二十个。在舞蹈提高班的都是7-8岁孩子,大部分孩子都没学过舞蹈,没有舞蹈基础,有个别孩子的舞蹈感受较差我们采取个别教育的形式。孩子们都很喜欢舞蹈,孩子们都很喜欢舞蹈,对舞蹈很热爱,都是自己踊跃报名参加的。
我们的舞蹈课程是根据孩子们的身体发展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设。舞蹈教学的目标是:
1、培养孩子喜欢跳舞的兴趣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能大胆的进行表演。
2、认识身体基本部位,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的进一步训练。(手腕动作、头的动作、胸的动作、腰的动作、腿脚的动作)
3、基训初步做到颈立、背直、腿直、脚绷等要求。(横叉、前腰、跪立后腰、起胸腰、后吸脚)
4、能初步认识教室的基本方位点与自身的基本方位点。
5、舞蹈教学进行音乐反应、节奏、模仿、游戏、基训、组合、舞蹈表演等综合训练。一学期下来,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很快,每堂课的内容都能够基本拿下,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与复习,很快看到了孩子们的收获及较好的成果。首先,孩子们的身体发育阶段与我们的教材的目标相符合。它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初步做到颈立,背直,腿直,脚绷等基本要求,并能掌握横叉,竖叉,腰,腿的基本功训练。更重要的是能够喜欢舞蹈时的快乐,能够大胆的进行表演,跟着音乐节奏来进行舞蹈组合训练。其次,孩子们的心理发展需求与我们创编的舞蹈《小苹果》、天竺少女》、《上学了》目标相符合。主要是培养孩子们能够大胆的进行想象,带上自己的情绪进行表演,进行音乐节奏反应,并且能够与同伴之间的友好合作。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兴致很高。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参与到舞蹈活动中来,将我们的舞蹈跳出精彩来!也希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愿我们的学校舞蹈班越来越好!同时勉励自己能够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不断地,时刻都有着上大舞台演出活动的优秀节目。让我们的孩子在这里快乐的唱、快乐的跳!为舞蹈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书法兴趣小组教学工作总结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本学期我任教全校的书法兴趣班。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生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
年级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书法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我负责的书法兴趣班的教学,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目标,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兴趣班教学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书法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我遵循《大纲》,分低、中、高年级要求,即低年级要会写;中年级要写好;高年级要写出风格。即(低年级要会用铅笔写字,并要写正确、端正、整洁;中年级要写好。好包括正确、端正、整洁,还包括行款和速度。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使用钢笔。第一学期,凡是铅笔字写得好的,经老师批准,就可使用钢笔。到第二学期末,使每个学生都能用钢笔练习写字;高年级能熟练地写钢笔字,除写得正确、端正外,还要求行款符合要求,间架结构合理,每班每人写出风格)。
为了提高全校写字水平,我先从学生的双姿开始抓起,书法室开设了作业展览专栏,班班树立了写字好的典型。在年级组、班级及个人典型层层带动下,练习书法,蔚然成风。为了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其中,本学期参加书法班的学生已达到三十余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水平大有提高。作品的发表、比赛的获奖都是兴趣班的学生,学员大都在班上成了书法的主力军。
三、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其他的有些工作也有待于精益求精,以后工作应更加兢兢业业。
2、书法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书法教学的特色点,为开创小学书法教学的新天地作出贡献。经过本学期书法教学,学生毛笔字钢笔字的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
四、努力方向
书法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少数书法家,而是一种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最基础的教育。对学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活动教学的特征以及这几板块教学的发展趋势。真可谓是受益匪浅。
以前我们教学时重头戏放在阅读和习作教学,认为这是学生的软肋,这次学习让我进一步懂得了其实这几板块的教学是相互依存,息息相关的,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时教师应抓住每一个板块都为我们呈现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习时的能力特征、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学生能力的建构以及能力的培养等。新课标从理论到实践都给我们指出了该如何做。
