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2023-03-19
2023-06-18
2023-07-05
2023-07-05
更新时间:2024-02-19 11:28:5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9
2023-03-19
2023-06-18
2023-07-05
2023-07-05
《评价理念下的二氧化硫教学》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主题《评价理念下的二氧化硫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核心理念:解放学生,通过学生互评,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下是我的说课流程,我准备从三个大方面分析本课。
一、教材因素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二氧化硫”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内容。
本单元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我认为教材这样的用意有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一方面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为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积累材料。
(二)《课标》规定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做了立体性的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指出了本节教学的价值,给教学留出了灵活的空间。
新教材对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编排有了较大的调整,打破了按照族的编排方式,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对元素化合物进行处理,使元素其化合物知识压缩为两章内容。这就要求教学中使学生夯实基础,严格控制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彻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繁、难、偏的现象,以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情分析
学生系统的学习了典型的金属及非金属元素中的硅和氯,无论在元素化学的感性认识还是在理论学习的积累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候来研究难度较大的硫元素正是恰到好处,但学生的思维、探索和评价能力尚不成熟,还不能成为完全独立探索和评价主体,探索和评价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二、教学策略的制定
依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课
(一)教学重点: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2、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整体分析和学生情况的综合考虑,我确定本课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如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本课学习效果终端体现。
(四)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这要求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构建合作、评价等新教学模式。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采用评价式教学。教师设置评价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开展调查、探究,通过评价的标准,让学生自己检验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不仅是教师的教法,更是学生的学法。评价是学生认知目标的水平,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形成学生互评,学生既能变换角度审视自已的学习,又能在实践中确立并提高自己的评价意识、评价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这样设计的好处:引领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评价活动来学习,是一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在评价的要求下,更加主动地学习化学,自觉地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学生评价之中,逐步形成以问题为动力、以探究为形式、以评价为主体的、以学习能力的养成为目标的学习方式。体会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的运行
(一)教学思路:依据上诉教学方法,我设计了本课教学思路如下,主要围绕以评价任务驱动学生展开活动,通过对学生自己学习成果的四次互相评价:查阅资料、设计方案、交流合作的评价——探究二氧化硫重要化学性质的评价——总结性质、展示二氧化硫的利与弊的评价——反思活动中的表现,树立环保意识的评价,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共分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设计问卷,引入问题
在新课前一周,展示有关二氧化硫引起危害的图片,同时布置问卷。内容如下:1、学习之余,你对自己生存的环境有多少了解?2、你知道有一种环境问题叫酸雨吗?3、你知道酸雨的成因吗?你知道有一种颜色雪白的银耳不能食用吗?
等问题!
1、使学生对二氧化硫引起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共鸣。
2、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通过问卷让学生理清思路,确定学习目标。
同时展开第二环节;布置任务调查评价给出评价任务表:以小组为单位,查阅关于二氧化硫的性质资料,收集关于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和食品安全的资料,自行设计验证二氧化硫的性质的方案?
第一次评价设计意图:
有针对性的设计评价方案,学生在评价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展开对二氧化硫重要性质及其危害的自主性学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课前的准备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和“小组合作”解决了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建构起初步的二氧化硫的知识结构,发现并提出了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教师通过与多组同学的交流,充分了解了学生,清楚了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需提升的“点”。
前期的充分准备工作,为课堂的高效奠定了基础。
第三环节:实验探究交流评价
课堂之中:让学生展示收集的关于二氧化硫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资料。交流以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体师生介绍课前准备的成果。
介绍完毕,学生可以评价这一小组调查的成果是否真正找到了形成酸雨和食品不安全的原因。
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对二氧化硫这种物质充满了好奇。
进而引入二氧化硫的形成原因和物理性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这部分内容已有很大程度的了解。让学生自己总结,幻灯展示,教师在黑板写标题即可。
追问:1、正常的雨水和酸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2、为什么二氧化硫可以使银耳变得雪白?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首先让学生分析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通过刚才的引入,学生顺理成章的想到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和漂白性两个重要的化学性质)。
此外,让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由于学生此前的氧化还原的知识在金属化合物及非金属硅和氯中经常应用,学生分析出二氧化硫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进而追问你设计了什么方案来验证这些性质,学生有准备的回答。让学生展示探究实验,观察学生实验仪器的连接和实验的操作,以及小组成员的配合情况。每一个性质让一组学生完成,实验结束让学生总结实验现象,解释原因,得到相应结论。用相关的化学反应和离子反应解释:
其他小组针对这一小组的实验,在以下方面评价:
