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旅推广方案范文精选5篇

更新时间:2024-03-22 13:27:4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金华文旅推广方案范文 第一篇

高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凝聚形成了“神农炎帝故里、长平之战发生地、金元古建博物馆、上党梆子之乡”四张文化名片。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晋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平在推进“两件大事、两个率先”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突破口,持续发力加以推进,“神农炎帝”文化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把脉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走向,笔者深入文创产业园区、各文创项目基地调研走访,初步摸清了文创产业发展现状,找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调研情况,就推动文创产业加快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经验

近年来,高平市委、市政府着力抓好特色产业文化和民俗文化建设,突出文化精品创作,文化产业取得了稳步发展,初步形成了图书音像、旅游、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群众文化等文化产业门类。目前,高平市共有各类文化艺术服务企业50家、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21家、建筑和工艺美术品生产企业15家,从业人员2864人。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高平鼓书,珐华瓷工艺品、黑陶工艺品、许氏盔头等在省内外都有较大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保护传统民俗文化。高平作为“上党梆子戏曲之乡”,上党梆子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还有高平鼓书、高平秧歌等民间曲艺,九莲灯等优秀民间社火,高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传统文艺的保护,扶持壮大了人民剧团、上党梆子剧团两个专业剧团,依托高平中专开展了上党梆子传习活动,先后编排了《清宫风云》《长平绣娘》《西沟女儿》等剧目,其中《西沟女儿》被评为山西省廉政教育优秀剧目,《长平绣娘》作为山西省唯一参评代表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第二十七届戏曲梅花奖评比,主演杜建萍夺得梅花奖。上党梆子剧种夺得的五朵梅花奖全部花落高平。在连续四届神农炎帝系列活动中,上党梆子都登台为台胞侨胞展演,展示了古老戏剧剧种的魅力,获得省、市领导和嘉宾的好评。

(二)发展特色文化产品。全方位开展文化产业普查建档工作,认真挖掘传统工艺,先后扶持培育了黑陶、琉璃、珐华瓷等陶瓷工艺品,潞绸、手工布鞋、棉麻服饰等织造工艺品,桑皮纸等特色文化产品。积极组织文化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参加晋城市文化产业“四项工程”专题培训;大力推进对高平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挖掘,高平市文化研究与创意产业中心再现了失传已久的珐华陶瓷技艺,烧制的珐华艺术品成为“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国礼。高平潞绸织造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利尔潞绸集团被确定为传承单位。

(四)探索影视创意文化。近年来,高平先后与央视影视制作中心等单位合作,拍摄制作了《铁血长平》等影视作品,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根据“高平好人”李丽丽真实故事改编创作的电视剧《红萼纷纷》在意大利举办了首映式,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外,原村乡良户村与省电视台影视制作中心合作拍摄的喜剧片《古镇奇谭》开启了旅游景点通过影视创作扩大宣传的尝试。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近几年高平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总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处于起步阶段;分布零散、发展水平不具规模,协同性弱,规模小、效益低,未形成产业链;与其所拥有的丰厚文化资源相比尚不相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距离,与先进县市相比差距还较大。

(一)重视程度不够,发展观念滞后。从总体来看,各有关部门还没有把文化创意产业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的位置对待,没有明晰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扶持、协助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水平不高,资源整合程度不够,仍处于自发性发展的状态。同时,一些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和经营者产业意识淡薄,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大部分文创产品仍是传统手工艺品的复制,与时代脱节,缺乏工业化生产的潜力,没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有的还在凭爱好、凭个人意愿发展,对市场研究不够,没有具体的指导性的发展规划;一些企业满足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没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企业发展缓慢。

(二)业态较为单一,产业集聚力不强。当前高平市文创产业以分散型企业为主,业态还比较单一,特色还不够突出,比如剪纸、面塑、刺绣等与周边县市同类产业存在同质化问题,缺乏主打的品牌性文化符号,这对于优质特色产业资源的集聚十分不利。同时,高平市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由于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本地丰富的“炎帝文化”“古建文化”等还处于研究宣传阶段,只是进行了初步开发,还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虽然神农炎帝遗留下了“谷物酒、茶、药”等文化遗产,但高平当前只有一家生产黄芩茶的企业,且没有利用“神农炎帝”品牌。另外,现有文创企业也普遍存在着“小、乱、弱”和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比如黑陶工艺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引进至今,没有做大做强,而是一直以零散小作坊形式存在,低水平复制,“有山无峰”导致技术和资源实力有限,随着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必然受到资源、信息、技术和市场等因素制约,风险较大。