同时明确了理念和教学行为脱节的原因是我们没有把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内化。理念是种理性认识,只有同自己实际教学相结合,才能形成自身的新的理念。如同没有气质的人穿上再有气质的服饰也是体会不出内在气质。学习中我明白了内化教学理念的最好的方式是实践加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坚持学习先进理念,勤写思。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名家样游刃有余地操控课堂。
最后说一说最收获即对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教学中,虽然教学过程是统一的,教学步骤是一致的,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思维活动的方式不同,情感活动的样式各异,意志活动的强弱也不一样。我们教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要过早地去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应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的同时存在。回想自己的课堂,过多的灌输,虽然也注意学生主体的地位,但在教学目标任务前,过去的灌输方法又有所抬头。
课程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立发现的,应该放手学生一搏,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学习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思,现将这次新课程学习总结如下:
(1)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并将自己的这些认识通过教研活动传递给全镇的语文教师,提升全体语文教师的业务修养。
(3)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4)在教学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周二教研时间,我们按照学校要求集体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
通过阅读,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体验到教学的乐趣,让我感到豁然开朗。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学到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它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纲的基础上,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还注重教学法的指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体现“新”字。
我认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多样性的学习方式。《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已是我们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体精神得到发挥、主体人格不断完善、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兴趣盎然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学生的思维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鲜明生动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真正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思结合,乐于参与。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总之,课程的革新,还必须落到实践当中去,在探索中前进,愿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的道上能走得更好。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詹老师是在一次讲座上,那守于学教育主题的讲座,说实话那次讲座还真的没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第二次见面就是在上学期的外国文学的课堂上了,詹老师给我们简单地讲了一下这个学期文学理论的课程要求,老师说得很严肃,要求很严格,还特别强调:如果我们接受不了教学范式或不愿接受,建议我们转班。当时我就感觉得慌,还没开始上课呢,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
不过我还真没有想过要转班,或许是早已厌倦了一的迷茫生活,想要尝试一下改变。我怀着些许的期待和隐约的一丝不安开始了二生活,第一堂文学理论课,詹老师就成功地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张,他说话有条不紊且逻辑性强,这对爱走神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稍微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了,所以认真听詹老师上课是件很费脑的事情。詹老师上课气氛很严肃,家都折服于他的严威之下,抬头率明显比其他课高很多,当詹老师提问时,气氛就更紧张了,相信家都深深体会到了如履薄冰的感觉。