以学生自评为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第二次评价,使学生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次评价设计意图:
1.通过评价内容指导学生有目的性的进行二氧化硫的性质探究实验。
2.通过恰当的评分比例,强调了核心的内容,使学生清楚本节课的重点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通过自评与他评,交流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方案和二氧化硫重要化学性质的反思,在实际操作中落实二氧化硫知识中的难点。
4.通过相互评价使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到参与评价的快乐。通过第二次表现性评价的设计,突出重点,让学生在交流评价中突破难点。为了使学生对二氧化硫有更系统的认识,设计第四环节。
实践应用形成认识本环节设计两次评价
二氧化硫性质小结性评价二氧化硫的污染及用途的评价
例如: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否提出几点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二氧化硫是否一无是处,二氧化硫的用途等第三次评价设计意图:
1、使学生对二氧化硫的内容有整体性的把握;
2、使学生能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二氧化硫利和弊。
通过以上三次评价,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五环节:评价反馈反思提升
设计例如:实验探究中我做了些什么?本实验中的感受和收获是?关于二氧化硫你有了那些更深的了解,你是否愿意为环境保护作义务宣传等问题。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打分,进而给出评语和等级。
第四次评价设计意图:
1、使学生对环境和食品安全关注的提高。
2、使学生逐渐树立环保意识
3、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反思自己的成长和不足,可以得到老师、同学对改进学习所提出的建议,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次表现性评价:以评价内容为任务,以落实评价标准为目标,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体,通过对学生课前准备、课中展示和课后反思的四次评价,不仅落实了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在互评中,合作精神、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得到了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审视,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
(三)纸笔性评价:设计目的:检测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教学目标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能力目标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法建议
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把蘸有Na2O2的棉团放入盛有CO2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
还可以补充Na2O2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Na2O2的强氧化性。Na2O2 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钠的化合物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过程
[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应,如Cl2、S、O2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
1.钠的氧化物
(1)展示Na2O、Na2O2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
(2)演示课本第32页[实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
初中化学教案:九年级化学《氢气实验室制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备实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对给定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反应,能初步判断反应类型;
根据气体的性质,学会判断气体收集的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其原理,用易得廉价的简单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情感目标
通过对氢气纯度的检验,使学生了解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进行验纯的必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课,难度虽不大,但知识面广,这些知识是后续教学的基础。
1.准确 恰当地抓住教学目标,本节课要抓住置换反应的概念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等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教材处理详略得当,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材内容的要求,重视能力培养和养成教育。
2.教学内容应有序、合理
教学过程从水的电解产物和氧气的有关知识开始,可以用计算机等媒体放映“氢气的用途”资料片,导出新课。再通过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建立置换反应的概念,同时简介原子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物展示,巧设问题,由简到繁,从易到难,根据仪器药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出一套制氢气的合适装置,通过设计实验,一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二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三可巩固已学知识。
3.优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
本节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以实验为前提,通过实验观察,实物展示和录像、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集实验、讨论、讲述、讲解、归纳、练习为一体,这种方法既充分体现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又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二者统一的教学原则。
4.重视能力培养,注意养成教育
本节教学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或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思维与自学等多种技能和多种能力。同时,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以已有知识或化学事实、探究性问题开始,通过实验观察、引导思考、讨论、自学等多种方式,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样有利于逐步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学中还可结合“氢气的发现史”和“制氢发生装置”的分析讨论,以及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这些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教学设计方案
早在十六、七世纪的时候,有好几位科学家都发现了金属跟酸反应能产生一种可燃性的气体——氢气。直到现在,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仍然选用金属跟酸反应。那么用哪种金属,用哪种酸为最好呢?
一、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
(实验)取四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镁条、锌粒、铁钉、铜片,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观察产生气体的速率。
(现象)稀硫酸同时与Mg、Zn、Fe、Cu接触,实验现象是:Mg与稀硫酸反应剧烈,锌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Fe与稀硫酸反应很慢,铜与稀硫酸接触,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求便于操作和收集,而Mg反应速率过快,不方便收集;Fe反应速率过慢,因此常选用锌为最合适。
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和收集方法 1.