(三)竞争力较弱,拉动力不强。一是缺乏创新活力。文创产业发展总体科技含量低,大多数是剪纸、泥塑、刺绣、烙画葫芦等传统手工艺品,新兴文化产业比重偏小,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创意设计业等比较薄弱。二是文化创意水平低。现有的文化产品还处于粗放型经营状态,大多数产品是文化原形的复制,缺乏创意和创新。特别是对历史文化资源中可以市场化的部分(如古建斗拱、雕塑壁画等文物产品的复制、仿制和创新)缺乏开拓,对其可以同市场结合的部分缺乏开放性的利用。三是文化与旅游、商贸结合不够紧密。高平神农炎帝文化资源丰富,炎帝陵近年来知名度不断扩大,但由于对文化资源挖掘、整合、培育、打造的力度不够,仍只停留在景点开发、收取门票的浅层次方面。旅游商品开发不够,多是一些普通的剪纸、泥塑、挂件,文化创意和地方特色不足,附加值不高,作为旅游商品竞争力较弱。

(四)创新人才极度紧缺,人才建设有待加强。当前高平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缺乏的就是创意人才。思维敏捷、智慧迸发、创意迭现且带有艺术家气质的思想者与知识精英;既通晓创意产业内容、过程又擅长市场经营管理的管理者与实践者;熟悉本地历史文化,又对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有深度研究的文化产业研究者,以上三方面的专业人才高平市都严重储备不足。不仅如此,一些文创项目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依然依靠传统的口传心授、老带小,由于学徒期技艺水平低、收入低甚至没有收入,导致年轻人不愿从事文创产业,人才队伍结构老化、知识结构偏低,尤其是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明显不足,极大地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比如调研中我们得知,许氏戏曲盔头由于市场小众,工序繁杂,在经过四代人的传承之后,目前竟遭遇传承人子女都不愿学习传承的窘境。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产业研究,科学制定规划。衡量一个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它的产业布局在内容上的先进性、完整性和在结构上的合理性程度。因此,要根据高平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要素禀赋的特点、潜在的发展需求等,科学制定文化创意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是明确指导思想。依托高平经济社会发展,整合文化优质资源,在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中融入文化创意元素,提升产业层次,做大相关产业,使产业与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形成一批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二是突出重点方向。关注和紧跟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深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业知识和相关资料,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方向、项目布局、配套政策及评估体系,严格按照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引导文化创意产业高效发展。三是制定有效规划。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彰显本土特色,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区域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包括:以神农炎帝文化为依托的文创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深度挖掘古建文化开发新型的、可工业化生产的文创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把文化旅游作为展现城市品位、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工程分步推进。四是强化组织保障。完善相应机构和工作制度,制定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提出重点扶持项目和优先发展领域。建立规范高效的规划管理体系,加强跟踪管理,强化规划权威,确保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二)挖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品。高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应立足本土因地制宜,对文化产业资源予以开发、创意和升华,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品牌。一是神农炎帝文化品牌。借鉴故宫文创产品门类,积极发展炎帝陵微缩模型手机支架,Q版炎帝软陶、树脂造型摆件,百谷白菜造型书签等特色文创产品;充分挖掘神农炎帝农耕文化遗产,整合小米、小杂粮等生产企业,统一使用“神农炎帝”品牌,生产精包装小杂粮、黍米黄酒、九蒸九晒传统黄芩茶等特色文化产品,木质传统农具等模型或儿童拼装玩具。二是长平古建文化品牌。借鉴敦煌等地文创产品开发经验,利用高平开化寺壁画、炎帝陵壁画、开化寺王羲之集字碑等文化遗珍,开发减压填色画、数字油画、描红佛经、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等文创产品,以崇明寺等国保单位建筑结构开发木质或3D打印斗拱、梁架模型,一方面供古建爱好者研究,此外也可以作为特色文玩摆件。鼓励珐华瓷烧制企业积极与佛教、道教协会等组织加强联系,承接室内宗教塑像等特殊用品的制作,扩大产品知名度。同时,黑陶、法华瓷生产企业要积极走市场化道路,可以烧制茶叶罐,澄泥砚台,仿太湖石、灵璧石摆件,陶埙等小件、实用型陶瓷器,拓宽销路,扩大影响,提高效益。三是长平之战军事文化品牌。打造军事主题公园,特色训练基地,吸引周边企业、单位开展拓展训练;积极开发春秋战国战车、士兵、古兵器等手办模型或玩具,吸引军事爱好者收藏、拼装、制作。四是上党梆子戏曲文化品牌。可以围绕戏曲文化发展周边产品,许氏盔头可制作微缩版戏曲盔头的汽车挂饰、壁挂工艺品,扩大销售提高效益,同时也吸引年轻人加入传承技艺。整合丝绸、刺绣等传统工艺,制作戏曲人物卡通绢人摆件。录制上党梆子名家名段、整本整折音像制品,采取“五朵梅花”获得者签名特售等方式,改变过去只能走场唱戏赚钱的方式,通过衍生产品提高效益,强化上党梆子传承。