紧迫感让我不敢懈怠文学理论课,认真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但是詹老师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望尘莫及,只能望洋兴叹,怀着敬佩之情仰望老师。老师课后让我们看了很多理论文献,我是真的不怎么喜欢看这些东西,但是如果不看,下节课肯定听不懂,为了跟上老师的节奏,我耐着性子看,经常安慰自己说:“凡是你所排斥的,其实就是你要学习的。”可是我依旧觉得那些文字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了。老师总喜欢追问我们,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意识,但以我现在的能力和水平,这样的提问对我而言是非常的挑战,越来越强的紧迫感不断地鞭笞着我,激励着我不断向前。老师喜欢让我们去评论上一个同学回答的问题,并让我们用关键词的形式总结,这一点能很好地锻炼我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让我们更好地相互学习,相信这个方法让很多同学意识到了自己思维的缺陷,也让我看到了与很多同学的差距。
通过几节课的学习,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无能,突然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学生活一下子变得充实了许多,这种体验给我带来了快乐,让我成为了好友羡慕的对象。真的很庆幸遇见了詹老师,虽然我依旧不怎么喜欢那些专业性的文章,但我的思维意识和学习态度渐渐发生了变化,我开始不再一味被动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开始学会思考问题的前提和合理性,开始寻问“为什么”,虽然能力有限,多不能自找到答案,但这样的小小改变依然让自己欣喜。近来我还发现,我和朋友聊天或谈论什么问题不再是毫无主见地回答:“嗯,是的。”问答问题时有更多的见解和问,这种感觉很微妙但也很惊喜。虽然我知道自己不属于老师能培养的学生范围之内,但愿意不断改变,争取慢慢接近老师所能培养的学生的标准。
詹老师做事井井有条,有原则,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刚开始还会担心老师会是一个很刻薄古板的人,但经过几周的相处,发现老师并不是那么不近人情,推迟中篇小说评论文章提交的时间就是证明。老师也不是什么古板的人,虽然看上去不苟言笑的,但推崇教育的人绝对不会墨守成规,相詹老师是个勇者,敢于走在教育的前沿。真希望老师的能早日得到推广,敲醒更多像我一样迷茫的人。
拉丁舞培训班工作总结
体育舞蹈是活动中心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感人肺腑的音乐、优美娇健的造型,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使学生从中扩大视野、增长才艺、陶冶情操、活跃身心、锻炼意志。
在县教体局及活动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本学期我担任活动中心的拉丁舞培训班的训练工作已圆满告一段落,现将一学期的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丰富学生认知经验,激发学习愿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舞蹈训练中,首先结合认知内容向学生介绍有关体育舞蹈舞蹈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舞蹈常识,增强他们的感性知识。其次带领同学们观看少儿、成人的舞蹈录像,了解舞蹈的动作特点,丰富舞蹈语汇。在观看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练习,教师及时鼓励、支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二、加强基础训练,学习基本步伐和指定套路。
舞蹈课堂上,首先,我着重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如:把杆练习、形体训练、身体各部位活动、基本步伐等。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进行了形体专项训练,重点强调学员的站姿、头部、肩部、颈
部、腰部、腿部的力量控制;还在每堂课上进行柔韧性练习、拉伸练
习、力量练习等训练。
2、重点学习伦巴、洽洽舞的三元素,三元素是拉丁舞的训练基
础和核心,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示范、训练,达到掌握基础的目的;
3、按照国家教材规定对伦巴、洽洽的指定步伐进行学习与训练;
4、在舞蹈教学中加入音乐课,讲解伦巴、洽洽的音乐特点、节
奏,并指导进行不同音乐的训练;
5、伦巴、洽洽基本手位及双人手位训练;
6、伦巴、洽洽D级双人套路的学习。
三、强化训练、展示风采
经过学员们的勤奋训练,舞蹈技艺得以提高,先后有学校、社会、团体等邀请训练班的学员参加表演,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既展示出
我县活动中心给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正面影响力,又体现出活动
中心在青少年德育阵地的重要作用。
为了参加宝鸡市第四届国际标准舞锦标赛暨全国部分城市邀请赛
及《西舞杯》全国国际标准舞新秀公开赛,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
力,认真组织训练,这两次比赛共有15名学员参加比赛,其中有两
名学员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有三名学员获得市级一等奖;六名学员获
得市级二等奖;两名学员获得市级三等奖,比赛成绩优异,展示出青少年的骄人风采,催人振奋。