制备装置:
完整的气体制取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即发生反应生成该气体的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气体发生装置的确定,要依据反应原理,特别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室制取氢气所用的锌是颗粒状固体,所用的稀硫酸呈液体,常温下两种药品接触即可发生反应。由此可见,只需用容器将锌和稀硫酸盛放在一起,并将产生的氢气通过导管导出即可。因此组装发生装置应包括盛装药品的反应容器(大试管、广口瓶、锥形瓶、烧瓶等均可),用于封闭反应容器口的胶塞,穿过胶塞用于导出氢气的玻璃导管(用试管或烧瓶作反应容器时还需用铁架台固定)。这种装置是最简单的氢气发生装置,如下图(A)、(B)所示。
(A)
(B)
(讨论)但这种发生装置的缺点是必须当锌和稀硫酸中至少有一种完全反应后该反应才能停止,如何使制取气体的过程连续呢?
实验中常加一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分次加酸来控制反应,如下图所示。
长颈漏斗下部必须浸泡在酸液中,为什么呢?
此时将导气管一端堵死,观察实验现象。如学生看不清楚,可重复几次,并提示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请同学简述现象,分析原因)
展示启普发生器,介绍部件名称,作用,介绍使用方法。
2.气体的收集:
气体的收集装置要依据该气体的收集方法而定。氢气的收集方法有两种:向下排空气法(因为氢气密度最小)和排水法(因为氢气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如图(E)、(F)所示。
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难于验满,因此收集氢气的最佳方法是排水法。注意事项:仪器连接好以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制取氢气;将锌粒装入试管时,应将试管倾斜,使锌粒滑入试管底部,以免直接投入时砸破试管底;对产生的氢气经验纯后再收集或直接应用;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应倒置在桌上,防止氢气很快逸散。
三、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
实验操作:用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然后按上述方法再收集、再检验,至点燃时发出的响声很小时,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
注意事项:当开始收集的氢气经检验不纯,这时需要再收集、再检验。若下一步要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应先用拇指把试管口堵住一会儿,再去收集、检验氢气。否则刚用于检验氢气的试管内的火焰可能没有熄灭,立即用这个试管去再收集氢气时,可能会点燃导管口不纯的氢气,引起装置爆炸,发生危险。
四、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中“置换”的涵义是:反应物之一的单质中所含元素,代换了参加反应的化合物中的某种元素。
置换反应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表达式:单质 + 化合物=新单质 + 新化合物
A + BC
稀硫酸 ==硫酸锌 +
Zn + H2SO4 == ZnSO4 + H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参加反应的物质只有两种,且一定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只有两种,一种一定是单质,另一种一定是化合物。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够正确地判断置换反应。
(讨论)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有哪些区别?
五、原子团的概念:
稀硫酸 == 硫酸锌 +
Zn + H2SO
4== ZnSO4 + H2
在锌与硫酸进行反应时,反应物硫酸,生成物硫酸锌均有相同的集团,即:
H2SO4和ZnSO4中的画线部分。在许多化学反应中,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就好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常见的原子团有:
KClO
3氯酸根
KMnO4
高锰酸根
NaOH
氢氧根
H2SO4
硫酸根
KNO3
硝酸根
探究活动用废旧的可乐瓶(塑料)、吸管、粘合剂,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制作一个简易装置。根据启普发生器的原理,设计三套类似的实验装置,画出装置图。设计一个储存氢气的装置,便于利用该装置收集氢气,便于实验中使用氢气。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以锌粒与较浓的盐酸反应,用气球收集气体,一段时间后,气球瘪了,重复上述实验多次,均得到相同的现象,试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一、说教材
《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亚__钠和食盐的鉴别”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2。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盐(亚__钠)和食盐,鉴别方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生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角度探讨鉴别方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根据物质的特性多角度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养学生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实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__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目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体现性质差异决定鉴别方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注意了预设与生成、主体与主导、独立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三、说过程
按照情境引课,情理结合,分合相辅,师生互动,学用一致,不断升华的总原则,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组成与性质、不同组成与性质决定不同鉴别方法、不同鉴别方法呈现不同现象、不同鉴别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为出发点,整节课的教学架构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先行,寻找启迪”、“激发思维,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方向”、“设计方案,实验论证”、“创新优化,不断升华”等六个实施阶段。其主要教学内容与设计意图简述如下。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工业盐(亚__钠)中毒事件的视频报道,提出“为何会出现这类严重的中毒事件?”的问题;通过NaNo2样品呈现和NaNo2用途说明,进一步提出“如何通过鉴别法来避免这类中毒现象发生?”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为学习背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所应关注的学习方向,使课堂迅速进入一种有序、高效的教学状态。把学习与研究放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背景之中,这种“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预设,能有效激发学习者为快速获得学习结果而规划系列的预期行为,并逐步将预期行为转化为实践行为,使实践行为与正确的学习结果相匹配。
【教学过程】问题1:怎样用实验方法鉴别Nacl与NH4cl两种固体?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焰色反应法、气体法(与NaoH固体反应)、显色法(与石蕊试液反应)、显色法(与pH试纸接触)”等四种方案。
【设计意图】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可通过先给学习者呈现一个先行组织者而加以激活,其用意旨在为新呈现材料的学习提供一个观念的框架,这样有助于智慧技能的保持与迁移。
【教学过程】通过对Nacl与NH4cl两种固体鉴别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思考与整理出物质鉴别所应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差异、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差异等三方面。
【设计意图】在分析固体Nacl与NH4cl鉴别方法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物质鉴别的常用原理,完成学生认知结构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为鉴别NaNo2与Nacl固体
提供了上位概念与规则的支撑,同时也为学生如何选择所需信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作好辅垫。
【教学过程】问题2:要合理鉴别NaNo2和Nacl,已具有哪些知识储备?(呈现已经完成的预习作业:搜索归纳NaNo2的性质、用途,展示所写的科普小论文),投影呈现NaNo2和Nacl的性质对照表。
【设计意图】通过查找资料、撰写科普小论文方式使学生了解NaNo2的性质,它既提高了学生搜索、接受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性质搜索结果与性质比较最终以表格形式展示,不但呈现了信息的高密度,同时凸现了NaNo2与Nacl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上的差别。