(三)发展文化旅游,促成“文旅互动”。将文化融入旅游,为旅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以文化提升旅游品位,以旅游彰显文化底蕴。通过联合举办、政策优惠、资金补贴等多种方式支持开展文化旅游节,引导周边省市群众到高平旅游,春看梨园花如雪,夏享乡村绿如茵,秋赏枝头果如珠,冬访古建美如画。同时,与办好“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相结合,把“丰收节”办成农产品展销的节日,文化创意产品展示销售的节日。启动“文化消费季”活动,培养文化消费理念,引领文化消费行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拉动旅游、影视、图书、书画、娱乐等消费水平,培育扩大文化消费市场,不断改善居民文化消费环境。

(四)创优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开展创意设计大赛、大型文化采风等活动,推动创意产业的形态和内涵同步发展,宣传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对创意产业发展的正确导向作用,加强宣传推广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意氛围。设立相关的奖项,定期对文学艺术创作以及文化创意组织评选,推动交流合作,以此激活文化创意、文艺创作,推动文化建设,增强文化竞争力,提升发展软实力。邀请相关领导、国内知名行业研究机构、行业专家、园区企业家定期召开沟通交流会,研究产业发展对策;组织企业、科研机构举办各种对接洽谈活动,促进企业间的沟通协作和产学研的联动。利用省文博会、深圳文博会等文化贸易平台,助推优秀文化项目展演交流,提高高平市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针对高平市文化创意中小企业的现实需求,编制《重点扶持企业目录》,对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扶持和引导,提供政策、资金、宣传推广等帮助,推动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

(五)创新人才培育,强化智力支撑。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文化创意产业不只需要创意策划人才,还需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人才。建立有效的人才开发机制,做到“引进急需”和“培养现有”并重。一是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紧缺人才和综合实用人才。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设立跟踪机制,随时记录人才发展的最新情况,加强人才储备;出台激励政策,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平台。二是完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高平中专、高平技校、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引导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升规范文创产业技能门类,设立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既立足本土又有开放眼光的创新型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成立工作室,鼓励技能人才老带新、传帮带。

从当代世界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集聚创新要素,建设创新型城市,不断开拓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金华文旅推广方案范文 第二篇

根据区_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区_会将对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审议。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区_会成立调研组,于9月底围绕该项工作展开了深入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屯溪胡开文墨厂、安徽展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黄山华度传媒企业,并召开汇报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屯溪区政府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坚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文旅融合转型升级,拟定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旅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9月底,全区旅游接待量万人次,同比增长 %,增幅排全市第二名,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全市排名第一。

(一)文旅产业配套设施情况

全区现有电影院4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2个名人纪念馆(戴震馆、程大位珠算馆),4家综合文化站以及44家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省级旅游示范村1个(南溪南村);全区共有21个项目列入各级非遗名录,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120人;文化规上企业7家,其中文化类高新企业2家。

(二)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2.文旅融合,扎实开展特色活动。树立全域旅游整体营销观念,统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深化与景区景点、文旅协会和重点企业等的合作,巩固全域旅游创建成果。筹划开展屯溪食神大会、非遗购物节、田园赞歌、黎阳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打造屯溪“景城相融,秀雅屯溪”活动品牌。围绕节日举办民俗踩街、汪满田渔灯巡演、“笔墨飘香迎新春”“糕饼甜庆余年” “纳凉节”等节庆活动。