总的来说,通过本学期的舞蹈训练,使学员增强了体质,增进了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增强模仿能力,培养了学员正确的基本姿态。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增强自信、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希望在今后的舞蹈教学中,我能探索出更多的经验,使舞蹈训练班的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拉丁舞又称拉丁风情舞或自由社交舞,内容包括伦巴、恰恰、牛仔舞、桑巴、斗牛舞。
作为一门选修课,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舞蹈,我很热爱跳舞,因为舞蹈是一种表情的艺术,舞蹈家采用任何形式进行表演,都是通过特定的生活内容的表述,抒发舞者各种繁复多样的情感,使观众在审美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进而受到思想上的陶治和感染。所以我觉得舞蹈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可以带观者进入舞者的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一、以情带舞,以舞传情。
从舞蹈家内心之情,外化为具体可见的形象,再通过其所表现出的情感,唤起观众的共鸣。这样一个艺术传达过程,必须以情带舞和以舞传情,进而达到情景交融,引人入胜。以舞带情,是从无形到有形。即将以舞带情,是从无形到有形。即将孕育于舞蹈家内心的无形之情,凭借训练有素的人体外化为生动具体可感的舞蹈形象。而以舞传情,是化有形为无形。即通过饱含情感的舞蹈形象,激起观众的情感应。丰富饱满的情感给舞蹈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内心依据;性格化、美化,有高超技巧的舞又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内心的情。情与舞的统一创造了既有真实感又有形式美的舞蹈形象,进而引起观众的审美兴趣,产生了情感共鸣,从而完成了艺术传达任务。
二、动而合度,形变神真。
舞蹈最重要的特性是动作性,凡舞必动,不动不能成舞。但又非凡动皆能成舞,只有经过提炼美化、节律化的动作才可能成舞,这就需要讲究“动而合度”。人体的动从形式角度看可分三类,即形、质、势。形,有小、方圆、高低、长短、曲直、正斜之分;质,有刚柔、粗细,强弱、轻重之别;势,有疾徐、动静、聚散、进退、沉升之态。这些对立的因素,如果能恰如其分地统一在人体动的过程中就谓之合度,达到了和谐,从而形成多样统一的舞蹈美。舞蹈艺术的动,除了要求具有形式美外,在内容的表达上也有个合度的问题,这就是合乎舞蹈映生活的规律,正圈理再现与表现、形似与神似的关系。舞蹈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不是直白地再现生活的原貌,如实地模拟人物的活动和事件过程,而主要表人物对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变化的情感应,描绘在特定情景中人物内心的感情波澜和性格特征。再现是表现的导引,表现是再现的目的,二者不是排斥而是互补,共同为抒发人物的情感,所以,形虽变而情更真。这些变了形的、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动作和姿态能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感情,同时还富于形式的美感,达到了形神兼备。
三、技艺结合,引人入胜。
古往今来,人们习惯于通过对舞蹈演员超舞蹈技巧表演的欣赏,达到怡情悦性的美感。同时,高超的技艺对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表现手段。因此舞蹈家们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努力提高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舞蹈技巧只是演员表现手段的基本能力,只有把它和艺术表现能力结合起来,才能成为表现社会生活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段。这也就是说技和艺必须要达到结合与统一,才能准确地把握舞蹈的特点、风格、韵律、节奏,从而创作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产生出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四、风采具,舞韵长存。
一个舞蹈演员除了要具有舞蹈基本能力和舞蹈技巧能力外,还要有艺术创造力。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集中一,就是具有在熟练技巧能力基础上的舞蹈艺术创性。有无创性是区别一个普通的舞者还是一位舞蹈艺术家的尺度所在。我国从古至今的著名舞蹈家,哪一位不是在某一方面有杰出超绝的才能才脱颖而出步舞坛的呢?因此一个成熟的舞蹈家,应当在具有特的风格和能发扬特所长的舞蹈作品,才能在舞蹈百花园中领风骚,流久远。舞蹈家只有风采具,才能舞韵长存。
以上只是自己对舞蹈的一些认识与见解,还不能完全的体会到舞蹈的真谛,但在舞蹈表演方面自己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舞蹈是表演的艺术,任何的作品想成功推上舞台,一定要依靠演员出色的表演。而舞蹈表演是艺术性、技巧性、科学性相结合的体系,它蕴涵的内容是丰富的。根据业余演员的基础条件,我认为,舞蹈表演,要重视掌握好以下几个要素:
一、技巧和韵律
舞蹈表演首先要掌握好动作技巧和韵律,编导演员要注重掌握好舞台造型和技巧表演能力,并结合音乐和舞美等艺术氛围,将舞蹈丰富多彩的构思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观众领略表演的意韵。如荣获广东省岭南舞蹈赛铜奖的群舞《蔗园畅想曲》,10多位演员以娴熟的技巧和优美的韵律,依托岭南佳果甘蔗的优美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蝉鸣蔗甜的季节,侨乡儿女踏着晨曦,拨开雾霭,走进丰收在望的甘蔗园的生动画面,台山特色非常突出。演员以优美的舞蹈技巧,倾情演绎在甘蔗园里辛勤劳作,谈情说爱,欢歌起舞,尽情品尝岭南佳果甘蔗的清香甘甜,尽情地畅想着未来,将美满、幸福、和谐、美好的新农村生活表演得淋漓尽致。