【教学过程】问题3:怎样用实验方法鉴别NaNo2和Nacl两种固体?(学生分组讨论,初步形成简要实验方案)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出要完成物质鉴别的实验操作,必需综合考虑方案设计、方案评价、方案实践、方案反思等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评价信息、吸收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优化其思维的迁移、发散、收敛品质,最终形成有序的多个从理论角度得出的实验鉴别方案。
【教学过程】对学生设计的典型理论鉴别方案,师生共同进行从实践视角的可行性评价,并分组进入方案实践(四人一组,进行有明确任务的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
【设计意图】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中检验理论设计的合理性、简约性、安全性、可行性,凸显实验的“动”的功能,也彰显实验的“静”的功能(实践对理论的评价功能)。
【教学过程】师生共同归纳与整理进行物质鉴别,必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必需掌握一般的鉴别流程。在此基础上,思考物质鉴别在理论与实践中是否存在一定区别?
问题4:建筑工人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区分食盐和工业盐?
【设计意图】知识的达成,能力的获得需要不断的总结、不断的训练、不断的思索,并反璞归真,让理论知识、理论方法回归生活,再次调动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激情和才智,让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成功与喜悦,较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目标。
【教学过程】总结:验证与探究是物质鉴别的基本思想,定性、定量方法;传统、现代方法;局部、整体方法;基础、综合方法是沟通具体鉴别方法与物质组成、性质的桥梁,这些方法虽然在运用时一定存在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现象,但其独立知识、能力的构建应及时融入化学学科的完整体系之中。
【设计意图】及时的归纳、总结与提升,能凸现对完整、系统知识的有序构建,也能强化对创新、综合能力的优化培养。
初中化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课标内容】
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3.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4.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5.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6.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7.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课标解读】
从不同角度研究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是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又可以让学生从分子层次上对化学物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本单元教材以“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等化学物质的一般属性为主线进行编写的。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的变化;物质的量是将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相联系的基本物理量,帮助实现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定量研究;物质聚集状态的变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和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了“气体摩尔体积”的基本概念;物质的分散系也涉及分子等微观粒子。所以本单元内容实质上是在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丰
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使学生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这样编写一方面可以与初中化学进行合理衔接,另一方面又为高中化学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反应,知道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物质转化的一些实例,但初中化学中没有系统学习和研究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没有对这些物质的转化反应进行整理总结。本单元中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还可以为后阶段学习钠、镁、氯、氮和硫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规律打下必要基础。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气体物质、固体沉淀、溶液、浊液等具体实例,本单元中有关“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等内容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
在状态,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同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重要的基础。
从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看,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胶体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中,是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物质的类别、转化关系、聚集状态等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有序的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了解化学学科、学习研究物质所必须
具备的知识基础。它们出现在第一专题的第一单元中,凸显了其在化学学科领域的重要性和对学生后续学习奠定的基础性。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角度分析,本单元内容和编排为教学留下了自主发挥的余地。另外,在教材的编写中,还为教师开发利用其他教学资源留下通道,许多地方需要教师发挥能动性自主开发教学资源,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理解、不同经历,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发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补充不同的实例、增加不同的实验,来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3.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
4.知道固、液、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初步学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5.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6.能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等概念解释一些实际的问题。
7.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8.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9.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计思想】本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去认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物质,就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化学学科已经为改善人类的生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还将起着更大的作用。从而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就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协调和统一,力求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课时安排】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课时 物质的量2课时 物质的聚集状态1课时 物质的分散系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资源、回收等;
(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教学工具: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
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
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感想如:
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一、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五、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读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离子、分子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原子的几个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成_分子_和_混合物和纯净物_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分子等粒子所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分子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及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分子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分子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分子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分子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分子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分子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的品质。
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引入】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份氧气引入新课。
【引言】化学上学习和研究一种物质,一般都是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着手。
【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提问】什么叫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引导学生看书】根据物理性质的要求引导学生看书p11
【归纳板书】1、通常状况下:
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
2、标准状况下:
密度为克/升,(空气密度克/升)。
3、加压.降温条件下:
淡蓝色液体、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投影】课堂练习
1、液态氧为__色,由气态氧变为液态氧属于___变化。
【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碳的燃烧
实验实验1-2【引导学生观察】
【归纳板书】现象:①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化学方程式 :c + o2 === co2
【板书】2. 硫的燃烧
实验实验1-3
【归纳板书】现象: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 + o2 ==== so2
【板书】3. 磷的燃烧
补充实验磷的燃烧
【归纳板书】现象:①,发出黄白色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4p + 5o2 ==== 2p2o5
【板书】4.铁丝的燃烧
实验实验1-4
【归纳板书】现象: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一种黒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3fe + 2o2 ==== fe3o4
【问题讨论】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
或在集气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解释】是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板书】5、铜.铝也可以燃烧
【板书】6、石蜡的燃烧
实验实验1-5
【归纳板书】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④瓶壁上有水雾产生。
化学方程式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小结】
【作业】p141.2
【教学反馈】
1、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
2、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的判断和氧气的用途。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归纳,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
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归纳、认识反应的本质。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及对反应基本类型的判断。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初步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投影提问】写出碳、硫、磷、铁、石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
【学生板答】化学方程式:c + o2 === co2
s + o2 ==== so2
4p + 5o2 ==== 2p2o5
3fe + 2o2 ==== fe3o4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板书】三、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
【归纳板书】ⅰ、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ⅱ、特点:多变一
ⅲ、表示方法:a+b→ab
【投影】练习: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b )。
a、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b、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c、碱式碳酸铜 加热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锌+稀硫酸 → 硫酸锌+氢气
2、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c )。
、c + o2 &
shy;=== co2
、s + o2 ==== so2
、2c2h2+5o2==2h2o+4co2
、4p + 5o2 ==== 2p2o5
【板书】2、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讨论】1、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1、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石蜡的燃烧。
【板书】四、氧气的鉴定
【讲解】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定.现象:木条重新燃烧
【实验】鉴别氧气和空气
【板书】五、氧气的用途
【讲解】 性质 依赖决定 用途
【投影】 医疗
供给呼吸 登山、潜水
氧气的用途
气割、气焊
支持燃烧 炼钢
初 中 化 学 教 学 设 计
冯 玉 国
白 城 十
二氧化碳制取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题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置。
难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装置,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三、教学设计思路:教材中直接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样学生虽能一下子记住所用药品,但是过后接触到其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故本人在介绍完教材中所用药品后又补充介绍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或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有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则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
具体设计如下: ①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学生所举例子后直截了当介绍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比较演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不能用浓盐酸或硫酸来代替稀盐酸制取CO2,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硫酸与碳酸钙进一步发生反应,反应无法彻底进行。也不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从而归纳出实验室在选择药品制取气体时应注意的事项。由此确立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②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A、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C、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两种方法?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
相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③根据教材P114给出的有关实验仪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实验。本人在组织课堂的同时适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注意正确操作。如:A、长颈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B、导管伸入锥形瓶不能过长。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动。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课题:第五单元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_质_和_量_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
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发生的现象情感目标:在......