3.立足长远,促进旅游业态转型升级。围绕旅游空间结构总布局,打造屯溪核心旅游带,由黄山不夜城、屯溪夜市、新安夜市构成三大夜间经济片布局;禾谷耕舍、徽女杨梅园、大方圣园无花果基地被评为首批市级休闲旅游示范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编制“屯溪旅游乡村宝典”,并同步微信电子版,用创意、创新、创造激发文旅资源潜质潜能。

二、存在问题

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疫情造成多方面影响。按市里的任务目标,今年我区需要申报1—2家文化规上企业,但就目前文旅企业摸排情况来看,大多规模小、效益低,且受疫情影响成长速度放缓,对照入规标准有一定距离。由于全国各地仍有零散疫情发生,旅游接待量也遭遇很大波动,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够。对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足,虽有程颐、程灏、戴震、程大位等历史名人和红色及非遗项目品牌文化亮点,但缺乏创意和突破,文化资源没有充分转化为可以深度体验的文化旅游产品;景区景点的文化推介不足,承载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很好展示,有景少文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项目少,游客多是旅游观景的状态。同时,旅游商品开发不足,很少能让游客带走的文化旅游产品,没有实现深层次的文化游。

三是乡村文化旅游相比周边区县是短板,虽有以农事体验、景区、民宿以及艺术创意等为依托的四种形态,但开发中主要还是集中在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乡村文化传统和民俗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产业链条过短,活力不强,吸引力不够,导致游客流失到其它区县,经济效益不高。

三、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结合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抓当下“全方位融杭接沪”的目标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尽快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质升级文旅产业;要树立“大旅游”理念,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做好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动落实我区文旅产业发展;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做好现有规上文旅企业的跟踪服务和对小微企业的扶持,积极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自然资源,加大招商力度,推进特色文旅产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狠抓产品打造,创造更多文旅融合精品。挖掘我区生态、红色、农业、历史、非遗等特色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将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特产等融入其中,“无”中生“有”,打造竞争力强的个性化文旅产品,开发彰显徽韵的伴手礼,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更好满足各类游客需求;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强化集散地和服务功能,依托花山谜窟、两大夜市及不夜城,提升打造黎阳老街、屯溪老街特色街区,以夜宴、夜演、夜游等形式,进一步激活夜间经济,为游客营造夜间精神文化盛宴,真正成为“江浙后花园”;确立文旅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思维,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加速旅游业智能化的发展,举办线上文化旅游消费专题系列活动,促进业态转型升级,以“新兴文旅”弥消疫情对文旅产业的影响。加强红色基地、研学基地建设,依托我区现有的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开发独具特色、竞争力强的徽州红色及研学产品,着力提升红旅、研旅品质。

三是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规划引导凸显特色。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则,邀请专业团队结合我区镇、村地域特点,挖掘不同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内涵,拓宽“旅游+”内容,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策划精品乡村文旅“打卡点”,形成一镇一村一品,以一日游、周末游、主题游等线路,催动我区文旅产业“内循环”变为内外循环相促进。

金华文旅推广方案范文 第三篇

听取和审议市政府推进文旅融合工作情况报告是市_会20XX年度的重点监督工作。为确保这项工作有序推进, 市_会民宗侨外工委会同教科文卫工委在常委会罗卫红和徐小林副主任带领下,认真开展前期准备工作。7月5日和13日,分别赴上城区、拱墅区、滨江区、萧山区、建德市等地开展关于文旅融合工作情况调研,实地查看了严州古城、建德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杭州旅游经济实验室、全季酒店“30秒入住”数字化应用等11处文旅融合点位情况,并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市文广旅游局及部分区、县(市)文旅局等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分析交流文旅融合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及机遇前景,收集了相关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旅融合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_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抢抓国家重大政策机遇,对标城市发展定位,坚持文化挖掘、旅游业发展、生态保护互促互进、优势互补,发挥杭州特色风貌优势和历史人文优势,大力推进文旅融合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有效促进了我市旅游业健康发展。20XX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285亿元,比上年增长。今年1-6月份,全市接待游客48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分别增长和,分别恢复至20XX年同期的89%和。