二、 情感和意形
众所周知,舞蹈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无论舞蹈艺术家用何种形式进行表演,都是在以“情 ”动人,通过特殊生活内容的`表述,体现舞蹈艺术家的“喜”、“努”、“哀”、“乐”之情,使群众在欣赏中情不自禁,产生共鸣,表现出与“情”共舞。我的经验是:一个演员 上台表演前要有心理准备,要“带情感出场”,而不能出场后再“投入”表演中。
“意”在舞蹈中是指“舞”内有“意”,舞尽而意不止,舞蹈的舞韵让人回味,发人深思,这是舞蹈艺术家表演出最佳的演艺境界之一。所谓“意形”,在舞蹈艺术家表演当中有许多意犹未尽的形体舞韵。杨丽萍曾在一春节晚会上表演了她自编自演的双人舞《两棵树》,这是家都很赞赏的一个有较高品位,具民族特色的作品。它以傣族舞的风韵,生动地用人体刻画了两棵连根缠藤的“树”,不仅表现了男女钟情、相依为命的性爱之情,更耐人激动的是蕴含海峡两岸骨肉同胞心心相连之“意”。对《两棵树》由衷地生发出更多的真情感触。像这样的佳作感人至深,难能可贵。这是“舞”中有“意形”之舞,我们在创作及表演上都要向《两棵树》这种具有艺术高度和深度的思维掘进。
三、 磨炼和夸张
舞蹈是属于创造性的艺术,是不断在磨炼中走向精妙的艺术门类。比如作品《送别》,在表演处理上力求“占笔勾画,入木三分”。对演员要求在“情”字上下功夫,复磨炼中不断织存精华,最后让表演达到最好的发挥,展示完美的身段传达了舞蹈最深情的意境,表演交流时眼神与举止更达到默契无隙的境界。用最少的东西,让群众的想象力去引起最的活跃,使群众通过舞蹈美妙的表演让观众体会舞蹈的韵味。这就是“以少胜多”的艺术,而这种以少胜多的艺术创作就是要不断磨炼而得出来的。
而舞蹈表演没有适度的夸张就失去艺术观赏的价值。和其他的表演不同,比如影视要求很生活化很自然化,因为影视要有景实、人实等,所以镜头或变焦距等技法也属影视中的夸张手法。总之,所有情节都属艺术夸张的手法。舞蹈表演与这些是相通的。夸张不是有意地人为创作;夸张是内心发感情美化。杨丽萍在舞《雀之灵》当中用特节奏律动来表现“展翅”的动态,这也是夸张,是感情美化的夸张,是创造性的夸张。
本学期在往年的教学工作总结上,在安排课程基础训练宽度、强度上和舞蹈实际运用上作了部分调整,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舞蹈基础训练部分。首先,降低部分训练难度,使原本较为枯燥的基础强化训练变得更为轻松活泼,及更为实用也更方便学生的掌握。并在音乐上也采用一些少儿律动性较强的音乐,使学生对今后学习、编排舞蹈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和理解。其次,为了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在以往较为单一,更为注重学生动作完成质量的训练基础上,在组合中更多的加进一些方位、节奏变化的训练,来强化学生的整体适应能力和表演能力。其次,为了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改变传统授课模式中一个动作或一个组合正反方向都教的细化教学,在授课时只教动作或组合的一个方向,让学生自己把反方向动作或组合做出来,使学生较快的掌握舞蹈规律。既提高学生的舞蹈实际接受能力,又增强了课堂的教学互动性。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民族民间舞部分。根据教学的.要求,有选择的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律及其民族韵律特点进行编排整理、组合,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舞蹈动作素材,拓宽舞蹈知识面,提高学生对舞蹈的表现力,为今后的舞蹈教学开阔思路。同时,除了注重民间舞课程难易和实用的选择外,在对学生良好气质的培养上也加进了对学生不同气质舞蹈的训练,通过学习感受具有不同气质特征和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如通过粗犷豪放的藏族和蒙族;细腻柔美的傣族;热情奔放,欢快活泼的维吾尔族等不同舞蹈气质特征的学习、掌握,来改变自身气质的不足一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潜能,使学生能有一个健康良好的气质。
而存在的不足就是侧重于打好基础,扎实舞蹈功底的教学,稍忽
略了触类旁通的横向联系,没能及时的让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舞的改编练习。因为涉及到舞蹈创编较难的课程部分,所以以前都是把民族民间舞这部分内容归到三年级幼儿舞蹈创编当中,而今年整个专业的见习、实习都临时提前,在学以致用,灵活掌握方面,学生就显得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三、课后作业监督措施。在本学期中,我还是采用了以往的作业监督措施。在以往几届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我都比较注重监督学生复习的回课情况,要求她们课后要把我课上所讲的舞蹈动作要领、重点要求和组合顺序记成笔记,并熟练的掌握课堂作业,规定每星期全班同学的复习次数不能少于两次。并要求班委每次进行出勤登记和复习登记。我在课堂上也会不定期进行抽查和小测,对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和没有复习的学生分别进行赏罚,以此督促学生自觉的复习掌握每节课的教学进程。毕竟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有限,需要学生课后花时间消化、练习。因此这些教学措施的实施,使学生的舞蹈基础较为扎实,舞蹈动作较为熟练规范,课堂的“教”与“学”相互促进,良性的循序渐进,收到了较好成效。
四、与有限的课堂知识相比较,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就显得由为重要。因此,我鼓励学生多参与各项舞蹈演出、比赛任务,多学多练。并提倡她们自己改编、创编,串排舞蹈节目或集体创作舞蹈节目,必要时我帮她们提些修改意见或直接进行一些修改,以此来提高她们的舞蹈综合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