我所任教的高一化学三个班,一个是A班,俩个是平行班,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这种情况从客观上为我提供了因材施教的阵地,让我对同一年级不同层班级采取分层教学对策:
一、深度、广度弹性调节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平行班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A班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比如:在铝教学时,要求平行班学生掌握铝的两性及简单方程式、简述实验现象、简单计算。但A班的一部分学生不仅要掌握上述内容而且要知道铝的两性原因和较复杂的识图计算。再如:在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教学时,要求平行班掌握含6个碳原子或6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掌握碳链异构,了解位置异构和不同类烃的异构。要求A班学生掌握含7个碳原子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掌握碳链、位置、不同类三种异构现象。再有就是还要考虑平行班中接受能力好一些、基础好一些的学生,按A班的标准要求他们。就这样对平行班采取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对A班学生采取以纲为纲,适当拔高,弹性调节的原则,让每层学生都觉得学有所获,学得有味。但同时给我的感觉是,无论是A班还是平行班基础很重要。
二、学习方法指导有轻重
根据学生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第二类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第三类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差、学习方法差、学习没有信心。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我对各层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轻重有别。
在指导第一类学生时,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鼓励他们多做题,做综合题,有问题拿到学校问我,让学生学有余味。在指导第二类和第三类学生时,轻知识的拓展,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教学有异同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加强了直观教学,减了学生负担。但各层课堂教学又有所不同,表现如下:
1、节奏快慢不同:根据学生情况和目前的高考制度,A班的课堂教学是节奏稍快。而平行班的课堂上给学生一定阅读、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调活动。有时宁愿多用时间让学生思考、动手,也要防止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忙着注入式的教学,这样学生和教师都会很累,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其实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反而事得其反。
2、容量大小不同:A班因课堂节奏快,所以课堂的知识容量大,平行班容量相应小些。
四、课后教学有主次
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单元测试时我也给出了不同层次的题目,主要体现在选做题上。
当然有好多地方做的还是不好,主要是虽然指导思想是对的,但有时候把握得不好。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贯穿这种思想,同时要落到实处。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课题:第五单元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通过练习,讨论,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及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复习提问→思考讨论→总结归纳→补充讲解→练习提高.教学过程:
提问: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
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导入: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应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板书: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讲述: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有哪些涵义 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是本节课要重点探究的问题.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提问: 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C+O2—→CO2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回答:(因上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相等)用已有的知识认识新问题
引导:既然此式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我们可以用“=”
C + O2 === CO2
讲述:化学上就是用这样一种既可表示反应物,又可表示生成物还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这样的式子,化学上称为——化学方程式提问:这个式子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
(1)化学式代替名称
(2)“→” 变为“=”
启发学生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达式的区别 根据学生回答给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板书,重点词做标记 板书: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提问:根据C + O2 点燃 CO2化学方程式(1)你能说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吗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各物质间存在什么质量关系呢(根据化学式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C + O2 === CO216×2 12+16×2123244
再现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使学生理解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讲解:通过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找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提问:这正是一个化学方程式所能表示的含义,你能总结出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涵义吗(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2,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学生归纳总结)(1)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2)可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如何读出这个化学方程式
讲解:“+” ,“=” 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意义与数学上的含义区别开练习1:[投影] : 化学反应:S + O2 点燃 SO2中
1,反应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反应中,每_____份质量的硫与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硫.板书:
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设问: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否只要写出化学式就可以了 练习:请写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问题:分析学生写的各种可能的式子 可能写出的情况有(1)P + O2 — P2O5(2)P + O2 — PO2(3)P2 + O5 — P2O5(4)4P + 5O2 — 2P2O5 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1)符合实验事实但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2)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而违背了客观事实,凭空臆造成生成物PO2(3)为使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相等而改动化学式(纯净物组成是固定的.各元素原子个数固定,不能任意改动)
(4)符合事实又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分析从两方面考虑(1)是否符合实验事实
(2)是否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课文:P71
讲述:我们是在P + O2 — P2O5的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化学计量数4,5,2使得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这一步体现了什么
回答: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如何对上式进行配平呢配平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使左右两边P,O原子数相等,改角标行吗 添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如何添(学生讨论思考)这里所用的配平方法称为最小公倍数法.练习2:[投影] + O2 — Al2O3 + O2 — H2O
设问:如何有步骤的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呢指导阅读:课本第71——72页总结:
1,写化学式 2,配平
3,注反应条件及箭号“↑”“↓”
模仿练习:请按步骤写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要求:
(1)3个步骤