(一)有效塑造文旅融合软实力。保护传承文化资源,实施西湖、西溪、运河及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工程和“城市记忆工程”,推动丝绸、茶叶、金石篆刻、浙派古琴艺术等东方传统非遗文化元素活态传承,全市已获得世界文化遗产3项,人类非遗代表作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8项。加强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西湖、大运河、钱塘江文化等研究,开展杭州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丛书编撰工程,已编撰出版系列丛书20套。建设提升文旅设施,建成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主题博物馆,规划建设杭州博物馆、杭州音乐厅、杭州美术馆等一批大型公共文化和文旅综合体项目。积极推进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良渚遗址国家公园、南宋皇城考古遗址公园、吴越文化考古遗址公园、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和世界旅游博物馆建设。遴选推进全市18张文旅“金名片”等重大项目,努力打造文旅新地标。策划推广文旅线路,围绕大运河、“三江两岸”、千岛湖等山水资源,策划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唐诗之路、京杭运河游,围绕西湖沿线历史遗迹和“最美浙江人”展示馆、五四宪法馆等人文景点,开发爱国文化、修身文化、廉政文化专线。围绕民俗展示和传统体验,推出蚕桑文化之旅、年味江南之旅、国画印学之旅。围绕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三大世界遗产,推动历史文化遗址、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建筑和历史文化村落串点成线。打造文旅融合IP,举办全球旗袍日、杭州奇妙夜、宋韵杭式生活节、苏东坡文化旅游节、中国大学生旅游节等一系列文旅节庆活动,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文旅融合IP。

(二)不断激发文旅融合创造力。融文博于旅游,实施文物激活推广工程,联合浙江省博物馆等8家重点博物馆(院)推出“杭州宝贝过大年”系列活动。依托中国_杭州历史馆、五四宪法馆等,新开发10条“红色走读路线”。整合胡庆余堂中药文化等十余项涵盖国家级、省级的非遗项目,打造文旅融合体验基地。打造书香杭州,建成杭州书房68家。融演艺于旅游,围绕“中国演艺之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演艺产业,打造了《宋城千古情》《最忆是杭州》等演艺精品,推出了西溪湿地的《今夕共西溪》、建德的《江清月近人》、淳安的《水之灵》等文旅演艺项目,引进了全球顶尖太阳马戏《X绮幻之境》入驻杭州新天地太阳剧场,形成了“来杭州旅游,看杭州演艺”的良好口碑。融文创于旅游,发挥中国动漫节品牌效应,积极探索“动漫+旅游”模式,将动漫文创产品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推动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推动传统工艺活化利用,推出了万事利丝绸、朱炳仁铜雕等一批文旅产品。融会展于旅游,定期举办杭州文博会、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结合“国际会展目的地城市”建设,拓展办会场地新空间,推出包括云栖小镇、梦想小镇等十大新经济会议小镇,举办“杭州之夜”国际会议目的地等推广活动,挖掘会议大使引会新动能。融数智于旅游,上线“西湖一键智慧游”,覆盖景区近60平方公里区域,将西湖打造成为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数字景区”。依托“城市大脑”文旅系统,推出“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和“长三角旅游PASS卡”等五大便民服务应用场景,覆盖全市214个景点场馆和664家酒店宾馆。

(三)有力推进文旅融合国际化。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举办“知味杭州”亚洲美食节,召开“亚洲美食与人类文明”等系列论坛,开展“香约亚运”等特色活动。连续15年举办杭州茶文化旅游博览会,为传承茶文化、推动茶旅游、促进茶经济提供重要载体,形成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民俗体验、运动休闲、养生健身等于一体的茶旅融合新样本。牵头承办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通过积极争取,“亚洲之光”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杭州,20XX年5月份将正式举办,进一步提升杭州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构建国际交流推广体系,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中美旅游高层对话等重要国际会议,举办世界旅游联盟“杭州之夜”推荐会。在日本大阪、中国台北设立“杭州文化和旅游展示中心”,先后赴美国、日本、韩国、越南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旅游促销,积极拓展境外重要客源市场。精心组织城市主题活动,配合“杭州国际日”,策划推出“杭州文化旅游主题馆”,通过非遗体验互动、“数字文旅”成果展示、文创产品展示销售等,展现历史与现代交融的“魅力杭州”。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搭建长三角城市文旅融合交流平台,促进区域城市文化旅游交流。