KClO3 — KCl + O2
2KClO3 — 2KCl + 3O2 2KClO3 = 2KCl + 3O2↑
(2)练习过程中总结每步的记忆要点
讲解:结合实例讲明“↑”和“↓”两符号的意义及使用注意事项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运用导学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O2↑==== MgO2 === KCl + O2 === 4P + 5O2
+ CuO === Cu + H2O
+ 2HCl === FeCl2 + H2↑
选题目的:本题主要考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考察学生是否能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书写步骤,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书写正确.思路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依据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书写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有:(1).物质化学式书写错误;(2)没有配平方程式或配平后各物质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有公约数;(3)化学方程式倒写;漏写或注错反应所必需的条件;(5)漏标或标错“↑” 或“↓”
解答 E
启示:化学方程式综合运用了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化学用语的制高点,而且体现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要多写多练,才能快速,准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例2 配平下列反应:
Fe2O3 + CO → Fe3O4 + CO2
选题目的:考察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技能.分析:从哪种元素入手配平,是配平的关键,如果选择氧,就显得难些.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四种物质里都有氧,变数太多.选择碳,两边的碳原子数正好相等,无配平的问题.再看铁元素,铁在反应物和生成物里各自只有一种,容易配平,反应物里有2个铁原子,生成物里有3个铁原子,可以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2与3的最小公倍数为6,在反应物Fe2O3前加3,生成物Fe3O4前加化学计量数2,然后再配平碳和氧.解答:第一步配Fe元素,分别在Fe2O3,Fe3O4前加化学计量数3,2 第二步配C元素,反应前后C元素已守恒.第三步配O元素,反应前后O元素已定恒.答案:3Fe2O3 + CO → 2Fe3O4 + CO2
点拨:最小公倍数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常见的方法,一般方程式都可适用.配平关键是找准某一较复杂物质中的某种元素为入手点,并确定该元素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3 __(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C21 H30O2)在空气中焚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题目的:本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能正确,熟练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思路分析: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会正确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二要会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三要会配平化学方程式;四要会正确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解答:2C21H30O2 + 5O2 ==== 30H2O + 42CO2
启示:对于任何知识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 同步训练 一,填空题
1.用__________来表示__________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2.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__________,二是.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镁带在氧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4)氢气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6)锌跟稀盐酸反应制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Al + O2 _____Al2O3
(2)CH4 +O2 ________ CO2 + H2O
(3)Cu2(OH)2CO3_____CuO + CO2 + ___H2O(4)H2 + WO3 _______W + H2O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初步了解有关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主要用途。
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
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用品
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
教学过程
(提问)
①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电灯发光(物理变化)爆炸(举例说明,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②判断下列例子哪个是描述性质?哪个是表述变化的?
(讲解)通常镁燃烧,酒精燃烧都是在空气中进行的。
(提问)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板书)第一节 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演示)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提问)
①实验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简介人类对氧气的认识过程。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
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造成污染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①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
②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讲解)
1.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温室效应”对自然界的影响。
2.臭氧“空洞”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影响等。
[作业] 略
《盐类的水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盐类的水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
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对盐类水解的应用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对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建立起“事物变化,内因是决定因素,外部因素是变化的条件”的对立统一的自然辩证观。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前面所学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教材密切联系上一节,引导学生联想盐溶液是否呈中性。并通过〔实验3-1〕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组成该盐的酸或碱的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把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联系起来,为分类讨论盐类的水解奠定了基础。
在分类介绍盐类的水解时,重点说明盐类电离产生的弱酸或弱碱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所产生的影响,并配以形象化的示意图,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是本节教学重点。之后,教材提及强酸可碱盐不水解,并简单说明其溶液呈中性的原因。这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前两类盐水解的本质。关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大纲没有要求。
关于教材第二部分内容——盐类水解的利用,大纲只要求A层次,但在具体讨论盐类水解的利用的实例时,往往涉及到盐类水解的本质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通过分析,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教法建议
关于盐类水解
本内容是对所学的电离理论、水的电离平衡、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中注意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本节的有关问题。
1.关于盐类水解的引入,可采取探究讨论的形式。结合上一节知识,提出问题。将课本中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操作。
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
(1)为什么三种盐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呢?
(2)同呈中性的和其实质是否相同呢?
从而使学生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2.盐类水解的本质
以的水解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强酸和弱碱所生成盐的水解,说明盐类水解的本质。
(1)提出问题:①在溶液中存在几种电离?
②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③为什么溶液显酸性?
(2)分析讨论:通过上述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运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由于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促使水的电离,使溶液中增大,从而使溶液呈酸性。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引出盐类水解的定义。
并运用这种分析方法,分析接下来的几种盐的水解。
与水电离的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醋酸,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逐渐增大,直至建立新的平衡,结果,,因而溶液显碱性。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分析时可利用图3-10帮助学生理解,或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盐类水解的过程,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通过分析,总结出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
谁弱谁水解:水解离子一定是盐电离出来的弱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谁强显谁性:碱强显碱性,酸强显酸性。
都强不水解。
都弱都水解(了解就可)
3.关于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l)找出盐类组成中发生水解的离子,直接写出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因此书写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为使学生明确这一点,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溶于水时的现象。
(3)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离子方程式中一般用“”号。
(4)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第一步较容易发生,第二步比第一步难,水解时以第一步为主。
(5)安排适当的课内外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关于盐类水解的利用
包括两个方面介绍。一是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二是讨论盐为水解知识的应用。
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指出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通过对一系列分类实例的讨论分析,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钠的化合物》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本章的重点。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上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钠的化合物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应用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学情,本节课共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过氧化钠的性质;
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鉴别方法。
以下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并能够熟练的运用。通过对过氧化钠用途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Na2O2与H2O、CO2的反应作为引领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通过教学设计,授以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比法、实验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在较自由的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勇于探究、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科学求真的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
(2)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二、说学情
1.知识储备: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燃烧的三要素,通过上节对金属钠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热情。
2.学生特点:高一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均有限,虽对探究性实验感兴趣,但却不一定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和探索本质。故:本节课中,我将多设疑、多激疑引导,让学生都能动起手来,把实验作为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三、说教法
我的理念:建构主义理论铺开课堂,由旧知引入新知,认知冲突或疑惑激发兴趣。
1.本节采用:“互动式”、“启发—探讨式”的实验引导分析的方法。
2.实验方面: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演示、学生两人分组实验。
3.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导学。
宗旨:将课堂还给学生。
四、说学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现象→提出猜想→分析本质→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2.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由Na2O2的性质,分析用途。
五、说教学过程
一共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探究阶段、总结归纳阶段、练习强化阶段及课后巩固阶段。
【引入阶段】
创设情境引入:首先展示古今取火之文明,引生入境。
依据情景设疑:“为什么能够着火?”唤醒学生旧知识中关于燃烧三要素的认识,并以此展开后续教学。
情景化设疑:如果我们有了燃烧三要素之一:可燃物棉花,又该怎样去生火呢?学生发展思维。从而引出吹气是否能够生火?
对比实验验证猜想:未经处理的棉花,怎么吹,都不着火,加点固体物质,再吹,通过现象“生火”,从而引出吹气能让棉花着火的神奇物质:过氧化钠及其物理性质。
【探究阶段】
新疑问:有了过氧化钠,吹气是否就能够生火呢?
引导分析: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引出必定为人呼出的气体与Na2O2作用生火。
新疑问:人呼出的气体有CO2、H2O、O2、N2,到底是谁的作用呢?
学生讨论引出:空气中也有大量的N2、O2,如果把包裹有Na2O2的棉花露置在空气中,不能生火,从而引出生火的原因应是CO2、H2O与Na2O2作用生火。
过渡:但是,CO2、H2O不是常见的灭火材料吗?又如何去生火呢?
实验验证解决悬疑1:探究CO2与Na2O2作用是否能够生火。
学生演示实验一: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投入包裹有Na2O2的棉花。
结论:CO2与Na2O2作用能够生火,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引导分析: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三要素O2的分析,推出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有O2,继而分析得出产物Na2CO3;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推出这个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过渡:CO2能够生火,水不是能灭火吗?它在中间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从而引入到对水的探讨。
实验验证解决悬疑2:探究H2O与Na2O2作用是否能够生火。
学生演示实验二:滴水生火
结论:H2O与Na2O2作用能够生火,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引导分析: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对燃烧三要素O2的分析,推出Na2O2与H2O反应的可能产物有O2,继而分析得可能产物NaOH;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推出这个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过渡:是否真是这样呢?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
学生根据现有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师生互动讨论出方案后,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猜想。同时,以实验报告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由观察到的现象去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能够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
本节课中,我是一步一个台阶的由旧知:燃烧的三要素、CO2、H2O能灭火引出新知Na2O2与H2O、CO2的反应,从而达到攻克难点。
【总结归纳】
学生自主总结完成对Na2O2知识的整理。
以一首小诗来完成对Na2O2知识的高度概括,并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
过氧化钠色淡黄,与水反应可生氧;
强氧化性能漂白,酚酞先红后退场;
二氧化碳也反应,密封保存记心上;
防毒面具里供氧,航天潜水受赞扬!
【练习强化】
设置了不同难度的习题,以基础的实验现象,提升至双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
1.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A.溶液仍为无色
B.溶液最终为红色
C.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为红色
D.有气泡产生,溶液先变红色最终为无色
2.用双线桥法表示Na2O2与CO2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求出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原子个数之比。
【课后巩固】
1.查阅资料完成科普小论文:我的Na2O2更精彩
2.设置课后习题巩固知识。
课本:P31页一、填空题:1二、选择题: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见证过神奇的吹气能让棉花着火,必然对Na2O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