二、我市推进文旅融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对加快文旅融合发展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旅游业投资大、周期长,短期内对GDP、税收贡献不如工业的思想还比较普遍,尚未真正认识到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对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未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引领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相较于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城市,我市各级政府在资金投入、产业扶持方面力度不够。近年来,我市文旅融合大项目落地较少,市、县两级政府在利用好土地要素保障,编制和调整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促进文旅融合大项目落地方面,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二)文旅融合工作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我市存在文旅融合缺乏共识、行业壁垒难以打破、文旅资源缺乏共享、创新力量难以汇聚等问题,文旅融合发展机制还不够健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在规模化、整体化有机融合方面还有待加强。文旅融合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也制约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如大运河(杭州段)由市运河综保委、市运河集团及沿线相关区政府等单位管理运营,不利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又如文旅资源在我市分属市文广旅游局、市园文局、西湖风景名胜区、市文广集团及市文创中心等不同部门管理,较难形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工作合力。

(三)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我市对整合各地各类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的统筹力度有待加强,尤其是区、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文旅产业融合统筹不够,总体呈现投资小、散、弱“浅融合”现象。我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和建设力度滞后于部分副省级城市,且还呈现传统功能性的现状,没有充分考虑新时期文旅融合的设计与推广需要,未真正将文化融入旅游开发、服务和体验中。文旅融合的区域连接性不够,存在区、县(市)之间自成一体、单打独斗的现象。文旅项目大部分仍以参观和较为初级的自助式体验为主,沉浸式体验类项目和产品及新业态产品较为缺乏,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新需求。文旅融合产品缺少创意创新,文化内涵、文化元素的展示缺乏新形式、新方法,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不强。

(五)文旅融合发展人才支撑不足。目前,我市文旅融合发展各类人才缺乏,不仅缺乏对杭州特色文化进行创新创造,提升旅游品味和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也缺乏文旅融合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及企业家等应用型人才,还缺乏文旅融合一线专业化导游、讲解等基础型人才。文旅融合发展缺少智力支持,导致融合发展的内生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进一步做好我市文旅融合工作的建议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全力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杭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具有文旅融合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是杭州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之所在。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文旅融合对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放大文旅融合的综合效应、带动效应和辐射效应,在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行动中,构建牢固的文化纽带,营造诗意的栖居环境,以文旅高质量融合赋能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加强协调统筹,不断夯实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础。要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在党委和政府的统筹协调下,重点统筹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协调推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和文旅融合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区、县(市)成立由党委和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形成全市上下联动的机制。要强化规划引领,立足全市城乡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同步编制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在文化研究、项目创意、景区开发、文物保护、配套建设、旅游营销、形象提升上整体谋划、全面推进。要强化要素保障,要加强文旅融合研究,适时出台支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强对各区、县(市)政府的统筹指导,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加快引进培育文旅融合大项目。要强化智力支持,建立全市文旅产业人才专门数据库,加强文旅专业研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文旅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金华文旅推广方案范文 第四篇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总目标,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为精准把握武昌区文化、旅游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形势,第一小组围绕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及目标以及典型项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武昌区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一)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武昌区的文化旅游产业正逐步由传统的景点旅游转变为全域旅游。首先,各类资源和公共服务在文化旅游的带动下实现了有效再配置,武昌区正逐步建设成为既宜居又宜游的城区,如东湖绿道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休憩、运动的场所,也成为武昌区的旅游吸引点之一。其次,景区内外进行统筹规划,如昙华林、户部巷、斗级营等历史文化街区的征收与改造,将街区多重城市功能进行有机统一。此外,武昌区也在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会展业、艺术设计产业、信息产业等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二)城市特色街区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

武昌拥有以户部巷昙华林、斗级营、都府堤、楚河汉街为代表的特色街区10余个。户部巷、昙华林、楚河汉街等特色街区初步实现了文化创意、艺术体验、艺术交流、娱乐购物、旅游休闲等多种城市功能的统一,营造以人文、民俗、创意、时尚为特色的古城历史风貌和文化创意展示区。

(三)文化节庆与文化活动全面展开

过去几年武昌区成功主办了长春观中国新年民俗庙会、户部巷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首义园美食节、辛亥首义文化经贸旅游节、东湖端午文化龙舟节、东湖梅花节、东湖灯会、东湖樱花节、武汉大学樱花节、东湖牡丹花会、东湖荷花节、中国(武昌)首义文化旅游节、牵手昙华林艺术节等大型文化娱乐节庆活动,效果明显,聚集了人气,提升了武昌区的旅游形象。

(四)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

以湖北省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汉革命博物馆为代表的武昌博馆群早已是武昌文化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博物馆更以文创产品创意设计开发为切入点与武昌区文化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自20XX年5月24日省_召开全省相关文博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工作推进会,并成立湖北省博物馆文创联盟以来,各博物馆便积极推进文创产品方案设计以及开发调研工作。

从20XX年起,武昌区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推出《武昌区供给服务指南》以“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活动供给质量,联合武昌区省级公共文化场馆、文化剧院、文艺团队开展多场文化活动,构建城市新型文化空间,以文化涵养城市文化旅游氛围,促进文化旅游消费。

二、武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文游消市场供需失衡

武汉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重镇和交通枢纽城市,拥有较好的旅游市规模、强劲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优良的交通区位优势。根据《20XX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武汉市的旅游现实竞争力、城市潜在竞争力水平和旅游发展环境竞争力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四。而武汉20XX年国内旅游收入增长,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可见本土文化消费市场供需失衡。

(二)文化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

存量文化资源缺乏深度挖掘。武昌的名人文化开发仍停留在游览有形的历史纪念物,而其与名人精神、艺术造诣的有机互动并未有更深层次的体现。革命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武昌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又一大特点。武昌区红色旅资源类型多样,其中包括革命旧址纪念馆、革命人物故居、革命烈士陵园。武昌区革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何避免文化内涵的呈现形式落入单一、空洞和乏力的困境将是革命文化旅游资源未来面临的一大挑战。武昌区宗教文化资源如何提升吸引力形成文化养生游文化休闲游等更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形态将是这类文化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高端文化旅游产品缺失

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对高端文化产品中的赛事游、会展游、商务游、创意游、修学游等产品的开发重视程度不够。武昌区作为湖北省行政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需培育和打造一批能承接相应等级的比赛、会议、节庆演出的旅游项目来完善和丰富武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结构,提升武昌文化旅游发展水平。

三、武昌区未来文旅产业发展定位及目标

金华文旅推广方案范文 第五篇

为深入贯彻__在浙江工作期间赋予金华“建设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的使命任务,全面落实浙江省《关于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省的实施意见》《金华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实施方案(20_-2025年)》等文件精神,全面推动我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奋力开创“扛旗争先、崛起浙中”新局面,现提出以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数字赋能、激发创造潜能、汇聚社会动能、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为均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勇于竞争、敢于胜利的“双星争华”气质,加快打造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努力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中板块彰显文化担当。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文化活力。

2.坚持均衡发展。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加快构建布局均衡、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现代化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标准化推动均等化,促进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3.坚持深化改革。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盘活文化事业单位的存量,做优社会力量参与的增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需求。

4.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数字文化改革,建设公共文化多跨应用场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公共文化的多业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智化水平和数字服务能力。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城乡一体“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面覆盖,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高质量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治理体系基本完善,文化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品质发展、创新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主要指标赶超全省平均水平。

二、主要任务

推荐阅读:

  社会实践 宣传文案范文精选17篇

  铁路行政执法个人总结范文优选23篇

  爱国爱校从我做起范文高中共9篇

  少先队组织春游通知范文共18篇

  生产安全动员大会范文通用22篇

  公司设立部门通知模板范文优选17篇

热门标签: 方案 范文
金华文旅推广方案范文精选5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学习习近平新思想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学习习近平新思想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选择。  学习习近平新思想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

心得体会 2023-06-09

“四比四看”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四比四看”活动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比四看”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勇于担当比

心得体会 2023-06-09

创建模范机关心得体会

模范,读音是mó fàn,汉语词语,释义是学习、工作中值得树为典型的人才或事迹。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创建模范机关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建模范机关心得体会  机关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关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是城市各项事业发

心得体会 2023-06-09

2023坚持制度自信心得体会

我们要坚持制度自信,因为我们有伟大的祖国;我们要坚持制度自信,因为我们有先进的党;我们要坚持制度自信,因为我们有勤劳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库-教育资源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_坚持制度自信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选择。  20_坚持制度自信心得体会  回顾我国发

心得体会 2023-06-09

数学文化的心得与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数学文化的心得与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文化的心得与体会  介绍了数学文化的内涵,分析了数学文化的价值,提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入数学文化,提高数学素,并对如何在数学文化背景下进行

心得体会 2023-06-09

“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书。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四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四史”可以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激发斗争精神,肩负起责任和担当

心得体会 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